?

劉玉龍訪談

2024-03-24 05:50劉玉龍
世界建筑 2024年3期
關鍵詞:人文空間建筑

劉玉龍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董事長、總建筑師Chairman,Chief Architect,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singhua University Co.,Ltd.

本文圖片除注明外均由清華大學建筑

設計研究院攝影、繪制、提供

采訪時間:2023-12-25

2023 年適逢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創辦65 周年,《世界建筑》(簡稱WA)采訪了該院董事長、總建筑師劉玉龍。

WA

可能比較直接,我們想請您談一談您的設計觀。

劉玉龍

我提出的觀念是“人文視野,理性營造”,展開講是“以人文視野,理性地營造建筑空間”。這個觀念也不是立刻產生的,而是在實踐中積累、逐步形成的。

“理性營造”包含了3 個層面。首先,作為建筑師,我們重視空間的營造。荷蘭哲學家戈爾·格羅特(Ger Groot)在《逃出瓶子的精靈》中將人類描述為“一種可以用兩條后腿直立行走的哺乳動物,能意識到自己在思考,會利用工具和物資,還能按照自己之前形成的想法塑造周圍環境”1)[1]。這揭示了在哲學層面上,人類有能力營造空間,而創造優質的空間環境是我們的基本需求。其次,空間的營造需要充分的技術支持,對技術條件的重視必不可少。建筑創造依賴于技術和材料,建造模式的選擇直接影響著最終空間的形態,因此我們需要理性的思考和選擇。最后,項目的資金和技術的限制決定了我們——作為建筑師——能夠創造的空間的品質和規模。

在我看來,建筑不僅具有物質性,還具有人文性。物質性包括以上所說的技術材料、資金、建設方式和場地等方面,建筑師必須對這些物質方面進行理性的分析和研究。而建筑的人文性則是將藝術、歷史、文化等方面融入設計中。都市實踐的王輝之前介紹過阿爾多·羅西(Aldo Rossi)的教學方法,他強調在設計前要對場地歷史進行詳細分析,將歷史和場地分析結合起來形成設計。歷史和文化在設計中非常重要,有時候即使建筑師不主動去考慮,它們也會悄悄地滲入其中。因此,我認為建筑的人文性是一個視野問題,是設計中潛移默化體現的。建筑師有責任作為集大成者,平衡建筑的物質性和人文性,將不同的要素集中起來,給出一個好的答案。

此外,建筑空間是為人服務的,考慮人的意識與空間的相互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我覺得建筑設計最有趣的地方。我之前編寫了兩本書:《山川風物》與《空間營造》,連起來就是“觀山川風物,以營造空間;自空間營造,致風物山川”?!渡酱L物》主要收集了我在踏勘場地時的現場速寫,畫里基本沒有房子,但我希望觀者可以感覺到好像曾經有人在這里生活,而不是一片荒野。人對未知的自然有一種恐懼。到了當代,有了道路、客棧和設施,人與自然的關系變得更加明顯,這種留有人跡的自然成為可以與人互動的環境,激發我們去想象和創造一個更加舒適的空間。

WA

這樣的建筑觀念是如何發展形成的?和您的求學與實踐經驗是怎樣的關系?

劉玉龍

我有3 段集中的建筑學習經歷。

第一段是在同濟大學,我度過了本科時光。我1987 年入學,當時,中國首次設立了建筑學學位,我們是第一屆。同濟大學總的來說是比較寬松自由的,更多鼓勵自我體驗和探索。大學的生活和學習對我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比如,馮紀忠先生設計的方塔園(圖1)[2],山間曲折的道路以及兩旁高聳的石墻創造了一種難以言喻的意境,我無法界定其風格或主義,但是出色設計形成的空間無形中影響著我對建筑設計的思考。

第二段經歷發生在清華大學,這是對我影響最為深遠的一段經歷。大三時,我有幸在清華設計院實習,并在畢業后到這里工作。1996 年我師從關肇鄴先生在清華攻讀研究生,獲得博士學位,此后還作為助手長期參與他的設計實踐工作,前后有26 年。關先生對我影響至深,其中有兩點對我尤為重要。

