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資源-能源-糧食-生態系統耦合協調及驅動力分析

2024-03-31 05:34楊明明朱永楠趙勇楊文靜樊煜
人民黃河 2024年3期
關鍵詞:耦合協調度驅動力糧食

楊明明 朱永楠 趙勇 楊文靜 樊煜

摘 要:為加深對我國水資源、能源、糧食、生態系統協同演變趨勢的認識,構建水資源-能源-糧食-生態多維系統指標體系,運用耦合協調度模型對我國2005—2020 年水資源-能源-糧食-生態系統耦合協調度進行評價,并采用多因素歸因分析法進行驅動力分析。結果表明:我國水資源-能源-糧食-生態系統耦合協調度從2005 年的0.55 增長到2020 年的0.84,各地區耦合協調度從勉強協調發展水平過渡到中級協調發展水平,各子系統對耦合協調度上升的驅動分別經歷了由糧食子系統到生態子系統再到水資源子系統主導的過程;能源子系統的貢獻率雖然比較小,但是未來可能是各地區提升水資源-能源-糧食-生態系統多維系統協調發展水平的突破口。

關鍵詞:水資源-能源-糧食-生態;耦合協調度;多因素歸因分析;驅動力

中圖分類號:TV213.4 文獻標志碼:A doi:10.3969/ j.issn.1000-1379.2024.03.011

引用格式:楊明明,朱永楠,趙勇,等.水資源-能源-糧食-生態系統耦合協調及驅動力分析[J].人民黃河,2024,46(3):58-63.

0 引言

水資源、能源、糧食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三大物質基礎和戰略資源[1] 。人口增長、城市化等因素驅動下,人類社會對水資源、能源和糧食等資源的需求與日俱增,加之氣候變化對生態環境造成巨大壓力,成為綠色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2] 。我國資源稟賦、生產能力和消費規模之間存在不匹配、不平衡的問題,資源環境承載壓力日趨加大,因此有必要對水資源、能源、糧食各系統間協同演變關系進行研究分析,為促進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提供參考。

水資源-能源-糧食紐帶關系一詞最早源于2011年德國聯邦政府對水安全、能源安全和糧食安全的關系總結,認為3 種資源之間存在相互依存的聯系[3] ,大致表現為人類對水資源的取、用、耗、排都離不開能源的支持,能源的開采、加工、冷卻等均需要水資源的參與,糧食的生產、加工、運輸等同樣需要水資源和能源的投入[4-5] ?;谀诚到y中任何一個要素供應或需求變化都會對其他系統造成影響的特點,廖重斌[6] 首次將物理學中的耦合度概念應用于經濟-環境系統的協調關系研究,引起了國內外學者采用耦合模型對水資源-能源-糧食系統協調關系的廣泛探索。Han 等[7] 、彭俊杰[8] 、王勇等[9] 分別研究了我國省際、黃河流域、京津冀地區的水資源-能源-糧食耦合協調度演變特征;羅巍等[10] 、王麗川等[11] 分別采用ARMIA 模型和灰色GM(1,1)模型對水資源-能源-糧食系統耦合協調度進行預測;Sun 等[12] 采用DEA 方法對水資源-能源-糧食系統耦合協調程度進行評價,Wang 等[13] 和汪中華等[14] 分別采用地理加權回歸和空間計量模型對水資源-能源-糧食系統耦合協調度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以往關于系統協調度影響因素的研究,主要考慮經濟發展水平、人口、氣候、教育等外部因素[15] ,很少分析系統內部各子系統對協調水平的貢獻率。我國對生態環境日益重視,在考慮資源系統間供給與消耗紐帶關系時,應考慮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即與生態系統的關聯[16] 。以往研究大多僅考慮水資源子系統中的生態用水與廢污水排放、能源子系統中的工業廢氣排放或者糧食子系統中的化肥負荷[3,17] , 雖然李波等[18] 、Li 等[19] 、Ding 等[20] 將生態環境作為一個獨立的系統,但未能區分不同資源系統對生態系統的影響,而且研究對象均為流域尺度。

基于此,本文在考慮資源系統與生態系統關聯關系的基礎上,從大氣、水體、土地及環境方面全面考察生態系統的發展狀況,并從國家尺度構建水資源-能源-糧食-生態系統指標體系,綜合分析2005—2020年我國各地理分區水資源-能源-糧食-生態系統耦合協調演變趨勢,應用多因素分析法分析各子系統對多維系統協調演變的驅動情況,以期為我國水資源-能源-糧食-生態系統多維系統協調發展提供參考。

