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后動力性腸梗阻發生情況及高危因素分析

2024-03-25 09:23張夢嬌
罕少疾病雜志 2024年3期
關鍵詞:動力性腸梗阻貧血

張夢嬌

鄂州二醫院外科 (湖北 鄂州 436000)

結直腸癌是臨床常見惡性腫瘤,目前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飲食習慣、環境、遺傳、消化道疾病史等有關[1-2]。手術是結直腸癌重要治療方法,腹腔鏡下根治術通過切除病變組織,阻止腫瘤進展[3]。但手術仍為有創操作,術后并發癥不可避免,其中動力性腸梗阻較為多見,其主要指腸道內容物不能正常通過,可引起休克、脫水等,導致患者住院時間延長、二次手術風險增加,嚴重影響預后[4-5]。目前臨床對于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后動力性腸梗阻尚未形成統一防治共識,故需全面了解發生危險因素。本研究選取2020年2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通分析動力性腸梗阻發生現狀及影響因素,為臨床預防提供參考。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0年2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男43例,女37例;年齡45-79歲,平均年齡(63.27±6.62)歲;病程3-15個月,平均病程(9.58±2.11)個月;體質量指數19.1-28.6kg/m2,平均體質量指數(24.18±1.41)kg/m2;身高150-183cm,平均身高(169.21±4.05)cm;原發腫瘤位置:49結腸,31直腸。

納入標準:符合結直腸癌[6]診斷;經CT、MRI檢查及病理活檢等確診;均行腹腔鏡根治術;臨床資料完整;患者及家屬均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出血性疾??;合并其他惡性腫瘤;存有急慢性感染等。

1.2 方法(1)動力性腸梗阻調查:對80例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進行1個月的隨訪調查,統計動力性腸梗阻發生率;動力性腸梗阻診斷標準:①無電解質紊亂情況下有嘔吐、腹脹癥狀,需放置胃管緩解;②腹部X線見腸管廣泛擴張、積氣或液氣平;③查體見腹部膨隆,聽診腸鳴音極弱或未聞及腸鳴音。(2)一般資料:收集患者一般資料,包括性別(男、女)、年齡(≥60歲、<60歲)、體重指數(≥24kg/m2、<24kg/m2)、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及以上)、腫瘤位置(結腸、直腸)、TNM分期(I/II期、III期)、分化程度(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術前是否有腸梗阻(有、無)、腹部手術史(有、無)、術前是否合并貧血(有、無)、是否淋巴結轉移(是、否)、術前是否有低蛋白血癥(有、無)、腫瘤直徑(≥5cm、<5cm)、手術時間(≥200min、<min)、吸煙酗酒史(有、無)。調查前向患者解釋研究目的、作用;現場發放問卷,監督并指導填寫,現場收回后檢查錯誤,及時改正。問卷發放80份,回收80份,回收率為100%。

1.3 觀察指標(1)動力性腸梗阻發生現狀:統計80例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術后動力性腸梗阻發生情況。(2)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后動力性腸梗阻發生單因素分析、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后動力性腸梗阻發生的主要影響因素自變量賦值情況、影響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后動力性腸梗阻發生的多因素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SPSS 22.0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t檢驗;多因素用Logistic回歸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動力性腸梗阻發生現狀80例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有18例發生動力性腸梗阻,發生率為22.50%。

2.2 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后動力性腸梗阻發生單因素分析單因素分析,兩組TNM分期、術前是否有腸梗阻、腹部手術史、術前是否合并貧血、是否淋巴結轉移、術前是否有低蛋白血癥比較(P<0.05)。見表1。

表1 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后動力性腸梗阻發生單因素分析

2.3 影響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后動力性腸梗阻發生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TNM分期為III期,術前有腸梗阻、有腹部手術史、術前合并貧血、有淋巴結轉移、術前有低蛋白血癥是影響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后動力性腸梗阻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且OR>1)。見表2~表3。

表2 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后動力性腸梗阻發生的主要影響因素自變量賦值情況

表3 影響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后動力性腸梗阻發生的多因素分析

3 討 論

結直腸癌早期癥狀不明顯,癌癥進展逐漸引起腹瀉、便秘等消化道癥狀,嚴重危害患者健康[7-8]。結直腸癌惡性程度高、預后差,臨床多采取腹腔鏡根治術治療,但術后動力性腸梗阻較多見,表現為腹脹、腹痛、排便異常等癥狀,嚴重時還可導致腸穿孔、腸管壞死,危及生命安全,不利于結直腸癌預后[9-11]。

