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高效的農作物病蟲害監測技術方法與防治策略應用

2024-04-08 13:14徐秀菊
農民致富之友 2024年7期
關鍵詞:農田農作物農藥

徐秀菊

農作物是人類的重要食物來源,然而病蟲害的威脅對農業生產造成了巨大的損失。隨著氣候變化和全球化的影響,病蟲害的發生頻率和程度呈上升趨勢,迫使我們尋找更加有效的監測、預報與防治方法。本文旨在全面探討農作物病蟲害監測預報的意義,介紹各種監測技術和方法,深入分析防治策略,并提出相應建議。

農作物病蟲害監測預報對于農業生產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它有助于早期發現病蟲害的跡象,及時采取措施,有效遏制病害的擴散。其次,監測預報系統能夠提供準確的病蟲害發生預測,幫助農民調整種植結構,選擇更適應當前環境的作物品種。此外,通過建立完善的監測預報網絡,還能夠及時向農民發布防治建議,提高農民應對病蟲害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損失。

一、農作物病蟲害的監測技術與方法

1、傳統監測方法

傳統的農作物病蟲害監測方法主要依賴于人工巡查和田間調查,雖然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直觀簡便,但其劣勢顯而易見,特別是在面對大規模農田和復雜的生態系統時。首先,人工巡查通常需要大量人力投入,耗時耗力。農田廣闊,如果完全依賴人工巡查,不僅成本高昂,而且監測的覆蓋范圍受到限制,難以全面了解病蟲害的分布情況。其次,人工巡查的效率相對較低,容易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監測結果的準確性和一致性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農民在長時間、大面積的巡查中可能疲勞,導致對病蟲害的識別和記錄出現偏差。此外,對于大規模農田的監測,傳統的人工巡查方法往往難以及時發現病蟲害的初期侵染,從而影響了及時采取防治措施的機會,增加了農作物損失的風險。在現代農業生產中,為了克服傳統監測方法的種種不足,農業科學家和研究人員逐漸引入了先進的監測技術,如遙感、物聯網、機器學習等,以提高監測效率和準確性,為農民提供更精準的決策支持。這些技術的應用標志著農作物病蟲害監測逐步邁向數字化、智能化的新階段。

2、遙感技術

遙感技術作為現代農業監測的重要工具,通過衛星、無人機等航空遙感工具,為農田病蟲害的高效監測提供了革命性的解決方案。這一技術的應用不僅大幅提高了監測的覆蓋范圍,還實現了對農作物全方位、多層次信息的獲取和分析。首先,衛星遙感技術能夠迅速、高效地捕捉大范圍的農田圖像,為及時了解病蟲害分布提供了全局視角。衛星傳感器能夠以高分辨率獲取農田的圖像數據,從而識別出植被覆蓋、生長狀態等信息,有助于迅速定位潛在的病蟲害發生區域。其次,無人機遙感在農業監測中發揮著靈活性和精準性的優勢。通過設備搭載多光譜、紅外線等傳感器,無人機可以低空飛行,獲取更高分辨率的圖像,使農業專業人員能夠更準確地識別農田中的病害、蟲害跡象。這種實時性的監測方式使得防治措施能夠更加精準地投放。同時,遙感技術還能對大規模農田進行時間序列的監測,通過對比不同時段的圖像數據,提供有關農田生態系統變化的信息。這種時間序列的監測有助于科學家和農民更好地理解病蟲害的發展趨勢,為未來的農業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3、物聯網技術

物聯網技術的引入為農田病蟲害的監測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通過將傳感器、網絡通信等技術融合到監測系統中,實現了對農田病蟲害的高效、實時監測,為農業生產提供了更為智能化的解決方案。首先,物聯網技術通過在農田內部署各類傳感器,監測土壤濕度、溫度、空氣濕度等因素,形成了一個全面、多維的監測網絡。這些傳感器可以實時采集大量有關農田環境的數據,包括植被狀態、土壤條件等,為農業專業人員提供了更全面、精準的信息。其次,通過物聯網技術,這些傳感器能夠將實時采集的數據通過網絡傳輸到監測中心,使監測系統能夠在第一時間獲取到農田的最新狀態。這種實時性的監測對于及時發現病蟲害的跡象、迅速采取防治措施具有關鍵作用,有助于最大程度地減少農作物的損失。此外,物聯網技術還支持遠程監測和操作,農業專業人員可以通過網絡遠程訪問農田的監測數據,并在需要時實施遠程控制。這種靈活性和便捷性使得監測和管理工作更具高效性,農民能夠更加方便地獲取有關農田狀況的信息。

