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科教融合的跨學科化工創新人才培養

2024-04-09 17:41任保增屈凌波
河南化工 2024年2期
關鍵詞:科教跨學科化工

李 濤 , 任保增 , 屈凌波

(鄭州大學 化工學院 , 河南 鄭州 450001)

0 前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飛速進步,社會對具有創新能力的高層次人才需求日益旺盛[1]。在化工領域,面臨資源、環境、安全等多重挑戰,化工行業對具有跨學科背景的化工創新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肩負著培養棟梁之才的時代重任,如何把創新平臺變為人才培養的平臺,把產業發展需求作為創新型人才的出發點,把創新活動變成培養創新人才的支點成為重要課題。培養適應新時代要求的創新型跨學科的復合型人才,亟需深化產科教融合,推進跨學科教育改革,探討基于產科教融合模式的跨學科化工創新人才培養策略,構建創新型復合人才的培養模式。為了適應這一趨勢,高校教育改革勢在必行。產教融合的跨學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成為當前研究的熱點。

1 培養跨學科化工創新人才的價值和意義

1.1 培養跨學科創新人才的價值

產科教融合培養跨學科化工創新人才是一個時代發展的必然,可以從四個維度分析:

①從產業和企業維度分析。具備跨學科背景的人才能夠更好地應對復雜的工程問題,推動企業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從對人才的要求來看,既懂技術又懂管理,能充分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生產經驗,將實驗室成果轉化為工廠產品并使之走向市場的人才,是企業急需的極品人才。產教融合是將產業與教育相結合的一種新模式。通過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可以實現高校教育資源和企業實踐資源的優勢互補,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效果。企業參與人才培養,可以幫助高校培養出更加符合行業需求的人才。

②從教育培養自身維度分析。傳統的高等教育模式往往過于注重學科分工,導致學生知識結構單一,缺乏跨學科的知識和能力。此外,傳統教育模式與企業實踐脫節,學生缺乏實踐經驗和創新精神。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高校亟需探索新的人才培養模式。亟需深化產科教融合,推進跨學科教育改革。通過構建跨學科課程體系,打造多元化實踐教學平臺,加強校企合作等,培養出具備跨學科背景、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滿足社會和企業的需求。

③從整個社會發展維度分析。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化工行業面臨著資源、環境、安全等多重挑戰。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社會需要具備跨學科知識、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人才,以滿足行業發展的需求。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面臨著教育改革的巨大壓力,需要不斷探索新的人才培養模式,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

④從人才發展角度分析??鐚W科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跨學科創新人才是指具備多學科知識背景,能夠運用多種學科的方法和工具解決問題,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才??鐚W科創新人才培養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學生在未來職場中的競爭力。

1.2 培養跨學科創新人才的意義

基于化工產業角度人才的需求分析和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分析可以看出,產教融合的跨學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成為當前化工創新型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研究內容[2]。這種模式旨在通過校企合作、學科交叉整合,實現高校教育資源和企業實踐資源的優勢互補,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跨學科能力的應用型人才,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

基于產科教融合模式培養跨學科化工創新人才是對當前教育體制改革的積極響應,是滿足社會對復合型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徑[3]。高校和企業可以共同努力,為化工行業培養出具備跨學科背景、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2 產科教融合模式培養創新人才的方法

實現產科教融合的化工創新性復合人才培養,可以從以下四個維度考慮,構建出可適應培養目標的人才培養體系。

2.1 構建跨學科課程體系,建立高效的校企校研合作體系

構建跨學科課程體系是實現跨學科創新的關鍵。課程設置應整合多個學科領域的基礎知識和前沿課題,注重實踐性。鼓勵學生跨學科學習,培養其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和方法的能力。產科教融合模式能夠實現高校教育與科研機構和企業實踐的緊密結合,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跨學科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改革傳統課程設置,將多學科的知識點和方法融入課程教學中。開發跨學科的案例庫和項目庫,供師生教學使用。在構建跨學科課程體系時,內容選擇和課程結構至關重要。課程體系構建內容選擇應包括基礎學科內容、前沿領域內容、跨學科整合內容三方面?;A學科內容:選取與跨學科創新相關的基礎學科內容,如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科學、工程等。前沿領域內容:關注相關學科的前沿領域,納入新課程內容,如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新能源等??鐚W科整合內容:結合不同學科的知識和方法,開發跨學科的整合課程,如系統科學、復雜系統工程、可持續發展等。實踐性內容:引入企業實際項目和案例,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通過校研合作和校企合作,共同開發基于學科前沿和企業實際項目的課程,提高教學的前瞻性、實用性和吸引力, 產科教融合模式還能促進高校教師與研究機構的科學家、企業專家的交流與合作,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和行業認知。設立跨學科課程,鼓勵學生選修不同學科的課程,促進學科交叉與創新。

創新教學方式與方法:采用案例教學、項目教學、問題導向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創新意識。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如線上教學、虛擬仿真等,提高教學效果。鼓勵教師開展跨學科研究,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