本研究中,動力性腸梗阻發生率22.50%;單因素分析,兩組TNM分期、術前是否有腸梗阻、腹部手術史、術前是否合并貧血、是否淋巴結轉移、術前是否有低蛋白血癥比較(P<0.05);Logistic回歸分析TNM分期為III期,術前有腸梗阻、有腹部手術史、術前合并貧血、有淋巴結轉移、術前有低蛋白血癥是影響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后動力性腸梗阻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且OR>1)。分析原因為:(1)TNM分期為III期:III期患者提示病情更加嚴重,腫瘤細胞侵襲能力強,對于周圍組織浸潤程度深,一定程度上增加手術范圍與難度,因此易釋放更多炎癥介質,導致腸壁水腫、腹腔或腸道粘,誘發動力性腸梗阻[12-13]。(2)術前有腸梗阻:該類患者腸腔內壓力較高,易使導致毛細血管、淋巴管淤積,造成炎癥反應,使腸壁肌功能下降,誘發動力性腸梗阻[14-15]。(3)有腹部手術史:腹部手術史患者本身可能存在腸道損傷,再次手術會加重腸道損傷程度,致使手術區域出現不同程度腹膜粘連,大大增加腹腔鏡治療手術難度;同時手術會導致炎癥反應加重,腸壁肌功能紊亂,使腸蠕動減弱甚至消失,從而引起動力性腸梗阻[16-17]。(4)術前合并貧血:貧血可引起多系統、多器官功能障礙,影響腸壁血液循環,導致腸壁肌功能失衡、腸蠕動消失,從而造成動力性腸梗阻的發生。(5)有淋巴結轉移:針對淋巴轉移患者,腹腔鏡根治術過程中往往需要結合淋巴結清掃術,以提高治療效果,但會增大手術范圍,加重腹腔器官、淋巴干、淋巴管損傷程度,引起淋巴回流障礙,使手術區滲液量增加,對腹膜造成強烈刺激,從而導致腸道或腹腔粘連,影響腸蠕動,增加動力性腸梗阻風險[18-19]。(6)術前有低蛋白血癥:合并低蛋白血癥患者腹部炎癥程度更深,術后容易出現腸壁水腫等情況,因此更易發生動力性腸梗阻[20]。

臨床需結合以上影響因素制定預防措施:(1)術前明確臨床分期,聯合新輔助化療等綜合治療手段,縮小病灶組織與手術范圍,減輕手術創傷,預防動力性腸梗阻。(2)綜合評估患者病情,重點了解有無腹部手術史,根據病情選擇合適治療方案;選經驗豐富醫生負責腹腔鏡手術,降低手術對腹膜損傷程度;針對合并腸梗阻患者,采取促胃腸動力藥、胃腸減壓等方法,緩解腸梗程度。(3)積極評估患者貧血狀況,糾正貧血,盡可能的預防術后動力性腸梗阻;同時評估淋巴結轉移請情況,選擇合適診療方案,減輕手術對機體損傷。

本次研究樣本較少,未能明確更多影響因素,還需增加樣本量,明確更多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后該病發生的影響因素,從而為預防措施的制定提供針對性意見。

綜上所述,TNM分期為III期,術前有腸梗阻、有腹部手術史、術前合并貧血、有淋巴結轉移、術前有低蛋白血癥是影響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后動力性腸梗阻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臨床加以重視,通過開展針對性預防措施,減少動力性腸梗阻。

猜你喜歡
動力性腸梗阻貧血
粘連性腸梗阻,你了解多少
乘用車DCT車型的動力性提升分析與實施
蹲久了站起來眼前發黑就是貧血?
中醫怎么防治貧血
春困需防貧血因
你對貧血知多少
具有家庭干預的HTV/AIDS模型動力性研究
基于Matlab程序的汽車動力性經濟性計算分析
動力性牽引外固定架結合中藥熏洗治療陳舊性近側指間關節骨折脫位
中西醫結合治療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3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