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肚菌冷棚高效栽培關鍵技術

2024-04-01 13:35樊繼德張碧薇史新敏李夢倩謝春芹
食用菌 2024年1期
關鍵詞:冷棚羊肚出菇

李 勇 樊繼德 張碧薇 史新敏 李夢倩 謝春芹

(1 江蘇徐淮地區徐州農業科學研究所,江蘇徐州 221121;2 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江蘇句容 212499)

人工栽培羊肚菌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突出。近幾年羊肚菌栽培產地由四川省向湖北省、河南省、江蘇省、黑龍江省等地迅速擴展。同時羊肚菌栽培技術也不斷更新和完善,逐漸形成平棚(川闐地區)、暖棚(高寒及高海拔地)和冷棚(拱形棚)(中原等我國大部分地區)等設施栽培羊肚菌。冷棚栽培羊肚菌是近幾年來興起的一種新的栽培模式。實踐表明:冷棚栽培羊肚菌逐步實現“低風險、高效益”目標,整體經濟效益不斷提高,栽培規模不斷壯大,并形成新的羊肚菌優勢產區和規?;a業集群?,F將冷棚栽培羊肚菌關鍵技術總結介紹如下。

1 場地選擇

冷棚栽培羊肚菌應選擇背風、向陽、靠近水源、排灌設施完善、交通便利的平地或緩坡地;還應考慮當地氣候條件及環境狀況等。適宜的氣候條件可降低羊肚菌設施栽培成本和栽培風險,有助于實現高效栽培[1]。同時,應對場地環境進行綜合評價和質量動態監測,避開規?;B殖場、垃圾場及其他污染場地,嚴禁選用被環境部門認定為污染場地的區域栽培。

2 土壤質地與處理

2.1 土壤質地

適宜的土壤是實現羊肚菌“高效栽培”的基礎。土壤主要指標:①土壤類型,壤土和偏沙質混合土更適宜羊肚菌生長;②土壤營養,耕作層土壤腐殖質和半分解有機質質量分數達4%以上為宜,栽培實踐表明,土壤常量和微量元素的缺失對羊肚菌產量影響較明顯;③土壤酸堿度,適宜的土壤pH為6.8~7.8;④土壤微生物環境,羊肚菌生長與土壤放線菌、細菌及其他真菌等微生物活動息息相關,土壤功能性微生物缺失對羊肚菌產量有較大影響;⑤無重金屬和除草劑等化學品污染。

2.2 土壤處理

土壤處理主要包括補肥、調節土壤酸堿度、殺蟲、殺菌、調節土壤水分和深翻做畦等。

2.2.1 補肥

采用精準平衡施肥法,根據土壤養分狀況,適量補充有機肥及常量、微量元素。增施有機肥不僅可以提供羊肚菌生長必需的營養物質,而且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質。土壤微量元素主要為鈣、鎂、硼等,缺乏微量元素會導致出菇少、個體小,抗寒、抗高溫、抗旱、抗病毒等能力弱。此外,有機肥的發酵質量直接決定補肥效果。作物秸稈、木屑、樹葉等發酵料由于以碳源成分為主,若發酵不充分對補肥效果影響略??;畜禽糞便由于含氮量較高,若發酵不充分極易造成較為嚴重的土壤環境污染,使用時應慎重。

有些生產者過量補肥,不僅造成栽培成本提高、土壤富營養化,同時導致雜菌污染、草害嚴重等,反而影響整體經濟效益。

2.2.2 調節土壤酸堿度

施石灰粉900~1 200 kg/hm2,調節土壤pH至6.8~7.8。中性或弱堿性土壤有利于羊肚菌生長。pH低于5.5或高于8.5,都不利于羊肚菌出菇。

2.2.3 土壤殺菌、殺蟲處理

施5%辛硫磷顆粒劑45 kg/hm2。充分浸泡或深翻暴曬土壤,可起到較好殺菌、殺蟲效果。

2.2.4 調節土壤水分

播種羊肚菌菌種前1周,將地面清理干凈。澆一次透水,通大風,3~4 d后地面稍干,用旋耕機旋耕1~2遍。

2.2.5 深翻做畦

羊肚菌菌絲入土深度和產量密切相關。土壤翻耕深度應大于20 cm,基肥與土壤充分混合后整平。深翻土地不僅能改善土壤、加深耕層、減少病蟲害、清除雜草,還能提高土壤蓄水保墑、防旱能力。

