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務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路徑探索

2024-04-08 22:21毛玲玲
活力 2024年5期
關鍵詞:監督體系服務

毛玲玲

(浙江中瑞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寧波 315100)

引 言

2023 年7 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對2023 年上半年國內經濟運行情況進行了簡要介紹。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593 034 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5%,第一產業增加值30416 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30 682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31 937億元。由此可見,以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已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目前來看,服務業市場需求巨大,產業基礎雄厚,創新活力充沛,國家對服務業發展予以高度重視,將其作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向與戰略重點,并出臺一系列促進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盡管如此,但服務企業仍然面臨著一些挑戰和困難,具體表現在內部管理層面。對于服務企業而言,應基于對當前內部控制問題的深入了解,不斷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為自身穩定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一、服務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意義

在各項政策的支持與引領下,我國經濟呈現穩定恢復態勢。然而,市場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仍舊存在,加劇了市場競爭。服務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應從自身實際出發提升服務水平,強化核心競爭力,而這需以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作為支撐。通過有效的內部控制將企業當前的運營管理與長遠發展相匹配,在強化核心競爭力的同時,幫助企業獲得更高的抗風險能力[1]。資金、資產是服務企業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基礎,而保障資金、資產安全完整是內部控制的主要目標之一。服務企業建設內部控制體系,必然要以風險為導向,對資金、資產進行重點管控,從而實現對資金流動性風險的有效規避,同時避免資產閑置、浪費或流失。用工成本居高不下、運營成本過快上漲等是制約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因素。服務企業能夠基于內部控制對各要素成本進行合理管控,在減少非增值作業與無效成本支出的同時,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二、服務企業內部控制中的問題

(一)控制環境建設有待加強

控制環境要素在企業內部控制中占據基礎地位,直接影響其他內部控制要素作用的發揮??v觀當前服務企業內部控制情況,大多數企業控制環境建設還有待進一步加強。例如,某工程管理企業以工程造價咨詢為主營業務,具備甲級工程造價咨詢機構資質,就其控制環境建設而言,雖然制定了內部控制制度,并搭建了內部信息溝通軟件,但僅是發放行為規范手冊,由企業工作人員自行學習,而缺乏對制度內容的深入解讀,人員往往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精力自學相關軟件的使用方法,降低了工作效率。除此之外,該企業并未設立內部審計部門,其整體組織架構存在缺陷。

(二)風險評估機制有待完善

內部控制的本質在于通過對風險的排查及對風險形成原因的剖析來消除內部管理隱患,因此風險評估不可或缺。然而,多數企業風險評估機制有待完善,難以做到對內外風險的全面識別與深入分析。

(三)控制活動成效有待強化

控制活動要素是內部控制的核心,是指企業基于合理的風險評估所實施的系列活動,涵蓋預算、資金、資產、項目等多項內容。而現實情況是,雖然服務企業根據自身管理需要開展了相應的控制活動,但其成效還有待強化,難以實現對風險的有效應對。

(四)信息與溝通有待改進

信息與溝通是企業落實內部控制目標、制度的必備條件,目前服務企業信息與溝通有待改進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內部溝通??v向上,企業上下級溝通多局限于上級向下發通知,而下級未能及時將內部工作中的問題反饋給上級;橫向上,財務、業務等部門溝通不足,導致部門關鍵流程環節分離,嚴重影響了內部控制的有效執行。二是對外溝通。企業與其他價值鏈主體的溝通交流有所欠缺,以上述案例企業為例,該企業技術中心負責人在與發包方進行溝通的過程中,僅提及部門項目結構問題,導致每到一個子項目都需要再次聯系發包方詢問,也無法了解到發包方提出需求的深層次原因,難以在降本增效方面給出專業的指導意見[2]。

(五)內部監督體系有待健全

內部監督是企業保持內部控制體系持續更迭的有力手段,有利于企業實現風險預警、防范與控制[3]?,F階段,盡管在相關政策文件的規定要求下,多數服務企業建立了內部監督體系,但從監督管理實踐來看,其體系還有待健全。上述案例企業雖然設置了日常監督部門,也會出具內部控制缺陷報告并開展監督工作,但是當企業內部人員發現內部控制問題時,僅有舉報這一條路徑可走,而且對于缺陷報告的公示缺少規范的程序,往往依靠人員口頭傳遞。特別是監督工作較為滯后,對于質押、抵押的資產缺少有力監督,多是在風險問題發生后才進行溯源。

