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設懸念,吸引讀者

2024-03-28 03:25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漢源鎮北關小學
課外語文 2024年2期
關鍵詞:扣子懸念項鏈

⊙ 王 麗(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漢源鎮北關小學)

★懸念是一種藝術手段,被廣泛運用在各種藝術領域,尤其在文學藝術領域中。在中國古典文學理論中,懸念被稱為“扣子”,通俗講就是“故弄玄虛”,設置懸念被稱為“系扣子”,解開懸念被稱為“解扣子”?!跋悼圩印钡哪康氖俏死^續閱讀和思考,而閱讀作品最終達到理解全文思想的過程也就是“解扣子”的過程。好的懸念一般都會設置得非常精妙,直到讀到疑惑被解開,故事答案被揭曉才完成了“解扣子”的動作。

作為一種寫作技法,作者在文中精心設置的疑竇和矛盾就被稱為懸念,安排這種特別的情節,是為激發讀者能帶著更濃厚的興趣去閱讀文本。因此,懸念使文章波瀾起伏,人物的命運扣人心弦,事件的發展引人入勝。我們在寫文章的時候如果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巧妙地設置懸念,就能充分提升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首先,我們要明確,文章什么位置適合設置懸念。

文章標題是設置懸念位置的首選。因為題目就是文章之眼,這雙眼睛是我們洞察文章核心思想最重要的捷徑。同時,題目是文章主題最核心的體現,或者通過線索的提示,為我們引導通往核心內容的通道。讀者在閱讀文本之前,一定先要看題目是否引人入勝。只有題目充分吸引讀者,讀者的閱讀興趣才會被充分激發出來?!墩l是最可愛的人》《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這類文章標題中就已經通過疑問句的方式設有懸念,讓讀者迫不及待想要在文章中收獲答案。

文章的開篇也是設置懸念的黃金地段。朱自清所寫的散文《背影》,開頭處寫了“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這么久沒能見面,懷念的不是父親的音容笑貌,為什么最不能忘記的是父親的背影?這讓人頓生疑竇。以懸念開篇,不僅引人思考,更能吸引讀者努力探求答案。懸念法開頭的例子多得不可勝數,舉不勝舉。熟練掌握這種手法,文章的開頭就可以引人入勝,讀者就會覺得眼前一亮。

此外,文章的結尾也是設置懸念的好地方。不少同學疑惑:懸念的設定不是為了引人入勝,讓人產生閱讀興趣嗎?結尾才設置懸念,是不是太晚了?大多數情況,懸念一定是越早越好的,但是,經典的作品往往讓人手不釋卷、反復揣摩。很多傳世佳作就是這樣。在結尾處設置懸念,一方面可以讓人產生無盡的想象;另一方面可以讓讀者忍不住回頭反復品讀文章,在不斷的閱讀再創造中,產生更豐富的閱讀體驗和閱讀感想。莫泊桑所寫的《項鏈》就是如此。女主人公瑪蒂爾德因為虛榮心作怪,借朋友弗萊思節夫人一串鉆石項鏈,但是弄丟了項鏈。為了賠付一串新項鏈,她借了高利貸,花費十年的青春才把借的債還完。當她如釋重負準備輕松享受生活的時候,文章結尾卻突然借弗萊思節夫人的口說出了全文最大的懸念——那串項鏈是假的!這個懸念看似出人意料,卻在情理之中。當我們回顧前文的時候就不難發現,前文中已經有很多蛛絲馬跡讓我們感受到了這個答案的合理性。一方面在出借項鏈的時候,弗萊思節夫人答應得很痛快;另一方面在還上項鏈的時候,弗萊思節夫人甚至都沒有打開盒子看一看。還有一個細節就是,當瑪蒂爾德和丈夫去珠寶店詢價的時候,店員也說只賣出過這個盒子,沒有賣出過項鏈。這樣的結果,更能讓讀者感覺雋永,并加深讀者對瑪蒂爾德這個人物之后命運的揣測和猜想。

設置懸念方法多種多樣。但是不論怎樣的變通或者變化,懸念的設定應結合文章結構與表達的客觀需要,合理運用;形式上雖然追求“意料之外”,但是內容上必須在“情理之中”,它要符合真實生活的原貌,絕不能胡編亂造。

那么,怎樣的寫作方式,才能讓我們一面“故弄玄虛”,把故事中人物的活動、事件的經過寫得曲折起伏,又能引發讀者的好奇和關注,滿懷濃厚興趣讀下去呢?

