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單元寫作任務的高中寫作教學及測評

2024-04-08 13:50周舒亞
中學語文 2024年8期
關鍵詞:寫作知識短文教材

周舒亞

當前的高中語文寫作教學面臨諸多挑戰:缺乏系統且科學的教學序列與結構,缺少確切而完備的知識儲備與支持,缺乏具體而有效的寫作支架和策略,缺乏明確而務實的評價方向和形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整體性構想常常缺失,導致教學顯得過于隨意。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統編教材,對單元寫作任務和寫作知識短文進行拆解、細化和重組,將這些內容有機地融入寫作教學中,通過多種形式的測評實踐,提高寫作教學的效率,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

一、 單元寫作任務的特征

單元寫作任務是在單元閱讀的基礎上提出的寫作要求,完成這一任務需要建立在對單元課文的深刻理解基礎上,尤其要精細把握文章的寫作手法,領會其中蘊含的獨特寫作要素,從而鞏固寫作訓練的基礎。不同的單元指向不同的寫作方式,有的強調敘事抒情,有的注重說理,有的聚焦事理闡述,有的側重實用性交際等,統編教材巧妙設計了與之相匹配的寫作任務,教師在教學時應準確把握單元文章寫法的特點,引導學生將閱讀理解轉化為實際的寫作方法,以提高寫作能力。

1.讀寫融通

單元寫作任務的本質特征在于讀寫融通。古代文學家朱熹曾言“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這與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一脈相承。單元寫作教學的關鍵在于如何指導學生有效地閱讀,并將閱讀與寫作有機地結合起來。要思考讀什么?如何提煉有效的方法為寫作提供服務?如何進行閱讀?在閱讀中到達何種程度?如何檢查閱讀效果?如何引導學生將閱讀方法轉化為實際的寫作實踐?實際上,單元學習任務自身就包含了讀寫結合的路徑,借助單元學習任務的提示,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讀寫結合教學。例如,在必修上冊的第六單元“思辨性閱讀與表達”中,任務二明確要求學生掌握說理的方式和語言特色,提供了明確的讀取路徑和方法,這是寫作的基石。任務三則是寫作實踐,讀寫融通的關鍵在于“遷移”,將外在的閱讀過程轉化為內在的寫作能力。

2.思維進階

思維進階是單元寫作任務的重要特征。統編教材根據學情構建了寫作序列,從知識儲備、能力要求和人文主題等多個維度來組織,旨在共同引導學生提升寫作思維品質,并正向引導其價值觀。例如,“思辨性閱讀與表達”任務群的目標在于引導學生學習思辨性閱讀和表達,培養實證推理、批判性思維和發現的能力,提升思維的邏輯性和深度,讓學生認清事物的本質,辨別是非、善惡、美丑,從而提高理性思維水平。這是實現思維發展與提升核心素養的關鍵途徑,有助于培養邏輯思維能力,提高思維品質。統編教材提供了議論文寫作思維進階的學習資源,必修上、下冊的三個單元由淺入深地介紹了議論文寫作的必備知識和能力要求,形成思維進階的螺旋式推進。在此基礎上,在選擇性必修上、中冊提出了更高階的思維水平要求,全面推動議論文寫作訓練。

3.情境豐富

情境在單元寫作任務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作為重要載體,涵蓋了個人經歷、社會生活以及學科認知情境的設計。這種設計反映了課程標準對自主學習的推崇,同時也符合時代對寫作的新要求,是單元寫作訓練的顯著特點。以選擇性必修中冊第四單元為例,該單元選擇了外國戲曲和詩歌經典作品作為學習對象。教學目標不僅要求分析這些文學作品的特點,還要求學生聯系作者創作過程和相關社會文化背景,自主探究作品所反映的社會文化差異,思考不同文化傳統之間的交流借鑒價值,從而提升文化鑒別力,理解多元文化格局。

二、 單元寫作任務的拆解和細化

對于統編教材中的單元寫作任務,要進一步拆解和細化。細化并非簡單的拆解,而是對單元任務群的特點、人文主題、文體特征等進行深入理解和準確把握,是基于一定標準的詳細研究,有利于推動寫作教學的展開。

1.區分單元寫作任務類型

從寫作任務的性質和作用角度來看,可以將統編語文教材中的寫作任務大致分為四種類型:敘事抒情類、議論說理類、實用交際類、文章寫作規范類。每一種類型的寫作任務都可以進一步梳理和排序,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寫作序列,從而確定寫作任務相關的內容和要求。例如,敘事抒情類寫作任務強調情感的表達和人文情懷的培育,議論說理類寫作任務注重觀點的闡明和理性的表達,實用交際類寫作任務突出日常生活中語文交際功能的表達,文章寫作規范類寫作任務強調提升文章的思想、思維品質和藝術技巧。比如選擇性必修下冊第二單元的“語言的錘煉”任務,要求學生培養寫作習慣;選擇性必修下冊第三單元的“說真話,抒真情”任務,關注寫作的情感態度;選擇性必修下冊第四單元的“文章修改”任務,涉及文章整體提升的方法。

2.提煉單元寫作任務的核心要素

單元寫作教學需要提煉任務的核心要素。部分單元配有“寫作知識短文”,為完成寫作任務提供了知識框架和思考角度。以必修下冊第一單元為例,對應的任務群是“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其寫作知識短文是《如何闡述自己的觀點》。這篇短文提供了六個方面的思考:(1)清晰表達觀點前首先要明確觀點;(2)清楚表述自己的意圖;(3)對觀點進行充分的解釋和論證;(4)比較不同觀點,分析自己觀點的優點、好處或意義;(5)構建明確的論證思路,預設文章整體布局,考慮寫作方式;(6)闡述結構多樣,有并列式和層進式等,要根據寫作意圖和觀點的特點選擇。這些內容明確了寫作的核心要素,在教學中需要根據學情再次細化,例如對于第四點,還需要更詳細的思考和提煉,如要求學生能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自己的觀點,強調讀者意識的培養。