三、服務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建設路徑

(一)不斷加強控制環境建設

根據控制環境要素的構成,從思想、組織、文化等方面入手不斷加強控制環境建設,為內部控制工作的有序開展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企業決策領導者應明確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對企業現代化、高質量發展的促進作用,深入了解相關政策文件對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規定要求,充分把握當前內部控制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站在企業長遠發展的全局視角下進行謀劃,大力支持并推進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并在多個場合反復強調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緊迫性,引導企業全員參與到其建設當中。企業管理者要積極學習現代服務企業內部控制理論、工具及方法等,配合決策領導者在全企業范圍內推廣內部控制方法論,及時處理、反饋內部控制問題。為構建全員參與的內部控制管理局面,可將內部控制管理責任落實情況、目標達成情況等納入績效考核范疇,通過發揮績效考核的激勵作用,助力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形成。

內部控制涉及的范圍較廣,其組織建設應考慮企業發展全局?!镀髽I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以下簡稱《規范》)規定,企業要遵循制衡性原則,建立相互監督、相互牽制的組織關系,以避免“內部人”控制。對于治理結構的優化,著力加強董事會建設,規范董事會決策機制,設立董事會專員委員會,把好決策關,并按照企業實際引入外部董事,制定決議跟蹤落實及評估制度,確保決策的合理性與可行性;同時,完善監事會監督制度,強調對董事會、經理層履職情況及企業財務狀況的監督。對于管理組織的優化,按戰略管理、預算管理、風險管理等管理需要,設立戰略委員會、預算管理委員會或辦公室、風險管理委員會。

文化是企業發展的基石,服務企業應審視自身經營管理特點,倡導和維護企業誠信文化、創新文化,通過制定行為手冊來統一基本業務行為標準,要求各層次人員合法合規開展自身工作,并鼓勵人員進行創新。

(二)持續完善風險評估機制

《規范》要求企業從內外兩個維度入手,對與實現控制目標相關的風險進行準確識別。外部環境方面,主要關注市場競爭、產業政策、經濟形勢、法律法規、技術進步等因素;內部環境方面,主要關注高級管理層職業操守、員工專業勝任能力、組織機構、業務流程、經營方式、財務狀況、營運安全、現金流量等因素?;诖?,采用定性、定量方法來分析已識別的風險,并對其進行排序。風險評估的專業性較強,服務企業有必要組織建立專業的風險評估小組,圍繞企業長遠發展,通過對戰略實施過程及業務活動的稽查,識別潛在風險,并按照風險可控性、危害程度等劃分風險等級[4]。必要時,可考慮引入風險矩陣、風險清單等管理會計工具,更好地以量化形式呈現風險。

僅開展事后風險評估工作并不利于服務企業獲得全面、客觀的風險信息,為實現有效的風險應對,可構建貫穿事前、事中、事后的風險評估機制。以工程項目管理為例,項目前期切實落實事前評估工作,重點結合項目可行性研究預測評估資金流動性風險、項目建設風險,論證項目投入經濟性、實施方案可行性、績效目標合理性等。項目中期,基于事前評估對項目運作進行全流程動態監督,聚焦關鍵風險控制點,針對性采取承擔、轉移、對沖等措施,做到風險的有效應對。項目后期,著重評估風險應對措施的有效性,挖掘其中的問題與不足,積累成功、失敗經驗。

(三)針對性提升控制活動成效

控制活動多種多樣,服務企業應當以相關政策文件中對于不同控制活動開展的規定要求針對性提升控制活動成效。在預算控制方面,《規范》第三十三條指出“預算控制要求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制度”,而《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第15 號——全面預算》則對全面預算管理制度建設提出了詳細的規定要求。根據其規定要求,企業全面預算編制要合理選擇或綜合運用滾動預算、彈性預算、固定預算等方法,編制時應結合企業自身的發展規劃與年度經營計劃,充分考慮預算期內的市場、經濟、行業等因素,按照“上下結合、分級編制、逐級匯總”的程序來完成。就預算執行而言,將預算指標分解落實到具體的業務環節與崗位,形成預算執行責任體系,并規范各項生產經營活動與投融資活動的預算執行與控制。對于重大預算項目,如工程項目、投融資項目等,密切跟蹤其實施進度與完成情況。同時,建立預算執行情況分析制度,定期召開相關執行分析會議對預算執行偏差問題進行集中研究與解決。

