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復訓練聯合“腸治神”針法對孤獨癥譜系障礙患兒睡眠改善情況的影響

2024-03-30 08:26河南省南陽市第四人民醫院兒少科473000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24年6期
關鍵詞:譜系針法總分

李 湘 河南省南陽市第四人民醫院兒少科 473000

孤獨癥譜系障礙屬于發育性障礙性疾病的一種,臨床上根據典型孤獨癥核心癥狀對該病進行了拓展定義,廣泛地認為孤獨癥具有社會交流障礙、刻板行為及語言交流障礙等,而孤獨癥譜系障礙則更為寬泛,包含了孤獨癥,也包括一些具有孤獨癥特征卻未被確診的疾病,屬于一類疾病的統稱[1]。此類疾病會嚴重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必須糾正患兒的獨立能力與異常行為,以降低該疾病對兒童的不利影響。對于孤獨癥譜系障礙患兒,給予康復訓練很關鍵,通過康復訓練有助于約束患兒行為習慣,鍛煉患兒的自制力,從而讓患兒在訓練中提高自信心,有助于患兒的恢復[2]。而中醫認為,該病可歸為“昏塞”“語遲”“胎弱”“輕狂”等范疇,有記載“諸髓者,皆屬于腦”,認為人體的各種行為由大腦主宰,而該病的病機部位在腦,且與心、肝、腎有關聯,善于調理五臟六腑之精氣,配合情志舒緩,有助于改善疾病影響及睡眠障礙,而“調腸治神”針法能發揮此作用[3]?;诖?本文探討康復訓練與“調腸治神”針法應用對孤獨癥譜系障礙患兒睡眠的改善價值,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線資料 選取我科2019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孤獨癥譜系障礙患兒98例。隨機抽簽法分為以下兩組:對照組49例,男29例、女20例;年齡4~17歲,平均年齡(9.41±2.27)歲;病程1~5年,平均病程(2.89±0.57)年。觀察組49例,男27例、女22例;年齡5~16歲,平均年齡(10.19±3.05)歲;病程2~5年,平均病程(3.11±1.07)年。兩組基線資料無顯著差異(均P>0.05)。

1.2 選擇標準 納入標準:(1)年齡4~17歲;(2)結合臨床表現(感知障礙、交流障礙、日常行為限制等)、常規檢查等確診為孤獨癥譜系障礙;(3)患兒及其家屬知曉研究的內容、內容,主動參與。排除標準:(1)心理疾患;(2)認知障礙;(2)合并占位性病變、血液系統疾病等;(4)存在針灸禁忌證。

1.3 方法 對照組給予患兒康復訓練療法,具體如下:(1)語言溝通訓練:通過指導患兒聯續發聲,并且通過正確呼吸方式來調節語言功能,讓患兒從最簡單的發音開始,慢慢強化對語言的理解能力,逐漸接納并嘗試使用語言表達,實現聯繼的目的。比如,在患兒接觸具體實物和某些圖片時,讓患兒進行關于實物或圖片的描述性表達,尤其是選擇患兒喜歡的物體或主題畫,有利于激發患兒的表達興趣,指導患兒從“我想要”“我要吃”“拿給我”等語言表達開始,形成功能性溝通練習,慢慢適應語言表達鍛煉。(2)感覺統合訓練:針對患兒感官敏感及發育遲緩的特征,從外界刺激作用角度考慮,引導患兒進行感覺刺激反應訓練。比如,對于患兒喜歡的游戲,通過設置游戲障礙來引導患兒解決問題,逐步形成并提升患兒的自信心,讓患兒有情緒去表達,在玩耍的同時學會溝通,鍛煉語言能力。(3)認知訓練:認知對語言表達具有決定性作用,只有清楚的認知,才能讓患兒理解并表達闡述??梢岳脠D形、文字、數字或符號等,在這些基礎認知工具的幫助下鍛煉患兒的認知。比如,制作或以動畫形式讓患兒觀察、描述,從而幫助患兒提升認知功能。(4)行為分析療法:針對患兒的配合模仿能力與不恰當行為表現,設置一定的獎懲制度,幫助患兒訓練的同時,也矯正患兒的不恰當行為,比如重復刻板行為。如果發現患兒存在重復刻板行為,需要通過干預措施及時糾正,并且在訓練過程中幫助患兒進行正確的調整,糾正不恰當日常行為,從而全面促進患兒各項能力的發展。(5)視聽覺訓練: 可通過特殊儀器調配結合音樂療法對患兒的聽覺系統進行糾正,讓聽覺系統對聲音處理失調現象得到改善,從而刺激大腦活動功能,調節患兒異常情緒的同時,也能有利于改善異常行為。再配合一定的視覺影響,將周圍環境、材料等適當調整,讓患兒可以利用視覺辨別能力來看懂目標含義。

