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土保持碳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及試點設想

2024-03-27 07:28鐘小劍盧順發丁樹芳祁新華
中國水利 2024年4期
關鍵詞:龍巖市水土保持機制

鐘小劍,盧順發,丁樹芳,4,祁新華

(1.福建師范大學地理研究所,350117,福州;2.福建省森林碳計量技術開發應用工程研究中心,350117,福州;3.福建省水土保持試驗站(監測站),350003,福州;4.湖南科技大學建筑與藝術設計學院,411201,湘潭)

自“雙碳”目標提出并納入生態文明戰略部署以來,無論是政策制定還是學術研究層面均試圖找尋實現這一目標的可行路徑。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一方面始終積極參與各項氣候變化應對工作;另一方面堅持基于“雙碳”理念的綠色轉型路徑探索,積極投身各項碳匯能力提升行動中。水土流失綜合治理作為《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的重要內容之一,是鞏固和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的重要途徑,為增強生態系統適應性和氣候韌性提供了有力支撐。伴隨著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人心,推動水土保持碳匯的開發和交易成為實現“兩山”理論的重要抓手。同時,在碳匯鞏固提升行動不斷踐行的過程中,碳匯生態產品價值的實現也逐漸成為促進碳達峰實現的重要內容。由此看來,水土保持碳匯作為一種重要的生態產品,探究其生態產品價值的實現機制已勢在必行。

研究發現,目前水土保持碳匯研究主要圍繞項目進行展開,而生態產品的價值實現多依托于農業、草原、森林、海洋等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構建。因此,水土保持碳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探索在學術層面也亟待關注。福建省龍巖市是水土流失治理的示范區,近年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取得諸多成效,作為全國首單水土保持項目碳匯交易的簽約地,為水土保持碳匯的開發與交易提供了極其重要的示范作用。本文對水土保持碳匯生態產品價值進行內涵界定,進一步深入探討其價值實現機制,同時以龍巖市為試點示范區,闡述其試點基礎及必要性,提出有關試點策略,以期為龍巖市及類似地區的具體實踐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及經驗借鑒。

一、水土保持碳匯生態產品價值內涵界定

由于水土保持碳匯屬于生態產品的一類,因此可基于生態產品概念界定水土保持碳匯生態產品。參考李武及李智廣等的研究,將水土保持碳匯生態產品定義為“人類對水土流失進行治理產生碳匯后獲取的最終產品和服務”。水土保持碳匯生態產品價值則被定義為“水土保持碳匯系統為人類生產生活所提供的最終產品與服務價值的總和”。

二、水土保持碳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以“主體—要素—運行”多層次框架展開,提出“多主體參與—多要素投入—全周期運行”的水土保持碳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見圖1)。其中,多主體參與機制需實現“政府有為—市場有效—社會有序”的協同;多要素投入機制應注重資本、技術和制度要素的供給;全周期運行機制則可劃分為前端、中端、末端3個全環節實現過程。

圖1 水土保持碳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框架

1.多主體參與機制:實現“政府有為—市場有效—社會有序”協同

多主體參與機制實際上也是水土保持碳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中多方利益協調的問題,需做到政府有為、市場有效和社會有序。政府層面,政府可憑借其權威、公信力等優勢,制定相關政策進行引導,成為把控水土保持碳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有形”之手,具體體現在水土保持碳匯產權確認、核證備案、運營管理及生態修復等方面。市場層面,應充分遵循市場規律,基于政府制定的水土保持碳匯交易準則,在交易平臺進行交易,將碳匯生態產品出售給需求方獲取相應的價款,并按比例將利潤用于生態修復和分紅。社會層面,社會主體是水土保持碳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有力保障,可引入金融服務機構、科研機構、企業、非政府監督機構等社會力量,為水土保持碳匯產品提供資金支持和咨詢服務,并發揮第三方監督作用。

2.多要素投入機制:保障“資本—技術—制度”要素供給

多要素投入機制的搭建實際上是水土保持碳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保障的問題,應建立“資本—技術—制度”多要素投入機制。資本要素供給方面,由于水土保持碳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周期較長,需要較大資金投入,單一的資本結構難以滿足其價值實現的資本需求,應通過綠色金融、稅費優惠、政府資金投入等多元化資金渠道驅動其價值實現。技術要素供給方面,亟需開展水土保持碳匯調查與評價方法、水土保持修復技術標準、水土保持技術實施、水土保持碳匯監測技術數智化等專題研究,以新技術要素投入支撐水土保持碳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制度要素供給層面,需增強水土保持碳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政策制度供給,具體包括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碳匯核算辦法和機制、水土保持碳匯生態產品認證制度、水土保持碳匯處置權產權清晰的登記制度、水土保持碳匯交易成效評估制度、水土保持碳匯監測制度等。

3.全周期運行機制:劃分“前端—中端—末端”三大環節

水土保持碳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全過程是碳匯產品如何實現價值轉換的問題。結合相關研究成果和實踐進展,提出前端、中端和末端全周期運行機制。