首先是對人文的重視。我體會關先生的學術思想中有3 組關鍵詞。第一組,他在寫清華大學圖書館新館設計的文章中提出了“尊重歷史、尊重環境,為今人服務、為先賢增輝”的理念[3],認為設計必須根植于周邊環境和歷史文脈之中,強調建筑應當與環境相融,不能孤立存在。以清華校園為例,關先生常常與我分享他對楊廷寶先生在清華大學的設計作品的分析體會,比如八角形和拱券等,這些元素后來成為了關先生在他的清華大學校園建筑中不斷發展與延續的設計語匯,體現了對歷史和環境的尊重。第二組是他提出的“重要的是得體,不是豪華與新奇”[4]的觀點,他認為,創新固然重要,但更為關鍵的是要得體。在建筑群體中,需要重視整體的環境特質,在不同建筑之間構建主次關系。第三組是關先生晚年時期對“和諧”的追求和主張,強調建筑整體形成的環境氣質。貫穿關先生建筑思想的,是一種人文理念,而非具體的設計手法或建筑形式。

此外,關先生常說,設計應該具有趣味性。在評圖的時候,他在意我們的設計“有沒有意思”。在他看來,設計不僅需要具備人文性,還應該富有趣味性。如果過于刻板、墨守成規,設計就會變得乏味無趣。

他關注設計細節的趣味。在我跟隨他設計徐州博物館的過程中,他曾建議我到南京考察楊廷寶先生設計的淮海戰爭紀念塔和中山陵音樂臺,讓我仔細看看楊老對于石材的設計處理。關先生特別強調石材邊緣的搭接,應該呈現出微妙的縮進狀態,而不是簡單、突兀地凸出。他在對清華主樓加建的設計細節進行推敲的時候,對于出檐的層次、搭接的寬度,反復琢磨,他的辦公室門口有一把度量尺子,代表著他對建筑細節的極致關注。他會對著尺子琢磨細小的尺度變化對于人的感受的影響。這些言傳身教讓我意識到,對于構造細節的精準把握是設計的關鍵所在。尤其是在投資和技術條件有限的情況下的設計,比如辦公室等場所,其每一處都會被人所感知和使用,而更應把握住每個細節上的具體尺度。

另外,還有一點,對我來說非常重要。1996 年,季元振老師指導我參與關先生主持的徐州博物館的設計工作。季老師是項目負責人,他有豐富的工程經驗,擁有多項發明專利。我記得他告訴我,建筑工程與科學研究不同:科學研究可以失敗,如果一條研究路線行不通,那也算是一種研究成果,因為其他人可以借此避免重復錯誤,尋找新的研究路徑;但建筑工程不容失敗,如果一座樓房建造失敗,甲方的投資就浪費掉了,我們不能簡單地說下次再來。建筑工程是在綜合條件下尋求最佳解決方案,不容失敗。我們也必須明白,建筑設計永遠也無法達到完美,完美意味著資金無限,現實條件并不具備這種可能。因此,季老師總結了這樣一種態度:“知死活,知大小”。所謂“知死活”,就是要明確哪些方向是死胡同,哪些方向是通向成功的,只有正確把握大局,才能帶領團隊將事情做好。而“知大小”,則是要明白哪些事情是關鍵問題,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和資金,同時也要知道哪些是次要問題,不可過度糾結。一味追求完美,那么樓房永遠也建不成。