觀察組以對照組為基礎,聯合應用“調腸治神”針法治療,取四神針(百會穴前后左右旁開1.5寸處,共4針)、智三針(前發際與頭部正中線交界為第1針,左右旁開3寸各1針);言語三區(耳尖直上入發際1.5寸為進針點)。體針取天樞(雙)、足三里(雙)、上巨虛(雙)。四神針以針尖向外平刺0.8~1寸,智三針向后平刺0.5~0.8寸,言語三區使用1.5寸針,從耳郭根開始沿著帽狀腱膜下向枕部平刺1.2寸。所有進針保持與頭皮呈20°~30°夾角,單手進針操作,進針后不提插,僅以小幅度捻轉,旋轉2s后留針觀察30min。兩組治療為1次/d,5次/周,3個月為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后觀察效果。

1.4 觀察指標 干預6個月后,評價患兒臨床療效,包括實驗室指標、臨床總有效率、睡眠質量、病情改善情況。

1.4.1 臨床療效:參照《兒童孤獨癥診療康復指南》結合ABC評分制定臨床療效的評定標準,在治療6個月后評定。顯效:患兒ABC評分降低5~10分;有效:患兒ABC評分降低3~<5分;無效:患兒ABC評分降低<3分??傆行蕿轱@效、有效之和占總例數的百分比[4]。

1.4.2 實驗室檢查結果:對比兩組孤獨癥譜系障礙患兒的VEGF及BFGF水平,檢測方法嚴格按照設備說明書進行。

1.4.3 睡眠質量:于干預前、干預6個月后評價患者睡眠質量,采用兒童睡眠習慣問卷(CSHQ)。該問卷共8個維度(夜醒、就寢習慣不良、白天嗜睡、睡眠焦慮、睡眠時間不規律、睡眠呼吸障礙、異態睡眠等),包括33個題目,按照Likert 3級評分制予以評分,總分99分,分值越高,睡眠質量越差[5]。

1.4.4 病情改善情況:于干預前、干預6個月后,評價患兒病情改善情況,采用兒童孤獨癥評定量表(CARS)、兒童孤獨癥行為量表(ABC),其中前者共5個維度(感覺、語言、交往、軀體運動、生活自理),包括57個條目,按照4級評分法對各條目進行評分,總分<31分,提示行為良好;總分≥62分,提示行為異常。CARS量表包括15個條目,運用4級評分法,總分60分。判定標準:(1)輕度孤獨癥:總分在30~35分;(2)中度孤獨癥:總分在36~41分;(3)重度孤獨癥:總分≥42分[6]。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 干預6個月后,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χ2=9.524,P=0.002<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總有效率比較[n(%)]

2.2 兩組患兒實驗室檢查結果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兒的VEGF及BFGF水平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6個月后,觀察組VEGF及BFGF水平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實驗室檢查結果比較

2.3 兩組兒睡眠質量比較 干預前,兩組CSHQ評分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干預6個月后,兩組CSHQ評分較干預前低,且觀察組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睡眠質量情況比較分)

2.4 兩組患兒病情改善情況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兒ABC評分及CARS評分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6個月后,觀察組ABC評分及CARS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兒病情改善情況比較分)