2.2 打造多元化實踐教學平臺,實現聯合培養機制

學校與研究機構、化工企業合作建立科研基地和實習基地、實訓中心等平臺,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踐機會。組織跨學科的實踐活動,如創新競賽、創業項目等,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鼓勵學生參與科研項目,提高學術研究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跨學科創新思維能力,鼓勵學生跨學科學習,培養其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和方法的能力。與科研單位合作,開設創新方法、設計思維等課程,幫助學生掌握創新的方法和工具。組織跨學科的學術活動和研討會,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打造多元化的產教融合實踐教學平臺是產教融合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真正做到校研校企合作,建好合作的實踐平臺,校企合作建立實習基地應考慮多個因素,高校與企業合作建立實習基地,讓學生在實際工作崗位上積累實踐經驗。校企合作開發實踐課程:校企雙方共同制定實踐課程計劃,結合企業實際項目,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校企聯合實驗室:高校與企業合作建立聯合實驗室,為學生提供先進的實驗設備和環境,提高實驗教學水平。創新創業孵化基地:高校設立創新創業孵化基地,提供場地、資金、指導等支持,幫助學生將創新創業想法付諸實踐。

通過以上方法,高校和企業可以共同努力,打造多元化的產教融合實踐教學平臺,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踐機會,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2.3 深化產科教融合模式改進教學方法

加強校研合作和校企合作的機制建立和高度融合。加強要落實到具體的人才培養全過程中[4-6]。校企雙方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開展合作研究,共享教育資源。建立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鼓勵學生創業實踐。邀請企業專家參與課程設置和教學,提高教學的實踐性。校企雙方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開展合作研究,共享教育資源。邀請企業專家參與課程設置和教學,提高教學的實踐性。建立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鼓勵學生創業實踐??梢蚤_展多項開放式的開學形式。開展校企合作的暑期實習項目,組織學生參加企業的暑期實習項目,讓學生了解行業動態,提高實踐能力。開展多元化的企業導師制,邀請企業專家擔任導師,為學生提供實踐指導,分享行業經驗和最新動態。校園模擬實踐項目實訓,在校園內組織模擬實踐項目,如案例分析、項目策劃、商業計劃書競賽等,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實踐教學共享平臺:搭建實踐教學共享平臺,整合高校和企業的實踐資源,實現資源共享。國際交流與合作:鼓勵學生參加國際交流項目和實踐活動,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創新創業競賽:組織或參與各類創新創業競賽,如“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球創新創業大賽等,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通過以上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改革,跨學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有助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人才支持。同時,這種模式也有助于構建良性循環的產學研生態,推動社會發展和技術進步。

3 產科教融合培養模式的推進與實施

產科教融合的跨學科化工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是高?;そ逃母锱c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對于一種創新性的教育模式,做好推進和實施,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理解和落實。

3.1 學校重視科產教融合,提供政策保證

要做好產科教融合的教育模式,首先是學校對于教學模式改革和創新的政策支持與保障?;W科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現代化工產業已經進入到高度的系統化和自動化階段,化工知識體系和理論體系涵蓋了多個學科,生產系統也稱為高度技術集成應用的大系統,在開展跨學科復合型人才培養中,需要多個學科和多個領域的參與和支持,政府應出臺相關政策,鼓勵高校與企業開展產科教融合合作,推動跨學科教育改革。加大對高校教育改革的經費投入,保障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和實施。其次,科研院所和企業要積極參與人才聯合培養。企業應積極參與高校人才培養,提供實習基地、實訓平臺等資源。與高校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開展合作研究,共享教育資源。在這方面,關鍵的一環是化工實訓基地的建設。實訓基地不僅是為了培養高素質的人才,還有助于推動化工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政府、教育機構和工業界應共同合作,投資于實訓基地的建設,以促進化工行業的發展,培養有競爭力的人才,同時滿足社會對化工產業的需求。這將為化工行業的未來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3.2 建立和完善社會評價與反饋機制

建立社會評價與反饋機制,對基于產科教融合模式的跨學科化工創新人才培養效果進行評估和改進。通過企業、高校、政府等多方合作,共同推動化工行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對于化工創新型人才的能力評價中,應該高度關注人才的技術創新能力評價,通過實驗室研究和創新項目,在實訓基地表現出推動化工技術不斷進步的潛力。培養模式對于化工行業人才儲備和多個方面的需求作為教育效果的評價,為化工企業提供人才儲備,可以培養出對可持續發展和環保問題有敏感性的工程師和研究人員,推動化工產業向更加環保和可持續的方向發展,幫助滿足產業發展的需求。

4 結論

基于產科教融合模式培養跨學科化工創新人才是對當前教育體制改革的積極響應,是滿足社會對復合型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徑。通過構建跨學科課程體系,打造多元化實踐教學平臺,加強校企合作等方面,高校和企業可以共同努力,為化工行業培養出具備跨學科背景、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猜你喜歡
科教跨學科化工
《化工管理》征稿簡則
《化工管理》征稿簡則
《科教導刊》征稿函
跨學科教學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初中歷史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的實踐與思考
一起化工安全事故的警示
應用型高校推進跨學科人才培養的路徑探索
科教之窗
科教之窗
科教之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