畦面寬80~120 cm,過道寬30 cm,深10~20 cm。

3 搭建冷棚

3.1 冷棚主要優勢

除北方極寒地區和高海拔地區外,我國絕大部分地區都適宜冷棚栽培羊肚菌。冷棚搭建成本相對較低;抗災能力較強;保溫、通風性能相對較好;可耕作面積大,土地利用率高;不受地形限制,便于管理和機械化作業;并且羊肚菌生產結束后可以安排種植早春作物,利于土壤克服連作障礙。

3.2 冷棚搭建方法

冷棚搭建的原則:盡可能降低搭建成本,同時滿足羊肚菌生長對空間溫度、濕度、光照和通風的要求,為羊肚菌生長提供相對穩定的設施環境和內外微循環條件,有利于病蟲害防控和管理操作。冷棚應設置為南北向,棚高2.0~3.5 m,棚寬3~8 m。采用厚竹片、鋼管等做支撐架,上覆厚0.08~0.12 mm的無滴棚膜,棚膜上覆草簾,草簾遮光率為70%~80%(遮陽、控溫),再覆一層棚膜,即“兩膜一簾”式冷棚(圖1)。棚兩側距地面1~1.2 m,高處預留30~50 cm寬,用以設置與棚長等長的通風口。在棚兩端內側用棚膜設0.8~1.2 m高風障簾。棚兩側通風口和棚兩端出入口設防蟲網。棚內安裝霧化噴淋補水設施,要求霧化噴淋均勻,霧化水滴粒徑小于5 mm,接口和噴嘴處無滴漏和水滴反濺。

搭建冷棚還應考慮當地自然氣候變化狀況,充分考慮棚體穩固性和排水良好以及輪作農作物的要求,以獲得更大經濟效益。改造現有蔬菜冷棚或出菇冷棚,可大大降低搭建成本。

4 栽培品種和菌種的選擇

目前,我國規?;?、產業化栽培羊肚菌以六妹羊肚菌、七妹羊肚菌和梯棱羊肚菌等黑色羊肚菌品種為主,其中以六妹羊肚菌栽培規模最大。六妹羊肚菌品種種性穩定、出菇性一致、產量高、顏色佳、利于鮮品銷售和烘干。冷棚栽培宜選用早熟、耐低溫、高產品種[2]。菌種宜12~20 ℃恒溫避光或弱光培養且菌齡小于45 d,有適量菌核,菌絲顏色白色至淺棕色,具有羊肚菌菌種特有香味。菌種應2~8 ℃冷鏈避光運輸,運輸過程防擠壓。

5 播期的選擇

冷棚栽培羊肚菌一般在土壤溫度降至20 ℃以下即可播種。北方地區大多在10月下旬—11月下旬播種;南方地區在11月下旬—12月上旬播種。過早播種地溫過高,菌種難以成活;過晚播種發菌周期短,積溫不夠會導致延后出菇,出菇后期冷棚內容易出現高溫。晚播要適當加大播種量,并做好菌絲生長期保溫措施。各地最佳播種時間應視當季冷棚內溫度而定。

6 播種

播種時將羊肚菌菌種掰碎,注意不要揉搓,以減少對菌絲的傷害。菌種用量為2 250~3 000 kg/hm2,具體用量應根據菌種活力狀況、播期和播種方式而定。使用優良菌種,在適宜播期內采用條播法,菌種用量可減少至1 500 kg/hm2。未及時使用的菌種要置于低溫環境下貯藏。

條播法:畦面寬80~120 cm,播種溝間距15~20 cm,溝深10 cm,覆土厚度1.0~1.5 cm,菌種用量為2 250~2 500 kg/hm2。撒播法:將菌種均勻撒在整平的畦面上,菌種用量為2 500~3 000 kg/hm2。覆土同條播法。

播種后畦面覆黑色地膜。膜上間隔8~10 cm打孔,孔直徑0.5~1.0 cm。畦面覆膜是羊肚菌冷棚高效栽培關鍵技術之一,特別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區效果明顯,具有保濕、避光、抑制雜草、增加積溫、控制“菌霜”、促進出菇等作用。

