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蠶豆種植與病蟲害防治技術探究

2024-04-08 10:54高菊霞
廣東蠶業 2024年1期
關鍵詞:蠶豆蚜蟲中耕

高菊霞

(天??h哈溪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 甘肅武威 733206)

蠶豆又稱羅漢豆,作為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在我國許多地區廣泛種植。蠶豆不僅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可作為日常烹飪食材或加工成各種食品,還具有多種用途,如制作肥料、飼料等。隨著人口的增長,人們對蠶豆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因此,提高蠶豆的產量和品質,對于保障糧食安全、提高農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蠶豆種植產業面臨著許多挑戰,如氣候變化、病蟲害和土地資源的有限性等。這些問題會影響蠶豆的產量和品質,進而影響蠶豆種植的經濟效益,不利于實現增產增收的目標。因此,有必要通過研究蠶豆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技術,優化蠶豆種植生產過程,提高其產量和品質。

1 種植技術

1.1 合理輪作

蠶豆在生長過程中需要豐富的營養和充足的水分,其生長狀況受土壤質地和氣候條件影響十分顯著,若種植者在田間實行連作,會導致土壤養分的枯竭和病蟲害的累積,影響蠶豆的品質和產量[1]。因此,合理輪作是提高蠶豆產量和品質的重要措施。理想的情況下,蠶豆應與禾本科作物進行輪作,如小麥、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生長過程中吸收的養分與蠶豆不完全相同,因此可以有效地避免土壤養分的單一消耗,保持土壤肥力。同時,禾本科作物的根系發達,有助于改善土壤結構,為蠶豆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

在進行輪作時,要注意作物的生長周期。不同的作物有不同的生長周期和生長階段,通過合理輪作,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和氣候資源,確保各種作物的正常生長和發育。此外,也須考慮作物的生長特點,例如蠶豆適合在較寬的行距上種植,而小麥則適合密植。因此,在制訂輪作計劃時,應根據作物的生長特性和生長周期進行合理安排。

1.2 精細化整地

精細化整地是蠶豆種植的重要環節之一,做好這一工作,可以改善土壤環境,提高蠶豆播種質量和出苗率,促進蠶豆的生長和發育。精細化整地一般宜在秋季進行,此時氣溫適宜,土壤水分適中,有利于整地工作的進行。整地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1)清除雜草和殘茬。在整地前,應先將田間的雜草和殘茬清除干凈,以免影響蠶豆的生長。(2)破碎土壤。整地時,應將土壤破碎成細小的顆粒狀,便于播種,促進種子發芽。同時,還可以增加土壤的孔隙度,提高土壤的透氣性和保水能力,有助于蠶豆根系的擴展和根瘤的形成[2]。(3)平整土地。破碎土壤后,應將土地整平,確保田面平整、松軟、細碎,以利于播種和出苗。

1.3 選種和種子處理

選擇優質、抗病、抗逆性強的蠶豆品種是提高產量的關鍵。在選種時,應選擇粒大飽滿、無病蟲害的種子,這不僅可以提高出苗率和成活率,還能夠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選好種子后,還需要對種子進行處理,為后期的生長和發育打下良好的基礎。種子處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1)曬種。應選擇晴朗天氣,將蠶豆種子晾曬1 d~2 d,殺滅種子表面的病原微生物,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和抗病性。(2)消毒。用一定濃度的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等,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3)浸泡。將消毒后的種子浸泡在清水中10 h~12 h,使其充分吸水膨脹。(4)催芽。將浸泡后的種子用濕布包裹,放在溫暖處催芽2 d~3 d,直到大部分種子都發芽為止。

1.4 播種

選擇合適的播種期,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環境資源,使蠶豆在適宜的氣候條件下生長,提高其產量和品質。通常情況下,對播種期的確定,應考慮當地的氣候條件和蠶豆的品種特性。一般來說,應選擇在土壤溫度適宜、濕度適中的時候進行播種。在以往的種植實踐中,有很多地區是在秋分時節播種蠶豆,但隨著氣候的變化,這種早播方式往往會對蠶豆的品質造成不良影響。若當地存在冬暖春寒的情況,蠶豆遇高溫會旺長,年前旺長的蠶豆本身抗寒能力差,在冬季易出現垮稈、凍死等情況,同時這一批蠶豆在春季也更易受蚜蟲、黃沙天氣影響,導致減產。鑒于此,建議將蠶豆播種時間調整到10 月10 日—10 月20 日,實行寒露后播種。若田間地塊缺墑,可適當提早幾天播種。冬至后,這一批播下的蠶豆會長出主莖葉6 枚~7 枚,單枝分枝4 個~5 個,越冬、抗病蟲害能力強。

