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語文課堂教學藝術探究

2024-03-28 03:05高勤香
藝術科技 2024年5期
關鍵詞:教學藝術

摘要:目的:當前,教育機智未運用于實踐、教師冷處理等問題較為普遍,學生突發問題較多,面對不同情境下不同學生的不同問題,教師需要靈活且快速地作出反應。因此,很有必要剖析并總結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教學機智。教師應提高自己的教育智慧,開展有效的教學探索,保證教學工作順利推進。方法:由于課堂情境的多樣性、師生觀念的差異性、施加教育影響的多元性,需要各個階段的語文教師在特定的情境下,靈活地處理突發事件。首先教師應進行全面思考,從實際情況出發考慮問題、處理問題,不斷積累問題處理經驗;其次要不斷增加知識儲備,提升學科素養;最后應從學生出發,基于學情,關心學生成長。結果:教育機智并非與生俱來,而是教師不斷進行經驗積累的結果,考驗的是教師隨機應變的臨場發揮能力。適時發揮教育機智,可以讓學生獲得創新體驗,在保持良好的課堂秩序、維護師生之間關系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結論:學生的意外之舉經常使教學計劃的執行受到阻礙,即使教師課前進行了精心設計也難免尷尬。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教育機智,以期創造出最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中學語文課堂;教學藝術;教育機智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4)05-0-02

1 教育機智藝術

教育機智是教師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偶然事件進行科學處理、靈活應對的能力。教師在課前會進行教學設計,預設課堂進展,但是在課堂上難免遇到一些突發狀況。推動教學活動朝著預設的教學目標靠攏,考驗教師的智慧和教學能力。從某些方面來看,教育機智可以作為判斷一名教師是否成熟、有經驗的標準。語文教師要想達到教學目標,并使自己的課堂生動有趣,靈活運用教育機智十分重要。因為出眾的教學智慧,能使課堂氛圍更輕松,學生更投入,從而促進語文教學更好地進行。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在《人是教育的對象》中提出:“不論教育者怎樣地研究了教育學理論,如果他沒有教育機智,他就不能成為一個優良的教育實踐者?!保?]由此可見,在教學過程中,教育機智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學生思維活躍,雖然教師已經對課堂進行了周密的部署,但意外時有發生,許多突發情況是難以預料的。對此,教師要善于隨機應變,將不利的影響轉化為積極的影響。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觀念也在不斷更新,語文教師在運用新設備和新方式開展語文教學的同時,也必須運用教育智慧來應對各種突發狀況。

2 中學語文課堂需要教育機智藝術

2.1 學生角度

現在的課堂“以學生為主體”,不再是過去那種教師講、學生聽的“一言堂”“滿堂灌”。課堂的互動交流十分靈活,學生是獨立的個體,有觀點,有想法,提出的問題往往各不相同。教師需要通過教育機智合理應對,進而有條不紊地推進課堂教學進度。有時,學生出于好奇心,會問一些與課堂教學無關的問題。遇到這種情況,新手教師通常會嚴厲批評學生,要求其深入思考或者選擇不予理會。新手教師之所以會采取這種處理方式,是因為他們缺乏教學經驗,不能對學生進行因勢利導[2]。再者,中學生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部分中學生存在對未來充滿渴望,對現實消極抵觸的問題,甚至產生逆反心理,這些情緒反映在教學中的具體表現為,學生違反課堂紀律,和教師唱反調,此時教師不能一味批評,而應運用教育機智妥當處理。

2.2 教師角度

語文教學中普遍存在這樣的情況,有的教師寥寥數語就可以使學生豁然開朗、獲益匪淺;有的教師雖知識儲備豐富,但忽視了教學機智,在課堂上并不受學生歡迎;有的教師過于重視教育機智,但是多次嘗試達不到理想狀態。大量實例表明,教師需要通過教育機智化解課堂上遇到的突發教學事件。課堂上,教師要讓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鼓勵學生提出疑問并及時為學生答疑解惑。教師要經常與學生交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只有對學生有愛、有期望,才能激發學生對知識的追求和渴望。比起責備,及時的關懷和鼓勵更有利于拉近師生關系,使學生受到莫大的鼓舞。教師的一道肯定的目光、一句關心的話語能給后進生帶去莫大的鼓勵,進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作為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去教導學生,引導他們不斷成長。

3 中學語文課堂教育機智運用現狀

3.1 知識未運用于實踐

有些教師對教學十分上心,愿意把自己的成果投入教育活動中。如果缺乏理論知識,他們就認真、反復地研究教材;如果缺乏經驗,他們就向別人請教。例如,學校臨時開會,教師讓學生自習[3]。會議結束后,教師發現教室里非常吵鬧,但教師并沒有直接批評學生,而是布置了一項作業,即以“語文課”為題目,寫一篇文章。通過學生提交的文章,教師了解到,自習課上的吵鬧源于誤闖進班級的一只小鳥。學生們紛紛在作文中描寫了抓小鳥的歡樂情景,抒發了真情實感。通過發揮教育機智,教師不僅避免了師生矛盾,還調動了學生的寫作熱情。

筆者閱讀了錢夢龍所著的《導讀的藝術》,受益頗深,比如接受一個“差生”班,要想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應通過引導學生實現一個個小目標來激勵學生,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通過作文打高分事件,完成“差生”轉變[4]。另外,針對學生提出的古怪問題,比如錢夢龍在教學《故鄉》時,學生問了一個問題:跳魚怎么會有青蛙似的兩只腳?當時錢夢龍并沒有批評他打亂課堂進度,也沒有不懂裝懂,而是說“可是我沒有見到過,你們有誰看到過?”“可是少年閏土就知道這種跳魚……”[5]順勢又回到文章本身。錢夢龍抓住這個問題,順勢而為,巧妙地將問題帶回本課主旨。在這個案例中,面對學生突然提出的不相干問題,教師鎮定自若地告訴同學自己不知道跳魚,然后將這個問題聯系教學目的,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少年閏土的形象。

