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分課堂+案例討論”教育模式下的衛生法學課程改革研究

2024-03-26 12:52陳佩弟竇嵐李俊豪任麗娟劉曉航
現代商貿工業 2024年6期
關鍵詞:對分課堂教學改革教學模式

陳佩弟 竇嵐 李俊豪 任麗娟 劉曉航

摘?要:衛生法學作為醫藥衛生和法學的交叉學科,屬于醫學專業的一門公共基礎課程,課程特征與其他醫學類專業課程較為不同,教學模式的方式也有其特殊性。本文將緊緊圍繞以“對分課堂+案例討論”教學模式為出發點,探究該模式下的衛生法學課程教學手段的創新改革,旨在為推動衛生法學課程發展提供思路。

關鍵詞:衛生法學;“對分課堂+案例討論”教學模式;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6.071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立足我國基本國情、順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必然選擇。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密織法律之網,強化法治之力,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將全面依法治國的理論與實踐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發揮持久的保障作用。

衛生法學課程作為醫學與法律相結合的一門專業學科,既具有平等,自由,公平,正義,秩序等基本法律價值取向,學科的設立符合我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取向。衛生法是我國社會主義法制的一個主要內容組成之一,它主要是由行政法規定,與民法規定并存。它是政府衛生管理機關管理衛生活動,司法機關懲治衛生領域中的不法侵害,保護人民的身體健康,規范公民、法人及社會團體的行動。在采用應用性的教育方式下,衛生法學課的成功也能顯著地提升醫學生的醫療道德素養,促進他們依法、準確地從事醫療活動,這些都是醫學生在以后的職業生涯中應該具備的,而培養出的良好的法律素養,將有助于減輕當前醫患矛盾與糾紛,降低醫療事故的發生概率。

衛生法學學科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和對醫學專業學生培養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主體性,使其成為一門集理論性和實踐性于一身的專業。在理論方面,既要講解特定的衛生法規,又要包括基本的衛生法學知識;在實習過程中,要以醫療實際為導向,對醫療行業中的熱點事件和熱點法律現象進行深度分析,提高學生應用健康法律理論來分析和解決醫療法律問題的實際能力。與此同時,還必須對教育方法進行不斷地完善,積極地通過展開“第二課堂”的教學方式,并設計出一系列的對分課堂、案例討論等衛生法律實踐活動,從而提升醫學生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解決問題。

“對分課堂”教學方法是2014年由復旦大學心理學系張學新教授提出,該教學方法主要分為3個部分,即課題講授、內化吸收和課題討論。即把課堂時間一分為二,一半的課堂時間分配給教師進行課堂講授,另一半的時間分配給學生進行課堂討論,且講授和討論采取隔堂開展的方式,中間增加了課后的內化吸收環節。

“案例討論”教學方法是美國的一種教育方式,它以個案作為教育材料,通過將個案導入到課堂中,使學生真正地參與到對問題的探討和思維中去。這樣的教學方式,改變了只以老師為中心的被動局面,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扮演著主體的作用,而老師扮演著學習輔助的作用,從而提高學生對問題的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因此,作為應用型高等醫學院校,應加強衛生法學課程的教學改革,提高醫學生對衛生法律、法規的重視,為今后的醫療衛生工作提供堅實理論指導、正確的價值導向,對為全面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具有重要價值意義。

1?開展“對分課堂+案例討論”教學模式的意義

1.1?教學方法單一

目前,我國衛生法學課程中,除授課基礎知識外,多數還處于“事例”“舉例”層次,或采用“案例”“答案”等單一的授課方式,難以取得預期的授課成效。在課堂中,老師也經常使用一些多媒體授課方式,比如播放一些視聽資料等,這樣的方法固然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改進單純的理論性教學,但是經常會造成“看”了就忘記了,“聽”了就忘記了,很多知識都是死記硬背,一旦碰到一些真正的問題不知所措。既然衛生法學是一門具有較高實踐價值的法律與醫學的課程,過于強調理論課的傳統方法必然需要對其進行改進和完善。

