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情志護理聯合康復訓練對脛骨骨折患者并發癥及術后疼痛的影響

2024-04-08 05:28
醫學信息 2024年6期
關鍵詞:情志康復訓練下肢

姜 瑩

(撫州市中醫醫院骨傷科,江西 撫州 344000)

脛骨骨折(tibial fracture)為下肢常見骨折類型,多由直接或間接暴力所致,現以外科手術為主要治療方案,旨在通過局部解剖復位,恢復患者的肢體功能,其術后康復尤為重要[1,2]。近年來,康復訓練一直為骨折患者的首選干預方案,其針對性高、目的性強,可通過系統化訓練措施,促進肢體功能恢復,在脛骨骨折患者的術后康復中具有重要應用價值[3,4]。但其訓練進度易受到術后疼痛及并發癥等因素的干擾,需結合人性化護理措施加以改善[5]。中醫情志護理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開展的人性化護理方案,其核心在于改善患者情緒及心理狀態,以調節其對身體健康的影響,達到保健目的,其干預方案的實施為康復訓練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利條件[6,7]。為探究中醫情志護理與康復訓練的聯合應用價值,本研究結合2021 年4 月-2023 年4 月于撫州市中醫醫院行手術治療的66 例脛骨骨折患者,觀察中醫情志護理聯合康復訓練對脛骨骨折患者并發癥及術后疼痛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21 年4 月-2023 年4 月于撫州市中醫醫院行手術治療的66 例脛骨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33 例)與觀察組(33 例)。對照組男19 例,女14 例;年齡21~57 歲,平均年齡(32.65±5.19)歲;Schatzker 分型:Ⅰ型21 例,Ⅱ型12 例;骨折原因:交通傷20 例,跌墜傷11 例,其他2 例。觀察組男20 例,女13 例;年齡21~58 歲,平均年齡(32.71±5.22)歲;Schatzker 分型:Ⅰ型22 例,Ⅱ型11 例;骨折原因:交通傷19 例,跌墜傷11 例,其他3 例。兩組性別、年齡、Schatzker分型、骨折原因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較,所有患者均知情且自愿參加本研究。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經影像學檢查確診為脛骨骨折;②單側新發骨折;③符合手術治療指征;④認知與溝通能力正常。排除標準:①陳舊性骨折患者;②合并其他部位骨折者;③病理性骨折者;④合并嚴重心、腦疾病者;⑤嚴重軟組織損傷或感染者。

1.3 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常規術后護理措施,術后抬高患肢,遵醫囑行抗菌與鎮痛藥物管理,給予術后體征監測與飲食指導,做好清潔換藥等工作,對患者術后不良狀態進行嚴密觀察。

1.3.1 對照組 開展康復訓練,術后6~8 h,待麻醉藥效消退后,指導患者進行患肢肌肉收縮訓練及踝泵運動,促進下肢血液循環與淋巴回流,達到消腫目的;術后1 天,協助患者開展直腿抬高、股四頭肌收縮、患肢被動屈伸等床上運動,以患者耐受為宜,后續可依據患者實際情況逐漸增加訓練強度,由被動向主動過渡;術后1 周,鼓勵患者進行自主膝關節屈曲運動,加強其下肢肌力訓練,結合患者康復程度調整其屈伸范圍,逐漸增加其訓練強度;術后4 周,結合患者的骨折愈合情況,開展行走與負重練習。

1.3.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中醫情志護理:①辨證施護:參考中醫“喜、怒、憂、思、悲、驚、恐”7 種情緒,對患者術后情緒進行有效辨別,隨后依據“金、木、水、火、土”五行理論,結合其對應的五臟六腑開展相應護理干預。其中,思慮擔憂過甚者,其思慮傷脾,脾虛則氣機運行不暢。對此,需及時告知患者骨折的術后恢復情況,強調遵醫囑管理的重要性,借助正面案例進行鼓勵與引導,消除其對術后康復的疑惑與擔憂,減少不必要的思慮負擔。悲憂過甚者,其憂傷心,易引發心氣損傷。對此,需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了解其心中所憂,針對其憂慮問題給予正確引導,發揮共情能力,從患者角度出發,幫助患者擺脫悲憂情緒。②呼吸調節:指導患者閉目靜坐,周身放松,傳授其正確的呼吸吐納方式。按照五臟相生順序,依次發出“噓”“呵”“呼”“呬”“吹”“嘻”的字音,引導其將腹中濁氣吐出,促進患者放松心情,調暢情志,以緩解其術后疼痛程度。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術后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負面情緒[焦慮自評量表(SAS)]、肢體功能[Lysholm 膝關節評分、Fugl-Meyer 運動功能評估量表(FMAS)-下肢功能]、并發癥(切口感染、膝關節僵硬、畸形愈合、深靜脈血栓)、術后住院時間、骨折愈合時間。VAS[8]:總分0~10 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疼痛越強烈。SAS[9]:共20 條目,標準分0~100 分,分數越高表示焦慮情緒越嚴重。Lysholm 膝關節評分[10]:包括疼痛、不安定度、閉鎖感、腫脹度、跛行、樓梯攀爬、蹲姿、使用支撐物8 項內容,總分0~100 分,分數越高表示膝關節功能越好。FMAS-下肢功能[11]:共7 項內容,總分0~34 分,分數越高表示下肢運動功能越好。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 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P<0.05 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術后疼痛、負面情緒比較 術后6 h,觀察組VAS、SAS 評分均低于術后2 h,且觀察組VAS、S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VAS、SAS 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VAS、SAS 評分比較(±s,分)

