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醫院評價指標研究

2024-04-08 05:28
醫學信息 2024年6期
關鍵詞:醫療機構信息系統智慧

徐 冬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科研處,安徽 合肥 230001)

智慧醫院[1]是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技術,通過建立互聯、物聯、感知、智能的醫療服務環境,整合醫療資源,優化醫療服務流程,規范診療行為,提高診療效率,輔助臨床決策和醫院管理決策,實現患者就醫便利化、醫療服務智能化、醫院管理精細化的一種創新型醫院。近年來,醫療機構在開展智慧醫院建設中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暴露出諸多問題,主要表現為:①缺乏頂層設計和整體規劃;②建設目標不明確,缺乏可持續性;③盲目追求新技術應用,缺乏對新技術和應用場景的有效評估等,由此造成資源浪費,整體建設成效不佳,與期望目標差距較大。國辦發〔2021〕18 號文《關于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2]明確指出,推動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第五代移動通信(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醫療服務深度融合,推進電子病歷、智慧服務、智慧管理“三位一體”的智慧醫院建設和醫院信息標準化建設。本文在現行政策體系框架下,在現有的技術成熟度下,結合建設智慧醫院的探索實踐,研究智慧醫院評價指標,以期通過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用,以評價結果為導向,促進智慧醫院的頂層設計與標準化建設。

1 智慧醫院模型研究

采用政策研究法,研究國家發布的有關智慧服務、智慧醫療和智慧醫院等文件,明確智慧醫院目標要素。研究國家衛健委發布的行業信息化規范和指導性文件等,明確醫院信息標準化要素。采用調查調研法,調研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現狀,重點研究第三方權威機構發布的醫療機構信息化發展研究報告,分析醫院信息化建設成效與存在問題,明確成效與問題要素。采用文獻研究法,通過檢索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等平臺,重點研究近5 年以來有關智慧醫院的文獻,明確支撐智慧醫院的技術要素。在此基礎上,采用德菲爾法,建立智慧醫院模型,見圖1。

圖1 智慧醫院模型研究技術路線

2 智慧醫院模型概述

智慧醫院建設是通過實施醫院信息化建設、智能化建設、數據化建設、線上化建設,實現患者服務、醫療服務和醫院管理的數字化、智能化、數據化、線上化[3],從而構建智慧服務、智慧醫療和智慧管理“三位一體”的智慧醫院體系。

智慧醫院模型包含3 大核心和6 個支撐體系,其中3 大核心包括智慧服務、智慧醫療和智慧管理,6 個支撐體系包括醫院信息化體系、醫院智能化體系、醫院數據化體系、醫院線上化體系、基礎設施及安全保障體系,見圖2。

圖2 智慧醫院模型

醫院信息化是智慧醫院的基礎,按照《全國醫院信息化建設標準與規范(試行)》[4],醫院信息化應建設9 大類信息系統,即便民服務類信息系統、醫療服務類信息系統、醫療管理類信息系統、醫療協同類信息系統、運營管理類信息系統、后勤管理類信息系統、科研管理類信息系統、教學管理類信息系統、人力資源管理類信息系統;醫院智能化是智慧醫院建設的關鍵,包括但不限于建設便民服務類智能系統、醫療服務類智能系統、運營管理類智能系統等[5]。醫院數據化應建設臨床數據中心、科研數據中心和運營數據中心,并提供基于三大數據中心的服務,即臨床決策支持、臨床醫學研究和運營決策支持等。醫院線上化是智慧服務和智慧醫療的重要模式,按照《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6]等,應建立具有互聯網+醫療協同、互聯網門診、互聯網+患者管理、互聯網+藥事服務、互聯網+延續護理和互聯網診療監管等功能的互聯網醫院信息平臺。

基礎設施和安全體系是智慧醫院的重要保障?;A設施應包括但不限于物聯感知、網絡通信、計算與存儲、機房、數據與服務融合等設施[7]。安全體系應包括但不限于硬件設備、信息系統、數據資產、應用與服務等安全,并應建立檢測與預警、應急處置、災難恢復等機制[8]。

3 智慧醫院評價指標研究

在智慧醫院模型研究的基礎上,分析行業內現行的相關標準、規范的特點和不足,開展智慧醫院評價指標研究。

3.1 現有評價標準概述 目前,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http://std.samr.gov.cn)尚無有關智慧醫院評價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018 年印發《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分級評價標準(試行)》[9],是對醫療機構面向醫務人員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臨床信息系統建設和應用情況的評價[10],電子病歷是智慧醫療的基礎;2019 年印發《醫院智慧服務分級評估標準體系(試行)》[11],是從患者端考察醫療機構信息化與互聯網醫療建設的應用水平[12];2020 年印發《國家醫療健康信息醫院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方案(2020 年版)》[13],是對醫療機構以電子病歷和醫院信息平臺為核心的醫院信息化項目進行標準符合性測試以及互聯互通實際應用效果的評價;2021 年印發《醫院智慧管理分級評估標準體系(試行)》[14],是對醫院綜合管理(人、財、物等)的信息化應用評價。