第三段經歷,是我獲得法國總統獎學金的支持,參加了“中國建筑師在法國”的游學2)。這段經歷對我來說也非常有啟發。相對集中的3 個月時間里,我們在法國到處參觀學習,自主探索。巴黎給我的印象尤其深刻,每個月我都對它有新的感受。這座城市經歷過大規模改造,但不像當下的工業化城市,而是更具有人文氣息,它的建筑看似平實,卻有恰到好處的線條和轉角,當光影不斷變化,建筑呈現出一種細膩的感覺,城市空間形成獨特的氛圍。這種特質深深地吸引著我,啟發著我追求潛移默化、細膩微妙的設計。比如,校園中的教學建筑,我希望我設計的不只是一棟單純的功能性建筑,而是當學生在其中長期生活、使用,能夠不斷發現這棟建筑的有趣之處。舉例來說,清華大學圖書館,關先生1991 年完成了三期的建筑(圖2),我跟隨關先生,與韓孟臻、程曉喜老師,以及王彥、姚紅梅建筑師等同事一起完成了四期的設計(圖3)。到現在,每次走過、走進這些建筑,都仍然有新發現,一開始,覺得整體很好,慢慢地,會發現新的細節,某個檐下的高度,某個轉角砌磚的方式等等,越久越能發現其中的趣味與精妙,這對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 方塔園塹道,引自參考文獻[2]

2 清華大學圖書館三期

3 清華大學圖書館四期北側鳥瞰

WA

那么,這些想法是如何結合設計理念體現在您的實踐中的?您的建成項目和方案中,有一些特別突出體現了您設計理念的創新點,可以詳細介紹一下嗎?

劉玉龍

在介紹我的實踐之前,先講講我的一點理解。建筑設計首先是理性的,應遵循理性的邏輯,而精神性與日常性是建筑空間理性邏輯的兩個主要來源。古典建筑空間常常呈現為完形對稱的幾何形態,具有強烈的精神性,是一種抽象化的理想空間原型;而在復雜功能的要求下,現當代建筑往往表現為更加自由多變的形式格局,體現出人類生活的日常性和多樣性。這兩方面,共同構成建筑設計的空間理性邏輯。

我嘗試在理性思考的基礎上歸納規律、加以改造,增加空間組合的可能性與靈活性,再應用設計原型來創作。舉例來說,常見的博物館、圖書館設計往往采用規則的方塊結構,內部空間通常以中央大廳為核心來做變化。我以這種經典空間原型為設計的出發點,嘗試以統一純粹的空間形式,使建筑作為人造物,給人以精神性和崇高感。首先是通過設置4 個核心筒來構建建筑體系,將其分布在建筑的4 個角上,形成穩固的核心結構,在這個基礎上,我嘗試引入各種變化,比如橫向或縱向的大廳、穿通的空間等,組織形成了豐富多樣的空間,核心的公共空間能夠富于精神性和表現力,甚至可以具有當代精神圖騰的意味。近年我作為工程主持人參與設計的清華大學圖書館北館(圖4、5)、河南中醫藥大學圖書館(圖6、7)、青海大學圖書館(圖8、9),以及正在建設的中原科技學院圖書館、康復大學圖書館、中國中醫科學院大學圖書館(圖10)等,都運用了類似的原型方法。

第二個方面是激活消極空間。Poche 是個法語詞,是巴黎美術學院在設計中的常用術語,描述了建筑剖面圖中被涂黑的部分,比如墻和吊頂等,代表著原本被認為是消極、無用的區域。山東大學趵突泉校區動物實驗中心(圖11)設計中,我們就采用了正視消極空間的做法。當時設計面臨諸多嚴格的限制和比較多的設計需求,實驗中心所在地是一處古老的區域,周圍遍布校園遺產,并有嚴格的建筑限高,其中還有一項挑戰是實驗中心要與一座歷史悠久的小塔相協調。這座小塔是民國時期建造的,位于場地中央,地形有高差,又考慮到不得干擾趵突泉的地下水,醫學院建筑無法向地下擴展。這些限制最終全部成為設計的啟發,我們重新挖掘和利用這些消極因素,通過地形調整和設計手法,將被動的功能要求轉化為了主動的文化價值。

