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公司樣本:業財融合助力應收賬款管理

2024-04-08 02:52許柏成
中國商人 2024年4期
關鍵詞:賬齡壞賬業財

許柏成

如今,業財融合作為一種數字化的潮流和趨勢已經勢不可擋,企業充分開展業財融合,深入洞察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予以解決,能夠減少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因此,我們以某建筑企業M公司為例,結合相關質量指標對其2019—2022年應收賬款年報數據進行分析,從業財融合的角度出發,針對其在應收賬款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與對策,以便給建筑企業的發展管理帶來一些新的思路與啟發。

業財融合,即業務和財務融合,是財務與業務的雙向有機整合。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傳統的財務會計會受人工智能的影響,開始向管理會計轉型,甚至是向戰略型會計轉型。業務人員要熟悉經營過程中可能面臨的財務及稅務風險,財務人員不僅要完成基本的會計核算工作,還要能夠為企業創造價值。

應收賬款是指企業為了獲取收益以提前提供賬物或服務而延后向接受單位收取的款項。企業開展應收賬款管理的目標是在企業發展戰略的指導下,采取切實可行的經營策略,提前了解客戶信譽并厘清其經營狀況,制定信用政策,以此控制應收賬款的規模和回收率。

M公司應收賬款現狀

M建筑公司的經營發展主要依托國家鐵路網、商品房、大型綜合體、文旅項目建設,已躋身國內知名建筑企業行列。公司高度重視建筑技術的提升與創新,初步形成了以財務共享中心系統平臺為依托的業財融合體系。

在2019年到2022年,M公司應收賬款占總資產的比重逐步從22.25%增加至37.57%,漲幅超15%,說明企業在此3年間不良賬款在逐漸增多,應收賬款賬齡增長,賬款回收不理想。

通常情況下,應收賬款會與營業收入同步增長。如果應收賬款的增長率比營業收入的增長率高,代表在這一時期內企業選用賒銷獲得收益的比例較大,同時也表明了企業催收資金的速度比較緩慢。反之,則表現出企業應收賬款管理效率高,且經營狀況良好。

分析應收賬款占流動資產比重可以有效地預測公司面臨的壞賬風險,防止資產出現損失。觀察M公司年報相關數據,不難發現其應收賬款增長明顯,尤其是自2020年以來,某些機構企業負債率逐年攀升,加之人工、材料成本增加,間接導致M公司應收賬款賬齡增加,應收賬款占流動資產比率也相應提升,加劇了公司壞賬風險。此外,M公司應收賬款賬齡呈逐步上升趨勢,而公司2022年營業收入相較往年增速放緩,促使應收賬款占總資產比率上漲較快。公司往年經營采用寬松的信用政策,增大經營承攬量的同時,也給資金流安全埋下隱患。

分析賬齡可以有效地預測公司面臨的壞賬風險。這四年間,M公司應收賬款賬齡在1年內、1—2年內、2—3年內、3年以上的比重較往年呈現上升趨勢,尤其是自2020年開始漲幅顯著,說明在企業規定時間內的賬款回收情況不容樂觀。

M公司應收賬款管理存在的問題

應收賬款管理制度有待完善。M公司應收賬款逐漸增加,是由于一味地使用賒銷的信用政策獲取利益,低估了客戶履行義務的能力,使公司蒙受損失。公司信用管理部門建設有待完善,因其并沒有重視應收賬款的信用管理,僅僅專注于本部門的工作,導致公司對客戶信用額度缺乏有效控制,增加了壞賬風險。

公司激勵制度建設不完善。通過賬齡分析,發現M公司逾期賬款逐年上升,使公司面臨壞賬風險的可能性加大。由于公司業務部門業績考核與應收賬款管理關聯不大,因此,個人及部門對應收賬款的催收并不上心,又或是只做表面功夫,沒有緊密關注賒欠賬款的客戶,將催收賬款的壓力傳導到財務部門,導致公司逾期賬款逐年上升,公司壞賬風險逐漸增大。