7 發菌期管理

播種后,應控制地溫在10~20 ℃。溫度過高會導致羊肚菌菌絲死亡,且有利于雜菌生長;溫度過低時羊肚菌菌絲生長緩慢,發菌期延長。發菌期維持地面相對濕度為65%~70%,空氣相對濕度為65%~75%。霜凍來臨之前,畦面噴一次足量的水。發菌期應避光,直射光線會迅速提高地表溫度,導致菌絲死亡而感染雜菌。羊肚菌屬好氣性真菌,整個發菌階段都需要有充足的氧氣,二氧化碳含量過高會影響菌絲正常生長。

8 擺放營養袋

外源營養袋的主要作用是為土壤中的羊肚菌菌絲提供營養。擺放外源營養袋時間應根據土壤中羊肚菌菌絲生長狀況而定,原則上以土壤縫隙中的菌絲延伸至與地表相齊較為適宜。營養袋擺放時間過早,羊肚菌菌絲會向外源營養袋中生長,影響菌絲在土壤層中擴展;擺放時間過遲則會影響羊肚菌菌絲的營養供給,土壤中菌絲易老化。一般播種后7~12 d,畦面出現大量灰白色菌絲,并開始出現分生孢子時,即可擺放營養袋。每平方米擺放3~5個營養袋(每袋營養袋質量為0.5~0.8 kg)。擺放營養袋時,在其一側刺30個左右的孔或劃口,將刺孔或劃口面朝下,將營養袋壓在畦面的菌絲外,與地面緊密接觸,以保證羊肚菌菌絲盡早長入袋內。擺放好外源營養袋后,用打孔的黑色地膜覆蓋在畦面上。

目前,制備營養袋的原料主要為小麥,占60%~70%,制作成本較高。除小麥外,發酵后的木屑、菌糠、草木灰(半碳化)、腐爛水果等都是羊肚菌較好的營養源,應拓展營養袋原料,以降低營養袋成本。如部分地區添加40%~50%木腐菌菌糠代替小麥,可降低營養袋成本30%~40%。

9 催菇

催菇保育技術是羊肚菌冷棚栽培的核心技術之一。當羊肚菌菌絲布滿營養袋,并開始扭結成團形成原基,且土壤溫度達3 ℃以上,有升溫趨勢時,即可催菇。催菇過早原基不分化,且易造成凍害;催菇過遲則出菇后期遇高溫風險較高。但在條件成熟時,應盡早催菇,可盡早上市搶占市場,獲取較高銷價。

催菇前,如畦面有蟲害,應先殺蟲,后催菇。催菇方法:①補重水。補水前畦面土壤要保持相對干燥,噴重水或大水漫灌一次,1~2 d覆地膜,覆膜催菇可提高出菇整齊度;②光線刺激。應給予充分散射光,光照強度400~800 lx;③溫度刺激。保持地溫4~13 ℃,低溫刺激、6~8 ℃溫差刺激有利于羊肚菌原基的形成;④通風刺激。通風供氧是羊肚菌出菇的必要措施。此外,壓實畦面有利于土壤保濕、加速菌絲扭結和原基形成。應確保一次催菇成功。雖然在適宜的土壤濕度條件下,不催菇也能出菇,但出菇整齊度差。

催菇后原基不分化主要是由于菌種質量問題或環境因素造成,如氧氣含量不足、溫度低、光照弱、濕度不夠等。

10 出菇期管理

羊肚菌子實體的生長發育可依次分為原基、幼菇和成菇三個階段。通過改變或控制環境因子(水分、二氧化碳、光照、溫度等),促進羊肚菌生長發育。

羊肚菌的原基、幼菇極易死亡,除因營養競爭造成的正常死亡外,外界環境急劇變化是出現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羊肚菌子實體生長發育對溫度要求較嚴格,適宜溫度為4~22 ℃,高于22 ℃或劇烈溫差都會造成幼菇死亡。原基和幼菇期應不澆水或少澆水。出菇后保持棚內相對濕度為80%~90%,應在水溫、地溫與菇體溫度相對溫差最小時給幼菇補水。羊肚菌子實體有較強的趨光性,其生長需要一定的散射光,要求遮光率75%左右。羊肚菌是好氣性真菌,在子實體形成和發育階段,足夠的氧氣對羊肚菌生長發育必不可少,若二氧化碳體積分數超過0.3%,則子實體生長無力。適當通風可保證棚內空氣質量,有利于子實體生長,減少雜菌的發生。

