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里傳音結善緣

2024-03-31 17:16佟建峰
少林與太極 2024年2期
關鍵詞:新平少林師兄

一直都固執地相信,寫第一封信的人是在有些緊張還夾雜興奮的心情下完成的,他會把自己強烈的思念抑或愿望融進薄薄的紙里,然后滿懷信心地投入郵箱。以后就是漫長的等待,等待,直到某天盼望已久的回信到來,又或者是在等待中那顆滾燙的心在逐漸變涼。

《少林與太極》的主編申國卿教授顯然對這種心情是很理解的。于是在作者工作群里就出現了申教授發的一條消息。內容一位作者給編輯部寫了封信,可能作者是位書法愛好者,筆跡實在不容易辨認,并且還沒有留別的聯絡方式。編輯部的老師們又怕作者著急,所以發上來請大家看一看,辨別一下內容。

毋庸置疑,能進入到群里的作者老師們都是有較高功力的——無論是在武術和文字上面,要不然也不會有機會聚到一起,大家就這封信紛紛議論起來。李子蔚老師率先發言,他判定這位作者應該是“安秀場”或者“安秀揚”。武覺者老師隨后也指出這位作者已經82歲高齡,字跡雖然略顯潦草,但若是仔細辨認應該不是一樁難事,就怕作者表達不清楚意愿。別的老師也紛紛發言,能看得出大家對這封信都很感興趣。畢竟在這個信息時代,一封手寫的信件是個稀罕物。

等我看到消息時,大家已經在熱烈討論。我通篇看了這位作者的書信,真個是鐵畫銀鉤,龍飛鳳舞。我甚至能在文中感覺出作者的那份熱情。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當年投稿的情景——那份緊張里還夾雜著些許興奮,甚至做夢都夢到了自己的作品變成了鉛字。而現在的情況又與我當初不同,這是編輯老師實在弄不清作者的意圖,就是想幫忙也是有心無力。

我想了想,決定幫助下這位作者,如同當初編輯老師幫助我一樣。經過仔細辨認,依稀能夠看出“我是書法愛好者”“周年”等字樣,別的實在是難以辨別。我有些懊惱當初只跟父親學了武術而沒學他老人家的字——父親連私塾都沒上過,可是他的兩位師父丁維卿和崔中玉兩位老先生都是雙手能提毛筆字的,耳濡目染下,父親便能用樹枝包上棉花蘸墨汁在紙上寫出跟毛筆一樣的字來。

自己琢磨半天還是沒有結果,就打算請個外援來幫忙。翻了翻通訊錄才發現竟然是武術界的朋友居多,而文化圈里差不多都是從事文史研究的老師,和書法不搭界。手機里僅有的兩位專業書法老師想必正在給學生們上課,不方便打擾。還有就是在商言商的道理,人家既然是專業的,這紅嘴白牙一說顯然不合適,提錢顯然更不妥。

想來想去,決定還是給三姐佟愛茹打個電話問問,或許有些收獲。三姐文學功底深厚,是《鴨綠江》文學創作中心第3期(1983年)學員,專攻格律詩詞。幾十年來堅持創作,現為中華詩詞協會、河北省詩詞協會會員,去年還當選保定市詩詞協會望都分會副會長。她經常和書法協會的老師一起搞活動。我想即便是拿不起毛筆,認幾個字還是沒什么問題的。電話打通后說明情況,三姐說可以試試,我隨即發送圖片。

數分鐘后三姐回復,確實有些難度,現在工作較忙,只能辨認一部分,其余的晚上繼續辨認。沒一會兒手機屏幕就顯示三姐發來的消息。

我看后不敢耽擱,趕快轉發給作者工作群并說明只是一部分。今天群里老師們的注意力仿佛都聚集在這件事上,看到我發布的信息也紛紛出主意想辦法。申教授也一直在關注情況進展,便對我說能幫忙的話請繼續幫忙,同時通知特別是河北省的作者老師們留意一下。因為已經獲取了一部分信息,現在最主要的就是聯系上這位“安秀揚”老師,看看他有什么訴求。

到了這個時候我的心情依然是沉重的,因為到現在事情雖有些進展,可要說成功還為時過早。三姐這邊由于工作原因,最快也得晚上才有回信,而我在認識的人里有這個能力的又實在太少,一下子就陷入了僵局。從三姐發來的文字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位80多歲老人在翹首以待,隨即決定無論如何也要幫這個忙。既然本地高人找不到,那就外地的師友試試。也正是申教授那句“請河北省的老師們留意一下”提醒了我,我馬上又翻起了通訊錄。一個熟悉的名字映入眼簾,這就是我的同門師兄李新平。

新平師兄是我的師伯、已故孫氏太極拳名家宋海波先生的弟子,現供職于唐山市某部門,專職文字工作,交友廣泛更兼學識淵博。我馬上把照片傳了過去,沒一會兒新平師兄回復,這封信已經算是書法范疇了,美則美矣,可是作為工作信件顯然是不嚴謹的,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懂得書法。

我也深表同感。為了體現這件事情的重要性,便向新平師兄講述了來龍去脈,新平師兄很受感動,便答應幫忙。不一會兒手機上傳來語音消息,原來新平師兄怕我著急,來不及打字直接用語音發了過來。我一比對,前半部分竟然和我三姐辨認得分毫不差。而后半部分也讓我們明白了事情緣由。