缺乏合理的客戶信用評估和跟蹤體系。M公司任由逾期賬款發展,主要是因為客戶信用審查評估由合同部負責,但日常工作中,可能會草率地在網絡上獲取客戶信息,不同客戶的付款能力差異很大,一旦賒欠賬款期限過長,就會給公司帶來壞賬風險。除了沒有建立客戶信用體系,沒有對客戶信用狀況進行仔細評估外,公司在對客戶的信用狀況跟蹤評估及預警上做得也還不夠。針對客戶建立信用跟蹤體系是防范公司遭受此類風險的重要環節。及時關注各個客戶的經營狀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規避風險。

管理層對應收賬款管理的重視程度有待提高。管理層往往較多關注公司的營業收入,對公司應收賬款的關注較少,忽視了應收賬款的動態變化,主要是財務部門向管理層反映不及時導致的。僅靠公司總會、合同管理部門和業務部門反饋,清欠工作就會出現紕漏。因此,就容易導致管理層對公司應收賬款的催收情況了解不深入。此外,清收清欠工作需要業務責任人具有一定的耐心,完成該工作需要實施“向上施壓,向下緊逼”的雙向清欠策略。雙向清欠需要一定的經費投入,但收尾項目到后期存在資金短缺的問題,容易導致報銷困難,業務人員需要先行墊付款項,等到收回款項后再報銷。這一特點會導致大部分人員對清欠工作避而遠之,管理層需要采取措施積極解決這一問題。

業財融合視角下M公司應收賬款管理建議及措施

各個行業的市場競爭都在逐漸加劇,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公司需要作出更迅速的反應。因此,需要更加準確的財務數據支撐決策。數字化浪潮下,企業對財務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但即便是信息化程度比較高的公司,面臨海量的業務數據,也很難將其快速應用到決策中,所以,需要充分開展業財融合,助力財務數字化轉型。

從對M公司2019年—2022年應收賬款數據中可以看出,應收賬款管理問題已然成為公司發展的絆腳石,從業財融合角度出發,針對M公司存在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一約兩限”(事前管理)?!耙患s”,即將回款方式以合同的形式予以約定,杜絕因合同不完善造成的壞賬風險?!皟上蕖?,即限額、限時,既要限制信用額度,又要限制信用時間,只有雙管齊下才能將應收賬款信用份額及時間控制在規定范圍內。公司建立信用體系要與經營的應收績效管理體系相結合,將個人利益與應收狀況掛鉤,這樣才能消除業務人員與財務人員在應收賬款管理上的利益分歧,最大化地提高回款的效率。

“一執兩預”(事中管理)。財務人員要嚴格執行客戶信用管理措施,風險只有被限定在規定范圍之內,才是可控的,此時,屬于事前管理范疇的應收賬款績效管理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通過應收賬款績效管理可以將業務人員與財務人員的利益統一。財務人員還要對客戶應收狀況保持合理“預期”。管理應收賬款的財務人員一定要和客戶建立聯系,直接了解客戶情況,另外,還要定期拜訪客戶,不能只通過微信和電話溝通。制度要健全更要執行下去,這考驗的就是財務人員的溝通能力和執行能力。

預警和催討(事后管理)。公司一定要建立應收賬款催收預警機制,當業務人員發現客戶可能會逾期或已經逾期時,需要立即將情況上報,方便管理層和業務部門第一時間組織人員進行清收。同時,也應當讓財務人員知曉部分客戶的逾期情況,方便其進行賬目處理,并完善預警機制建設。加大財務與業務人員經營應收績效體系建設,促使雙方展開良好的配合,才能取得應收賬款催收的最佳效果。

M公司合理利用業財融合,構建完善的客戶信用管理體系和應收賬款績效管理體系,并督促相關人員嚴格實施相關措施,以此完善對應收賬款的管理,為建筑行業走出這一困境作出了有益探索。

猜你喜歡
賬齡壞賬業財
基于云ERP系統實現業財一體化戰略研究
醫藥企業應收賬款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企業財務共享下怎樣推進業財融合
勘察設計企業業財融合存在的問題及應對
基層發電企業業財融合預算管理模式探討
Excel在現代財務管理中的重要性
扒一扒 P2P壞賬率五大貓膩
巧用公式法計提壞賬準備
建筑混凝土行業的應收賬款計算
西班牙考慮建“壞賬銀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