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國學者拉爾松商道里“看懂中國”

2024-03-26 04:35嚴政皓毛予菲
環球人物 2024年6期
關鍵詞:中歐倡議企業

嚴政皓 毛予菲

讓·保羅·拉爾松

“新年快樂!”采訪視頻剛接通,讓—保羅·拉爾松就喜氣洋洋地向《環球人物》記者問好。

這位年過古稀的老教授很精神,保留了法國人特有的浪漫與熱情。聯系上拉爾松時,他正在法國馬賽一家博物館參觀。記者表明來意后,他欣然接受采訪邀請,還不忘“安利”家鄉的博物館:“有機會你一定要來看看?!?/p>

拉爾松出生于法國的一個工程師世家,但沒繼承父母的職業,而是選擇進入商學院。1968年,22歲的拉爾松畢業于法國最知名的商學院——巴黎高等商學院,后赴美國哈佛大學學習。畢業后,拉爾松開啟了學術研究生涯,先后成為巴黎政治學院、清華大學、華沙理工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的客座教授,還曾任巴黎高等商學院院長。

拉爾松與中國的緣分開啟于上世紀80年代。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后,他開始將目光投向中國?!霸谥袊母镩_放的初期,我就認為她會取得成功,中歐未來的合作無論對于高校還是企業而言,都將是重大利好?!?/p>

此后40多年,拉爾松多次訪問中國,在北京的八達嶺長城、上海的外灘、成都的都江堰留下了足跡。拉爾松說:“我喜歡歷史和旅行,這也是作為文明古國的中國,早在上世紀80年代便深深吸引著我的原因?!?/p>

數十年間,他對中國的研究從未中斷。從1978年改革開放到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再到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拉爾松見證了中國的日新月異,他以經濟學教授的視角觀察著中國企業與中歐合作。這些年,拉爾松和其學術團隊出版了幾本在業界頗具影響力的書,在《中國跨國企業研究》《“一帶一路”:當中國和歐洲邂逅在波羅的?!泛汀缎陆z綢之路:機遇與挑戰》中,他分析了中國企業的國際化戰略及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帶給全球的影響。在拉爾松看來,“中歐之間的合作,正引領著全球的貿易與投資”。

擔任巴黎高等商學院院長期間,拉爾松架起了中法教育溝通的橋梁。在對中國的多次訪問中,他帶領團隊與清華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等中國高校簽署了多項交流合作協議。他說,自己也從中學到很多,“我很感謝中國,中國人‘擼起袖子加油干的激情深深感染了我”。

“為中歐之間提供更直接的對話機會”

《環球人物》: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第十一年。您認為,該倡議為中國乃至世界帶來了怎樣的變化?

拉爾松: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毫無疑問促進了中國和其他共建國家之間的雙邊貿易。從統計數據來看,自2013年至2022年,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貨物貿易總額從1.6萬億美元(約合11.4萬億元人民幣)升至近2.9萬億美元(約合20.8萬億元人民幣)。

以非洲國家埃塞俄比亞為例。埃塞俄比亞是非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人口約1億。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埃塞俄比亞與中國在交通和能源等領域開展廣泛合作。2016年,亞的斯亞貝巴—吉布提鐵路正式通車,這條鐵路改善了埃塞俄比亞的交通與物流條件,幫助其進一步實現國際化。

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中歐物流業也發展迅速,我們開通了意義非凡的中歐班列。過去,中國的貨物要經過漫長的運輸才能到達歐洲。如今,中歐班列成為更物美價廉的選擇。這些只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合作項目的一小部分,但它們對中國和其他國家來說都極為重要。

拉爾松的著作《“一帶一路”:當中國和歐洲邂逅在波羅的?!?。

2015年,拉爾松(中)訪問中國時,與上海交通大學學生合影。

《環球人物》:您曾多次高度評價中法關系與中歐關系。您認為,中法合作和中歐合作面臨著什么樣的挑戰?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中法合作和中歐合作提供了怎樣的機會?

