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知思想視域下0~3歲親子閱讀的策略研究

2024-04-05 16:02楊牧
東方娃娃·保育與教育 2024年1期
關鍵詞:陶行知親子嬰幼兒

楊牧

“親子閱讀”不僅對幼兒的身心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還有助于拉進親子關系,激發并培養幼兒對閱讀的興趣。為了更好地推動親子閱讀的實踐研究,筆者借鑒陶行知先生“六大解放”的思想,結合0~3歲嬰幼兒的發展特點,探索出讓親子閱讀“活”起來的六條策略,以有效推動嬰幼兒閱讀興趣、能力以及綜合素養等方面的良性發展。

一、0~3歲嬰幼兒親子閱讀現狀

從一定角度來說,閱讀是一種從圖畫和文字等書面符號中獲取意義的心理過程。這樣來看,閱讀并不僅僅是簡單的信息讀取,而是由感知、推理、評價、判斷、想象等一系列心智活動構成?!坝H子閱讀”,簡單理解就是親子之間依靠語言、動作、符號等媒介完成從圖書中構建意義的過程,著重強調親子的親密性,以提高嬰幼兒的閱讀興趣,促進其社會性發展,達到教育真正的目的。[1]

筆者通過對相關文獻的整理,歸納總結了當前親子閱讀的現狀,其問題主要有:家長對親子閱讀的認知水平不高,缺乏教育意識;家長對親子閱讀的重視程度不夠,閱讀書目單一;家長在親子閱讀時缺乏策略和方法,孩子的閱讀興趣不高。[2]

二、親子閱讀對于3歲以下嬰幼兒身心成長的價值

2021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的《托育機構保育指導大綱(試行)》關于嬰幼兒的閱讀目標為:愿意聽故事、看圖書,初步發展早期閱讀的興趣和習慣。3歲以下嬰幼兒正處于語言發展的關鍵期,親子閱讀能對嬰幼兒語言發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嬰幼兒期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期,良好的語言發展也能促進大腦的發育。因此,我們要重視親子閱讀的有效實踐,努力為嬰幼兒帶來愉悅的閱讀體驗,讓其對閱讀感興趣,愿意在親子共讀中積極、主動地表達,進而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1.親子閱讀有助于嬰幼兒的語言發展及創造力激發

0~3歲是嬰幼兒語言發展的準備期、詞匯的儲備期,為“學話”奠定基礎。在這個階段,嬰幼兒從最初的哭聲到咿呀模仿,從單個詞到簡單句,一步步從“聽”轉向“說”。家長朗讀繪本這一獨特的閱讀形式,成為嬰幼兒語言發展的重要渠道。在親子閱讀中,嬰幼兒通過“聽”拓展了自身的語言能力,在與成人對話中實現了語言的交流。更重要的是:輕松、親密的閱讀環境有助于形成寬松的語言表達氛圍,增加親子之間的互動。

除此之外,閱讀的價值還體現為對嬰幼兒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創造力作為知識經濟時代的重要能力,并非完全與生俱來,而是需要在適宜的引導和外界刺激下,通過直接或間接經驗獲取。而閱讀通過視聽結合,成為其發展想象力和創作力的重要途徑,對幼兒的成長具有獨特價值。

2.親子閱讀有利于嬰幼兒情感萌發及拉近親子關系

有溫度的陪伴有助于豐盈嬰幼兒的心靈,更是建立親密親子關系的有效渠道。松居直認為:“圖畫書是幫助成人和幼兒建立溝通、情感的媒介,這也是幼兒和成人通過圖畫書進行親子閱讀的目的?!盵3]所謂的情感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親子關系的緊密。0~3歲嬰幼兒的閱讀特點主要是視覺主導、重復性高、互動性強,通過多種感官豐富體驗。這要求家長在閱讀時給予嬰幼兒積極的回應,如對視、觸摸、對話等,在互動過程中拉進親子關系。二是社會情感的萌發。0~3歲嬰幼兒盡管還難以完全理解故事的內容與角色,但他們通過閱讀者的面部表情和動作行為,也可推測故事角色的情緒、情感的發展與變化。

3.親子閱讀有益于嬰幼兒人格塑造及學習品質的養成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重視幼兒學習品質,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表現出積極態度和良好行為傾向是終身學習與發展所必需的寶貴品質?!庇H子閱讀中,嬰幼兒可通過和圖畫書以及與成人、環境之間的互動來塑造良好的品質。國內外的優秀繪本包含著豐富的教育契機,嬰幼兒可以通過移情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吸收故事或是角色身上的閃光點,在感受角色、理解情節的過程中促進親社會情感的萌發以及想象力與創造力的發展。

三、“六大解放”思想在親子閱讀中的實踐

陶行知先生提出解放頭腦、雙手、眼睛、嘴巴、時間、空間的“六大解放”教育思想,反映了其“兒童為本”的教育理念?!傲蠼夥拧钡慕逃砟顚τ?~3歲親子閱讀來說具有極強的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

1.從相對固定到靈活生動——解放閱讀空間

陶行知先生提出要解放兒童的空間,使之能接觸大自然和大社會,以發揮其內在的創造力。親子閱讀中,良好的閱讀環境是閱讀質量的重要保障,但家長往往并不重視閱讀環境的創設,導致很多嬰幼兒壓根沒有獨立的閱讀空間和適宜的閱讀環境?;诖?,解放嬰幼兒的閱讀空間,創設溫馨、富有安全感的閱讀環境迫在眉睫。而光線充足的陽臺、母親的懷抱、與閱讀內容適宜的場地,甚至是公園、草地等,都可以成為理想的閱讀場所。結合嬰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還可以準備像帳篷、沙發等比較有包裹感的物體,會更有利于嬰幼兒產生安全感,更好地參與閱讀。[4]