4 清華大學圖書館四期北側主入口

5 清華大學圖書館北館中庭空間

6 河南中醫藥大學圖書館空間軸測分析

7 河南中醫藥大學圖書館

8 青海大學圖書館

9 青海大學圖書館中庭

10 中國中醫科學院大學圖書館

11 山東大學趵突泉校區動物實驗中心

12 清華大學醫學院

13 清華大學醫學院通風結構示意

14 青海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健康研究與臨床技能實訓基地平面示意

15 青海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健康研究與臨床技能實訓基地外立面

類似的思考也體現在我對科研實驗建筑和醫療建筑的通風系統的處理中,而這種處理相較于前述山東大學項目化消極因素為有利條件的做法又顯得更為主動??蒲袑嶒灲ㄖ膶嶒?、實驗輔助和PI 辦公3 類空間的邏輯架構和相互關系,通風、排煙、凈化等機電設備的系統設置,空間的可變性和多用途設計等至關重要。比如,通風系統,功能是確保室內空氣質量,特別是在濕式實驗室、醫學實驗室、農業實驗室等需要處理氣體的場所。這些實驗室通常配備有排風柜和排風道,用于處理有害氣體和異味以及排放室內的廢氣,而怎么處理通風系統本身是科學理性的問題。以往通風系統常用的方式是各房間的通風管或分別單管、或多管匯合,最終進入同一個管道井里。我在清華大學醫學院(圖12、13)的設計中采用了一種新的思路:每個房間都配備一個排風柜,柜內設有風道,建筑有3 層,每層都配備了獨立的通風管道。管道連接到屋頂,由風機排風,形成了以層為基礎的3 個獨立的系統,這種設計使得每個房間都能保持良好的通風狀態。這套通風系統同樣被融入在建筑的結構中,我在建筑的走廊中設置了1250mm×600mm 的長扁柱和兩根小梁,將通風道巧妙地隱藏其中,為每個房間提供了更多的可利用空間,可以放置實驗儀器。在這種理性思考的基礎上,我嘗試延展這種類型建筑的文化價值。排風道是一個設備管道,本來是一個消極因素,按理說應該把它藏起來。但是在青海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健康研究與臨床技能實訓基地項目(圖14、15)中,我通過將通風豎井外置,使之與建筑立面結合,并以自身體量形成對窗洞口的外遮陽,在實現實驗室人工通風和防眩光實驗操作環境的同時,使立面從一線氣候邊界化為有功用的空間,并以理性而活潑的節奏韻律充分塑造科研實驗建筑設計的層次感,賦予它全新的性格特征。這種基于結構和設備機電系統的理性設計,同樣也形成了一種人文表達,轉化為文化的表象。

16 西安美術學院體育館

17 山東農業大學食堂綜合體

18 長安大學師生活動中心

19 中國中醫科學院大學校區

20 校園中的湖景

我想,建筑空間并非純粹理性邏輯的結果。在建筑設計中,我一直注重從中國傳統人文審美價值中汲取營養,在理性邏輯的基礎上,探索人文意境的表達,追求具有時間性的動態游線和具有人文趣味的生活場景。

在一些小尺度的設計中,我也嘗試在構建建筑空間理性邏輯的同時探索建筑空間的人文意境,比如西安美術學院體育館(圖16)、山東農業大學食堂綜合體(圖17)以及長安大學師生活動中心(圖18)。以長安大學師生活動中心為例,長安大學的前身是西安公路學院,我了解這段歷史,設計了清水混凝土的拱券,像公路上的橋梁一樣,充滿了支撐的意象。在這個基礎上,我受到了伊塔羅·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的《看不見的城市》(Invisible Cities)中描述的費朵拉(Fedora)城市的啟發3)[5],想象了一個類似的場景,增添建筑的趣味性。這是一個學生活動中心,學生們來辦理入學手續、畢業手續等。我在柱子的側面做上鏡面不銹鋼,不僅為了讓建筑增加層次,不那么平淡,也想要創造一種互動體驗。鏡面配合前面的臺階,讓人們可以在畢業時拍照留念;它本身微妙的曲面,又制造出哈哈鏡似的效果,讓人仿佛置身于虛擬世界,師生經過它的時候可能會觀察到自己人生不同階段的成長和變化。這種設計將建筑的物質性與具有人文趣味的生活場景相結合,即使沒有讀過卡爾維諾的書,人們也會對這種體驗有些感觸。