3.構建單元寫作知識圖譜

在統編教材中,不論是必修還是選擇性必修,各單元都精心設計了與閱讀材料相關的寫作任務和寫作知識短文,通過系統梳理這些內容,可以構建出單元寫作知識圖譜。以必修上冊第一單元為例,《學寫詩歌》的寫作知識短文要求圍繞特定的詩歌主題,選擇適切的意象,構建畫面,運用凝練的語言和恰當的手法表達意境。第二單元的《寫人要關注事例和細節》寫作知識短文,則強調選取典型事例,巧妙運用細節描繪人物特征。以此類推,每個單元都有相應的寫作知識短文,通過梳理,可以使單元寫作任務更為明晰和集中。

4.確定單元寫作過程要點

寫作過程本質上是思維過程。統編教材中,單元寫作任務的描述已經清晰展示了寫作的路徑和方法。以必修下冊第八單元為例,對應的任務群是“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寫作知識短文是《如何論證》。這篇短文首先幫助學生確立了寫作過程:確定論點、選擇論據、展開論證(運用類比、對比、演繹、歸納、因果等論證方法)、注意論證語言的邏輯力量。每一個步驟都有具體的寫作要點。例如,“選擇論據”的寫作過程要點包括從不同角度搜集論據,按事例和理論論據分類,根據客觀性、嚴密性和充分性對論據進行甄別和篩選,最終保留有效、有力的論據。這樣的梳理,基于學生的認知心理,構建了明確清晰的寫作路徑,更具有實際操作性。

三、單元寫作任務的重組和再生

在完成單元寫作任務的細化后,需要結合單元閱讀和寫作題目的具體要求,進行任務的重新組合。這種“重組”并非簡單的組合,而是在有利于完成寫作任務的前提下,打破原有的學段、任務群、主題、單元、文體等界限,重新組合成新的形式。這一過程實際上是一種創造性的思考,旨在改變原有的安排,使之更符合課程標準、教材理念、讀寫規律、學生認知心理以及學段特征等各方面的要求。因此,“重組”需要經過慎重考慮,確保所產生的寫作任務在各方面都能夠站得住腳,充分體現教學目標。

首先,對單元寫作任務的“重組”應該聚焦在任務的重點上,將相關的寫作內容有機地統領起來。例如,必修上冊第六單元,對應“思辨性閱讀與表達”任務群,學習任務三要求學生針對當下學習中的問題,以《“勸學”新說》為題,撰寫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蓪⑦@個任務與選擇性必修上冊第二單元“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研習”任務群中的任務四相結合,對本單元課文中的經典語句進行辨析或闡釋。通過這種重組,能夠將對學習中問題的討論和對經典語句的重新思考兩個任務結合起來,聚焦在“新”的認識和見解的發掘上。

其次,實現單元寫作任務的目標需要對目標進行更具體的分解和重組。以必修上冊第六單元為例,結合寫作知識短文《議論要有針對性》,可以將寫作目標分解為兩級目標,使之更具體。一級目標是學會發現問題,學習有針對性地表達觀點,從合適的角度以恰當的方式闡述自己的看法,得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結論。二級目標包括思考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明確議論文的論述對象,確定個人觀點,并用論述文的寫作思路進行表達。通過這樣的拆分和重組,能夠使寫作方向和內容更具體明確,有助于實現寫作目標,完成任務。

最后,為了有效進行寫作教學,需要根據單元寫作任務的要求,設計合適的寫作路徑,提供相應的寫作支架。例如選擇性必修中冊第一單元,對應“科學和文化論著研習”任務群,其單元學習任務三要求學生深入思考,有理有據地表達觀點。通過提供寫作支架,比如再讀經典范例、品讀課文內容、運用評價量表指導寫作等活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達到“論說留有余地”的要求。

四、單元寫作任務的訓練和測評

為了有效進行單元寫作任務的訓練和測評,需要選擇適當的評價方式,全面考察學生在真實語文學習和寫作任務中的綜合能力。課標提供了多種評價方式,包括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等,教學中可以根據特定的評價目的選擇相匹配的方式,提高訓練和評價效率,增進評價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同時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和熱情。

隨著寫作課時的推進,可以在課前、課中和課后分別進行寫作練習;在整個學期內,可以安排單元和期末的寫作練習;根據任務要求,可以組織片段和整篇的寫作練習。評價方式可以包括紙筆測試、現場觀察、對話交流、小組分享、自我反思等多樣方法,確保滿足課標對于自主寫作、自由表達的要求。

在進行單元寫作任務的測評時,應注重形成性評價,依據任務的重點設計合適的寫作評價工具。例如,針對“深化理性思考”寫作任務,可以提煉出六個評價維度,涉及人稱得體、謙辭敬辭、語氣語調、修飾限制詞等,通過自我評分和小組評分,用量化分值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評定。這樣的評價體系有助于準確評估學生的寫作能力。

綜上所述,單元寫作教學要全面關注學生寫作的全過程,包括寫作前的準備、寫作中的思考和寫作后的修改,把握每個階段的關鍵環節。針對學生在單元寫作任務中的困難,教師應提供資源、思路和方法,包括寫作支架和策略,幫助學生成功完成單元寫作任務。

猜你喜歡
寫作知識短文教材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寫作知識:簡化、轉化、內化
——評丁丹丹老師的作文指導課
教材精讀
寫作知識:簡化、轉化、內化
寫作教學應致力于寫作知識的選擇與開發
教材精讀
KEYS
Keys
短文改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