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字之差 撥開一片印制疑云

2024-04-06 21:14王天楊
中國收藏 2024年3期
關鍵詞:四明印制鈔票

王天楊

上海四明商業儲蓄銀行,簡稱“四明銀行”,成立于光緒三十四年八月十六日(1908年9月11日),是我國創立較早的民族資本大銀行之一。由寧波幫人士袁鎏、周晉鑣、陳薰、虞洽卿、李云書、孫衡甫等人發起創立,股本定額規銀150萬兩,行名取自浙江舊寧波府的別稱。四明銀行在成立之初就擁有了貨幣發行權。

行名一反常態

四明銀行經清政府度支部批準于宣統元年(1909年)開始發行紙幣,至1934年,約共印刷22種券。從現存的實物看(詳見表一),晚清時期票面上印制時間為“大清宣統元年春壬正月谷旦”,即公元1909年1月22日,由上海集成圖書公司和上海商務印刷館印制的洋票,沿用至民國初年,行名皆為“上海四明銀行”。

由表可知,民國時期由美國鈔票公司、德國鈔票公司、英國華德路公司印制的各版紙幣上,行名均為“四明銀行”,而民國十年(1921年)由財政部印制局印制的紙幣,行名卻一反常態地用了晚清時期常用的“上海四明銀行”(圖1)。印制紙幣是非常嚴肅的事情,行名的確定自然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如此獨特的行名,預示著民國十年財政部版的紙幣必然有著特殊的遭遇和歷史使命。

一元券印制之謎

表一 存世四明銀行紙幣概況

圖1 民國十年(1921年)財政部印制局版上海四明銀行一元券(上有地名標記NP、SH)

1920年4月,四明銀行便向財政部提交向美國鈔票公司訂印150萬張民國九年版銀元券的申請,12月財政部幣制局批復允準。其實在財政部批復之前,四明銀行已就有關訂印紙幣事宜與美國鈔票公司達成了協議,美國鈔票公司于1922年12月將印好的紙幣運到了上海,四明銀行于1923年1月、5月先后兩次從海關提取運回。根據1923年2月四明銀行報送財政部幣制局的材料可知,當時四明銀行向財政部提出向美國鈔票公司訂印的銀元券總額為526萬元,其中,一元券80萬張、80萬元,五元券57.2萬張、286萬元,十元券12萬張、120萬元,五十元8000張、40萬元。但在美國鈔票公司印制的民國九年(1920年)版銀元券中,現存實物僅見五元、十元、五十元券,一元券未發現。在四明銀行自己編制的《四明銀行種類數額表》中也沒有關于一元券的記載。這足以說明美鈔公司沒有印制過一元券,或者印制之后銷毀了。

圖2 民國九年(1920年)四明銀行一元券

圖3 民國九年(1920年)四明銀行一元券樣本

現存實物中的民國九年版四明銀行一元(圖2),票面上沒有印制單位,目前爭議很大。此券上有“CP”暗記,上海博物館研究館員周祥先生認為此券的印制單位應為上海商務印書館,但按照當時國內的印刷技術,根本無法達到這么高的印刷質量,因此不免讓人質疑;也有學者認為其由美鈔公司印制,因為美鈔公司有跟五元、十元、五十元券一批的一元券的票樣,且完全一致(圖3)。這足以說明此券的鈔版是美國鈔票公司制作的,但是上文中提及的美鈔公司和四明銀行的材料中都明確了,美鈔公司沒有印制此一元券。

筆者認為,最可能的情況是德國鈔票公司用美鈔公司制作的鈔版印刷了少量的民國九年版一元券。一是美鈔公司制作鈔版給其他公司印刷,在四明銀行清代的票券中都是這么做的;二是在下一版也就是民國十四年(1925年)版的印制中,四明銀行由于印刷費用的問題與美鈔公司解約,改由印費相對低廉的德國印鈔公司承印。這說明四明銀行與德國鈔票公司的關系非同一般。在大量印刷之前,利用現成的鈔版,讓德國鈔票公司試印一部分紙幣的可能性很大。真正的答案,只能等到更多的相關檔案被發現和公開,才能解開謎團。