1 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1.1 指標體系構建

為全面體現各地區資源稟賦、社會、經濟等方面情況,本文從自然稟賦、開發程度、安全程度、資源消耗及經濟效益角度,構建我國水資源-能源-糧食-生態系統多維指標體系(見表1)??紤]到生態系統作為一切社會生產行為的載體,承載了人類對水、糧食和能源等資源進行開采、利用乃至保護的所有行為,生態子系統指標的選取主要考慮資源系統在大氣、水體、土地等方面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同時兼顧人類為改善環境而采取的努力。

1.2 水資源-能源-糧食-生態系統耦合協調度模型

首先采用極值標準化法對原始數據進行無量綱化處理,然后采用熵值法求得各子系統的指標權重,并運用線性加權法計算多維系統的綜合評價指數。

1.4 數據來源

研究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中國農村統計年鑒》《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年鑒》《中國能源統計年鑒》《中國電力年鑒》《中國環境年鑒》《中國農村能源年鑒》《中國農業統計資料》《中國水資源公報》及各?。ㄊ?、區)相關統計資料。本文研究區范圍為我國內地除西藏外的其他30 個?。ㄊ?、區),根據地理位置劃分為東北地區(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華北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華中地區(河南、湖南、湖北)、華南地區(包括廣東、廣西、海南)、華東地區(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西北地區(包括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和西南地區(包括重慶、四川、貴州、云南)地區七大地區。

2 結果與討論

2.1 水資源-能源-糧食-生態多維系統耦合評價結果分析

我國水資源-能源-糧食-生態多維系統的耦合評價結果如圖1 所示。2005—2020 年,耦合度整體呈先上升后趨于平緩的趨勢,其中2012 年耦合度達到最大值0.99,2013 年之后基本維持在0.97 左右,多年平均值為0.93,說明這4 個系統之間具有較高的耦合度。耦合協調度整體處于上升趨勢,從2005 年的0.55 波動上升到2020 年的0.84,多年平均值為0.67,系統協調發展態勢良好。各子系統中,糧食子系統評價指數和生態子系統評價指數呈波動上升趨勢,2020 年分別達到最大值0.98 和0.81。糧食子系統評價指數2013年之前增速較快,年均增速11%;生態子系統評價指數2013 年之后增速較快,年均增速14%。水資源子系統評價指數變化較為劇烈,出現多個較大的波峰波谷,由2005 年的0.65 震蕩變化到2011 年的最小值0.35,再上升到2020 年的最大值0.74。能源子系統評價指數整體呈平滑下降趨勢,從2005 年的0.60 下降為2020 年的0.43。

結合2005—2020 年我國七大地區水資源-能源-糧食-生態多維系統耦合評價結果,將耦合協調狀況劃分為4 個時段,結果見表3。2005—2008 年,除東北和華中地區外,其余地區耦合協調度多年均值均小于0.6,處于勉強協調發展階段。2009—2012 年,除西南地區外,其余地區耦合協調水平從勉強協調發展階段過渡到初級協調發展階段,其中東北地區率先進入中級協調發展階段,主要得益于糧食子系統評價指數的快速提升(從0.56 上升到0.91)。2013—2020 年,我國各地區系統耦合協調水平從初級協調發展階段向中級協調發展階段轉變,其中華北地區2017—2020 耦合協調度多年均值為0.82,進入良好協調發展階段,這主要得益于南水北調工程的運行,其不僅緩解了華北地區用水壓力,而且通過河湖補水和置換地下水的方式極大地改善了生態環境[23-24] ,同期水資源和生態子系統評價指數分別提升了0.28 和0.15,多維系統耦合協調度從2017 年的0.78 增大到2020 年的0.85。

2.2 水資源-能源-糧食-生態系統耦合協調驅動力分析

2.2.1 相關性分析

利用式(5) ~ 式(10)計算2005—2020 年我國水資源-能源-糧食-生態多維系統每2 a 的耦合協調度變化量,將計算結果與耦合模型計算結果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擬合優度R2 =0.992,具有顯著相關性,說明該方法可以用來分析各系統對耦合協調度的貢獻率。