這里,有幾個常用的小方法。

首先,倒敘設置懸念法。打破故事起因、發展、高潮、結局的常規講述順序,截取故事發展中一個轉折點或高潮部分的一個點,放到故事開頭,或是將故事結局直接放到篇首來寫,然后再從頭一一道來。

看過《百年孤獨》的同學們一定記得小說開頭的一句話:“許多年以后,面對行刑隊的時候,奧雷良諾·布恩迪亞上校一定會想起父親帶他去看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p>

這便是經典的倒敘設置懸念法。在讀到這個開頭時,讀者往往會想:行刑隊對誰用刑?被行刑者因為什么觸犯了刑法?父親與這件事有什么關系?看冰塊的過程中發生了什么?這樣,讀者就會帶著這一連串的疑問,迫不及待地展開對這部鴻篇巨制的閱讀。

其次,疑問設置懸念法也是大家常用的方法之一。在故事開頭設置一至兩個疑問,引起讀者好奇與深思,在讀者心坎上結個“扣子”,讓其急于找到答案,從而形成懸念。

如《林黛玉進賈府》中,寶黛相會之前,黛玉從不同人口中知道了關于賈寶玉的信息,但作者就是不讓林黛玉和賈寶玉見面。寶玉在王夫人口中是“孽根禍胎”“混世魔王”“有天無日”“瘋瘋傻傻”,林黛玉忍不住去想“這是個怎樣的憊懶人物”。王夫人對賈寶玉充分的“抑”,更讓林黛玉多生了幾番好奇:這是個怎樣的人物?為什么他如此不同?為什么舅母感覺這個哥哥如此不堪?

但是賈寶玉出場后,黛玉看到的寶玉與之前王夫人口中的描述形成了強烈的反差。黛玉對寶玉有完全不同的認識:竟有些似曾相識的親近感。

人與人之間,總是難免存在誤解和猜疑。利用誤會來引發矛盾、激起變故,對故事情節也可以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有一個《排隊》的故事:車站公廁十分擁擠,每天上廁所的人總是排著長隊。有一天,一個小伙子排在了女隊行列里,結果引來了大家的嘲笑、質疑,甚至辱罵。小伙子不為所動,臨進女廁門時,沖旁邊叫道:“媽,過來吧,輪到你了?!痹瓉?,小伙子是擔心老母親排隊受累,叫母親坐在一邊等他幫著排隊?!翱圩印币唤忾_,大家對小伙子的孝心由衷贊許。

我們常聽到“ 無獨有偶”“禍不單行”。所謂“無巧不成書”,無論說書人還是寫書人,都善于將生活中一些看似偶然的巧合事件串聯起來,給人以別開生面之感。巴爾扎克在《人間喜劇》前言中說:“偶然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說家,要想文思不竭,只要研究偶然就行了?!?/p>

談到這里,筆者不禁想起歐·亨利的短篇名作《麥琪的禮物》。一對貧窮夫妻,丈夫有塊祖傳的金表,卻無相稱的表鏈,妻子有頭秀美的長發,卻無相配的發飾。圣誕節前,夫妻倆互送精美發飾和表鏈,為此,他們一個賣掉了金表,一個賣掉了秀發。兩人同時想向對方表達愛意而賣掉自己的心愛之物,看似碰巧,卻又合情合理。正是這一巧合,使故事充滿懸念,將這對夫妻的真摯愛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在敘述的緊要關頭,戛然而止,顧左右而言他,轉述別事,讓讀者一時難以捉摸,心中不免對故事的后來走向進行猜測和推想,從而產生繼續閱讀的愿望。

還有一篇微型小說,內容是一個文學評論家在一個冬天的深夜帶著孩子去看病,他發現大夫有個怪癖——“搓手”,每為一個病童診治之前大夫都會下意識地搓手。這個搓手的動作引起了年輕文學評論家的好奇,甚至是猜測。他猜想這個醫生可能有什么病,或者不可告人的怪癖。讀者的好奇心被引發。終于輪到了評論家的孩子被診治,這時他才發現,這位大夫是害怕寒冬中冰冷的聽診器以及自己冰涼的大手對孩子的皮膚有影響,才會一邊把手搓熱,一邊把聽診器放在自己的胸口焐熱。讀到這里,相信讀者和文中的青年評論家一樣,內心有了深深的愧疚和對這位仁心醫者的深深敬佩。這個故事就是巧用誤會設置懸念,將故事講得曲折起伏,讓人讀著饒有興趣。

文章好不好,不僅在于故事是否千回百轉,人物命運是否跌宕起伏,還在于懸念設置是否足夠吸引人。好的懸念讓讀者沉浸在作品中,與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運,同悲同喜,同進同退,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憤其不力,讓人欲罷不能,欲語還休。

作為讀者,讀到精彩故事,會猜想故事的結局是什么,會被故事里的懸念牽繞。作為作者,則要思考如何設置懸念讓讀者不能自拔。文似看山不喜平,用懸念為我們的文章增添生機吧!

猜你喜歡
扣子懸念項鏈
丟失的項鏈
詩歌月刊(2023年1期)2023-03-22
巧在開篇設懸念
普京記者會留下最大懸念
環京城的“月季項鏈”來自哪里?
團團的扣子掉了
找項鏈
給我一個扣子
《我是歌手》的懸念構建與懸念表現
真心假項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