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家視頻講好湘潭籍航天英雄的故事
——湯洪波家鄉媒體湘潭日報全媒體“神十七”飛天報道分析

2024-04-01 07:51李新輝湯俊
中國地市報人 2024年2期
關鍵詞:湘潭日報社神舟

李新輝 湯俊

“湘潭在線”微信視頻號發布的湯洪波相關作品

“湘潭在線”抖音號發布的作品《兒子飛天 父親務農湯洪波父親還種了120畝田》本文圖片由作者提供

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于2023年10月25日上午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召開,公布了神舟十七號飛行乘組名單——湯洪波、唐勝杰、江新林,由湯洪波擔任指令長。時隔2年,湖南湘潭籍航天員湯洪波重返“天宮”,再次執行飛行任務。

作為湯洪波家鄉的地市級主流媒體,湖南湘潭日報社持續關注他的每一次出征。我們提前準備、精心謀劃、深入采訪、守正創新,推出了一系列形式新穎、視角獨特、細節感人的爆款,較好地展現了全媒體時代黨媒人的擔當與作為。截至2023年11月底,湘潭日報社共推出與湯洪波相關的原創融合報道80余篇,其中文字消息31篇、通訊9篇、短視頻35條,微信海報、長圖、H5等創意互動產品5件,全網總閱讀量近1億。

一、高位協調,團隊協作:形成良性互動的全媒體運營機制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湘潭日報社啟動了多輪改革,進一步加快了全媒體發展。

在這次神舟十七號相關報道中,湘潭日報社的融媒改革效果凸顯。當提前獲知湯洪波即將再次出征太空的信息后,湘潭日報社社長、總編輯龍香玖緊急組織召開新聞周會,第一時間對這次報道進行安排部署;社黨組成員、各部門負責人各抒己見、建言獻策。會上決定,由總編輯掛帥、抽派各路骨干記者,組成“湯洪波飛天”特別報道團隊。會后,全媒體指揮中心就形成了全面的宣傳報道方案,對團隊的文字、攝影、視頻記者和客戶端、公眾號等編輯的工作任務進行分工。大家既各司其職,又團結協作,解決了過去“沒有策劃方案,采寫打亂仗”“稿子上傳了,編輯沒及時審”“小編想要圖片視頻,卻找不到現場記者”“視頻產品推出來,少有人推送理會”等等問題。

新媒體產品要求既準又快,能搶在第一時間推發,往往能更好地吸引受眾,主導傳播節奏。微信視頻號的算法主要是基于社交推薦和內容推薦兩個方向進行推送。短視頻發布初期,微信好友的點贊、轉發、收藏和評論有助于視頻進入平臺更大的流量池,獲得官方的重點推薦。地市級媒體的第三方平臺賬號,粉絲基數一般不大,第一波推送乏力,導致即使是好產品,也難獲得好流量。湘潭日報在關于湯洪波的相關報道發布后,全體員工點贊轉發,廣泛擴散第一波傳播,以最大可能觸發平臺推送機制,在微信朋友圈形成“刷屏”效應。

事實證明,這些舉措效果非常明顯。在湘潭日報社的官方視頻號粉絲為1.6萬、官方抖音號粉絲為18.6萬的情況下,兩個平臺共發布有關湯洪波的視頻35條后,累計閱讀量超過5000萬。

二、全媒發力,矩陣推進:極大滿足受眾對多種信息的獲取

黨中央要求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在主力軍、主陣地紛紛向新媒體平臺轉移的當下,融合報道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宣傳效果。湘潭日報社在媒體融合過程中,充分發揮流程創新、技術創新、內容創新優勢,確保融合報道出新、出彩、出特色。

湘潭日報社積極推動單位內媒體融合,形成了報、網、微、端及第三方平臺的全媒體傳播矩陣。在2021年和2023年湯洪波兩次“飛天”的報道中,我們根據傳播平臺的不同、定位不同和傳播規律不同,推出了各具特色、各有側重的系列報道。

文字報道方面,湘潭日報社推出了不同形式、不同體裁的報道。第一,搶發先機。在“新湘潭”App發布快訊,報道湯洪波家人親友集中收看神舟十二號、神舟十七號發射的現場圖文消息。第二,做深文章。把“英雄航天員”湯洪波的成長故事、湘潭企業研發的航天員出艙臍帶纜、航天座椅緩沖器,以及湘潭高校研發的“海牛Ⅱ號”不斷刷新探海深度新紀錄等本土元素相結合,聚焦科技創新在推動湘潭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重大作用,策劃并推出了深度報道《可上九天攬月 可下五洋捉鱉 看神舟十二號、海牛Ⅱ號等國之重器背后崛起的湘潭力量》,報道獲得了湘潭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高度肯定。該稿件也被評為2021年度中國地市報優秀新聞作品二等獎、2021年度湖南省市州報好新聞獎重大報道獎。第三,豐富內容。在《湘潭日報》副刊上,刊登湯洪波初中班主任張佑君的文章《我與航天員湯洪波的三十年師生情》以及湘潭日報社小記者《寫給湯洪波叔叔的一封信》等。這些報道,深入挖掘了航天員湯洪波的成長故事,有力增強了媒體與讀者之間的良性互動,生動詮釋了航天精神的深刻內涵,進一步提升了湘潭日報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

