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信息化技術的混凝土質量管理策略探究分析

2024-04-04 09:55楚娜
廣東建材 2024年2期
關鍵詞:信息化混凝土生產

楚娜

(甘肅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在實現“碳中和,碳達峰”戰略目標的時代背景下,建筑工程面向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為助推新型智慧城市高質量發展建設提供驅動力?;炷磷鳛榻ㄖこ讨惺褂米顝V泛的基礎材料之一,其質量直接影響了工程的安全、穩定和耐久性?;炷廉a業面向低碳、環保、節能和智能化方向轉型升級,通過多元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是非常重要的發展方向[1~4]。

信息化技術在混凝土質量管理中的應用,已成為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質量控制能力和數據追溯性的重要方法。國內諸多學者針對信息化的混凝土質量管理進行了大量研究,如李鑫生等[5]基于數字化技術、BIM 技術等提出混凝土物料信息化管理手段,并形成一站式的混凝土管理平臺,實現了基于施工總包方的混凝土物料全過程數字化管理,對提升特大樞紐型項目的現場物料管理生產效率、管理效率及決策能力的價值;楊杰等[6]利用北斗三號衛星、5G、物聯網等技術建立瀝青路面數字化施工質量評價系統,滿足了瀝青路面施工數字化發展需要,解決了路面施工質量評價滯后性的問題,具有一定的理論和推廣價值;楊奔[7]基于建筑信息化的素混凝土有限元模型從基本參數的設置、混凝土材料參數的設置等方面,對常規素混凝土有限元模型關鍵參數如何設置進行了研究,為相關的工程技術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

文章以甘肅省蘭州市某建筑工程中信息化技術在混凝土施工應用為例,從混凝土質量管理的現狀出發,結合本項目特點分析了信息化技術在混凝土質量管理中的應用場景,探索了基于信息化技術的混凝土質量管理的措施。旨在豐富混凝土質量控制和綜合管理的策略,對實現建筑工程高質量發展和信息化工程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1 混凝土質量管理的現狀

目前,混凝土質量管理已經成為工程建設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其質量控制和管理已經涉及到了混凝土生產、運輸、澆注和養護等過程,同時在混凝土生產過程中需要遵循一系列規范和標準,如GB/T 50483-2018《混凝土質量控制技術規程》、JGJ/T 266-2019《混凝土強度檢驗規程》等。然而,在實際應用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如質量標準尚未完善、質量監管體系薄弱與環保技術應用不足。

1.1 質量標準尚未完善

混凝土質量標準是對混凝土材料進行技術規范和性能評價的依據,是保障混凝土質量穩定和施工安全的基礎。我國的混凝土質量標準主要是由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組成,但是其中一些標準還不夠完善,無法滿足實際生產的需要。例如,有些標準涉及混凝土制備、強度等基本原則;還有一些重要的領域和特殊情況沒有建立相應的標準,如混凝土在大壩、隧道等極端溫度下的性能、高強度混凝土等。

1.2 質量監管體系薄弱

混凝土質量管理方面,質量監管體系薄弱是當前存在的一個問題。我國混凝土質量監管的職責被劃分為多個部門負責,而且這些部門之間的職責界限不夠清晰,相關工作協調不足,導致監管體系效率低下。當前,我國混凝土質量管理的相關法規標準尚未完善,對于施工方的混凝土質量監督和管理并沒有一套完整、統一的規定,這也就導致了混凝土質量監管的標準不統一,監管缺乏依據,劣質混凝土難以得到有效地控制。

1.3 環保技術應用不足

混凝土在現代建筑工程中應用廣泛,同時也給生態環境帶來影響。傳統的混凝土生產過程中多采用水泥、石灰石等原材料,對于零碳火山巖、再生骨料等環保材料應用較少,導致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害氣體,給生態環境帶來嚴重的污染。同時,混凝土施工所使用的機械設備和工程車輛,也會排放出大量的廢氣、廢水、噪聲等有害物質,對生態環境造成不良影響。

2 信息化技術在混凝土質量管理中的應用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其在混凝土質量管理領域的應用也越來越成熟。運用大數據、物聯網與云計算等信息化技術可以幫助混凝土質量管理達到更加高效、準確、可靠的目的,并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

2.1 信息采集與處理

在混凝土生產過程中,基于信息化技術可以更好地實現生產工藝基礎信息采集與處理。通過使用各種傳感器、監測設備和檢測儀器等,實時收集混凝土生產、運輸、澆注等環節中的設備和材料的各種數據、指標和參數。同時,使用信息處理軟件將這些數據進行整合分析,得出有關混凝土質量的各種指標和參數,為混凝土質量管理提供更加科學、準確和全面的數據支持。

2.2 遠程監測與控制

在混凝土生產和施工過程中,通過混凝土生產現場與中心數據管理中心的網絡連接,使用遠程監控與控制技術實現對生產設備和施工現場的遙控監測和的實時數據采集,并將數據傳輸給管理人員,以便及時掌握整個生產過程中的信息。通過遠程監測系統,可以實時了解混凝土生產過程中的數據變化和施工現場的情況,并及時掌握混凝土施工的質量和進度情況。