蠶豆的播種方式主要有直播、條播、撒播三種。其中,直播是在田間的土壤耕作層中按一定的行距和株距直接播種,操作簡便,但播種質量難以保證[3]。條播與撒播需要種植戶在前作收獲后及時耙地,施加底肥,在田間開溝起壟,遵循一定的株距進行播種,隨后蓋土。撒播一般需要分2 次~3 次均勻進行。

在確定播種密度時,應考慮蠶豆的生長特點、土壤肥力、氣候條件等因素。一般來說,蠶豆的適宜種植密度為10 000 株/畝~12 000 株/畝,行距為50 cm~60 cm,株距為20 cm~30 cm。另外,播種深度和覆土厚度對蠶豆的出苗和生長也有很大影響。播種深度應適宜,不宜過深或過淺。一般來說,播種深度應為5 cm~8 cm,并根據田間的具體情況適當調整。在播種后,應及時覆土,覆土厚度應為2 cm~3 cm。覆土時,要將土壤均勻覆蓋在種子上,以利于種子的發芽和生長。

1.5 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也是蠶豆種植過程中的關鍵環節之一,通過合理的灌溉和施肥,可以滿足蠶豆在不同生長階段對水分和養分的需求,提高其抗逆性和產量。

1.5.1 基肥施用

基肥是蠶豆生長的基礎,可以為蠶豆整個生長期提供持久的養分。以條播、撒播為例,在完成整地,確保土塊耙碎、地面耙平后即可施用基肥,施肥后再進行開溝起壟?;实姆N類和施用量應根據土壤肥力和蠶豆的品種特點來確定。一般來說,每畝應施用有機肥1 000 kg~1 500 kg、尿素10 kg~20 kg、過磷酸鈣20 kg~30 kg、硫酸鉀10 kg~20 kg。在施用基肥的同時,還可以在田中撒施一些草木灰或礱糠灰等,以增加土壤中的鉀含量、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質。

1.5.2 水分管理

蠶豆生長過程中需要適量的水分,在不同的生長階段,水分需求量也有所不同。在苗期,應保持土壤濕潤,以利于出苗和幼苗生長;在開花結莢期,應增加澆水次數和澆水量,以促進花芽分化和莢果的發育;在成熟期,應減少澆水次數和澆水量,以利于蠶豆成熟和品質的提高。另外,在雨季時,要注意及時排水,以免田間積水影響根系生長、誘發病害;干旱時要注意灌溉保濕,以免缺水影響蠶豆的正常生長。

1.5.3 追肥管理

在蠶豆生長過程中,需要根據其生長情況和土壤養分狀況進行合理的追肥。一般來說,在幼苗期應追施提苗肥,如每畝施尿素10 kg,以促進幼苗生長;在分枝期應追施促花肥,如每畝施尿素5 kg~10 kg 以及復合肥20 kg,以促進花芽分化;在開花結莢期應追施莢果肥,可每畝施用0.1%的鉬酸銨溶液或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0.2 kg 或0.05%的硼砂溶液,以促進莢果發育和提高產量。同時,追肥要與澆水相結合,以更好地發揮肥效。

1.6 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是蠶豆種植過程中一項重要的農事活動,對于提高蠶豆產量和品質具有重要意義。首先,通過中耕除草,可以減少雜草對土壤養分的消耗,避免蠶豆因競爭養分而影響生長。其次,通過中耕,可以改善土壤的通氣性和排水性,促進土壤微生物的活動,增加土壤肥力,為蠶豆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最后,通過除草,可以防止雜草的生長對蠶豆產生遮陰、病蟲害等不良影響,保證蠶豆生長發育良好。在蠶豆種植過程中,應根據不同生長發育時期和不同實際情況,適時采取合適的方法進行中耕除草,以保證蠶豆的高產優質。

中耕除草一般應在蠶豆生長期間多次進行。第一次中耕除草通常在幼苗期,這時蠶豆根系較淺,對土壤濕度和通氣性要求較高,因此要及時進行中耕除草,以保持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第二次中耕除草一般是在分枝期,此時蠶豆植株已經長出一定的分枝,需要更多的養分和水分供應,因此及時進行中耕除草十分重要。第三次中耕除草通常在開花期,此時蠶豆植株已經達到一定的高度,需要更多的光照和通風,同時需要防止雜草的生長對花蕾產生不良影響。

