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產業如何“落子”

2024-04-09 18:08吳明華
決策 2024年3期
關鍵詞:落子孵化器人才

吳明華

當前,各地爭相布局未來產業“黃金賽道”,搶占區域產業競爭新的制高點。其中,北京、上海等先行一步、提前布局,發展未來產業已進入實踐操作階段。這些先發地區是如何布局的?

北京:系統構建

全鏈條未來產業生態

2023年9月,北京市發布促進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方案,提出錨定未來信息、未來健康、未來制造等六大未來產業的20個細分領域,以前沿技術能力供給引領新場景、創造新需求,工程化推進“技術-產品-標準-場景”聯動迭代,系統構建技術產品化、產品產業化、產業規?;娜湕l未來產業生態,打造世界領先的未來產業策源高地。

為構建全鏈條未來產業生態,北京市將實施原創成果突破行動、中試孵化加速行動、產業梯度共進行動、創新伙伴協同行動、應用場景建設行動、科技金融賦能行動、創新人才聚集行動、國際交流合作行動八大行動。

其中,面向未來產業的孵化器建設是重中之重。2023年12月,北京市出臺《關于推動科技企業孵化器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聚焦高精尖細分產業領域和未來產業發展方向,推進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開放創新生態。

科技企業孵化器是未來產業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推動未來產業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支撐作用。特別是北京原始創新資源豐富,有3家國家實驗室、77家全國重點實驗室、90多所高校、1000多家科研院所,每年產生一大批原始創新成果。

目前,北京市有500余家各類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其中市級孵化器106家,國家級孵化器71家。國家級孵化器數量居全國城市首位。孵化器參與的投資基金超過300億元,規模在全國最高;近10年孵化上市企業200余家、獨角獸企業30余家。

建設與原始創新資源相匹配的創業孵化能力,是北京的當務之急。北京市將支持孵化器主動對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頂級戰略科學家,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開展超前深度孵化;支持重點產業領域布局高能級孵化器,強化孵化器在產業創新生態中的樞紐作用;鼓勵領軍企業建設產業孵化器,支持領軍企業與孵化器合作,實現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

同時,支持孵化器聯合社會資本設立早期基金,鼓勵耐心資本建設孵化器,探索社會資本深度參與孵化;推動孵化器、加速器和特色產業園區等共建創投基金和創新平臺,構建“孵化+加速+產業化”的接續機制。

北京市的目標是到2027年底,形成標桿孵化器示范引領、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骨干支撐、其他科技企業孵化器功能齊全的梯度接續創業孵化體系,初步形成一批高能級的高精尖產業和若干全球領先的未來產業集群。

上海:全球招募

硬核項目與頂尖人才

上海是國內最早布局未來產業的城市之一。2022年9月,上海率先發布發展未來產業的行動方案,包括未來健康、未來智能等五大未來產業和16個細分領域。

2023年3月,上海啟動首批3個未來產業先導區建設,成立先進核能、新型儲能、腦機接口3個未來產業專委會。同時,開展“未來產業之星大賽”,要在全球范圍搶挖硬核項目與頂尖人才。

硬核項目與頂尖人才,是上海發展未來產業的重要突破口。在上海市有關部門負責人看來,“未來產業的規律極難捕捉,必定經歷‘看不清和‘熬時間之痛。這16個細分領域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但‘唯二的確定性,在于人才和土壤?!?p>

為此,上海采取的策略是以國際化視野,全面聚焦前沿科技與應用創新,通過“項目+人才”雙輪驅動的模式,推動未來產業領域的技術創新和成果產業化,為未來產業發展提供重要的項目和人才支持。

“未來產業之星大賽”啟動后,報名總數達536個,其中項目組419個、人才組117個,涉及中美英德等8個國家,國內有14個省市參與,其中不乏由院士專家、長江學者、國家重點研發項目首席科學家等領銜的重點項目與團隊。

今年3月,上海開展未來產業試驗場“揭榜掛帥”工作。以應用場景為牽引,重點聚焦核心基礎、重點產品、公共支撐、示范應用等任務,鼓勵企業、金融機構、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發機構及用戶單位等以聯合體方式申報,發掘一批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具備較強創新能力的優勢單位,突破一批標志性技術產品,加速新技術、新產品落地應用。

未來產業是由前沿技術驅動,具有顯著的戰略性、引領性、顛覆性和不確定性等特征。上海以“揭榜掛帥”的方式加快培育未來產業,有利于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引領技術進步、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搶占未來制高點。