(1)前端環節:水土保持碳匯核算與初步定價

前端環節是水土保持碳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項目落地的前提,主要實現碳匯核算與初步定價。一方面,需摸清水土保持碳匯“家底”,利用衛星遙感、智慧監測、區塊鏈等新技術,結合實地勘探結果,刻畫水土保持碳匯資源的分布特征,量化其數量、質量、等級等信息,建立各地區水土保持碳匯產品清單;另一方面,應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碳匯核算規程,對水土保持碳匯資源進行匯總核算及碳匯存量的動態監管。此外,建立相應的水土保持碳匯價值評估中心,對不同區域或主體水土保持碳匯實物量進行核算,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價值估算,制定初步的參考價格。

(2)中端環節:資源核查及配額控制

中端環節主要進行水土保持碳匯資源核查與配額控制工作,重點解決水土保持碳匯資源空間不均、產權關系模糊等問題。在完成價值初步量化工作基礎上,進一步發揮水土保持碳匯資源的規模效益,推動水土保持碳匯資源向資產轉變,這也是實現市場化交易的前提。為此,搭建相應的資產收儲托管中心,根據前端環節的水土保持碳匯資源摸底結果,依托相關水土保持碳匯碳票管理辦法等,明確水土保持碳匯的產權問題。其中,水土保持碳匯所有權主體可以根據自身偏好,選擇贖買、托管、租賃等單一或綜合契約方式,將水土保持碳匯資產流轉到交易平臺。然后,由相關政府部門評審碳匯價值評估中心所出具的監測報告與核證報告,同時,將水土保持碳匯交易規??刂圃谝欢ǚ秶鷥?,并據此分配到不同地區,解決水土保持碳匯資源空間不均衡問題。最后,對通過評審的項目進行登記和減排量備案,完成水土保持碳匯市場交易前所有準備環節。

(3)末端環節:市場交易及風險隔離

水土保持碳匯核查后,需要進一步推動水土保持碳匯的市場化和產品化,實現水土保持碳匯的資本化。在前端和中端環節的基礎上,將水土保持碳匯流入市場進行交易,市場交易流程具體包括“包裝—正式定價—收儲—售出”。首先,由相關碳匯公司對水土保持碳匯產品進行包裝,在前期初步定價的基礎上進行正式定價和收儲,最后進入交易市場進行售出,將所得的水土保持碳匯利益按照一定比例回饋給水土保持基金,至此水土保持碳匯市場化運作程序完成。此外,風險管控平臺會根據水土保持碳匯交易過程中各階段特征作出風險預警,并及時制定應急方案,為可能出現的風險提供保障,完成水土保持碳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最終步驟。

三、龍巖市水土保持碳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試點設想

1.試點基礎

(1)生態文明建設背景下龍巖市水土流失治理卓有成效

自2016 年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落戶福建后,福建省緊密結合自身省情和現狀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特別是地處福建西部的龍巖市曾是福建省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地區,經全市各級部門和人民的長期堅持與努力,龍巖市在水土流失治理方面成效顯著。數據顯示,2012—2022年間全市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37.62 萬畝(1 畝=1/15 hm2,下同),實施造林綠化面積170.23 萬畝,森林覆蓋率提升至79.21%,長期保持福建省第一;截至2022 年年底,全市水土保持率已從1985 年的86.87%提升至94.16%,這一系列成果為其開展水土保持碳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試點奠定了堅實基礎。

(2)“長汀樣板”為其他相似地區提供案例借鑒

長汀縣曾是我國南方紅壤區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縣份之一,其水土流失面積之廣居福建省之首。經過山地植被恢復、崩崗綜合整治、生態清潔小流域系統治理等措施的不斷實施,長汀縣生態治理效果顯著,實現了從全國水土流失重災區到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的歷史性跨越。此外,2017 年,長汀成為第一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據統計,2020 年,長汀縣累計減少水土流失面積760.84 km2,水土流失率降為6.78%,森林覆蓋率提高到80.3%。2023 年12 月7 日,全國首單水土保持項目碳匯交易在龍巖長汀簽約,這一創新之舉無疑為龍巖其他地區水土保持碳匯工作提供了范例,具有較強的示范意義。

2.試點必要性

(1)水土流失治理的“二次退化”風險亟須防控

盡管近20年龍巖市水土流失治理效果顯著,但人為造成水土流失現象卻時有發生,已治理區生態系統也相對脆弱,面臨“二次退化”風險,治理難度增大。此外,水土流失治理剩余區多位于偏遠山區,交通不便帶來治理效率下降及成本增加等諸多問題。

(2)水土保持碳匯核算及監管體系亟待完善

有關水土保持碳匯核算體系在不斷探索中已初步構建,然而水土保持碳匯能力研究仍未全面開展,關于龍巖市水土保持碳匯的測算及監測則主要圍繞長汀羅地河小流域展開。除羅地河小流域外,龍巖市其他區域的勘察和監測力度并不充足,相關數據基礎依然薄弱,建立龍巖市水土保持碳匯核算和監管體系迫在眉睫。