注:與術后2 h 比較,*P<0.05

2.2 兩組肢體功能比較 術后1 個月,兩組Lysholm、FMAS-下肢功能評分均高于術后3 天,且觀察組Lysholm、FMAS-下肢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Lysholm、FMAS-下肢功能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Lysholm、FMAS-下肢功能評分比較(±s,分)

注:與術后3 天比較,*P<0.05

2.3 兩組并發癥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小于對照組(χ2=4.243,P=0.039),見表3。

2.4 兩組術后住院時間、骨折愈合時間比較 觀察組術后住院時間、骨折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術后住院時間、骨折愈合時間比較(±s,d)

表4 兩組術后住院時間、骨折愈合時間比較(±s,d)

3 討論

康復訓練為脛骨骨折術后常規管理方案。該方案可遵循循序漸進原則,以患者肢體功能為核心開展針對性干預措施,以改善患者肢體運動功能,加速其術后康復[12,13]。但部分患者術后疼痛明顯、配合度低,不利于康復訓練方案的及時開展;若護理不當,可導致肌肉及骨骼失用性改變,增加術后并發癥風險,對患者骨折愈合進度造成了較大影響[14,15]?;诖?,緩解患者術后疼痛、降低其并發癥風險,是保證患者康復效果的重要前提。中醫情志護理是基于中醫保健思維開展的情志調攝手段,其常用措施包括辨證施護與呼吸調節等。前者可結合中醫七情認知,對應五行理論,進行系統化干預,包括思慮過重、悲憂過重等典型疾患心理,旨在借助針對性調攝,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避免七情過激對其術后康復造成的不良影響[16,17]。呼吸調節則是基于藥王孫思邈的六字吐納法改良而成的安神調氣之法,通過呼吸吐納狀態的指導,幫助患者放松身心、調暢情志,可進一步緩解不良情緒引發的負面影響,同時有利于疼痛敏感性的降低[18,19]。

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6 h,觀察組VAS、SAS評分均低于術后2 h,且觀察組VAS、SAS 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中醫情志護理聯合康復訓練可緩解患者的術后疼痛及負性情緒。究其原因,中醫情志護理可通過辨證施護與呼吸調節方案,調節患者的情志狀態,發揮鎮靜、安神作用,以緩解其不良情緒,減輕術后疼痛程度。術后1 個月,兩組Lysholm、FMAS-下肢功能評分均高于術后3 天,且觀察組Lysholm、FMAS-下肢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可見中醫情志護理聯合康復訓練對患者肢體功能的恢復具有積極改善作用。分析認為,中醫情志護理可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的術后疼痛程度,為其康復訓練的及早開展建立了良好條件,可保證訓練計劃的完整實施[20]。同時,中醫情志護理還可減輕患者的負面情緒,對其訓練配合度的提升具有積極作用,有利于康復方案的順利推進,可促進患者的肢體功能的快速恢復[21]。此外,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小于對照組(P<0.05),提示中醫情志護理聯合康復訓練可降低患者的術后并發癥風險。分析原因,中醫情志護理可改善患者的術后情緒狀態,有利于康復訓練的規范化進行,避免了康復依從性差、不聽指令等原因引發的并發癥問題。觀察組術后住院時間、骨折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梢娭嗅t情志護理聯合康復訓練可縮短患者的術后恢復時間,這與其并發癥風險的降低及肢體功能改善降低存在直接關聯。

綜上所述,中醫情志護理聯合康復訓練可有效緩解脛骨骨折患者的術后疼痛及負性情緒,促進肢體功能康復,降低并發癥風險,縮短術后恢復時間。

猜你喜歡
情志康復訓練下肢
中西醫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研究進展
調暢情志 遠離悲秋
多功能智能康復訓練床的設計與仿真
穴位按摩與康復訓練治療周圍性面癱的療效觀察
準媽媽要重視下肢靜脈曲張的預防
劉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體論
上肢康復訓練機器人的研究
微創旋切術治療182例下肢靜脈曲張的術后護理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支架術后再狹窄的治療
移精變氣法在情志病治療中的運用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