2.3 數據分析與應用

通過信息化技術的支持,可以實現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的實時數據存儲、查詢和分析,提高數據的可追溯性,從而得出各種有關混凝土質量的指標和參數,為混凝土質量管理提供科學、準確、全面的數據基礎。同時,結合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針對已有的生產數據開展深入的數據挖掘和分析,選擇最優的生產參數和生產工藝,進一步更科學地實現生產質量預測和處理各種問題。

3 基于信息化的混凝土質量管理策略

3.1 優化生產管理和技術工藝

在混凝土生產和使用過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水泥、砂石等原材料,這些原材料的采礦、生產和運輸等環節會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時也會產生大量的碳排放。通過混凝土生產與機器人技術、大數據分析等信息化技術領域的聯動,實現生產智能化,提高生產效率和混凝土質量。

主要表現在對生產過程進行全面管理和監控,包括原材料供應、生產設備運行、人員分配等,從而優化生產計劃和資源調度,提高生產效率;對生產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數據監測和分析,發現質量缺陷,及時進行處理和改進,從而優化工藝流程,提高生產效率和混凝土質量;對混凝土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問題進行跟蹤和管理,預警和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確保生產過程中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對混凝土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進行監測和控制,及時發現并處理污染問題,從而優化環??刂?,減少對環境的影響。通過優化生產管理和技術工藝,降低混凝土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量,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施工風險和成本,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3.2 強化質量監管和檢測體系

強化質量監管和檢測體系在混凝土質量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依托信息化技術可以為混凝土生產和施工提供更加專業、嚴謹、科學的數據支持,同時還可以提高混凝土質量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在混凝土質量監測和檢測中基于信息化技術,建立實時監控系統和數據集中式管理系統,將各環節數據匯聚起來,監測工程中混凝土質量變化,及時預警并解決問題,有效提高質量保障能力。運用信息化技術對混凝土的生產過程及相關信息的追溯與管理,確?;炷恋膩碓?、材料、生產、運輸、使用等全過程的質量可控、可追蹤、可溯源,并及時發現和糾正問題。在數據方面更加準確地采集并分析混凝土的各項指標和參數,如強度、密度、波速、溫度、濕度等,從而確?;炷吝_到設計要求和標準,同時可以通過數據分析和模型預測,對混凝土質量進行預警與預測,及時發現和處理可能存在的問題,提前做好風險防范,降低質量風險和損失。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混凝土質量標準、規范和行業標準的全面數字化,明確生產環節各項質量要求及執行細則,規范管理流程,提高標準的權威性、可操作性和實用性,對混凝土質量標準和規范進行建設和持續完善。

3.3 建立協同共享和聯動機制

在混凝土質量管理中,建立混凝土質量管理的協同共享和聯動機制是信息化技術在混凝土質量管理中非常重要的應用途徑之一。通過協同共享和聯動,可以讓各個部門和人員互相配合,形成一個完整的信息化協同體系,實現混凝土質量管理的高效運轉,進而保障混凝土質量的穩定性、一致性和可靠性。

首先,運用信息化技術實現數據共享和信息互通,各個環節的數據可以集成至同一平臺,形成一張全景式、綜合性的信息體系。這樣,不同部門的工作人員可以隨時獲取所需的數據和快速而及時的傳遞信息,讓每個工作人員能夠更好地理解任務,了解進展情況,分享經驗和知識,并提高整體團隊的協作效率。其次,在混凝土質量管理過程中,涉及到多個部門和人員,所使用的工藝也各不相同。有些人需要通過傳統的表格和經驗進行質量評估,而有些人則需要利用專業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和研究。因此,建立協同共享和聯動機制,可以將不同的工藝和工法相互結合,從而提升質量管理的準確性和效率。同時,在混凝土質量管理過程中,各個環節之間往往存在著相互依存的關系,比如,原材料采購部門需要根據混凝土設計強度確定原材料配比方案,而測量部門則需要根據混凝土強度進行檢測和計算。因此,這些環節的聯動需要借助信息化技術實現數據的自動化傳遞和轉換。

4 結束語

在當前數字化時代背景下,信息化技術在混凝土質量管理的應用和發展方面具有明顯的潛力和優勢?;诖髷祿?、物聯網、5G 等先進的信息化技術的聯動耦合,構建混凝土質量監測控制系統、質量分析預測模型、質量信息協同共享等,科學高效地進行數據采集、質量分析和綜合管理。為提升混凝土質量管理的精度和效率,降低工作成本和時間成本,實現混凝土生產數字化、智能化、信息化與智慧化。

猜你喜歡
信息化混凝土生產
混凝土試驗之家
關于不同聚合物對混凝土修復的研究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兒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用舊的生產新的!
混凝土預制塊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壩中的應用
“三夏”生產 如火如荼
混凝土,了不起
S-76D在華首架機實現生產交付
信息化是醫改的重要支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