(3)水土保持碳匯生態價值實現亟須提升

隨著林業碳票、生態銀行等項目的落地,不同類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和路徑逐漸被提及和關注。水土保持碳匯是生態產品的重要組成,迄今為止鮮見其價值實現的研究和實踐。水土保持碳匯項目的開發與交易,是水土保持碳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有效銜接渠道,能夠有效地將其生態價值轉變成經濟價值,探究其價值實現機制成為必然。

3.試點策略

(1)各主體協同參與,實現各方利益協調

堅持政府、市場和社會主體共同參與水土保持碳匯生態產品的價值實現。政府層面,不僅要引導龍巖市社會各界參與水土保持碳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負責生態文明建設資金安排、轉移支付和生態補償等,還要承擔水土保持碳匯生態產品價值核算及結果應用、產品市場交易等機制的制定。此外,要充分發揮市場監督作用,如可通過水土保持補助獎勵政策增加其生態產品供給,提高水土保持的補償標準等。市場層面,應始終遵循市場供需規律。龍巖市水土保持碳匯生態產品交易及相關產業開發均在政府指導下,由市場落實及集中運營,通過市場化經營手段獲取經濟收益并回饋水土保持基金。市場通過響應水土保護政策、增加資金投入等形式促進水土保持碳匯生態產品價值轉化。社會層面,堅持企業、金融機構、科研機構、非政府性組織等社會力量的支撐作用。具體來看,依托福建省碳匯金融機構為水土保持碳匯提供綠色金融支持;相關碳匯企業可為龍巖市生態產品提供包裝和售后服務;成立專門的碳匯研究中心等科研機構,為龍巖市水土保持碳匯提供咨詢服務;搭建水土保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等非政府性組織,承擔水土保持治理任務,并參與水土保持碳匯生態產品經營,進而提高其產品附加值。

(2)堅持多要素持續投入,統籌資本、技術、制度保障

龍巖市需始終堅持資本、技術、制度要素投入保障的持續性。資本要素層面,一方面,可創新綠色金融機制,利用保險服務資本手段,多維度對龍巖市水土保持碳匯開發與交易提供服務,探索建立水土保持碳匯交易和新型金融業態合作機制;另一方面,持續關注水土流失治理剩余區,通過加大政府資金投入等手段,提升龍巖市偏遠山區水土流失治理效率。技術要素層面,總體上需依托新技術摸清水土保持碳匯生態底數,可借助“天地空”一體化技術構建水土保持碳匯綜合監測體系,為碳匯交易提供實時、準確數據;此外,還需重點加強龍巖“二次退化”地區的水土保持情況監管,準確計算水土保持碳匯系統保護和修復的增匯量。制度要素層面,首先,需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碳匯調查機制;其次,進一步建立水土保持碳匯資源權屬等級體系,支撐其市場化運營;最后,健全水土保持碳匯產品交易機制。

(3)完善全周期運行機制,建立全鏈條可持續的縱向傳導機制

基于運行全周期,建立全鏈條水土保持碳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縱向傳導機制??傮w上,參考羅地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碳匯開發和交易模式。前端環節上,需摸清龍巖市水土保持碳匯“底牌”,合理制定水土保持碳匯核算制度,核算全市水土保持碳匯量,解決其“可度量”問題,同時,參考長汀羅地河小流域碳匯價格,對其他地區水土保持碳匯進行初步定價。中端環節上,一方面,需明晰水土保持碳匯產權,利用現代技術搭建龍巖市信息化平臺,管理水土保持碳匯權;另一方面,龍巖市在保證市場運行的基礎上,對水土保持碳匯配額進行一定控制,實現碳匯資源空間調度。末端環節上,重視水土保持碳匯市場交易流程,依托福建省各大碳匯公司對水土保持碳匯產品進行包裝,依托龍巖市政府建立的碳匯交易平臺進行產品定價和出售,此外,通過龍巖風險管控平臺,實時監管水土保持碳匯全流程運行,針對可能出現的風險及時防范。

四、結 語

推進水土保持碳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是當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課題。與其他生態產品相比,水土保持碳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還處于起步階段。本文嘗試對水土保持碳匯生態產品價值作初步的內涵界定,并建立起相應的價值實現機制。在未來研究中,可進一步對水土保持碳匯生態產品進行分類,探討其價值實現的不同模式和實現路徑。需始終堅持多主體參與、多要素投入和全周期運行機制,以助推龍巖市及類似地區水土保持碳匯生態價值實現。

猜你喜歡
龍巖市水土保持機制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寫春秋
《水土保持通報》征稿簡則
龍巖市婦聯打造社會服務“心品牌”
水土保持
自制力是一種很好的篩選機制
水土保持
對“學生懼怕閱讀理解題”現象的再思考
放不下的老區情——記龍巖市老促會原會長謝克金
破除舊機制要分步推進
從2015年龍巖市質檢卷到中考卷的一道壓軸題試題探析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