2021 年10 月,中國醫院協會發布的《2014-2020 年中國醫院信息化發展研究報告》[15]認為,以電子病歷系統功能應用水平分級評價、醫院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醫院智慧服務分級評估等為代表的應用評級推動了醫院信息化的發展。

上述評價標準分別從不同應用視角對醫院信息化建設及應用情況進行評估,對智慧醫院建設發揮了重要的指引作用,但在實際操作中,各評價標準相對獨立、自成體系,醫療機構需分別申報,分別建設(對標測評指標),分別測評,測評結果之間沒有對應關系,既拉長了測評周期,也加重了醫療機構開展測評工作的負擔,尚不能給出智慧醫院建設的整體評價。為此,本文在參考上述評價標準等的基礎上,構建了智慧醫院評價指標框架。

3.2 智慧醫院評價指標框架 根據智慧醫院模型,將智慧醫院評價指標設置為一級指標、二級指標、三級指標三個層級,其中包括5 個一級指標,14 個二級指標,49 個三級指標,見圖3。

圖3 智慧醫院評價指標框架

3.2.1 評價指標分析 本文主要分析一級指標。一級指標包括基礎設施、安全管理、信息化能力、創新能力和建設成效,從5 個維度綜合評價醫療機構的智慧醫院建設?!盎A設施”指標主要評價屬于“新基建”范疇的信息基礎設施,即數據中心、網絡基礎設施和新技術基礎設施,包含的二級指標有數據中心機房、智能服務環境、網絡通信設施,是智慧醫院的重要支撐.“安全管理”指標主要評價智慧醫院的運行環境、信息系統及其生成數據的安全,包含的二級指標有環境安全、服務安全、數據安全,是智慧醫院的重要保障?!靶畔⒒芰Α敝笜酥饕u價醫療機構實施智慧醫院建設的基礎能力水平,包含的二級指標有醫院信息互聯互通、電子病歷應用能力、醫療數據倉庫建設。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創新應用是實現醫院“智慧化”的重要途徑,“創新能力”指標主要評價醫療機構將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于患者服務、醫療服務和醫院管理的能力水平,包含的二級指標有患者服務創新、醫療服務創新、醫院管理創新?!敖ㄔO成效”指標主要評價醫療機構實施智慧醫院建設的實際效果,包含的二級指標有有效應用、就醫體驗調查。

3.2.2 評價指標分值和評價等級設定 設定的三級指標分值之和為其對應的二級指標分值,二級指標分值之和為其對應的一級指標分值,滿分100 分,一級指標分值為:基礎設施(14 分)、安全管理(14 分)、信息化能力(20 分)、創新能力(30 分)、建設成效(22分),因篇幅所限,以“信息化能力”“創新能力”指標分值設定為例,見表1。

表1 評價指標分值表

按設定的評分方法進行評分,計算評分之和,即為智慧醫院評價總評分P。智慧醫院評價等級設定為5 個檔次,由低至高依次為一級智慧醫院、二級智慧醫院、三級智慧醫院、四級智慧醫院、五級智慧醫院,由評價總評分確定,可用星號呈現,見表2。

表2 智慧醫院評價總評分與評價等級對照表

3.2.3 評分方法示例 對49 個三級指標設定了評分方法,因篇幅所限,以“基礎設施”指標的評分方法為例,見表3。

表3 評價指標評分方法

4 總結

通過對智慧醫院相關政策導向、醫院信息標準化、醫院信息化發展狀況和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成熟度等的研究,構建了智慧醫院模型;在智慧醫院模型研究的基礎上,分析行業內現行的相關標準、規范的特點和不足,研究、建立了智慧醫院評價指標體系;將智慧醫院評價指標設置為一級指標、二級指標、三級指標3 個層級,并設定了評價指標分值、評價等級和評分方法等,用于全面、客觀評價醫療機構的智慧醫院建設成效,發現智慧醫院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推進智慧醫院建設的持續改進,以評價結果為導向,從基礎設施、安全管理、信息化能力、創新能力和建設成效等方面引導和促進智慧醫院的科學化、規范化建設。

上述評價指標尚需通過對醫療機構的試評價,檢驗其“全面性、科學性、客觀性、實用性”等,以不斷改進和完善。

猜你喜歡
醫療機構信息系統智慧
企業信息系統安全防護
基于區塊鏈的通航維護信息系統研究
信息系統審計中計算機審計的應用
醫生集團為什么不是醫療機構?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統運檢自動化診斷實踐
醫療機構面臨“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基層醫療機構到底啥問題?
天津:促進醫療機構改善管理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