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語文教學評價要點及方式

2024-03-29 16:42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第六中學
教育 2024年7期
關鍵詞:多元化高中語文評價

何 鑫 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第六中學

基于信息化、智能化等先進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全媒體、新媒體以及自媒體等多種媒介傳播掀起了時代的熱潮,拓寬了學生接收信息的渠道與途徑。然而,高中階段的學生在家庭、身心發展規律等內在或外在因素的影響下,對一些不良信息并不能進行正確辨別和篩選。這些不良信息容易對學生思想道德品質、性格及心理等發展造成不良的影響。高中語文作為高中階段重要的學科教育,對學生全面發展具有決定性作用,所以,為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師不僅要對語文教學目標、教學方法進行深化和改革,還要為學生搭建多元化評價體系,創新評價方式,以期對學生產生正面影響?;诖?,本文將以高中語文教學要求為導向,對高中語文教學評價方式進行深入探究,以期完善高中語文學科教育評價體系。

一、高中語文教學評價現狀呈現

(一)教學評價指標存在單一性

基于傳統應試教育思想長期的影響,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進行評價時往往以慣性思維為主,將學生語文學習成績作為教學評價的重要指標,甚至是唯一指標,導致學生不能正確認識自己,對自身存在的問題和優點不能進行客觀性評價,進而對學生自信心和心理健康發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诖?,為了保證教學評價的準確性、真實性、有效性和針對性,教師一定要轉變自己的評價思想,以新課改、核心素養等為教學評價理念,制定客觀、可行的評價指標,以此打破傳統高中語文教學評價陳舊的規則。比如,在本學期期中考試和單元測試中,如果部分學生在連續的語文測試中所獲得的成績都不理想,且與學生日常實際學習情況進行對比后,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性。這一階段,教師可以對學生語文測試試卷進行細致分析,并以語言交流和溝通的方式,分析學生學習狀態和測試中存在的問題,如果教師一味地將語文測試成績作為教學評價指標,一方面會使教學評價指標單一性,無法“服眾”,另一方面會對學生學習積極性、自信心造成不良影響,使學生逐漸對語文學習失去興趣,進而影響學生的長遠發展和全面發展。

(二)教學評價主體具有局限性

基于高中階段教學評價實際情況,現階段的教學評價仍然以教師作為評價的“先鋒部隊”,學生在教學評價中的主體作用未能更好地體現,不僅造成教學評價權威性、可靠性失去支撐,也與當今社會教育改革理念相違背。雖然在多次問卷調查的活動中,學生能夠對教師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作業設計等內容是否科學、合理進行打分,但是很多評分僅僅是停留在表面,對現階段高中語文教學并未帶來實質性改變,使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的腳步仍然停滯不前。例如,教師在講解語文課本中某一知識點后,對學生進行提問,發現部分學生仍然對這一知識點的理解程度不深,且不能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這一情況的出現不僅與學生自身有關,還可能與教師教學方法有關。如果教師單純地將自身作為評價主體,不以學生角度為切入點進行評價,很可能造成這一問題“持續延伸”,不僅對教師自身教學水平和綜合素質造成嚴重的影響,還會讓學生無法接觸多元化教學評價方法,使學生的評價視野產生相應的局限性。

(三)教學評價重心存在偏差

基于新課程改革背景,現階段教學評價的主要目的是挖掘學生潛能,深化和改革教師教學方法,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學生與教師逐漸形成自我反思、自我總結和自我改進的能力。教學評價不再將學習結果作為評斷學生學習好壞的唯一標準。然而,通過對高中階段各學科教學實際評價情況進行分析,發現現階段教學評價仍然存在重心偏移的問題。隨著高考政策不斷改革以及新時代發展趨勢,高中教師仍然將教學評價的重心放置在“結果”上,忽視了學生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及思想道德品質等綜合性評價,導致學生對教學評價越來越抵觸,從而產生嚴重的逆反心理,進而對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主動性產生影響。其中以語文成績較差的學生為主要對象,“教”與“學”的優勢和價值不能得到充分發揮,無法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

