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化課程建設,創新育人模式

2024-04-02 12:04楊紅班世偉劉千惠
教育家 2024年2期
關鍵詞:跨學科育人素養

楊紅 班世偉 劉千惠

在繼承與創新發展的基礎上,北京市石景山區實驗小學開展課程建設已歷經五個階段?!读x務教育階段課程方案(2022年版)》發布后,學校對課程建設有了新的思考。

立足學校文化,完善課程結構

課程改革建設離不開學校文化的引領。在“培根、育全、揚長”辦學理念的引領下,學校對已有課程進行系統化整合,增加勞動實踐類課程,明確了開展“勞動+”跨學科學習的新思路;將實踐活動融入各領域課程,以“問題引領下的學習”為突破點,開展跨學科主題學習;在課程設置的總體構想之下,不斷優化基于校情的課后服務課程設置。

學校實施“揚長教育”,形成“揚智慧潛能之長,揚個性拓展之長,揚探索實踐之長,揚特色創新之長”的課程體系。該體系涵蓋人文社會、科技創新、藝術審美、健康修養、勞動實踐五大領域,基礎類、拓展類、主題類三大類別。五大領域課程凸顯育人方向與素養提升目標,課程類別凸顯育人的階段性,努力以基礎類課程完善育人基礎,以拓展類課程發展個性特長,以主題類課程提升綜合能力。其中,基礎類課程重在“挖潛能”,使學生不斷發現自己的潛能,茁壯成長;拓展類課程分為學科、實踐活動兩類,重在“展個性”,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使他們綻放活力;主題類課程重在“培素養”,讓學生在跨學科主題活動的實踐中發展創造力。

優化課程內容,踐行“五育并舉”

拓寬課程育人渠道。學校堅持德育為先,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家安全、生命安全與健康等內容融入課程。例如,通過親子講堂、萌娃議事等形式,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將德育知識與實踐有機結合;以校園節日文化為切入點設計相關主題活動方案,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成就感;依托相關國家課題,在畢業年級開設小升初銜接之“向欺凌說不”課程,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的學習生活。

探究跨學科主題學習??鐚W科主題學習活動是踐行“五育并舉”的一個重要切入點。學校新設“我身邊的高鐵”生態文明跨學科主題課程,將生態文明教育融入課程教學與校園文化,引導學生從熱點話題入手,組織其靈活運用道德與法治、語文、科學等學科知識的多樣活動,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此外,學校還借助周邊資源優勢,開發科技館課程與相關活動,通過趣味科普展覽、科普講解、科普課堂等形式,將社會大課堂活動與跨學科學習相結合。

創新實施課程,突出實踐育人

聚焦核心素養落地。學?;趯W科素養要求,創新構建學習方式。例如,以“問題引領下的學習”項目為抓手,持續打造“實智·驗真”課堂。以“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為總目標,以課堂和課程建設為主線,基于問題的發現與解決、合作能力的培養、課堂要素的實施,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又如,為學生提供有聲資料作為閱讀資源,讓他們朗讀典籍中的華章佳句,了解翔實的史料,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

整合拓展勞動課程。勞動實踐類課程通過綜合實踐活動、社團活動、課后服務、節日活動、寒暑假特色作業等方式開展,配套建有體驗園、探究園、研究園三個中草藥農耕基地和一條“研習小徑”。中醫藥文化的融入,讓勞動教育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形成了同一主題下多學科研學互動的研究性學習課程模式。

融合創新實踐課程。學校重視綜合實踐課程及課后服務課程的實施。通過開展“探園、發現”綜合實踐活動,將其打造為學生連接知識與生活的橋梁;確定“樂學、樂享、樂創”的主題校園節日實踐活動,以“樂”字為核心,結合各學科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樂于學習、分享、創造。

在進行課程設計與改革的過程中,我們收獲了許多,也面臨著一些困惑,如怎樣才能更有效地評價主題實踐課程,等等。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將繼續努力前行,讓學校的每處角落都洋溢教育的智慧,讓學生的每一分鐘都能享受成長的快樂,讓教師在每一堂課上都能享受教書育人的幸福。

猜你喜歡
跨學科育人素養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跨學科教學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初中歷史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的實踐與思考
應用型高校推進跨學科人才培養的路徑探索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三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八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七測
商標跨類保護的跨學科解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