11 采收與產品銷售

11.1 采收

適時采收是加工優質干羊肚菌的關鍵環節之一。羊肚菌菇體完整,顏色由深灰變淺灰或黃褐色,菌蓋飽滿,蓋面溝紋明顯,八分成熟時采收為宜。采收前應保持菇體表面相對干燥,采收后含水量較低的羊肚菌韌性較好,不易破碎,干制后菇體飽滿,顏色純正,香味也較濃郁。羊肚菌質地較脆,應 小心采摘,降低人為因素造成的次菇率,同時避免傷害周邊菌絲和幼小子實體。因病蟲害等原因菇體基本停止生長時,也應及時采收。

11.2 產品銷售

目前,羊肚菌以干品銷售為主,但鮮品和凍品占比有明顯上升趨勢。羊肚菌鮮品品相、口感和價格等比干貨更具有優勢,且資金回籠快。羊肚菌空心且肉質厚薄適合快速冷凍、解凍。速凍羊肚菌可保持其自然品性,具有味道和口感方面優勢;羊肚菌凍品可長期貯存,便于包裝、運輸、上架。羊肚菌鮮品和凍品有巨大的潛在市場。

12 病蟲害防控

羊肚菌菌絲體、營養袋和子實體營養豐富,易出現病蟲害。羊肚菌主要害蟲有跳蟲、螨蟲、蚊蠅類、蝸牛、蛞蝓和老鼠等。

跳蟲主要嚼食羊肚菌菌絲及子實體。應清除田間農業廢棄料,特別是新鮮菜葉、玉米秸稈等。螨蟲為害羊肚菌菌絲及子實體,重在預防。螨蟲大量發生時可在催菇前用高效氯氰菊酯和阿維乙螨唑1 200倍液隔天交替噴霧3~4次。蚊蠅類可用黏蟲板或滅蠅燈誘殺。蝸牛、蛞蝓可人工撲殺或用四聚乙醛顆粒劑500 g/667 m2防治。老鼠主要嚼食菌種、外源營養袋、幼菇,可用滅鼠藥、黏鼠板或電子驅鼠器等防控。

13 效益分析

利用冷棚栽培羊肚菌,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按上述方法栽培羊肚菌,鮮菇產量可達400 kg(/667 m2)以上。按每9 kg鮮品出1 kg干品計算,干品產量為45 kg(/667 m2)左右,按目前羊肚菌干品市場平均價1 000元/kg計算,總收入可達45 000元;冷棚、菌種、營養袋、人工費投入約15 000元/(667 m2),每667 m2純收入可達3萬元以上,經濟效益顯著。然而,栽培羊肚菌是高風險與高效益并存。高風險主要包括技術風險、自然災害風險等。羊肚菌人工栽培技術的初步成功,促進我國高校和科研院所對羊肚菌的研究,羊肚菌人工栽培技術水平的提升,從而進一步降低羊肚菌栽培技術風險。如有的食用菌企業,通過技術和工藝改進,將菌種和外源營養袋成本壓縮到1 800元/(667 m2),使栽培成本壓縮至2 500~3 500元/(667 m2),大大提高經濟效益。提高設施的保障水平和抗風險能力,降低自然災害風險[3]。

在羊肚菌冷棚栽培中,還應挖掘冷棚機動靈活的優勢,整合地方資源優勢,注重優化原位或移位輪作、套作等綠色低碳栽培技術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注重產后土壤修復和改良,解決土壤連作障礙問題,降低重茬風險,助推羊肚菌產業可持續性發展,提高產業的綜合經濟效益。

猜你喜歡
冷棚羊肚出菇
羊肚菌“飛天記”
不同冷棚類型對沙窩蘿卜種植小氣候與品質的影響
小小羊肚菌 拓寬致富路
現代溫室羊肚菌栽培技術
【遼寧】致富典型引領高素質農民增產增收
杏鮑菇出菇實踐操作技術淺析
冷棚在一八四團果樹越冬中的應用
香菇白棒出菇的原因及預防措施
大慶地區冷棚特大西瓜栽培技術
雙孢菇出菇過程的疑難問題及解決辦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