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鑒先進經驗積極探索常州市產權市場融合發展新模式

2024-04-09 18:01常州產權交易所有限公司
產權導刊 2024年3期
關鍵詞:公共資源產權交易交易平臺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點任務之一是要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2022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對建設全要素統一大市場提供了行動綱領。2023年7月5日,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商務部聯合印發通知,部署全面清理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重點清理妨礙市場準入和退出、妨礙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影響生產經營成本、影響生產經營行為等妨礙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和公平競爭的規定和做法。

產權交易市場作為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建立和完善各類要素市場過程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加快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已成為產權交易市場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一、全國產權交易市場融合發展特色鮮明

從1984年首次產權轉讓——石家莊造紙廠經營權轉讓肇始,1988年首家產權交易機構成立……至今,產權市場經過近四十年的發展,交易主體日益增加,市場規模日趨擴大。到2022年,全國產權交易市場業務擴大到產股權、金融資產、自然資源、環境權益和招標采購等全要素市場,實現交易額22.5萬億元。產權市場作為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現代產權制度的重要一環,也成為我國要素市場化配置的重要平臺。

面對新形勢、新要求,重慶、山東、廣東等省市因地制宜、分類施策,以產權交易機構為依托,組建省級公共資源交易集團,形成了“重慶經驗”“山東模式”“廣東樣本”等多種方式并存、多元化發展的產權市場與公共資源交易平臺融合發展的新格局。

重慶經驗——重慶產權交易市場形成了“1+1+2”模式,即1個公共資源平臺+1個機構+2塊牌子,在產權交易所加掛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牌子,實行“一套機構、兩塊牌子”,由產權交易所承擔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全部職能職責,形成了產權交易所和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組織結構一體化、治理結構企業化、業務運營市場化的模式。

山東模式——由省國資委出資設立的山東產權加掛省公共資源(國有產權)交易中心牌子,聯合省政府采購中心,形成了一個管 “買”、一個管“賣”,“一個平臺、兩個中心”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模式,將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納入公共資源交易體系,通過企業化、市場化、專業化運營,打造了“要素跟著項目走”的“山東模式”。

廣東樣本——在原南方聯合產權交易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基礎上組建廣東省產權交易集團有限公司,更名為廣東省交易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之后,整體劃入廣東省政府采購中心,加掛“廣東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牌子,實行“一個機構、兩塊牌子”,以市場化方式高效配置公共資源、公共資源與非公共資源交易,構建“粵交易”一張網三平臺五融合綜合體系,打造“大產權、全要素、泛金融”集團化發展的“廣東樣本”。

此外重慶、山東、廣東、上海、黑龍江、江西、浙江等地先后實施產權交易與公共資源交易改革發展方案,產權交易市場與公共資源交易市場融合發展已經成為一種趨勢。

二、常州產權交易市場發展基礎扎實

常州產權交易市場發展源頭可追溯至20世紀90年代,于1997年在常州市經濟體制改革和國有企業改制的大背景下成立,原為隸屬于常州市財政局的自收自支事業單位。經過近三十年發展,已由最初服務國企改革改制,延伸擴展至服務各類所有制經濟,現已形成集股權、債權、物權、知識產權、農村產權等交易服務以及咨詢、審計評估、法律、金融配套等多元服務為一體的區域要素交易市場。目前,常州產權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常交所”)是常州地區唯一一家經國務院國資委認可的產權交易機構、中國產權協會農村產權交易分會副會長單位、產權行業首批AAA級信用企業、國家標準《技術產權交易服務流程規范》第一起草單位、產權交易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單位、江蘇省《產權交易服務規范》獨立起草單位。

2016年,多家省級產權交易機構共同發起設立全國性綜合型互聯網交易平臺——e交易,常交所便是其中一員。2021年,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及《市國資委關于印發常州市屬直管企業“陽光采購”指導意見的通知》(常國資〔2020〕83號)等文件要求,在常州市國資委指導下建設常州陽光交易市場,為各類企事業單位提供產權交易、招標采購、咨詢、金融配套等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