二、高中語文教學評價的聚焦與要點分析

(一)教學評價主體應趨于多元化

在傳統的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是評價的唯一主體。這種評價方式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而評價主體多元化,意味著要引入更多的評價者,如學生自評、同學互評、家長評價等。這不僅能使評價結果更為客觀、全面,還能促進學生的自我認知和團隊合作。因此,教師要以教學評價主體為切入點,優化和創新教學評價模式,挖掘評價主體,使教學評價主體趨于多元化,從而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增強教學互動性,為實現互動性教學模式提供參考。此外,教師需以全新的評價思想為基礎,給予學生正確、積極向上的過程性評價方式,并以量化評價、質化評價相混合的方式,診斷性、終結性及形成性等評價方式為主要評價標準,對學生各方面情況進行綜合性評價。眾所周知,科學、有效的評價與學生長遠發展具有息息相關、緊密相連的關系,所以教師在進行多元化評價的過程中,需要對評價需求進行深入剖析,科學規劃和安排教學評價。同時,多元化評價以教師與學生互評、學生自評及學生與學生互評等多種評價方式為核心,為學生提供積極有效的評價,從而使學生樹立評價意識,增強自信心。當然,教師可以以信息化、數字化等先進技術為評價手段,創建多元化網絡評價和交流平臺,將學生在語文教育活動中的實際情況反饋給家長,讓家長了解學生語文學習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和優勢,督促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對學生進行積極鼓勵,做好后勤管理工作,為學生備戰高考提供良好的家庭助力。簡而言之,基于《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相關文件,教師在優化教學評價的過程中,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不僅要挖掘自主探究、分工協作等學習方式的優勢,還要結合語文應用、學生審美與探究等綜合能力培養多方面內容,優化語文教學評價體系,完善評價標準,構建開放性、有序性的語文教學評價機制,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二)倡導人文關懷評價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對高中學科教學評價體系做出了要求,所以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評價時,需以人文化評價理念為核心,重視、尊重和接納每一個個體,從而保證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走出傳統重成績、輕關懷的語文教學評價誤區。同時,對語文教學評價功能進行深入分析,發現人文性評價理念不僅能夠為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和依據,還能夠使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三觀”,使學生成為一名品學兼優的優秀青少年。故而,在開展語文教學評價時,教師、學校等評價主體首先需結合學生個體差異設定科學評價方式,充分尊重不同階段、不同水平學生的個體差異;其次,以“高瞻遠矚”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以學生自身利益為評價切入點,融入人文評價思想,突出評價人文關懷的特點,進而幫助學生提升思想道德品質、文化素養及政治素養。

三、高中語文教學評價方式探究

(一)基于學生視角,突出評價個體性

《普通高中學校辦學質量評價指南》對高中學科教學評價提出了要求,即以學生發展為視角進行評價時,需注重品德發展、學業發展、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勞動實踐五項關鍵指標,并以突出“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為宗旨,指出高素質、高能力優秀人才培養需求,為高中語文教學評價指明了方向。高爾基曾經說過:“只有滿懷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懷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實現自己的意志?!庇纱丝梢?,評價不僅是教師對學生某一階段、某一單元學習情況及綜合能力的總結,也是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的一個重要手段。眾所周知,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教師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發現學生個性化特征,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針對性、個性化的評價。教師在語文教學評價中要突出評價的個體性。首先,學生要主動、積極地進行自我診斷、反思和總結,提升反思、總結和概括的能力,進而形成批判性、質疑性的科學精神。比如,在高中低年級(一年級)階段語文教學中,學生往往會出現寫錯字、搞混形近字等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需主動出擊,對自己所產生的問題進行反思和總結,以此避免同類錯誤持續出現。其次,教師要組織學生對“班杜拉”自我效能感進行深層次分析,激發學生自我評價的內驅力,同時在高中語文教學評價過程中,要將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作為評價目標,借助信息化、數字化等先進技術綜合教學資源,以此提升學生自我評價的水平。例如,教師在開展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活動時,可以以學生總結性評價方式為導向,引導學生從自身出發,對本堂教學內容進行自我總結、自我反思和自我再總結,同時教師需發揮“向導”作用,對學生總結性評價進行適時干預和指導,讓學生掌握文言文相關知識點,提升學生閱讀能力與“舉一反三”的能力,進而幫助學生養成“愛總結”“要總結”和“喜歡總結”的良好學習習慣,培養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二)基于教師視角,體現評價有效性