原來這位安秀揚老師今年82歲,是一位書法愛好者,幾十年前就關注《少林與太極》期刊。在創刊35年時就曾寫過書法作品表示祝賀,可沒有收到回信,現在創刊40周年(應為42周年)又寄來作品。只是年齡大了不會上網,只好用信件聯系,可是擔心自己掌握的雜志社地址、郵編不對,所以就來信問一問。

我看完后心里很受感動。一位82歲的老人對一份期刊還有這樣的執著,真是難能可貴。老問題解決了,新問題又來了——怎么樣才能聯系上這位安老先生呢?其實現在我只要把情況轉給申教授就算完成任務了,可是又一想,在早就實行無紙化辦公的雜志社,讓審稿任務繁重的編輯老師們在手寫一封信聯系然后在等待回信,這無疑是不太現實的。

我斟酌片刻,便向新平師兄告知了我的擔憂。只是片刻師兄回復,若是實在想找到這位安老師的話,自己就跑一趟!我想都沒想,馬上表示感謝,若是有可能的話越早越好。師兄回復一句“收到”,就沒了消息。

其實我何嘗不知道這件事的難度?在偌大的唐山市,僅憑著一個地址找一個人是需要耗費多大的精力和時間?但是我沒有問師兄這些,因為我們都是傳統武術人,“言必信,行必果”是最基本的準則。

第二天我正在上班,大約十點鐘接到新平師兄打來電話。說他已經進入安老師小區,問我有什么要求。我非常驚訝師兄的雷厲風行,隨即表示見到安老師第一要了解一下基本情況,再一個就是問問有什么訴求,要一下他本人的電話。如果允許的話拍些照片,有張他和安老師的合影最好。新平師兄滿口應允。

由于我工作比較忙,交代完后就向申教授說明情況,表示下午會有確切消息,群里大家都很高興。等忙完工作后已經是下午2點,打開手機發現新平師兄發來數十條消息和照片,我一一研讀這才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安秀揚老師在市水泥廠工會工作,早已退休多年。精通篆刻、書法、版畫、手工等,作品多次登上刊物,即使是現在,也是每天創作到晚上11點才休息。他在四十多年前就關注《少林與太極》,雖然不練武,可很喜歡刊物風格。這次寫信目的,一是贈送書法作品,再一個就是想收藏期刊的創刊號。由于老先生有些耳背,交流有點困難,這次就把他老伴兒電話發了過來。

新平師兄在最后說,他自己也很高興,沒想到還能遇到這樣的能人,也算是一種緣分。他們已經互留聯系方式,以后會經常交流。

我看完后首先感謝師兄仗義出手幫忙,隨后就聯系了安老師家人。我在電話里說會把他們的訴求和聯系方式告知編輯部,稍后會有人專門聯絡。我又提了個建議,今年是期刊創刊42周年,若是請安老師寫幅書法作品表示祝賀會更好,對方表示很愿意這樣做。

交代完畢后我就把這些情況反饋給了申教授,同時發布在群里,各位老師紛紛表示祝賀。申教授表示會盡量滿足安秀揚老師的要求,不過由于時間跨度太大,可能會有些難度。第二天安老師家人特意給我打電話說已經和編輯部取得了聯系,同時向我們表示感謝。

其實我覺得事情進展到現在已經是一個很美滿的結局,雙方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聯系上,又是通過這樣一種特別的方式,其本身就具有特殊意義。我作為參與者見證了整個事件的進展過程,給我的感覺就兩個字:感動。實話實說,這只是一件小事,對于《少林與太極》編輯部老師們來說甚至不值一提,要知道每月每天他們都會收到大量的稿件,若是沒有高度的責任心,誰會關注一封手寫的還比較模糊的信件呢?

我感動于安秀揚老先生幾十年的執著與關注,我感動于《少林與太極》以申國卿教授為代表的編輯部老師們的認真負責,感動三姐佟愛茹、師兄李新平、李子蔚、武覺者等老師們的仗義出手,更感激程元江、阮文翩等熟悉的、不熟悉的老師們的支持鼓勵。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僅僅24小時就完美地解決問題。事實上,我既沒有辨認出字跡,也沒有能力趕赴安老師家中了解情況,最多起了個中轉站的作用。盡管這樣我依然很自豪——我也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多年后我會變老,那時候的我已經耳聾眼花,連最喜歡的大刀也舞不動了。坐在椅子上曬太陽的時候,肯定會想起這件事情。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俠之小者,為友為鄰。如今國家富強,人民生活幸福,已經不再需要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俠客們了,可是“勇敢、正義、守護、互助”的俠義精神仍然在一代代傳承接力,一有機會就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這是我們傳統武術人自帶屬性和本能。這件小事就很好地詮釋了這種精神。

我的老恩師、武術名家王福明先生告誡我:與智者同行無畏,與善者同伍無憂,與賢者同伴有益。朋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人的層次。我在《少林與太極》能遇到這么多良師益友感到很幸運,同時也希望這條由網絡架設起來的“千里傳音”通道一直暢通無阻,繼續為弘揚傳統武術做出更大的貢獻。

(作者佟建峰為河北保定傳統武術名家。)

猜你喜歡
新平少林師兄
機器人給“二師兄”做手術
幼兒園里歡樂多
小螞蟻去游玩
老腔唱新歌
少林小羅漢拳(十)
讓蘑菇
少林小羅漢拳茵(四)
A transition method based on Bezier curve for trajectory planning in cartesian space①
師兄,你好呀
窘死人的美女表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