2.2.2 水資源-能源-糧食-生態系統驅動力分析

2020 年水資源-能源-糧食-生態多維系統耦合協調度比2005 年增大了0.29,根據多因素歸因法計算結果可知,耦合協調度的增大主要來自糧食、生態、水資源子系統的正向驅動,三者貢獻率分別為52%、33%和5%,說明2020 年糧食、生態、水資源子系統的整體情況比2005 年均有所改善,尤其是糧食子系統在種植規模和技術方面提升顯著,如糧食播種面積、產量和自給率分別增長了8%、48%、7%,秸稈固化成型和碳化技術使得優質化能源利用量增長了10 倍左右。然而,能源子系統表現為負向驅動,貢獻率為10%,說明能源子系統2020 年比2005 年整體水平有所回落,能源自給率由2005 年的0.86 下降為2020 年的0.58。由圖2可知,糧食子系統貢獻率整體呈下降趨勢,由2005—2008 年的56%下降為2017—2020 年的12%,說明糧食子系統的提升后勁不足。生態子系統貢獻率整體呈先升后降的趨勢,2013—2016 年年均貢獻率達到最高值54%,說明在此期間我國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成效顯著,如水質優良河流占比從63%增加到80%,農業污水和工業廢水COD 排放量分別下降了98%、84%,生態用水量從105 億m3 增加到306 億m3,清潔能源發電量占比從24%增加至34%、節水灌溉面積及水土流失治理面積分別增加了40%和34%。但由于生態子系統在一定程度上是資源系統行為結果的綜合反映,容易受資源系統的影響,因此在2017 年之后貢獻率有所下降。能源和水資源子系統的貢獻率整體呈不斷上升趨勢,2017—2020 年水資源子系統貢獻率最高(為60%),能源子系統由負向驅動轉為正向驅動(貢獻率為3%),說明水資源子系統在該時段改善最為明顯,能源子系統未來提升的潛力較大。

各地區各子系統在不同時段對多維系統耦合協調度的貢獻率見表4??梢钥闯?,2005—2008 年糧食子系統貢獻率最大的是東北地區(貢獻率為62%),這主要得益于東北地區糧食子系統規??焖贁U大,其播種面積、糧食產量、糧食自給率比2005 年分別提升了12%、24%和25%,提升速度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2009—2012 年我國全面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戰略,糧食子系統生產規模和水平得到普遍提升[25] ,除華北和華東地區貢獻率相對較小外,其余各地區糧食子系統貢獻率均在50%及以上。2013—2016 年,生態子系統成為各地區耦合協調度提升的主要驅動因素,其中華北和華南地區的生態子系統貢獻率較高,分別為54%和41%,華北地區主要是城市綠地面積、河流水質、礦山開采破壞面積修復以及能源治理方面有較大改善,華南地區則在能源減排、水土流失治理面積方面有明顯改善。2017—2020 年,水資源子系統成為各地區耦合協調度提升的主要驅動因素,貢獻率最大的地區主要為東北、華東和華北,分別為79%、64%和58%。這主要得益于我國節水型社會建設、水資源合理配置與水安全供水保障等相關政策規劃的有效落實[26] ,各地區用水總量增速減緩甚至總量減少,2020 年各地區平均用水總量比2017 年下降30 億m3。各地區能源子系統貢獻率在2017 年之后大多由負轉正,華北和東北地區貢獻率相對較低,主要原因是能源子系統安全水平相對較低,能源自給率分別比2017 年下降約20%和3%,而東北地區能源資源量比2017 年下降約4%。

3 結論與建議

1)2005—2020 年,我國水資源、能源、糧食、生態子系統之間具有較強的關聯性,水資源-能源-糧食-生態系統耦合協調水平整體呈上升趨勢,但各子系統發展水平存在較大差異,與優質協調發展水平還有一定距離。

2)2005—2012 年,糧食子系統因生產規模及水平的大幅提升而成為驅動水資源-能源-糧食-生態多維系統耦合協調度上升的主要因素,但2012 年之后糧食子系統生產水平有所下降。因此,建議開發農產品附加價值或發展生態農業等,以提升糧食規模效益和糧食子系統生產水平。

3)2013—2017 年,生態子系統和水資源子系統均為水資源-能源-糧食-生態系統協調發展的主要驅動力。然而,生態子系統作為一切生產行為的載體往往更容易受到其他子系統的影響。因此,建議各部門加強合作,把握共抓大保護的契機,使生態子系統水平穩步提升并逐漸參與市場機制,將良好生態環境蘊含的生態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4)2005—2013 年,水資源子系統和能源子系統因受粗放式開發利用的影響而對水資源-能源-糧食-生態系統協調發展產生負面影響。2013 年之后,隨著我國深化改革、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以及建設調水工程等一系列舉措,使水資源子系統水平明顯提升。在經濟社會發展對能源需求依然較大的情況下,建議積極支持清潔能源的研發與應用,并鼓勵采取措施降低能源(特別是一次能源)的使用量。

參考文獻:

[1] 韓昕雪琦.水-能源-糧食關聯視角下區域水資源優化配置[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21:1-2.

