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數字勝任力的提升路徑研究

2024-04-06 06:19王璐王曉琳晏雙生
中國軍轉民 2024年3期
關鍵詞:勝任數字化思政

王璐 王曉琳 晏雙生

隨著人工智能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以下簡稱“高校思政課教師”)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學習方式都發生了變革,教育數字化轉型對思政課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出新要求。在此背景下,有必要明確思政教師數字勝任力的內涵以及提升路徑。

一、教師數字勝任力的內涵

2006 年,歐洲聯盟(以下簡稱“歐盟”)發布的《終身學習核心素養:歐洲參考框架》,首次提出“數字勝任力”一詞,其定義為“自信和批判性地使用 ICT 進行工作、學習、自我發展和社會參與的能力”[1]?!皵底謩偃瘟Α笔状翁岢鼍嘟癫贿^十幾年,在初期,數字勝任力用來形容數字時代的公民應具備的綜合能力,后來專家學者逐漸將數字勝任力引入到不同的領域,用以定義不同行業人群的綜合能力與特質。

在教育領域,教師的數字勝任力仍是一個相對新的研究方向,學者們對其進行了初步研究,目前學界對于教師的數字勝任力概念認識尚未形成統一,但大致可以得出高校思政課教師的數字勝任力是一套能夠促進有效利用數字技術開展高校思政教育和實現優質教學的能力。這些能力包括與數字教學相關的知識、技能、動機、態度和個人特質等。

二、高校思政課教師數字勝任力提升的必然性

(一)高校思政課教師數字勝任力的提升是新時代立德樹人的必然要求

隨著數字化社會的到來,我國越來越重視數字技術對教育的影響。黨的二十大首次將“推進教育數字化”[2]寫入報告,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明確了教育數字化未來發展的行動綱領。高校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它在課程建設、人才培養中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因此,加快高校思政課教師的數字勝任力建設是順應數字化浪潮,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思政課建設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實施“積極推動人工智能與教育深度融合,促進教育變革創新”[3]重要思想的關鍵舉措。

(二)高校思政課教師面臨著數字時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新挑戰

數字化轉型為教育教學帶來了新的機遇。但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數字技術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產生了“沖擊”與“變革”的雙重效應。各種錯誤的社會思潮在數字時代傳播得越來越隱蔽、越來越自由。因此,在數字時代,思政課教師應創新推進數字時代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守住數字媒體意識形態的主戰場。

三、高校思政課教師數字勝任力的現狀

(一)數字風險識別力弱,意識形態受到沖擊

由于數字時代的復雜性和多樣性,風險識別異常困難,大數據通過信息標簽化處理、用戶數據收集和分析、精準推薦信息三個步驟掌握著信息資源配置權,信息承載的道德觀念、價值取向和政治情感也隨之被傳送給用戶,互聯網正在成為影響政治意識形態的重要渠道[4]。迎合用戶偏好的大數據推薦方式,更傾向于傳播“用戶喜歡的”而不是“用戶需要的”意識形態,這大大沖擊了思想政治教育傳播主流意識形態的地位,削弱了高校思政課教師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價值引領的作用。

(二)數字技術掌握不足,與教育教學融合程度低

我國的各級各類學校已基本具備信息化教學環境,搭建無線網絡的學校數量超過21 萬所,86.2%的學校實現了多媒體教學設備全覆蓋[5],大學的數字化基礎設施更是完備,然而物質的完備并不代表可以得到有效的利用。如果教師沒有相應的與時俱進的能力結構作為支撐,教育數字化轉型就是一句空話,甚至會出現傳統方法與新技術結合反而產生1+1<2 的負面效果,從而阻斷新技術的應用,阻礙教育發展的現象。

數字技術涉及計算機、信息技術等多種學科知識,思政教師大多出身于人文社科,數字應用能力較弱,尤其是一些年紀較大的思政教師掌握數字技術的進度緩慢,難以將其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造成對人工智能技術的恐懼心理。較低的技能素養加上互聯網的復雜性,可能會引發信息泄露、侵犯隱私等風險,導致部分教師不敢接觸數字技術。許多教師的數字能力依舊止步于播放視頻或者課件,多媒體教室利用率低[6]。所獲得的教育數據多是“表層數據”“碎片數據”,缺乏對數據深度挖掘,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應用價值低[7],囿于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始終未能走出傳統思政課教育教學的“舒適圈”,無法在計算機支持的協作教學中實現自身發展,無法在新時代背景下提供更加高效的思政教育教學,技術和教育兩方面融合仍處于淺表階段。

四、高校思政教師數字勝任力的提升路徑

(一)堅持主流政治意識形態引領大數據推薦

主流意識形態具有凝聚和引領作用,能夠驅動互聯網成為傳播工具。這就需要高校思政課教師堅守主流意識形態傳播職責,破除唯算法論、唯數據論,提高數字風險警惕,過濾不良信息,關注思想政治教育與受教育者本體需求的結合點;增強主流價值觀大數據推薦,利用好《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和平臺,做好輿論引導、思想引領;實施思想政治教育時充分利用好互聯網這個輿論陣地,依據受教育者特點,適當調整教育內容,靈活運用教育方式,及時調整教學進度,在符合主流價值的前提下,推薦受教育者感興趣的信息,提高學生在學習思政時的趣味性和自主性。

(二)推進數字技術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數字技術的助推,數字技術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約束,兩者深度融合才能提升思政教師的數字勝任力。

要加快二者的融合,應轉變教師對數字技術的態度,提升教師對數字技術學習的主動性。面對教師隊伍中存在的抵觸情緒與失敗情緒,教育部門和學??梢杂蓽\入深、由易到難地分析和講解數字技術的基本內涵與使用價值,做好教師隊伍的數字學習態度轉變工作。教師也應主動將自身數據素養的提升融合于數字化教學實踐的整體過程中,不斷嘗試和探索,在實踐中積累自信,加快自身對數字技術學習的態度轉變。

同時,教師應明確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的限度。數字賦能思政扮演的是“服務”的角色,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地位和學科屬性沒有變,思想政治教育依舊是思想引導和行為塑造的實踐活動。數字技術在思政中的應用仍需要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指導,以習近平總書記有關人工智能、網絡思政的論述為行動指南,探尋數字技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內在理論與應用價值。

五、結語

教育數字化轉型在推動人工智能與教育教學融合的同時,也對高校思政課教師的數字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對數字風險識別能力弱、數字技術與思政教育結合度低等問題,本文提出了相應的改進建議。但是思政教師的數字化轉型絕對不止本文所列出的幾個問題和改進途徑,例如思政教師數字勝任力框架和勝任力評價指標體系問題等還有很大的探討空間。

猜你喜歡
勝任數字化思政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軟件工程勝任力培養及實現途徑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思政課“需求側”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新形勢下如何增強會計從業人員職業勝任性
基于勝任力的人力資源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