2.從集中整合到碎而有度——解放閱讀時間

為了培養幼兒的專注力,家庭教育中多提倡對3歲以上幼兒的時間進行整合,減少碎片化學習。但是,0~3歲嬰幼兒尚處于無意注意階段,注意力容易轉移,1歲時的注意力約為1分鐘,2~3歲時注意力增加至7~9分鐘。結合0~3歲嬰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應允許并鼓勵3歲以下嬰幼兒進行碎片化閱讀,但要“碎”而有度。這就要求成人時刻關注嬰幼兒的閱讀狀態,追隨幼兒的興趣,親子閱讀的時間從嬰幼兒感興趣開始到嬰幼兒喪失注意結束,并在“隨時閱讀、隨趣而止”的基礎上根據嬰幼兒的身心發展情況逐步延伸、調整,逐步培養嬰幼兒的閱讀技巧與專注度。

3.從任意閱讀到精準選擇——解放幼兒眼睛

解放兒童的眼睛,就是要讓嬰幼兒多翻書、多看書,但由于3歲以下嬰幼兒年齡較小,不能完整且直接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要,因此“看什么”就需要成人來選擇和把控。當前市面上的閱讀材料較為豐富,主題和價值取向多元,但適合0~3歲嬰幼兒閱讀的繪本及選擇標準缺乏系統的整合。筆者結合嬰幼兒的年齡階段、閱讀特點和自身的實踐經驗,對適合0~3歲親子閱讀的繪本進行了匯總和推薦,如表1所示。

4.從單一互動到多元探索——解放幼兒雙手

針對0~3歲嬰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鼓勵親子閱讀時家長能解放幼兒的雙手。陶行知先生認為幼兒主要是在“做中學”,這也體現了幼兒“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的學習方式。筆者認為這樣的形式同樣適用于嬰幼兒閱讀。在0~1歲孩子的眼里,書是玩具,他們主要依靠聽和身體接觸進行閱讀。1~2歲的孩子,動作技能有所發展,他們會通過翻、抓、咬、撕扯書等獨特的方式進行閱讀,通過眼睛閱讀的時間有所提升。2~3歲時,幼兒的理解力、觀察力、想象力都有所發展,親子閱讀時可以給他們更多的操作機會以滿足、支持其閱讀需要。[5]如繪本“奇妙洞洞書”系列,這些繪本里的洞洞有的是車子的輪胎,有的是蘋果的蛀洞,有的是貓頭鷹的眼睛……幼兒在讀的時候可以摸一摸、抓一抓、戳一戳。多元的閱讀方式不僅有利于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還能促進其多感官能力的發展,幫助其獲得新的知識和經驗。

5.從平面閱讀到趣玩故事——解放幼兒大腦

陶行知先生認為發展幼兒的創造力就要解放他們的大腦,鼓勵幼兒積極思考,挖掘幼兒的創造潛能。而在親子閱讀中,要想解放幼兒的大腦,就一定要先解放成人的大腦。適合嬰幼兒的閱讀方式除了翻讀外,還有繪本游戲、情景表演、圍裙劇、故事盒子等,這些閱讀方式相較于單純的閱讀更有趣,且親子互動性更強。以親子閱讀《咕咚》為例,繪本的角色豐富,故事情節有趣且不復雜,非常適合在家庭中表演。嬰幼兒也可以在表演中更加真切地感受不同動物的形象特征。家長可用角色扮演法,和幼兒一起扮演繪本中的動物角色,引導他們模仿角色的語音語調和動作表情,從而更好地理解繪本內容,加深情感體驗。此外,還可以模擬故事中出現的聲響,讓幼兒親耳聽一聽“咕咚”聲。通過這樣的互動、表演,親子關系得以加深,嬰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動作表現能力也有了更多的發展機會。

6.從一問一答到有效提問——解放幼兒嘴巴

要想解放幼兒的嘴巴,除了營造一個幼兒想說、敢說的閱讀環境外,更重要的是家長的引導與鼓勵。隨著幼兒年齡的不斷增長,家長可適當增加親子閱讀中的提問。有效的提問有利于激發嬰幼兒的閱讀興趣,以及對繪本故事的進一步理解。比如在親子閱讀《早餐,你喜歡吃什么?》時,家長可以這樣提問:“早餐,如果你喜歡吃魚,你是什么?”“你還可以是什么?”“早餐你喜歡吃什么?為什么?”通過這樣的提問來引發幼兒思考,遷移已有經驗,增加新的經驗,也更有利于他們思維及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

綜上所述,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六大解放”教育思想,對指導0~3歲親子閱讀活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以“六大解放”為思考方向,不僅幫助家長明確了“兒童為本”的教育理念,更以此為支架,建構了有效的嬰幼兒親子閱讀策略。

參考文獻

[1]孟慶艷.芻論 0-3歲嬰幼兒繪本閱讀的家庭指導[J].牡丹江教育學院報,2015(10):47-48.

[2]何彩平.0-3歲幼兒家庭早期閱讀環境狀況調查[J].早期教育.教科研,2012(9):54-55.

[3]松居直.幸福的種子[M].南昌: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16:24

[4]王莉.0-3 歲嬰幼兒家庭親子閱讀的現狀及指導策略:以保定市為例[D].保定:河北大學,2014.

[5]李亞珍.試論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6(23)

猜你喜歡
陶行知親子嬰幼兒
我們的100期紀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錄
護理嬰幼兒五不宜
圖解嬰幼兒窒息緊急處理
逆境商 從嬰幼兒開始培養
陶行知生活力專題研究的形成及其發展趨勢
隔姜灸治療嬰幼兒嘔吐60例
陶行知的賞識教育法
親子臉
親子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