4、機器學習與人工智能

機器學習與人工智能技術的融入農田病蟲害監測系統,為農業生產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智能化和高效性。這一技術通過對大量數據的學習,使監測系統具備更高級的分析和預測能力,提升了對病蟲害的智能識別水平。首先,機器學習模型能夠通過對歷史監測數據的學習,識別出病蟲害發生的規律和趨勢。這些模型能夠不斷地優化自身,提高對各種病蟲害的識別準確性,實現對病害類型、程度等的自動分類。其次,人工智能技術在監測系統中的應用,使得系統能夠更加靈活地適應不同環境和農田條件的變化。機器學習算法能夠根據實時采集的數據和環境變化,不斷優化預測模型,使得預測結果更具有實用性和可靠性。此外,機器學習與人工智能技術還能夠實現對大規模數據的高效處理和分析。通過快速而準確的數據處理,監測系統能夠更及時地發現潛在的病蟲害風險,提前預警,為農民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

二、農作物病蟲害的防治策略

1、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作為一種可持續、生態友好的病蟲害防治手段,通過引入天敵、寄生蟲等天然生物來調控農田中的害蟲和病原體,發揮了獨特而重要的作用。這一方法不僅對農業生產產生積極影響,還有助于維護生態平衡和減少對環境的不良影響。首先,生物防治引入了自然界中的天敵和寄生蟲,這些生物在自然環境中與害蟲和病原體存在天然的生態平衡。通過在農田中引入這些天敵和寄生蟲,可以建立一種自然的防治體系,幫助農田維持生態平衡,減少害蟲和病原體的繁殖和擴散。其次,與傳統的化學防治方法相比,生物防治減少了對農作物和環境的化學污染。由于生物防治采用天然生物對抗害蟲和病原體,避免了對農田使用大量化學農藥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這有助于維護土壤的健康、保護水源質量,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此外,生物防治在防治效果上也具有長期性和可持續性。

2、農業生態工程

農業生態工程作為一種綜合利用自然生態系統原理的農業管理手段,通過對農田結構和生態環境的規劃與調整,致力于提高農田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抗病蟲害能力。這一方法不僅有助于減緩病蟲害的發生,還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可持續的生態基礎。首先,合理規劃農田結構是農業生態工程的關鍵一環。通過科學布局農田、劃分合理的種植區域,可以減少病蟲害在農田間的傳播和蔓延。同時,合理輪作和植物間作能夠改善土壤結構,降低單一作物病蟲害的暴發風險,為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提供了空間。其次,增加綠化帶是農業生態工程的常見做法。在農田周圍或內部設置綠化帶,引入多樣的植被,有助于提高農田的生態復雜性,促進益生菌群落的形成,降低害蟲的發生概率。這樣的綠化帶還可以為天敵提供棲息和繁殖的場所,形成自然的生物防治網絡。此外,農業生態工程還注重水資源的合理利用。通過建設水體和水系,調整灌溉方式,提高土壤濕度和空氣濕度,有助于維持良好的農田生態環境,減緩病蟲害的傳播速度。

3、農藥合理使用

農藥合理使用是農業生產中的重要環節,旨在科學、有效地控制農田中的病蟲害,同時最大程度地減少對環境和生態系統的不利影響。合理使用農藥不僅有助于提高農田產量,還有助于維護農業的可持續性。首先,科學施用是農藥合理使用的基礎。在使用農藥時,需要根據具體的農田情況、作物特性和病蟲害的發生規律,科學確定農藥的種類、使用劑量以及施用時間。避免盲目、濫用農藥,確保農藥的使用具有明確的目標和有效的作用。其次,選擇目標明確、作用廣譜的農藥是合理使用的重要原則。通過綜合考慮農田的實際情況,選擇對目標害蟲或病原體有明確作用且對其他非目標生物影響較小的農藥。這樣的選擇不僅能夠高效地控制病蟲害,還能減少對農田生態系統的干擾。此外,遵循農藥的使用劑量和施用時間的建議也是合理使用的重要方面。使用劑量過大可能導致農田中農藥殘留過多,對環境造成負擔,而使用劑量過小則可能無法達到預期的控制效果。合理的施用時間可以確保農藥在目標病蟲害活躍的階段施用,提高農藥的利用效率。

4、種植抗病蟲害品種

種植抗病蟲害品種是一項有效的防治策略,通過選擇具有一定抵抗力或耐受性的農作物品種,可以顯著減緩病蟲害的傳播和發展。這一策略不僅有助于減少對農藥的依賴,還能提高農作物的整體抗性,從而增強農業的可持續性。首先,選育抗病蟲害品種是農業科研的重要方向。通過傳統育種或現代生物技術手段,科學家致力于培育具有高度抗性或耐受性的農作物品種。這些品種在遭受病蟲害侵襲時能夠表現出更強的自我防御機制,降低病蟲害對作物的危害。其次,推廣抗病蟲害品種是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的關鍵步驟。通過向農民推廣種植抗性較強的品種,可以降低農業生產中病蟲害的風險,減少因害蟲和病原體引起的作物損失。這樣的推廣不僅提高了農田的生態健康,還降低了農民的生產成本。此外,推崇生態農業和有機農業也是種植抗病蟲害品種的重要手段。這些農業模式更加注重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通過搭建更為復雜的農田生態系統,促使農作物與其他生物形成良性互動,減緩病蟲害的傳播速度。

