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初中地理課堂中紅色基因的傳承

2024-03-30 11:06
關鍵詞:紅色案例基因

李 蕾

(淮南市龍湖中學)

一、初中地理課堂與紅色基因傳承的關系

地理屬于自然學科的范疇。然而任何一個學科都不是孤立的,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初中地理教學中要滲透愛國主義的內容,進行紅色基因的傳承。對于學生來說,他們到初中才首次系統地接收地理知識。教師在課堂上注重紅色基因的傳承,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這種理念也是符合新課程標準的核心素養要求的。

筆者是初中一線地理教師,在工作中更認識到在課堂中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性并在實際教學中不斷踐行?,F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談紅色基因如何在初中地理課堂中傳承。

二、理論聯系實際,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根植紅色基因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初中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和發揮課程的特點與優勢,在課堂中恰當融入愛國主義教育。

我校使用的初中地理教材是商務星球版,地理課程涵蓋世界地理、中國地理和鄉土地理,涉及面較廣,地理教師要適時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傳承紅色基因。

案例1:

講授八年級上冊“遼闊的疆域”一課時,我們在課堂上會和學生一起找到中國陸地的“四至點”,還會找到中國的海域邊界。臺灣省自古就是中國的一部分,我們從歷史以及地質等方面,證明臺灣是中國的,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疆域觀。

我國有34 個省級行政區,臺灣省、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都是祖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此外,講授釣魚島時,強調釣魚島位于我國沖繩海槽以西,屬于我國領土。教師在課堂上講述這一部分內容時,要飽含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情感升華,把愛國之情根植在學生的意識中。

案例2:

八年級下冊講到了我國第一大油田——大慶油田。在學生知道了大慶市位于黑龍江省之后,教師可以和學生聊一聊“鐵人”王進喜的英雄事跡。1960 年,王進喜率領鉆井隊艱苦創業,打出大慶第一口油井,創造了年進尺10 萬米的世界鉆井紀錄。結合當地自然環境,學生更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感受并傳承王進喜留下的“鐵人精神”。

案例3:

列寧曾說過“愛國主義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蔽覈且粋€多民族的國家,有56 個民族。在教學“多民族的大家庭”一課時,教師可以出示56 個民族的相關圖片,使學生認識到特有的自然環境對當地民族風俗的影響,此外還可以介紹我國漢族和少數民族的優秀代表的事跡。教師在教學時要培養學生各民族平等的意識,表達出民族大團結的震撼之力、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懷。

案例4:

八年級上冊講述中國農業時,介紹了“水稻雜交之父”袁隆平。教師可以用播放視頻的形式讓學生了解袁隆平的貢獻和成就??茖W探索的路上布滿荊棘,但是袁隆平有堅定的科學信念和堅韌的品格。袁隆平作為共和國勛章獲得者,是時代的楷模。學生會自發地以袁隆平為榜樣,勇往直前。

案例5:

初中地理的教學,教師分別從世界地理、中國地理、鄉土地理三個板塊進行,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世界之美、中國之美、家鄉之美。教師要從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社會文化等方面,全面展示大美中國。中國地域遼闊,自然環境復雜多樣,風景如畫。中華大地孕育著多樣的文化,傳承著五千年的文明。我們的家鄉安徽淮南,位于中國南北方過渡帶,物產豐富,環境優美,文化底蘊深厚。課標中要求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地理,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自然美、感嘆家鄉美,樹立愛國之情。

三、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學以致用,把紅色傳統發揚好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22 年版)》中提出,“要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如今的地理核心素養也要求我們堅持這項要求??梢哉f,自然地理的每一個因素都會對人們的衣食住行產生影響。一味地用說教的方式傳承紅色基因的力度還不夠。例如在環保問題上,我們在地理課上可以把當前的環境現狀用數據列出來,學生會直觀地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性,也會樂于加入環保志愿者之列,讓他們在行動中體驗奉獻的快樂,明白奉獻的意義。

當前人類面臨著很多全球性環境問題,例如資源過度消耗、環境污染生態不平衡、碳排放大幅度增加等??茖W正確的人地觀念是學校教育中必須培養的一種觀點。在教學中,教師主動剖析這些案例,分析其成因后果及解決辦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使之認識到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認識到保護環境就是保護自己的生存權利。

案例1:

講授七年級下冊“極地地區”一課,就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契機。學生在學習中認識了兩極,并且知道了科學家們在兩極地區科考的艱辛,進而對這些科考人員產生敬佩之情。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激發了學生對科學探索的興趣。在極地保護方面,學生通過學習了解到,全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由于人類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使得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不斷增加,全球氣候日益變暖,導致極地的冰川融化速度加快,不僅使得極地生物受到傷害,而且海平面也在不斷升高,威脅著居住著40%~50%全球人口的各國主要沿海城市。加強學生的危機意識,使之樹立正確的環保意識,降低碳排放量。鼓勵學生開展環保志愿者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宣傳和參與環保行動。

案例2:

學習了八年級上冊“節約與保護水資源”一課后,我們知道地球雖然表面有70%被水覆蓋,但97.5%為咸水,淡水僅占2.5%,淡水中人們可以直接利用的不到1%,這些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主要來自河流、湖泊、水庫及淺層地下水。學生通過學習,可以清楚地認識到我們的淡水資源的匱乏。而在中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多,工農業的快速發展,人們對水資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加之水資源的浪費和水污染,我國水資源短缺的問題更加突出。這種現況迫使我們必須節約用水,合理利用水資源。我們可以在課堂上請學生想一些節約用水的辦法,引起學生思想上的重視,希望他們在生活中也能如此。為了更好地踐行環保,我們還在校內開展宣傳活動,讓學生都認識到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我們深信,每個人為環保努力一小步,那么整個社會將會進步一大步。

案例3:

初中地理教材中介紹了人類認識地球的大致過程,我們驚嘆人類科學認知的不易。近些年,我國飛天夢逐步實現,教師通過播放視頻等形式向學生介紹中國偉大的航天事業,用榜樣的力量感召人,引領我們的青少年奮發圖強,樹立主人翁意識,扛起中華復興的重任。

四、引導學生增強法律意識,把紅色基因傳承好

在現代法治社會中,是否具備法律素質、有無法律意識和法律概念,是衡量一個人社會化程度的基本標準之一。在整個初中階段,書中提到了很多關于法律的條款。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亞馬孫地區生態保護法》等。法律具有強制性,通過了解這些法律,幫助學生樹立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增強學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綜上所述,紅色基因是我國全面發展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加強紅色基因傳承是我國中小學教材改革的重要指導思想。在課堂教學中傳承紅色基因,也是地理教學的要求之一。地理課堂中少了紅色基因教育,就不是成功的地理教學。初中地理課堂是進行紅色基因傳承的重要陣地,初中地理教師要為學生呈現更加綜合、更加有效的地理學習活動,深入分析初中地理教材,挖掘紅色基因傳承切入點,使德育水平得到提高。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奔t色基因傳承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不斷努力、不斷反思、不斷積累的。在這種漸進式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不斷地浸潤著紅色基因,滲透著紅色基因,引導學生把紅色基因傳承好。

猜你喜歡
紅色案例基因
Frog whisperer
紅色是什么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紅色在哪里?
修改基因吉兇未卜
隨機變量分布及統計案例拔高卷
追憶紅色浪漫
創新基因讓招行贏在未來
發生在你我身邊的那些治超案例
基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