在校園規劃設計中,我常常想象其中一種“中國式”的生活場景:師生三三兩兩,迤邐而行;小山之南必有水面,水面寬度尺度適宜,既可看到對岸人的動作,又看不清表情;小山之上應有亭子,以利登高駐足;水邊建有水榭,人們或憑欄而望,或坐立其中,相談甚歡。這些場景的塑造,可以使一個校園具有人文詩意,具有超越具體建筑形式的生命力。在規劃設計中國中醫科學院大學蘇州校區(圖19)時,對于是否延續蘇州當地特色的文化特征、設計一個“蘇而新”風格的校區也有討論。我想到了關先生在中央民族大學規劃中的經驗,他認為,民族大學校區設計雖然需要體現中國特有的人文風格,但不應當帶有某種具體民族的烙印。貝聿銘和陳其寬做的東海大學,校園建筑形式并不指向具體某一種中國類型或者形式,但其底層架空、坡屋頂、木質構造、白墻等設計元素,低層建筑、寬敞院落等空間上的尺度感,都給人一種東方的感覺,塑造了屬于東方的文化意境。因此,我建議中國中醫科學院大學的校區風格不應局限在蘇州的蘇式上,而應不拘泥于某種具體的地域文化或流派,通過現代建筑的設計手法展現具有中國文化內涵的風貌,表現出國際視野和前瞻性。與此同時,在景觀上塑造出屬于這所大學的人文意境。校園內有3 條河流,我們將它們交匯處打造成了一個小湖,還設計了一座小山和一座水榭,讓人們可以從不同角度欣賞湖景,形成具有時間性的動態游線(圖20)。在尺度上我借用北大未名湖的設計,推敲出一個比較得體的尺度,從空間的理性角度出發,營造出獨特的人文意境。

WA

在過往項目中,我們能看到您對建筑品質的堅持以及在建筑設計過程中的不斷思考。您在近期的設計工作中面臨了哪些挑戰?您是如何應對這些挑戰的?

劉玉龍

首先是來自行業的挑戰,建設行業發展模式和內涵發生變化對設計單位提出了新的要求。市場由大規模、大尺度的標準化建設轉變為小規模的節點更新、加建和改造,這種項目類型的轉變意味著我們要更注重對建筑細節的把控,追求建筑的“小而精”。

另一個挑戰來自于實際項目中的現實情況。作為行業中的專業人士,我們可能有著良好的愿景,比如我之前提到的人文理想。然而,實際的邏輯往往受制于現實條件,無法完全實現。舉個例子,開放式校園的概念已經存在很久了。理想中的學??梢宰鳛槌鞘性O施對外開放,以促進學生和社會的交流,但從現實層面的學校管理和學生意愿來說,他們可能更注重學生的安全和隱私,在設計愿景與現實考慮之間存在明顯矛盾的情況下,解決之道可能不在于非此即彼,而是追求在兩者相互博弈之后達到相對平衡,比如面對物理上對外開放的困難,我們先可以追求廣義上的知識共享,分享學校的線上講座、課程、圖書等學習資源,盡可能靠近理想中的開放校園。

數字化和人工智能技術也帶來了挑戰。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人們對環境的需求也在變化,例如,人們可能不再需要真實的環境,而可以通過虛擬環境來滿足需求。我們需要探索數字化時代下激活建設行業的新模式和新方法。近期我們在嘗試進行“數字圖書館”的研究、設計和教學,與學生們一起探究圖書館作為數字資源的新變化與新模式,以積極應對這種來自時代的挑戰。

WA

面對這些挑戰,作為清華大學設計研究院董事長與總建筑師,請您談一談當代設計院是如何實現自己的使命和身份的?