拉爾松:法國是第一個和中國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國,這是戴高樂將軍做出的明智決定,是一件讓法國人感到自豪的事情。戴高樂當時認為,中國是一個大國,并將成為一個強國。作為一名經濟學教授,我對這段歷史認識并不深刻。但這么多年來,我從未看到中法兩國之間發生什么巨大的危機或沖突。相反,我看到兩個國家之間的相互理解,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的不斷交流,這離不開兩國政府做出的巨大努力。

在經貿領域,中法合作在航空、重金屬等行業取得了耀眼的成果。我記得,多年前到中國天津的一個工廠參觀,每一個在場的法國人都很高興能與中國企業合作。如今,許多中國企業都已深入法國市場。我的德國學生曾圍繞“小米公司在法國市場的表現”寫了篇論文。他分析,小米在法國市場的優異表現,源自一些專門服務于法國市場的創新舉措。

未來,中法合作可能體現在以下領域:服務、數字、醫療和環境保護。這些熱門領域,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兩國政府對此十分重視,并進一步擴大了開放。我了解到,現在中國和大部分歐洲國家都正在開展著非常高效的雙邊合作。不過中國和歐盟之間的合作要略遜一籌。歐盟中有近30個國家在教育等領域自行發展,并不由歐盟統一協調。再加上歐盟體系并不垂直,使得中歐之間的對話與合作變得復雜。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中歐之間提供了更直接的對話機會,為中歐合作創造了更有利的條件。

中國企業的表現說明它們有能力超越

《環球人物》:您長期研究中國企業,曾提到“在中國改革開放前期,很多中國企業借鑒了西方發達國家的企業發展模式”,但如今,中國企業已經探索出適合自己的中國道路。

拉爾松:改革開放以來,許多中國企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們的快速成長帶動了國內外經濟的發展,為中國積累了大量的物質和非物質財富,讓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升。

中國企業如何做得更好?我認為,其中一個重點在于抓住國際市場。誠然,一些來自發達國家的大型企業已經占據了國際市場的大部分份額。但我認為,中國企業現有的表現說明,它們有能力超越。

在歐洲的中國企業不少,我對其中一部分進行過長期的觀察與研究。其實,歐洲消費者不太在乎一家企業究竟來自哪個國家,中國企業也好,美國企業也好,都不影響我們做消費選擇。選擇與否的關鍵因素在于產品本身,還有這家企業是否真正支持當地發展。我看到,很多中國企業積極與當地政府合作,對當地生態保護、社會福利作出自己的貢獻。當然,這些舉措也將幫助中國企業更好地了解歐洲文化與商業環境,從而進一步融入當地市場。

2016年9月28日,中國技術人員檢查在修建中的亞的斯亞貝巴至吉布提的鐵路軌道。

《環球人物》:此前您提到,“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大優勢是廉價勞動力”,如今中國企業又有怎樣的優勢?

拉爾松:我認為中國企業有四大全新的優勢。

首先,中國企業有巨大的生產力,正是在批量生產中,邊際效益遞增,產品單價降低,這使其更具競爭力。其次,中國的企業文化起到了積極作用。許多企業領導重視創新,他們敢于在新領域、新方向上進行投資,同時也創造了很多新的發展模式。第三,中國許多大型企業具有極高的組織運行效率。這不是說這些公司有大量的勞動力,也不是說這里的員工每天24小時都在上班,而是說它們采取了優良的組織模式,大規模地投資自動化和機械化生產,向現代化穩步推進。最后,正是因為堅持創新與高效,許多中國企業在保證巨大生產力的同時,其產品質量也常常優于外國企業。它們的發展與擴張讓許多外國企業感到不安,但這也催生了積極的競爭環境。

《環球人物》:中國企業想要進一步走出去,面臨著怎樣的挑戰?