3 討論

在1946年Leo Kanner首次提出孤獨癥譜系障礙,近年來世界范圍內孤獨癥譜系障礙的發病率具有明顯上升趨勢,而我國也同樣不容樂觀[7]。孤獨癥譜系障礙在中醫中可歸為“昏塞”“語遲”“胎弱”“輕狂”等范疇,中醫認為該病多與先天胎稟不足有關,而后天失養也是導致精髓不充、病發于身的關鍵。該病的病位在腦,但與心、肝、脾、腎均有關聯。脾為后天之本,因脾胃失調則會腎精失養,容易造成患兒表現出語言倒退、神不識人的特點,這些都是孤獨癥譜系障礙的典型表現[8]。人體大腦受脾胃運化的水谷之精供養,才能保證大腦供給充足,發揮正常生理功能。理論上來講,脾、腎生理角度可相互資生與促進,脾運化有賴腎氣資助,腎所藏之精也需脾氣運化水谷之精滋養。通過后天調節生理功能,有助于改善先天稟賦不足,促進腦發育,從而改善孤獨癥譜系障礙的語言障礙、睡眠障礙等典型表現[9]。

“調腸治神”針法出于國家級名老中醫吳旭教授之手,被后學廣泛應用,逐漸形成了關于小兒腦病治法的獨特技藝,該針刺方法具有顯著療效[10]。其認為,孤獨癥譜系障礙歸于先天稟賦不足,病位在心腦,與心神失養、元神欠明有關,也受中焦升降無序、后天生化乏源影響。因此,其主張“氣機順暢、氣血通暢,通腑調氣,以安神補髓”,遵循多氣多血的陽明經取穴治療,有助于提升效果。在《靈樞·本輸》中也有記載:“大腸小腸,皆屬于胃,是足陽明也”,而足陽明胃經,手陽明大腸經,循陽明經取穴對神志病、胃腸病均可發揮較好作用。故提出的“調腸治神”針法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對于孤獨癥譜系障礙患兒,通過采取康復訓練雖然能夠整合與指導患兒日常學習習慣的養成,糾正和約束不良行為,提升患兒的獨立能力并改善異常行為,但對于該病的治療效果促進作用更大,仍需要配合其他方式進一步治療,才能有效改善患兒的癥狀及其他表現[11]。

“調腸治神”針法的聯合應用,就是通過中醫理論為依據,取穴針刺,發揮其調補氣血、養神補腦的作用。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療效更優,且VEGF、BFGF水平、ABC評分及CARS評分改善均優于對照組,充分證實了聯合應用的優勢。而對于孤獨癥譜系障礙患兒來講,睡眠功能障礙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孤獨癥譜系障礙患兒表現出的睡眠障礙癥狀比較特殊,主要有非典型睡眠結構表現,具有較長的睡眠潛伏期,甚至可能超過30min。而在睡眠期間會覺醒頻繁,睡眠效率很低,睡醒后疲勞感明顯[12]。目前,關于孤獨癥譜系障礙的發病病因與機制尚未明確,很多學者認為可能改變的發生與社會環境、遺傳因素及兒童腦功能發育異常有關。由于沒有特效藥,且患兒治療預后差,加之伴有睡眠問題,會對患兒造成嚴重影響。有研究認為,睡眠能夠有效促進機體思維、情緒、行為等精神活動狀態改善,孤獨癥譜系障礙如果伴有睡眠障礙,不僅會對睡眠質量造成影響,也會影響原發疾病的康復和患兒的日常適應能力、學習行為。因此,對于孤獨癥譜系障礙患兒來說,改善患兒的睡眠障礙很關鍵,有利于促進孤獨癥譜系障礙的臨床癥狀改善,進一步改進行為。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的CSHQ評分改善效果更好,說明了聯合應用有利于調節患兒的睡眠質量,促進患兒恢復。

綜上所述,康復訓練聯合“調腸治神”針法的整體效果較明顯,利于控制患兒病情進展,改善自閉程度及行為癥狀,以優化睡眠質量,促進機體健康成長。

猜你喜歡
譜系針法總分
神族譜系
百年大黨精神譜系的賡續與文化自信
淺議無極針法之九元氣血針法
王錫良陶瓷世家譜系
第59屆IMO團體總分前十名的代表隊及總分
再論東周時期銅簠的譜系和源流
朝醫太極針法操作規范
初探皮部針法治療腰肌勞損
一年級下冊期末考試
一年級下冊期末復習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