在項目控制方面,《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第11 號——工程項目》從工程立項、造價、建設、驗收等項目各流程環節入手,就如何提高工程質量、保證工程進度、控制工程成本等對企業予以明確指引。服務企業實施項目控制,有必要引入全生命周期理論,圍繞工程項目的全生命周期來提升控制成效。在立項環節,組織各領域專家充分論證、評審項目建議書與可行性研究報告,以支持項目決策。在造價管理環節,嚴格審核已編制的概預算,對編制依據、項目內容、工程量計算、定額套用等是否真實、準確、完整進行重點審查。在項目建設環節,以成本為核心,監督施工質量、進度、工期、安全及資金使用等。在項目驗收環節,注重項目后評價,重點評價項目預期目標實現情況及項目投資效益。

(四)改進信息與溝通制度

在信息化發展背景下,信息與溝通要素在內部控制體系中的重要性越發突出。要想促進信息在企業內外各主體間的溝通與利用,服務企業有必要改進信息與溝通制度。第一,建立橫縱聯合的內部溝通制度。對于企業各層級間的溝通,以內部報告管理為抓手,結合企業管理要求合理設計內部報告指標體系,反映企業內外部信息,并對內部報告流程加以規范,在不同層級設置專人專崗承擔內部報告相關工作職能,同時緊抓外部環境動態,關注外部信息對企業運營與發展的影響,依托內部報告將外部信息傳遞至相關管理層級。尤其要暢通下級向上級進行信息反饋的渠道,以便于企業及時解決當前存在的內部控制問題。對于各部門間的溝通,以業財深度融合為目標,通過統一目標、統一思想,打破業務、財務等部門間的溝通壁壘,既能讓財務人員及時有效地從財務角度解決業務中的問題,又能讓業務與財務形成協同配合。第二,建立外部溝通制度。明確不同主體的溝通職責,優化外部溝通工作程序,并對相應的溝通方式進行細化,同時規范外部溝通內容。特別是與信息披露相關的內容,應確保其內容符合企業實際。第三,建立信息系統管理制度。隨著信息化的發展,依托信息系統進行溝通交流逐漸成為常態,而信息系統存在一定缺陷,反而給企業埋下了內部控制風險隱患。企業應設立專門的組織機構來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與運行,對不同安全等級的信息制定相應的授權使用要求,防止越權查詢、泄露機密信息。

(五)健全內部監督體系

通過集成各監督力量、落實內部控制評價工作、及時整改缺陷問題等途徑健全內部監督體系,是服務企業加強內部控制建設的內在需要。財務、審計等職能部門承擔主要的監督職能,資金管理、風險管理及其他業務部門等也有一定的監督責任。服務企業應根據不同部門職能打造內部控制監督防線,推進常態化監督。比如,各業務部門作為第一道防線,負責在業務運作中進行風險控制;財務、資金管理、風險管理等部門作為第二道防線幫助業務部門管理好業務,在實現業務流程化管理的同時做到動態監督;審計部門作為第三道防線來建立“冷震懾”。

在內部控制評價中,企業可從內部控制五要素入手來評價企業內部控制制度體系建設情況,并真實反映企業內部控制缺陷問題[5]。由審計部門主導,其他監督主體參與,共同督促內部相關部門對缺陷問題進行整改,與此同時,及時反饋整改信息,接受社會監督。

結 語

服務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對其提升市場競爭力、保障資金資產安全、降低生產經營成本等具有重要意義。面對當前內部控制體系建設中的問題,服務企業應以相關政策文件為指引,從企業實際出發,從思想、組織、文化等方面入手不斷加強控制環境建設,遵循全面性原則,持續完善風險評估機制,并根據相關規定針對性提升控制活動成效,通過建立內部溝通、外部溝通、信息系統管理等制度,對現行信息與溝通制度加以改進,同時集成各監督力量,落實內部控制評價工作,注重缺陷問題,及時整改,使內部監督體系得以優化,從而形成企業特有的內部控制體系。

猜你喜歡
監督體系服務
構建體系,舉一反三
突出“四個注重” 預算監督顯實效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從“滿意服務”到“感動服務”
監督見成效 舊貌換新顏
夯實監督之基
“曲線運動”知識體系和方法指導
監督宜“補”不宜“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