1.2?教學思想滯后

衛生法學是當前我國各大醫學院或醫學專業所開設的一門基礎課,其主要內容是使廣大醫學院學生對其所涉及到的有關健康方面的法律、法規有所認識。但在實踐中,由于衛生法學課程的定位存在一定的問題,無論是校方還是學生,都沒有足夠的重視,導致了教育很難取得預期成效,最后只能以一紙試卷來結束衛生法學課程的教學。在這樣情況下,“死記硬背”的教學往往造成“任務型”的學習,喪失了在醫學院中進行該課程的真正目的。為了使衛生法學課程能真正地達到培養目標,必須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尋找更符合本專業特點的新的教育方式。

針對教學中存在的缺陷,如何使衛生法學課堂教學效果有效提升,如何提高學習衛生法學課程學習興趣以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本課題嘗試在衛生法學課程教學過程中采用“對分課堂”與“案例討論”相融合的教學方法,將傳統講授教學法和討論教學法的優點融合起來,探索符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醫學高等院校的一種教學方法。

“對分課堂+案例討論”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具有以下特點:可以延續案例討論的優勢,即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營造良好課堂氣氛,增強學生學習熱情,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對分課堂模式可以讓教師先將教學重點與難點給學生講解透徹,再給予學生足夠的課后時間內化知識,該教學模式有利于加強學生理論與實踐課之間的聯動,充實實踐課內容,有助于促進打造具有高階性、創新性的衛生法學課堂,達成培養高素質應用型醫學

2?衛生法學開展“對分課堂+案例討論”教學模式的策略建構

2.1?課前準備

根據衛生法學課程人才培養方案及教學大綱要求,組織教師開展集體備課,使教師明確“對分課堂+案例討論”教學模式的認識及實施思路。開展對“對分課堂+案例討論”教學模式科學有效的規劃和資源庫的建設,例如:①篩選出適合實施對分模式的章節;②設計課后作業,以主觀題為主,需與知識點相匹配并具體發散性,幫助學生完成知識內化,并引導其進一步深入思考。

2.2?課上講授

第一次授課需向學生說明衛生法學課程開展對分課堂的目的、實施的流程、形成性評價方法等,介紹衛生法學課程的性質、學習方法、技巧和策略,幫助學生更好地提高課堂效率。理論課中,授課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安排,采用各種教學方法,將章節教學重點和難點講解與知識框架梳理,讓學生能夠系統了解本章節知識點,為后期學習小組自主案例討論奠定基礎,并給學生發布需要在實踐課中討論的案例(至少2例)。

2.3?課下內化

知識內化階段為理論課與實踐課之間,學校衛生法學實踐課與理論課之間一般間隔1-3天,是學生最佳的內化時間。在理論課后,授課教師需將與本章知識點相關的學習資源推送給學生,并布置作業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完成課后作業的方式,對教師的教學講解內容進行回顧反思,整理本章的重點和難點,梳理存在的疑惑,并在下次課堂討論中提出,求教和考驗其他同學。除此之外,學生需針對案例查閱相關資料,歸納整理,對案例的問題進行初步解答,并留下解答筆記,做好參與討論的準備。

2.4?課堂討論

在實踐課中,以小組為單位,按每組4-6人分組,展開討論,在小組提出自己內化時遇見的難點和發現的問題,組內進行交流互動解答;然后進行組間互動交流,由各組組長提出組內未解決的疑問,組間答疑;最后由授課教師對典型問題進行分析講解,幫助學生梳理思路,鞏固知識點。之后,學生選擇不同的案例,就之前準備的解答筆記進行討論,同樣為先組內后組間的過程,由授課教師,對每個案例隨機點1-2名學生回答討論結果,并進行點評和總結。

2.5?效果評價

每次對分課堂+案例討論過程最高計10分,該成績最終匯入形成性評價成績中,最高可占總評成績的20%。學生每人有基本分2分,在實踐課前完成理論課后作業給予1分,組內正確解答其他同學的問題給予1分,組間正確解答其他同學問題的給予2分,完成案例資料查閱和解答筆記給予1分,積極參加討論,發言次數達3-4次以上的給予2分。未總結個人問題的扣2分,未完成案例解答筆記的扣2分,被點名的學生回答問題時,不能回答的扣2分,回答不正確的扣1分,回答合理的給予2分。