1.構建完備規范的制度體系

常交所以國家標準《技術產權交易服務流程規范》以及產權交易、政府采購代理兩個國標試點成果為支撐,建立涵蓋172個產權交易標準、128個政府采購代理標準、445個業務模板在內的統一交易、招采業務標準,制定統一的業務流程和適用于各類型交易項目的模塊化公告模板,切實做到信息公開應披露盡披露,交易全程標準化、規范化。通過制定《陽光市場操作指引》《陽光市場場所管理辦法》等規則和建立違約主體不良行為曝光機制,持續健全公平競爭的交易市場服務制度體系。

2.搭建國內領先的線上平臺

常交所依托e交易打造常州陽光交易市場線上交易平臺,具備了產權交易、招投標、采購、拍賣四大功能,設置“食材采購”“三材采購”“房產陽光交易”等專區,配備22個交易類別業務模板、16種交易方式,提供委托交易(轉讓方與招標采購人委托產交所、拍賣公司、招投標代理機構代理交易)與自主交易(轉讓方與招標采購人使用“企采云”自助交易)兩種交易模式,可在PC、移動端進行交易。目前,陽光平臺項目信息在e交易平臺同步發布,可共享e交易平臺15萬余家競買人、8萬余家供應商、9000余家評委資源。此外,平臺實行機構方、競買方、平臺三方相互隔離,做到信息、過程雙重保密;管理權限分離,所有交易全程在線留痕,可溯可監督,防止暗箱操作;成功對接財政部、國務院國資委等多個交易監測平臺,便于監督方實時監測交易過程。

3.優化升級線下交易場所

常交所結合國企采購及資產處置實際情況,在現有開標大廳、競價大廳、評標室等硬件基礎上,根據陽光平臺具體要求,完善線下場所建設,為陽光平臺交易評標(評審)活動、交易鑒證以及相關現場業務辦理提供場所支持,對評審活動全程監控錄像并存檔。2021年,陽光平臺線下交易場所已改造完畢并投入使用,場所面積共1100平方米,包括開標大廳2個、評標室8個、投標人休息區2處,場所改造共投入資金87.71萬元。2023年,常交所推進常州陽光交易市場線下場所硬件設施硬件升級改造,完成評標場所評審電腦設備升級,大幅提升了服務能力。近年來,常投招標、恒卓建設、建瀚工程、正源環保公司、新園市政等多家民營招標代理機構及國有企業使用線下場所開展招標采購業務。

4.持續提升電商化綜合運營能力

常交所利用e交易大數據倉,將生態流量分發與線下服務相結合,通過航拍、全景、VR等高科技傳媒展現方式與大數據精準營銷手段,將項目信息精準推送垂直領域受眾,為中介機構、企業和個人的交易提供綜合在線“交采”服務。2023年,常交所對招標采購系統進行全新升級,重新配置采購方式、業務流程、競價模式、資金結算及歸檔模式,滿足個性化招采業務模式,交易全過程留痕可追溯,將各類采購行為置于陽光下。同時,為進一步豐富平臺配套功能,引入金融、評估、審計、法律等組合工具,并依托常州投資集團、常創集團多元化資源的綜合優勢,不斷擴展延伸交易服務鏈,為各類交易主體提供包括交易招采、金融支持、咨詢服務在內的集成式服務,打造“互聯網交易生態圈”,形成交易金融聯動,有力促進項目快速成交,實現“高增值率”“高節約率”。