拉爾松:對全世界而言,中國進一步融入國際市場絕對是一個好消息。這也是世界和平與經濟繁榮的體現。但在我們如今所處的時代,國際局勢愈發緊張,一些國家出現保護主義傾向,比如美國,這和世界貿易組織所倡導的理念完全相悖。另一個挑戰來自如何均衡發展??傮w而言,2023年末到2024年初,中國投資在歐洲的受歡迎程度又到了一個小高峰。但在高科技等領域,中國企業在歐洲的發展頻頻受阻。

“中國學生太刻苦了”

《環球人物》:您曾多次帶團訪問中國,可以談談對中國的印象嗎?

拉爾松:上世紀80年代我第一次去中國時,可以說對這個國家一無所知。很幸運的是,我沒有僅僅靠閱讀和中國相關的書,或從政府敘事中獲得信息,而是親自來探索、發現這里。我對中國的了解幾乎都圍繞教育和商業,這確實有限,也許我看到的并不是一個完整的中國。但即便是在這些有限的領域,我也很有收獲。我認識了許多工程師、企業家和官員,他們都非常友好。我很信任中國人做出的決定,他們十分可靠。

我有幸在中國大學授課,在清華大學和上海外國語大學開設過我所熟悉的公司管理課程。我和中國同事們在學校的食堂里一起吃飯、交流,聊學術和生活。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建立了雙向的信任,這是一種很寶貴的友誼。

我沒有特地統計過一共去了多少次中國。在數不清的訪問中,我見證了中國經濟的騰飛。40多年前,我在上海外國語大學(當時還稱“學院”)的一間教室里上課時,瞥到窗外的景象,那里只有一個小公園與無數狹長小道。前幾年我再去那里,教學樓窗外的景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座座高樓鱗次櫛比。

《環球人物》:您有很多中國學生,他們給您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拉爾松:法國學生很多時候比較叛逆,所以面對中國學生時我常常感到驚訝,他們太刻苦了。中國學生有很強的求知欲,學習很認真,很尊重老師,和中國學生一起研究是一件輕松的事情。這些學生的視角也很新奇,他們的思想并不陳舊,總能提出新的見解。很多時候,我們老師也能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知識。

《環球人物》:在走進中國、研究中國企業的過程中,您感受到了一個怎樣的國家?

拉爾松:中國文化的一大特點是其多樣性。比如中餐,每個省市的菜式都有區別,有的地方菜很辣,有的很清淡,有的地方特別愛吃小龍蝦,這很神奇。在巴黎埃菲爾鐵塔邊有一家中國餐廳,窗外的景色非常好,食物也很美味。后來我聽說,這家餐廳要推出專門的粵菜和粵語向導,我覺得這是個好主意。這也進一步體現了中國美食與地域的多樣性。

中國文化有極強的包容性。中國人很尊重外國人,也很愿意同來自世界各國的人交朋友。在巴黎的一場展覽上,我品嘗到了一種用茅臺和橘汁調制而成的雞尾酒。這何嘗不是一種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呢?

事實上,在中法、中歐的交往合作中,文化交流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有了文化交流,兩種文明才能實現互聯互通,這是相互理解、相互認同、共同發展的基礎。我舉個例子,法國南部有個主要從事太陽能研究的科研機構。在那里,不同國家的科學家跨越了文化差異,合作展開研究,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文化交流的核心不在于改變彼此,而在于互相理解、互相溝通。

讓·保羅·拉爾松

1946年生于法國,畢業于巴黎高等商學院與哈佛大學,巴黎高等商學院前院長,法國騎士勛章獲得者。長期研究中國國際貿易與中國跨國企業,著有《“一帶一路”:當中國和歐洲邂逅在波羅的?!贰吨袊鐕髽I研究》等。

猜你喜歡
中歐倡議企業
企業
2020中歐數學奧林匹克
企業
企業
浙江向全行業發起廉潔自律倡議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第11屆中歐數學奧林匹克(2017)
保護一半倡議: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愿景和實踐
贛州港開通兩趟中歐班列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