基于新時代發展背景,為了跟緊時代發展的腳步,課堂教學進行多樣化、有效化教學評價勢在必行。教師在評價的過程中,不僅要構建多元化評價體系,以線下或線上學生自評、互評及教師互評方式為主,給予學生多元化教學評價,還要堅持“過程性”評價原則,對學生學習態度、參與情況、學習習慣以及作業完成情況等內容進行綜合性和系統化評價,增強學生自信心,激發學生內驅力,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和支撐條件。故而,為突出評價的有效性,教師需以教學評價內容為切入點,改變現階段評價內容較為單一的情況,突出評價內容多元化特點,為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奠定基礎?;诖?,教師可以重新設定評價內容,設計評價方案,以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態度、學習興趣及情感體驗等內容為核心,同時針對不同情況的學生,給予針對性、有效性的評價指導,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一方面有助于學生個性化發展,挖掘學生學習潛能,另一方面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改變高中語文課堂死氣沉沉、鴉雀無聲的現狀,從而增加語文課堂的趣味性和靈動性,使整個語文課堂處于和諧、活躍的狀態。

(三)基于學校視角,搭建多元化平臺

教育部最新印發的《普通高中學校辦學質量評價指南》,強調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為原則,加快構建以發展素質教育為導向的普通高中學校辦學質量評價體系,并堅持“以評促建”辦學標準,完善高中學校教學評價體系,發揮多元化評價的優勢和價值。然而,基于我國基本國情,現階段高中階段的學生不僅要應對各種語文考核,還要“游走”在校內與校外各種語文競賽活動中,對學生和教師的精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導致教師和學生無法將時間和精力放在學習與教學評價中,造成教學評價出現缺失的情況。因此,學校必須要優化教學評價,樹立正確的評價意識,并以綜合性評價與特色評價相結合、結果評價與增值評價相結合、外部評價與自我評價相結合、線上評價與線下評價相結合等方式為評價形式,關注學生個性化發展,完善教學整體評價體系,同時,以網絡信息平臺和數據庫為線上評價主要方式,以實地調查、觀察及訪談等為線下評價方式,為學生和教師搭建多元化的評價平臺。

綜上所述,教學評價不僅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對學生正確的“三觀”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確立具有直接影響,還是為國家和社會培養高素質、高水平應用型人才的重要載體。因此,基于新時代、新形勢的發展背景,各階段學校教育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單一、固定不變及局限性教學評價并不適應新時代發展,也不能滿足新課改評價標準。故而,教師需轉變評價思想和態度,豐富評價方式,并結合學生實際學習情況、高中語文教學情況制定具有針對性、有效性、實用性的教學評價方案,增強教學評價的靈活性和多樣性,引導學生在語文教學中進行深入思考和探究,以此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從而實現高效語文教學目標。此外,教師還需認識到多元化教學評價并不局限于多元評價標準和評價主體,而是體現在評價層次的多元化、評價人性化及評價標準體系多元化等方面,進而搭建多元化的評價平臺。

猜你喜歡
多元化高中語文評價
德國:加快推進能源多元化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中藥治療室性早搏系統評價再評價
談高中語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滿足多元化、高品質出行
關于高中語文修辭教學的一些看法
基于Moodle的學習評價
對高中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
柔性制造系統多元化實踐教學
性人權與性多元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