[2] 何國華.我國北方地區水土資源空間優化及其生態效應系統評價[D].北京: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2019:3-4.

[3] 趙良仕,劉思佳,孫才志.黃河流域水-能源-糧食安全系統的耦合協調發展研究[J].水資源保護,2021,37(1):69-78.

[4] 彭少明,鄭小康,王煜,等.黃河流域水資源-能源-糧食的協同優化[J].水科學進展,2017,28(5):681-690.

[5] 何國華,姜珊,趙勇,等.我國現狀能源與水紐帶關系定量識別[J].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中英文),2020,18(4):54-70.

[6] 廖重斌.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定量評判及其分類體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為例[J]. 熱帶地理,1999(2):76-82.

[7] HAN D N,YU D,CAO Q.Assessment on the Features ofCoupling Interaction of the Food?Energy?Water Nexus inChina[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9,249:119379.

[8] 彭俊杰.黃河流域“水-能源-糧食”紐帶系統的耦合協調及時空分異[J].區域經濟評論,2022(2):51-59.

[9] 王勇,孫瑞欣.土地利用變化對區域水-能源-糧食系統耦合協調度的影響:以京津冀城市群為研究對象[J].自然資源學報,2022,37(3):582-599.

[10] 羅巍,楊玄酯,楊永芳,等.黃河流域水-能源-糧食紐帶關系協同演化及預測[J]. 資源科學,2022,44 (3):608-619.

[11] 王麗川,侯保燈,周毓彥,等.城市水-能源-糧食耦合協調發展研究[J].水利水運工程學報,2021(1):9-17.

[12] SUN C Z,YAN X D,ZHAO L S.Coupling Efficiency Meas?urement and Spatial Correlation Characteristic of Water?En?ergy?Food Nexus in China[J].Resources,Conservation andRecycling,2021,164:105151.

[13] WANG Y R,SONG J X,ZHANG X X,et al.Coupling Coor?dination Evaluation of Water?Energy?Food and Poverty inthe Yellow River Basin,China[J]. Journal of Hydrology,2022,614:128461.

[14] 汪中華,田宇薇.我國水-能源-糧食耦合關系及影響因素[J].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中英文),2022,20(2):243-252.

[15] 李成宇,張士強.中國省際水-能源-糧食耦合協調度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20,30(1):120-128.

[16] 王奕佳,劉焱序,宋爽,等.水-糧食-能源-生態系統關聯研究進展[J].地球科學進展,2021,36(7):684-693.

[17] 秦騰,佟金萍.長江經濟帶水-能源-糧食耦合效率的時空演化及影響因素[J].資源科學,2021,43(10):2068-2080.

[18] 李波,嚴建飛.黃河流域水-能源-環境系統動態耦合協調發展研究[J].人民黃河,2022,44(7):59-63.

[19] LI J S, SUN W, LI M Y, et al.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of Production, Living and Ecological Spaces and Its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J]. Journalof Cleaner Production, 2021,298:126803.

[20] DING J P, DENG M H. Coupling Coordination Analysis ofWater?Energy?Food?Ecology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J].Water Supply, 2022,22(9):7272-7280.[21] YANG W J,ZHAO Y,WANG Q M,et al.Climate, CO2,and Anthropogenic Drivers of Accelerated VegetationGreening in the Haihe River Basin[J]. Remote Sensing,2022,14(2):268.

[22] 楊雪琪,武瑋,鄭從奇,等.基于Budyko 假設的沂河流域徑流變化歸因識別[J].水土保持研究,2023,30(2):100-106.

[23] 賈毅,張松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途經區生態服務價值的時空變化[J].生態學報,2021,41(18):7226-7237.

[24] 陳曉楠,段春青,崔曉峰,等.基于可變云模型的南水北調中線供水效益綜合評價探析[J].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40(3):32-38.

[25] 黃佩民.中國農業現代化的歷程和發展創新[J].農業現代化研究,2007(2):129-134.

[26] 梅錦山,酈建強,丁躍元.發揮規劃引領作用落實“節水優先”方針:對“十三五”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編制工作的思考[J].中國水利,2015(7):11-13.

【責任編輯 張華興】

猜你喜歡
耦合協調度驅動力糧食
珍惜糧食
珍惜糧食 從我做起
請珍惜每一粒糧食
油價上漲的供需驅動力能否持續
我的糧食夢
溫暖厚實,驅動力強勁 秦朝 QM2018/QC2350前后級功放
突出文化產業核心驅動力
以創新為驅動力,兼具學院派的嚴謹態度 Q Acoustics
中國“三化”協調發展的區域格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新疆旅游產業與區域經濟耦合協調度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