上海希望通過賽馬機制和揭榜掛帥,經過5至8年努力,在五大未來產業的16個領域中跑出若干個“核爆點”。

浙江:打造“萬畝千億”未來產業平臺

作為浙江“頂配版”產業發展平臺,“萬畝千億”是指面向重量級未來產業、萬畝空間左右、千億元以上產出的產業平臺。

浙江按照一個平臺聚焦1—2個未來產業的原則,以“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為主陣地,大力發展未來產業,招引標桿企業和重大項目,加快未來技術創新、未來場景培育、未來生態構建,打造未來產業發展引領高地。

當前各地并不缺乏產業平臺,從經開區、高新區,到產業集聚區、特色小鎮等,不同發展階段都有代表性平臺。那么,“萬畝千億”產業平臺有何不同?目前來看,有以下幾個特征。

一是產業布局更加精細、更加聚焦。如智能電力物聯網、智能顯示材料、智能視覺等,都是各自所在領域的細分產業。分類更加精細的未來產業集群,一方面推動平臺實現錯位發展,避免內部競爭;另一方面有利于有限空間范圍內資源要素的整合,提升要素流動效率和發展效能,培育更多“專精特新”企業,打造細分行業的“隱形冠軍”。

二是融合發展更加凸顯。各平臺聚焦產業鏈,推動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和政策鏈的融合發展,構建全要素全鏈條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加快產品、技術、商業模式和金融業態等全方位自主創新。如臺州通用航空平臺,通過招攬項目、完善政策、科創賦能、吸納人才,著力打造“整機+研發設計+零部件生產+檢驗測試+教育培訓+休閑旅游”的完整通用航空產業鏈體系。

三是開發運營更加多元。各平臺積極探索市場化開發運營機制,形成了企業主導型、政企合作型、產業基金型、產城融合型、專業運維型等開發建設模式。如寧波杭州灣新區智能汽車產業平臺,企業主導、政府引導,依托龍頭企業推動全產業鏈平臺建設;杭州錢塘新區高端生物醫藥產業平臺,引入市場化企業專業化培育運營,協助平臺樹立行業影響力;紹興集成電路產業平臺利用政府引導基金,吸引社會資本設立產業專項基金,打造“區域 IDM”產業發展模式。

2023年以來,浙江搶抓未來產業發展契機,制定推動“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更高質量發展的三年行動計劃,瞄準人工智能、未來網絡、氫能與儲能、空天信息等產業發展前沿方向,打造未來產業高地。

深圳:構建全過程創新生態鏈

深圳高新技術產業是全國的一面旗幟,發展未來產業是深圳確保高新技術產業具有持久創新力和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早在2022年,深圳市就制定了發展未來產業的行動計劃,提出以深化完善全過程創新生態鏈、推進“四鏈”協同為主線,重點實施“五大工程”,打造“6+5”核心承載區,推動創新資源向未來產業集聚,梯次發展合成生物、區塊鏈、細胞與基因、空天技術等八大未來產業。行動計劃濃縮了深圳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成功經驗,給出了開啟未來產業發展的關鍵“鑰匙”。

尤其是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生態鏈,促進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教育鏈四鏈融合發展,是深圳在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成功實踐基礎上總結出來的“深圳經驗”。未來產業緊貼世界科技前沿,在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產業發展過程中,對各個環節、各類要素、各項服務有更高的要求。

在基礎研究方面,深圳實施“基礎研究強基工程”,大力開展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實施基礎研究專項,重點開展產業需求導向的科學問題研究,加強基礎學科之間、基礎科學與前沿技術的交叉融合,以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增強未來產業發展的源頭供給能力。

在技術攻關方面,深圳組織實施技術攻關專項,建立“企業界出題、科技界答題”新機制,更好激發市場在創新資源要素配置中的引導作用,促進形成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資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有效避免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兩張皮”的問題。

在成果產業化方面,深圳緊扣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的核心服務需求,布局建設一批概念驗證中心、中小試基地、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眾創空間和孵化器,有效提升成果轉化全過程的服務效能,支撐更多科創企業走出“死亡谷”,成為未來產業發展的核心力量。

另外,深圳還在科技金融、創新人才以及組織、資金、制度、監測等其他方面精準部署,推動創新資源向未來產業集聚,助力未來產業加快發展。

猜你喜歡
落子孵化器人才
人才云
琴(外一首)
銀行理財子公司“落子”布局
落子山東,意在全局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爭奪戰”
孵化器 倒閉潮來了?
90后唐丹:人生如棋,落子不悔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聽課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