2.6?問卷調查

本學期結束后,對授課專業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進行問卷調查,根據李克特量表,該量表主要包括:教學滿意度、教學模塊改革、上課形式、課程內容設計、考評方式5個模塊,將選項根據程度不同,分為完全同意、同意、不同意、完全不同意4個選項。

3?衛生法學開展“對分課堂+案例討論”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

首先,將衛生法學教學分為三大部分:教師講授(Presentation)、學生內化吸收(Assimilation)、學生集體討論(Discussion),即對分課堂(PAD課堂)。其核心是將課堂中既有教師為主導的時間,又有學生為主體的集體討論時間,且教師講授與學生討論隔堂開展。

其次,對該教學模式進行改良,目前國內開展的“對分課堂”大多是在理論課中開展,并將課堂時間一分為二,分別交給教師和學生。而本研究將根據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來進行篩選和設計:①把不適合對分課堂模式的章節剔除;②摒棄理論課中開展學生集體討論,改為在實踐課中開展討論環節;③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時間分配。

再次,以“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為基礎,將“案例討論”教學模式融入學生集體討論中,建立“對分課堂+案例討論”教學模式,案例需根據教學內容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教師需在實驗課中觀察學生討論的質量,評估案例的適用度,并及時加以引導,最后進行總結。以兩次“對分課堂+案例討論”教學模式的課堂為例,見下表1。

最后,根據李克特量表,對本學期開設課程專業,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240份,回收240份,有效問卷240份,有效回收率100%,調查情況見下表2。

4?結束語

通過對不同開設專業從教學滿意度、教學模塊改革、上課形式、課程內容設計、考評方式5個模塊調查問卷發現,非常同意或同意占比較高,說明學生比較認可“對分課堂+案例討論”教學模式,該模式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學生團隊合作能力;提升了學生學習動機,改善了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促進教師掌握學術前沿進展、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增強學術水平和教學能力,實現教學相長,最終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通過學生查閱文獻和網絡學習平臺等多維度的學習,在對分課堂中共同參與討論真實案例來解決問題,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有效克服傳統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的問題,并拓寬學生的學習路徑,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有效培養學生形成自主知識建構的能力和臨床思維能力,從而實現培養具有臨床思維、創造性思維、合作能力、溝通能力的醫學人才教育目標。并對其他課程起到良好的榜樣示范作用,高質量實現學校應用型醫學人才培養目標,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一批知識、能力、素質有機統一醫學生。

參考文獻

[1]鄧齊濱.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落實落細[J].奮斗,2023,(01):4345.

[2]郝鐵川.論以全面從嚴治黨帶動全面依法治國的中國式法治現代化道路[J].政治與法律,2022,(12):219.

[3]尹丹.基于“課程思政”理念的衛生法學教學改革思考[J].醫學與法學,2020,12(5):107110.

[4]張媛,李秀芹,羅桂華,等.中醫藥院校管理專業本科學生《衛生法學》課程思政教學探究[J].法制與社會,2019,(11):188189.

[5]全思冰.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應用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22.

[6]李佳馨,郭辰.對分課堂在應用型本科院?;旌鲜浇虒W中的應用[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22,40(05):186188+193.

[7]Amy?J.Spies,Maryna?Steyn,Desiré?Brits,Daniel?N.Prince.Case?discussions?of?missed?traum?atic?fractures?on?computed?tomography?scans[J].South?African?Journal?of?Radiology,2022,26(1).

[8]奈良毅.醫學院?!靶l生法學”課程思政建設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2,(33):15?3156.

[9]王麗莎.基于合作視域的衛生法學金課建設[J].中國衛生法制,2022,30(02):77?79+96.

[10]劉毅,羅剛,趙瓊,等.《普通高等院校醫事(衛生)法學本科教學質量標準》專家共識[J].醫學與法學,2022,14(04):16.

[11]喻小勇,田侃,蘇玉菊,等.課程思政視閾下衛生法學課程的教學改革探討[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21,38(12):926928+940.

[12]符麗娟,隋海娟,龐東渤,等.對分課堂結合案例教學在藥理學大班教學中的嘗試[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9,(12):5051.

猜你喜歡
對分課堂教學改革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淺談信息化平臺背景下“對分課堂”的教學意義及思考
“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在電影史課程中的應用
外國文學史課程的“對分課堂”教學改革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微課時代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