劉玉龍

清華大學設計研究院延續著清華大學的傳統校風,一直以來都非常注重穩健發展,守正創新?;诟咝TO計院多專業齊備、協同、配合的特點,我們提出三個堅持、提升和創新的觀點。

“三個堅持”展開來講的話,一是堅持大學設計院學研產平臺的發展定位。高校設計院應注重工作的研究性和高質量,服務關乎國計民生的重大項目與課題,并在此過程中對建筑學做出具有自身特點的理論貢獻,影響并引導學科和行業未來發展。二是堅持專注高品質設計的辦院宗旨。作為建筑設計行業的主力軍,我們應當追求努力推動每個項目成為高質量作品,提升設計品質。三是堅持以技術領軍人物為核心構建高端人才隊伍。建筑設計是需要團隊協作的系統工程。清華院會努力提供機會,讓個人在團隊體系中發揮所長,為人才培養提供一個綜合發展的平臺,從而構建以領軍人物為核心的人才團隊,以應對復雜環境、創造高質量作品。

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有“三個提升”:以合規性建設推動內部管理提升、以系統性技術建設推動技術能力提升、以研究先導推動設計創優和作品水平提升。設計院在建設層面要有合規性的管理、系統性的技術建設以及以研究為先導的創優體系,這需要我們通過日常的努力和實踐,確保提升措施的有效執行,從而更好地落實我們的目標。

另外,著眼于近期的發展與挑戰,我們提出了“三個創新”。首先是探索設計為核心的全過程全領域協同創新。清華院一直在推動這方面的建設,希望將全院的項目都納入全過程工程咨詢以及建筑師負責制。第二,是探索雙碳研究和技術的戰略謀劃和實踐創新。雙碳是當前的重要戰略研究和實踐創新領域,在雙碳領域,學校與設計院共同成立的協同創智研究中心當前主要研究工作都聚焦于推動清華校園碳中和的研究和落地。第三,是探索數字和AI 在設計領域的結合和創新。數字和AI 的迅速發展對各行各業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在人工智能技術方面,我們計劃舉辦AI 工作營和院級的創新大賽,組織講座和交流活動,促進年輕人之間的經驗分享和合作,推動創新的發展。

當代社會的知識結構和社會邏輯正在發生劇烈變化。與過往螺旋上升式的知識積累邏輯不同,現在的情況更像是一團纏繞的線,年輕人和年長者之間的知識和經驗交織在一起,互相補充。因此,面對當前挑戰,大家應該共同促進相互交流,共同探討解決方案,不斷地學習和探索,以適應時代的變化。

注釋

1)原文為“一種可以用兩條后腿直立行走的哺乳動物,能意識到自己在思考會利用工具和物資,還能按照自己之前形成的想法塑造周圍環境,我們該如何看待這樣一種動物,這樣一種稱為人的動物?”引自參考文獻[1]。

2)“150位中國建筑師在法國”項目。該項目是法國總統希拉克1997年訪華時提出的,由法國政府提供獎學金,邀請150名中國建筑師到法國學習深造。

3)原文出現在《看不見的城市》中的“城市與欲望之四”一章,“灰色的石頭城費朵拉的中心有一座金屬建筑物,它的每個房間都有一個水晶球,在每個球體里都可以看見一座藍色的城,那是不同的費朵拉的模型。費朵拉本來可以是其中任何一種面貌,但是為了某種原因,卻變成我們現在所見的樣子。任何一個時代,總有人根據他當時所見的費朵拉,構思某種方法,藉以把它改變為理想的城市,可是在他建造模型的時候,費朵拉已經跟從前不一樣了,而昨天仍然認為可能實現的未來,今天已經變成玻璃球里的玩具。收藏水晶球的建筑物,如今是費朵拉的博物館:市民到這兒來挑選符合自己愿望的城,端詳它,想像自己在水母池里的倒影(運河的水要是沒干掉,本來是要流進這池子里的),想像從大象(現在禁止進城了)專用道路旁邊那高高在上的有篷廂座眺望的景色,想像從回教寺(始終找不到興建的地基)螺旋塔滑下的樂趣”。引自參考文獻[5]。

猜你喜歡
人文空間建筑
人文
《北方建筑》征稿簡則
空間是什么?
關于建筑的非專業遐思
創享空間
建筑的“芯”
人文紹興
人文社科
獨特而偉大的建筑
讓人文光輝照耀未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