5、 做好輪作

輪作作為一種傳統而有效的農業管理方式,通過在農田中合理輪換不同作物,打破病蟲害的生命周期,從而減少害蟲和病原體在土壤中的積累和蔓延,成為農業中重要的防治手段。首先,輪作能夠減緩病蟲害的傳播速度。由于不同作物對病蟲害的易感程度不同,通過輪換種植不同作物,可以減少害蟲和病原體在農田中找到合適寄主的機會,有效地打破了害蟲和病原體的生命周期,減少了它們的繁殖和傳播。其次,通過輪作,有助于改善土壤結構和營養狀況。不同作物對土壤的養分需求和排放物質不同,通過輪作,可以使土壤得到更全面、均衡的養分供應,減少土壤中某些特定養分的過度耗竭,從而增強作物的生長抵抗力。

三、建議與展望

1、建立完善的監測預報網絡

首先,多元監測技術的整合是監測預報網絡的關鍵。結合衛星遙感、傳感器技術、氣象監測等多種手段,能夠全方位、多角度地監測農田的生態環境和作物狀況。這樣的整合不僅提高了監測的全面性,也確保了數據的多樣性和可靠性,為科學決策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支持。其次,建立農業生產信息數據庫是完善監測預報網絡的重要環節。將各類監測數據納入統一的數據庫,包括氣象數據、土壤數據、作物生長數據等,有助于形成全球、全國甚至局部的農業生產信息系統。這不僅為政府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也為農民提供了更精準的生產指導。此外,加強信息技術的應用,建設智能化的監測預報系統也是網絡建設的重要方向。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能夠更迅速、準確地對監測數據進行解讀和分析,提前發現潛在的病蟲害風險,為農民提供更及時的預警信息。

2、推動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

首先,加大對農業科技創新的支持是推動農業現代化的關鍵。通過提供資金支持、科研項目引導等方式,鼓勵科研機構和企業在病蟲害監測預測領域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推動更先進、高效監測技術的研發和應用。這有助于提高監測的精準性和實時性,更好地為農業生產提供科技支持。其次,加強對農業從業人員的培訓是推動病蟲害防治的基礎。通過組織培訓班、講座、實地指導等方式,提高農業從業人員對病蟲害的識別、監測、防治的專業水平。培訓內容可以涵蓋農業生產的最新科技進展、病蟲害防治策略等方面,幫助農民更好地應對不同病蟲害的威脅。同時,推動人才培養還需要注重培養跨學科的專業人才。在農業領域,結合農學、生物學、信息技術等多個學科的知識,培養具備全面素養的人才,能夠更好地應對復雜多變的農業生產環境和病蟲害問題。

3、強化政策與法規支持

首先,完善農業生產管理政策是保障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政府可以制定相關政策,鼓勵農民采用綠色防治、生態防治等現代病蟲害防治措施,提高農業生產的生態友好性。政策的完善還可以涉及農業保險、科技創新支持等多個方面,從而全面推動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其次,設立獎勵機制是激勵農民采用科學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手段。政府可以通過設立科技創新獎勵、生態農業示范獎勵等方式,鼓勵農民在實踐中不斷嘗試、推廣先進的防治技術和管理模式。這種獎勵機制可以更好地激發農民的創新熱情,推動科技在農業生產中的廣泛應用。此外,政府還可以通過財政補貼等方式,支持農民購買先進的農業生產設備、使用環保的農資,降低農業生產中的成本。這種支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農民的經濟負擔,促使他們更愿意采用科學、可持續的防治方法。

4、公眾參與與宣傳教育

可以通過舉辦農業科普活動、農田開放日等形式,讓公眾深入了解農業生產中病蟲害的危害以及科學防治的重要性。這有助于激發公眾的興趣,引導他們更關心和支持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通過媒體、社交平臺等渠道普及農業科技知識,提高公眾對農業科技的認知水平。通過制作農業科技宣傳視頻、撰寫科普文章等形式,向公眾傳遞現代農業管理的先進理念和技術。這種方式既能夠讓公眾更深刻地了解農業科技的價值,也能夠推動更多人參與到農業生產的現代化管理中。同時,通過開展農業科技知識競賽、培訓班等活動,提高公眾對農業生產的專業水平。這種教育培訓不僅能夠加強農業從業人員的技術能力,也能夠使更多的公眾了解農業生產的復雜性和科技含量,從而更理性地參與和支持農業的發展。

綜上所述,農作物病蟲害監測預報與防治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通過建立全面的監測體系、采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制定科學的防治策略,可以更好地保護農作物,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實現農業的綠色發展。在未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全球合作的深入,相信農作物病蟲害的監測預報與防治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作者單位:272614山東省濟寧市梁山縣拳鋪鎮人民政府)

猜你喜歡
農田農作物農藥
高溫干旱持續 農作物亟須“防護傘”
俄發現保護農作物新方法
夏季農作物如何防熱害
達爾頓老伯的農田
無人機噴灑農藥 農藥混配順序
厲害了!農作物“喝”上環保酵素
未來三年將淘汰十種高毒農藥
農藥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來越多了
農藥二次稀釋 防治一步到位
農田創意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