3.2 不受重視,一帶而過

部分教師認為在課堂上教師應該是引導者,而非指揮者。他們認為學生敢于提出問題,體現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對培養學生的主體性有一定的好處。但實際上,課堂教學時間只有短短的45分鐘,突發情況過多會使課堂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所以,面對突發事件,大部分教師都采用了冷處理的方式。有一名教師在講《赤壁賦》時,學生提出疑問:赤壁這個地方蘇軾到底游覽了幾次。課本中注釋蘇軾先后兩次游覽了赤壁,因此寫下《前赤壁賦》和《后赤壁賦》兩篇文章,但該同學不認同,因為還有一首詩是《念奴嬌·赤壁懷古》[6]。面對同學提出的問題,教師很認真地回答:“教科書上的內容,是專家驗證過的,沒有錯誤!”先不說這個問題的答案究竟是什么,光是這個教師的講課風格就足以讓學生們失去興趣。教師冷漠對待學生,不僅不利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展,還讓教師失去了學生的信任。要尊重學生作為“人”的尊嚴,保護學生的主動發問精神,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合理應用教育機智,采用恰當的教學策略。

再如,教師提出一個問題,有個別同學不加思考,直接回答參考書答案。教師發現某個同學在讀參考書答案時,立即予以制止,大聲斥責,指出以參考書代替自己的思考是錯誤的做法,教學參考書是教師教學用書,學生不能參考。如果采用這樣的處理方式,學生必定羞愧難當但不一定心服口服。學生的自尊心脆弱,有時教師一句不當的話,甚至一個動作、一個目光,都會給學生帶來莫大的傷害,而一旦學生感覺到不被認可,就很難再積極主動地參加到教育活動中。

4 中學語文課堂教育機智培養途徑

培養語文教師的教育機智,有利于教學工作的順利推進,強化教學效果。面對課堂情境的多樣性、師生觀念的差異性等引發的突發事件,語文教師需要靈活處理。教育機智的培養是教師終生的課題,對提高教育質量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4.1 多思考,從實際出發,積累經驗

理論知識的學習為語文教師采用合適的教學方式奠定了理論基礎,但是語文教學是不可預知的,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有效的訓練。教師要把握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傳授與學生發展階段相契合的知識[7]。這就要求語文教師立足于實際,而不能僅僅依靠理論知識來應對語文課堂上的突發事件。作為語文教師,要經常反思,不斷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即使當下發揮了教育機智的成效,也應不斷思考有沒有更巧妙的方法。還應積極與同事溝通,個體的反省是封閉、有限的。中學語文教師要不斷對自己的教育工作進行反思,加強與同行的交流學習,從學生的反饋中找到改進方法。

4.2 學知識,從能力出發,提升學科素養

剛畢業的師范生的專業知識和教育教學能力明顯不足,作為一名語文教育工作者,除了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之外,還要掌握豐富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因此,在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要經常閱讀教育新聞,將最新的教育理論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同時在實踐中總結經驗,以此提高自己的語文學科素養[8]。語文教育工作者還要進一步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吸收更多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在課堂上靈活自如地應對突發狀況。教師還應積極與學生交流,構建更加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4.3 為教育,從學生出發,關心學生成長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使用教育機智,并不只是為了讓課堂教學工作正常推進,更重要的是要維護學生的個性發展,不壓抑學生的天性。中學語文教師的教育對象是青少年,這一年齡段的學生情感充沛,容易沖動,師生之間難免存在矛盾,這要求教師以包容的態度對待學生?!皩捜荨笔墙鉀Q矛盾最合適的方式,也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關懷和關愛。雖然意外的發生是無法控制的,但是造成意外的行為是可以追溯的。語文教師經常和學生交流,可以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況,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在運用教育智慧的過程中,要注重保護學生的自尊,用鼓勵性的語言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此基礎上,要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予以尊重和關懷,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5 結語

教育智慧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逐漸積累而成的。因此,教師應提高學科素養,積累教學經驗,反思教學實踐,拓寬知識結構,以學生為中心,提升教學智慧。教育機智并非教育者的即興發揮,而是其多年教育素養積淀的自然流露。

參考文獻:

[1] 烏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對象[M].李子卓,譯.北京:科學出版社,1959:27.

[2] 韋志成.語文教學藝術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105-107.

[3] 宋德如,李宗勝.直面課堂尷尬:教育機智的表現及培養[J].教育探索,2001(12):35-36.

[4] 錢夢龍.導讀的藝術[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87-90.

[5] 賈婧超.中學語文教學機智研究[D].錦州:渤海大學,2016.

[6] 耿紅衛,潘勝男.高中語文教師教育機智的培養策略[J].語文教學之友,2017,36(8):13-14.

[7] 戎麗英.淺析高中語文課堂教育機智的發揮[J].中國校外教育,2017(7):17.

[8] 陳志楠.淺談中學語文教育機智的藝術:以錢夢龍經典教學實錄為例[J].漢字文化,2022(15):93-95.

作者簡介:高勤香(1998—),女,甘肅平涼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基礎教育教學(語文)。

猜你喜歡
教學藝術
優化課堂教學藝術,打造高效課堂
新課程背景下物理課堂的教學藝術
如何讓思想品德課堂鮮活起來
高職市場營銷專業管理學課程的教學藝術研究
小學高年級語文古詩詞教學藝術分析
簡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互動的藝術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藝術探究
教師在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中的影響
提升教學智慧 落實核心素養
新課程理念下生物課堂教學藝術的“變”與“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