大大增加發行量

不論是哪個印制單位印制的民國九年版一元券,印刷數量都非常少,不能滿足四明銀行的需要。儲建國主編的《寧波幫與中國近代銀行》一書中提到:1920年9月第二次印刷銀元兌換券,面值為一元、五元、十元、五十元四種,其中后三種由美國鈔票公司承印,而一元券則未印廠名。該類券除紙質脆硬、容易折損外,還出現了假票。后來委托財政部印刷局印制一元券,以繼續流通市場。在民國十一年書字第102號的幣制局公函中,有這樣的內容:“逕啟者,前聚呈稱從前所發上海通用鈔票紙張損壞,擬向美國鈔票公司另印新票,以資收換。嗣因美國鈔票公司印費太貴,又將一百萬張悉數改由財政部印刷局印制,訂立合同,先后呈報本局備案”。

由此就出現了獨特的民國十年版財政部印制局印制的上海四明銀行紙幣。晚清時期的四明銀行紙幣由國內的印刷公司印制,抬頭皆用“上海四明銀行”。財政部印制局印制的一元券也采用“上海四明銀行”,或許是一種傳統,抑或是在國外印鈔公司壟斷商業銀行紙幣印刷市場的情況下,財政部印制局以獨特的方式展示著自己的優勢。

結合合同(圖4)和存世所見實物可知:民國九年財政部印制局版上海四明銀行一元券的發行量為10 0萬張;所用紙張為美國克蘭紙廠最上(等)鈔票紙,厚度參照民國九年察哈爾興業銀行一元紙幣(圖5),所用紙張大小參照民國十年勸業銀行一元紙幣(圖6);所見地名僅有“ S H ”上海和“NP”寧波兩種地名。

圖4 財政部印刷局承印四明銀行紙幣合同

圖5 民國九年(1920年)察哈爾興業銀行一元紙幣

筆者認為,四明銀行嫌印費昂貴,一元券改由財政部印制局印制,只是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四明銀行通過這樣的方式,大大增加了紙幣的發行數量。據現存美國鈔票公司檔案記錄:1922年2月,美國鈔票公司印制五元券88萬張、十元券60萬張、五十元券2萬張,總數為150萬張。也就是在不改變總印張數的情況下,美國鈔票公司實際印制了五元券440萬元、十元券600萬元、五十元券100萬元,總額達到了1140萬元。加上財政部印制局印制的1元券100萬張、100萬元,遠遠超出1923年2月四明銀行呈報幣制局的印制總數500萬元的限額。

對于銀行而言,發行業務既是銀行資金來源途徑之一,也是銀行獲取高額利潤的一個重要手段。發行紙幣有非常嚴格的規定,除向主管單位財政部幣制局繳納相當數量的保證金(現金、債券、股票、房產等)外,與印制單位訂立合同也需要備案和獲得批準。四明銀行通過上面的方式,瞞報財政部幣制局,使自己擁有了更多的紙幣發行量,以獲得更多的利益。財政部印制局印刷的上海四明銀行一元券,代表了當時國內的最高水平,但是假票(圖7)泛濫,表明其與當時國外先進的印鈔公司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在下一版(民國十四年)的四明銀行紙幣印制時,四明銀行解除了與美國鈔票公司的合同,改由德國鈔票公司印制(圖8)。

民國九年財政部版的上海四明銀行一元券的獨特的魅力,期待更多人去挖掘。

圖6 民國十年(1921年)勸業銀行一元紙幣

圖7 上海四明銀行一元券老假票

圖8 民國十四年(1925年)德國版四明銀行一元券

猜你喜歡
四明印制鈔票
墜落月亮
漢江河口區四明灘段四明上護岸坍岸修復技術
內容豐富印制精美老掛歷成為收藏界新寵
去世66年后,他的肖像上了鈔票
榮譽與商機共存 第八屆口華印制大獎
圖書印制時效保障探析
不要讓昨日的沮喪令明天的夢想黯然失色
生命的價值
厚膜導電細線印制的研究
論四明雕版印刷及范氏天一閣刻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