短視頻方面,我們根據新媒體平臺“內容多、更新快、角度新”等特點,把新聞發布會、航天員與媒體見面等新聞資料進行二次加工,剪輯成了如下短視頻:《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公布 湘潭籍航天員湯洪波擔任指令長》《神舟十七號乘組指令長湯洪波 太空之心從未改變 時刻準備為祖國出征》《神舟十七號乘組指令長湯洪波寄語青少年》等,廣大網友紛紛留言“湯洪波是湖南的驕傲、湘潭的驕傲”“向航天員致敬,為祖國點贊”。同時,采訪團隊負責人深入前方陣地,結合現場獲取的一手信息,組織記者采訪湯洪波的父母、老師、同學及其老家鄰里群眾,深入挖掘湯洪波的成長歷程?!皽椴ㄌ貏e喜歡打籃球,所以身體素質特別好,招飛時一次性就通過了”“他特別淳樸,做事不慌不忙”“他很關心家里,總是要我們兩老歇著,不要干活了”“希望兒子在太空中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完成好工作任務”……通過大家生動的講述,我們制作系列原創短視頻,如《神舟十七號發射升空 湯洪波家“沸騰”了》《神舟十七號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母親希望湯洪波平安健康 為國爭光》等,為受眾呈現了一個立體的航天英雄形象。

微信公眾號方面,湘潭日報社新媒體運營團隊充分利用前方記者現場傳回的圖文、視頻等一手素材,運用海報、長圖、H5等表現形式,增強微信推文的趣味性、互動性,形成了多角度、立體化的傳播。

三、搶抓時效,細節取勝:讓紙媒打造視角獨特的短視頻

全媒體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平臺多、渠道廣、信息海量。針對這些特點,湘潭日報社在湯洪波“飛天”這一新聞事件上,明確了在確保采寫權威報道的前提下,把讓讀者獲得更多有價值的信息,作為重中之重來安排布置。

2021年6月15日,當湯洪波入選神舟十二號飛行乘組的消息傳來后,湘潭日報社第一時間啟動了特別報道機制,由攝影攝像部主任帶隊,多路記者前往湯洪波的老家湘潭縣云湖橋鎮飛欄村,他的母校湘潭市第十七中學、云湖橋中學等地,成為最早一批采訪其父母、老師、同學的媒體。

正是因為搶占了先機,我們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深入采訪。在與湯洪波父親交談中,記者就挖到了“寶”:當年湯洪波收到招飛通知書后,歡喜得跳起來,自己在村口的小賣部買了一掛鞭炮,從大門口一路燃放進來。根據這個細節,我們制作了微視頻《湯洪波父親談兒子的“飛天夢”:當年招飛成功 自己放鞭炮慶?!?,該視頻在微信視頻號上的點擊量達到28.5萬。當湯洪波的父母、親友和鄉親們齊聚收看神舟十二號發射直播盛況時,我們安排一臺攝像機橫屏拍攝記錄現場情況,一臺手機,豎屏拍攝現場細節,并制作不同的視頻產品。最終,我們拍攝到湯洪波媽媽“兩次起身歡呼”“頭一晚因為太興奮、只睡了兩個小時”等細節,在抖音上首發26秒的微視頻《兒子“飛天前一晚” 湯洪波母親興奮得只睡了兩個鐘頭》,點擊量近300萬;在“湘潭在線”App推出1分42秒的短視頻《觀看神舟十二號發射直播 湯洪波母親兩次起身歡呼》,該作品最終獲中國地市報優秀新聞作品短視頻現場新聞類二等獎,實現了流量與創優的雙豐收。

與廣電專業隊伍相比,短視頻制作并不是地市報社的強項,如何脫穎而出,是報人重點思考的課題。湘潭日報社的做法是“揚長避短”,發揮文字記者感情細膩的特長,專注于尋找能與受眾共情、共鳴、直通心底的話題。

2023年10月26日,湯洪波作為神舟十七號指令長,再次出征太空。消息傳來,湯洪波的父母面對眾多記者的提問,回答很簡單、低調。

如何才能打開話題?記者在湯洪波家仔細尋找與上次采訪時的不同之處。最終在堂屋里發現了兩份獎勵證書:一份是湯洪波的“英雄航天員”獎狀,一份是云湖橋鎮發給湯洪波父親湯海秋老人的“先進種糧大戶”獎牌。記者又發現在外面的雜屋里堆放著滿屋子的稻谷,這說明湯海秋2023年還種了田。兒子全身心追逐飛天夢、父親扎根農村辛勞種田,于是,記者和湯父聊起了2023年還種了多少畝田、什么時候收割完的、收成怎么樣。這些話題很快和湯父拉近距離,老人也打開了話匣子:“今年種了120畝田,10月24日才收割完,今年的收成很好”。這些內容都被記者用手機記錄下來,并制作成微視頻《兒子飛天 父親務農湯洪波父親還種了120畝田》。最終該視頻在抖音上播放量超過340萬,微信視頻號播放量達到73萬,在當天所有新聞報道中,成了一個爆款。

類似這樣的獨家短視頻產品,在湯洪波的兩次飛天報道中,湘潭日報在官方抖音號、視頻號上共有13條短視頻獲得10萬+。

猜你喜歡
湘潭日報社神舟
神舟飛船的“變”與“不變”
航天的神舟
神舟十二號的五個“中國首次”
湘潭是個好地方
2019年de第一場雪
夢幻老君山
湘潭紅色文化軟實力的提升研究
湘潭大學藝術學院作品選
神舟十一號與
集體“失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