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多文本讀寫結合教學策略探究

2024-03-31 17:07馬艷
河南教育·職成教 2024年3期
關鍵詞:寫作能力語文課堂教學活動

馬艷

多文本讀寫結合是一種以多樣化的文本為基礎,通過閱讀、理解、分析和寫作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教學方法。

多文本讀寫結合教學,可以使學生在閱讀理解、文字表達等方面都有所提高。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各種學習場景應有盡有,需要學生有較強的閱讀與寫作能力。因此,將初中多篇課文的讀寫結合起來進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探討多文本讀寫結合教學策略在初中語文課堂中的應用,以期提供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

一、多文本讀寫結合教學策略的優勢

(一)確保閱讀材料的多樣性

引入多個文本材料,可以讓學生接觸到不同類型的文章,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

(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多文本讀寫結合教學策略要求學生對不同文本進行比較和分析,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培養學生的思辨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

(三)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教師采用多篇課文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不同課文的寫作手法和表達方式的同時提高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

二、多文本讀寫結合教學策略在初中語文課堂中的應用

(一)確定教學目標

要將多文本讀寫結合教學策略應用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目標的確定是第一位的。教師可根據課程標準,結合學生實際,確定學生需要達到的閱讀和寫作目標。

(二)策劃教學活動

教師在確定授課目標后,還需對相應的教學活動進行策劃。教師可以選擇不同類型的文本材料,設計不同的閱讀和寫作任務,讓學生通過比較和分析不同文本,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

(三)實施教學活動

教師要指導學生在教學活動的實施過程中進行多文本的閱讀、寫作練習: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讓學生在互動合作的同時分享自己的觀點;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文本的比較分析,讓學生發現不同文本之間的聯系和差異,培養學生的思辨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

(四)提供指導和反饋

在學生開展多文本讀寫結合活動時,教師應該適時提供指導和反饋。教師對學生進行讀寫指導,對學生理解、分析文本有一定的幫助。教師還要對學生的讀寫情況做出評價,以便學生改進和提高。

三、多文本讀寫結合教學案例分析

案例1:

第一步,導入教學。

簡短的小組討論后,教師可讓學生談談最近讀過的有意義的文章,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以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第二步,閱讀教學。

詩歌閱讀教學。選取唐代詩人杜甫的《望岳》《春望》《石壕吏》這三首詩來進行教學。這三首詩寫于不同的歷史時期:《望岳》寫于“開元盛世”,當時詩人才二十四五歲,詩中熱情地贊美了泰山高大雄偉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也透露了詩人早年的遠大抱負,歷來被譽為歌詠泰山的名篇;《春望》《石壕吏》寫于“安史之亂”前期,表達了詩人憂國傷時和對民生疾苦的關注與同情。學生以前學過杜甫的詩歌,對于他的詩風有所了解。因此,教師可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通過自我理解和情感體驗對作品進行獨特的解讀,尊重他們的閱讀感受,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教師應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讀詩技巧,通過對詩歌內容、結構、語言等方面的分析,讓學生自己寫一首詩,表達自己的心聲,促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所提升。

小說閱讀教學。選取九年級上冊《孤獨之旅》這篇文章,讓學生運用新課標中的閱讀方法,對小說的情節、人物、語言等方面進行分析。閱讀《走一步,再走一步》這篇文章,讓學生感悟“人應該在逆境中鍛煉自己,這樣才會成長”這一主題。教師可要求學生結合小說內容,寫一篇介紹自己生活的小說,以此來檢驗學生對小說的理解。

報告閱讀教學。教師精選一篇水污染狀況報告,在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水污染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危害、提高學生環保意識的同時,通過閱讀、分析報告內容,掌握報告的組織結構和寫作方法。

第三步,寫作教學。

在多文本閱讀過程中,導讀、批注等可以幫助學生建立閱讀和思考的框架,進而將閱讀與寫作緊密聯系起來。例如,學習了《孤獨之旅》這篇小說,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小說創作,確定背景、角色、情節和語言風格,使學生深入體驗小說創作的過程,為后續學生創作其他類型的文本奠定基礎。

第四步,總結復習。

對本次學習的課文、知識點進行總結復習,讓學生對學習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反思和總結,確保學生所學知識得到鞏固,能力得到提高。

【案例效果】:在課堂上,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所思所感,在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同時,引導學生探討問題、積極表達,發現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培養良好的閱讀、寫作習慣。多種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有機融合了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豐富了課堂內外的學習體驗,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

案例2: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選擇多篇相關的文本作為教學材料,并將其設計成一個主題任務。在課堂上,教師首先選擇了一首詩歌、一篇小說和一篇新聞報道作為文本材料,要求學生進行閱讀和寫作練習,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多篇文本理解內容和主題,并進行相關的思考和討論。

首先,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詩歌,并分析詩歌的主題、情感和表達方式。其次,教師引導學生閱讀小說,并比較小說與詩歌的文體和表達方式。最后,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新聞報道,并分析新聞報道的結構和語言特點。

接下來,教師要求學生根據所讀的幾篇文本寫一篇綜合性文章。學生需要結合詩歌、小說和新聞報道的內容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在學生動筆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指導,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的閱讀、寫作等方面的知識,使自己的文章更加出彩。教師還對學生的寫作提出了具體的建議,給予了指導,并對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了評價。

教師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是這種教學模式的必然要求。通過閱讀多篇文本,學生可以獲得更豐富的知識和信息,拓寬自己的視野,同時可以通過多文本對照、綜合分析等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在寫作練習中,學生需要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創造性的思考和表達。這次綜合練習很好地幫助學生進行了思考、寫作。

【案例效果】:通過分析初中多篇課文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筆者發現這種教學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讀寫能力。多樣化的文本選擇、多層次的閱讀任務設計、文本分析和寫作指導,以及有效的反饋和評價,都對學生的學習效果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寫作方面,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高,能夠更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學生的綜合素養也得到了發展,能夠將不同文本中的知識進行整合和應用。

四、總結與展望

初中語文課堂采用多文本讀寫結合教學策略,無論是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還是語文綜合素養的培養,都是一種有益的教學手段。在初中語文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引入多個文本材料,結合閱讀和寫作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教學活動的策劃、實施和指導反饋等各個環節的工作,都需要教師首先確定教學目標,通過多文本讀寫結合教學策略的運用,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和學習效率的提高。

(本文系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專項課題“多文本閱讀讀寫結合策略研究”的成果。課題編號:dwbyd2202170902)

猜你喜歡
寫作能力語文課堂教學活動
住培教學活動指南專題
小學數學實踐教學活動初探
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提問要做到“四要”
挖掘創造潛能,提高寫作能力
加強互動交流,提升寫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理論思考
如何構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數學教學活動
讓語文課堂之樹根深葉茂花嫣然
讓快樂走進語文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