5.陽光市場交易規模突破300億

截至2023年12月底,陽光市場累計引進入駐單位588家,實現市屬國企全覆蓋、區屬國企覆蓋率達83.33%;陽光市場已累計成交項目29.9萬項,成交額348.42億元。其中,工程、貨物、服務類采購項目5406項,成交金額197.34億元,節資總額80614.59億元,節資率63.83%;招標咨詢類項目30項,成交金額86.47億元;食材訂單28.65萬項,采購額1.75億元,節資總額3095.08萬元,節約率15%;資產轉讓類項目1333項,成交額34.47億元,增值額8368.21萬元,增值率2.49%(其中,閑置資產轉讓類項目654項,成交額2.49億元,增值額6709.99萬元,增值率36.94%);房產招租類成交項目5696項,成交金額28.38億元,增值總額10774.3萬元,增值率3.95%。多元服務成效初顯,創新推出“產權貸”“中標貸”“政采貸”“應收貸”“電子保函”等金融產品,完成金融服務1686筆、金額5.52億元,多渠道滿足企業通過陽光市場進行產權交易、招標采購的融資需求,形成交易為金融提供融資場景、金融助推交易活躍度的良好生態。

快速成長、高質量發展的常州陽光交易市場,為下階段產權市場與公共資源交易平臺融合發展、推進區域要素資源市場一體化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然而,常州市產權交易市場仍未實現統一,除常州陽光交易市場,還有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以及拍賣公司等自建的民營交易平臺,數據并未互通互聯,這種條塊分割和同質化切塊的局面,導致資源不共享、要素流動不通暢、資源配置效率不高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常州產權市場的高質量發展,阻礙了常州產權市場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步伐。因此,常州市有必要加快打造全市統一產權市場,打通堵點、連接斷點,系統建設深度服務各類所有制企業的全周期全要素的一體化市場。

三、常州產權交易市場與公共資源交易市場融合發展路徑

進入新發展階段,常州市產權市場加快融合發展迫在眉睫、時不我待。常州產權交易市場應充分依托資源稟賦,發揮比較優勢,積極探索公共資源與非公共資源融合發展模式,創新合作模式與利益分享機制,真正實現規?;?,加快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步伐。

1.探索建立健全統一市場運行機制

充分借鑒重慶、廣東、深圳、上海、山東等地產權市場與公共資源交易平臺融合發展的先進經驗,立足陽光交易市場及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綜合優勢,積極爭取政府支持,統一全市產權市場運營主體,通過價值規律、競爭規律等市場規律在資源配置中起到決定性作用,實現各種資源及要素在產權市場實現最優最快配置以及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2.加快建設高標準統一交易平臺

根據《中共江蘇省委、江蘇省人民政府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意見的實施意見》(蘇發〔2022〕22號)文件精神,爭取協調推動陽光市場交易線上平臺與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互聯互通,以數智化支撐,努力打造集項目交易信息、市場主體信息、專家資源及各類配套資源信息于一體的全市統一的產權交易平臺,實現交易市場高效聯通。

3.加大力度吸引各類所有制企業入駐

由市政府相關部門牽頭督促各級國企及行政事業單位入駐平臺,并將進場交易情況納入巡察和審計的重點內容,確?!皯M必進”。同時,加大各類財政補貼、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的宣導力度,以此吸引民企、外企等非國有單位入駐平臺,利用標準化建設、規范化運行、透明化交易、便捷化服務的優勢高效盤活各類資產,提升企業經營質效。

4.加大力度推動產權交易提檔升級

引導金融、評估、審計、法律等更多的行業頭部機構入駐產權交易平臺,努力為交易提供更高層次的配套延伸服務。同時,深化與省級產權交易機構的合作,爭取央企權益類、央企實物資產轉讓業務資質以及金融資產交易等牌照,打造“立足常州、輻射長三角”的信息匯聚、資金融通、產權流轉大市場。

(撰文:朱詠梅 李楠)

猜你喜歡
公共資源產權交易交易平臺
國有企業產權交易風險淺析
產權交易市場高效規范推進國有不動產租賃交易的路徑探索
“全要素 多資源”:產權交易市場新構想——產權交易市場改革實踐考察之后的思考
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構建及體制機制創新
環太湖藝術品交易平臺上線
云南省積極推進公共資源交易標準化工作
基于Android的C2C交易平臺關鍵技術研究
吉林省技術產權交易服務平臺的構建研究
交易平臺應兼顧效率和公平
云南省搭建公共資源交易信息平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