2 病蟲害防治技術

2.1 銹病

銹病是一種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蠶豆的葉片和莖部,嚴重時會對蠶豆的生長和產量產生嚴重影響。蠶豆銹病主要表現在葉片上,最初會出現黃綠色或黃色的斑點,隨著病情發展,斑點逐漸擴大并隆起,形成夏孢子堆。夏孢子堆破裂后散發出夏孢子,這些孢子會傳播到其他植株上,使病害范圍進一步擴大。銹病嚴重時,會使葉片枯黃脫落,甚至導致整株植物死亡。蠶豆銹病的防治技術包括:(1)農業防治:不同品種的蠶豆對銹病的抗性有一定的差異,應選用抗病性強、耐病性好的品種進行種植;種植時應合理輪作,加強田間管理,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同時,應做好清溝排水工作,降低田間濕度,以減少銹病的發生。(2)化學防治:在發病初期,及時噴藥防治,可選用三唑酮、烯唑醇等藥劑進行噴霧防治,每隔7 d~10 d 噴1 次,連續噴2次~3 次,注意交替使用不同的藥劑,以免病菌產生抗藥性。(3)加強監測:在銹病發生期,應加強對病害的監測和觀察,及時發現和控制病情的發展,如發現中心病株,應立即拔除并集中銷毀。

2.2 赤斑病

赤斑病是蠶豆生長中后期常見的病害之一,可導致葉片枯死、植株早衰和籽粒減產。赤斑病的癥狀表現為葉片上出現赤色的斑點,隨后逐漸擴大成圓形或不規則形的病斑,病斑中央呈灰白色,邊緣呈深褐色。嚴重時,整個葉片會布滿病斑,導致葉片枯黃脫落,影響植株光合作用和產量[4]。赤斑病的防治技術主要包括:(1)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加強田間管理,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及時清除殘株敗葉,減少越冬菌源。(2)化學防治:在發病初期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或50%苯萊特可濕性粉劑1 500 倍液,每隔7 d~10 d 噴1 次,連續噴2 次~3 次。

2.3 蚜蟲

蚜蟲是蠶豆生產中常見的害蟲之一,主要危害蠶豆的葉、花和豆莢。蚜蟲會吸食蠶豆植株的汁液,導致植株生長緩慢、葉片卷曲、花朵脫落,影響其產量和品質。蚜蟲的防治技術主要包括:(1)生物防治。利用天敵來控制蚜蟲的數量,是一種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農戶應保護和利用瓢蟲、食蚜蠅等天敵捕食蚜蟲,也可在田間設置人工鳥巢,吸引鳥類棲息和捕食蚜蟲。(2)農業防治。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清除雜草和枯枝落葉,減少蚜蟲的滋生場所。同時,合理施肥和灌溉,促進植株健壯生長,提高抗蚜能力。(3)化學防治。在蚜蟲危害較嚴重時,可采用化學藥劑進行噴霧防治,如吡蟲啉、啶蟲脒等,期間注意控制用藥量和藥劑濃度,避免對蠶豆植株和天敵造成藥害和環境污染。應選擇在清晨或傍晚施用藥劑噴霧,以提高防治效果[5]。(4)物理防治。在田間設置黃板,利用蚜蟲對黃色的趨性來誘殺蚜蟲。黃板的設置位置應盡可能靠近植株頂部,以提高誘殺效果。(5)加強監測。加強對蚜蟲的監測和觀察,及時發現和控制蟲情的發展,如發現中心蟲株,應立即拔除并集中銷毀。

3 結語

蠶豆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應用,對于提高蠶豆的產量和品質至關重要。在蠶豆種植過程中,應注意科學運用合理輪作、精細化整地、選種和種子處理、播種、水肥管理和中耕除草等方面的措施。同時,對于不同類型的病蟲害,應采取有針對性的防治措施。在防治過程中,注意保護天敵,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法,以減少對環境和蠶豆農產品的污染,促進蠶豆產業可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蠶豆蚜蟲中耕
不同耕作方式對東北春玉米產量的影響
蚜蟲婆婆
出生十天就當“外婆”的蚜蟲
出生十天就當“外婆”的蚜蟲
蠶豆花開
且將蠶豆伴青梅
中耕深松蓄水保墑技術
中耕深松蓄水保墑技術
愛吃蚜蟲的“花大姐”
蠶豆大嘴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