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價值觀的不同對勞動者主體性發揮的影響
——以電影《摩登時代》《橋》為例的對比分析

2024-04-10 00:53劉冰清李敏楊草園
南方論刊 2024年2期
關鍵詞:資本家工人勞動者

劉冰清 李敏 楊草園

(1.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 100875;2.湖北省社會科學院 湖北武漢 430077;3.四川大學 四川成都 610065)

一、馬克思主義視域下勞動主體性思想

主體性是主體所潛在的具有并能發揮出來的屬性[1],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三篇第五章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中分析了勞動過程的客觀性因素和主體性因素。他揭示了在雇傭勞動制度下,勞動者主體性被忽視,取而代之的是對價值的追求,這種抑制會導致勞動者的積極性無法得到發揮,最后也無法達到資本家想要的效果。

馬克思指出了勞動者主體性在勞動過程中的重要地位。他指出,勞動力的使用就是勞動本身,雖然資本家的目的是得到使用價值或者財產,但這不能改變勞動的這一性質。但勞動也是經歷過漫長的演變的,并不是一開始就是我們現在所理解的勞動?!皠趧邮紫仁侨撕妥匀恢g的過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動來中介、調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交換過程”[2],這里主要是在強調勞動過程的自然屬性,人通過自然力作用于自然,改變自然,這種勞動形式被馬克思稱為動物式的本能的勞動形式。也就是說,這種勞動沒有體現出人的主體性,于是馬克思提出,我們不考察這種動物式的勞動,我們要考察的是專屬于人的那種形式的勞動。而人與動物的不同就在于人不僅使自然物發生形式變化,還在自然物中實現自己的目的,這個目的在勞動過程開始前就已經存在于他的腦海中了。勞動者不僅在勞動中要實現自己的目的,還要使自己的意志服從于這個目的。這種有目的的意志在勞動者從事體力和智力上都不能得到享受的勞動時顯得更加重要。這里充分說明了勞動主體性在勞動過程中的重要性,勞動者在勞動之前對勞動結果有主觀設想,在勞動過程中還有自己的情緒欲望情感意志,這些都會影響勞動。

勞動過程簡單說來就是三個要素,有目的的活動或勞動本身,勞動對象以及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是客觀的存在,都不具備主體性,但有目的的活動或曰勞動則具有主體性。因此在勞動過程中,勞動者主體性的發揮顯得尤為重要,面對同樣的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能帶來不同結果的就是勞動者主體性的發揮。勞動者主體性發揮的程度對勞動效果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資本主義社會下,資本家購買了勞動者的勞動,工人的勞動不再屬于自己,經過他的勞動所得的勞動產品也不屬于他,而屬于資本家。在商品生產過程中,不管是勞動力加進去的勞動還是包含在勞動資料中的勞動,都只是按照時間尺度,作為一定量的對象化勞動來計算。但勞動只是在生產使用價值所耗費的時間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限度內才被計算,也就是說,不管是勞動者使用的勞動資料、勞動對象還是勞動力本身,都必須屬于正常條件。如果使用的生產資料或者勞動者的勞動技能落后于社會平均水平,那生產同種產品的勞動時間將大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而造成資本家的虧損。所以資本家不得不時時刻刻小心翼翼盯著生產過程,不讓他購買的勞動力白費。這在下文將要提到的《摩登時代》中有生動體現。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對勞動主體性的重要性進行了充分的論述,資本邏輯是勞動者主體性遭到破壞的根本性原因[3],而在對資本進行控制、管理的社會主義社會,除了政府、國家層面對資本進行管控,企業層面應該如何發揮勞動主體性,做到不抑制而是激活勞動主體性,對于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以及社會生產效率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且現實的意義。

二、《摩登時代》中勞動者主體性的發揮情況

《摩登時代》(Modern Times),是1936 年查理?卓別林(Charlie Chaplin)導演并主演的一部經典喜劇電影。影片以美國20 世紀30 年代經濟蕭條時期為背景,卓別林飾演的工人查理在工廠經歷了從干活、發瘋到進入精神病院,而這一切都反映了勞動者主體性的被抑制。

影片一開頭就對背景進行了介紹“Modern Times”.A story of industry,of individual enterprise--humanity crusading in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摩登時代,一個發生在工業時代下私營企業與人類追求幸福之間的沖突的故事)。緊接著是兩個鏡頭的對比:一群羊互相擁擠著進入羊圈,接著是一群工人擠出地下通道進入工廠。在資本主義社會下,工人就像羊群一樣,不能有自己的意志,只能服務于資本家資本增殖的目的,工人掌握不了其勞動產品,反過來還受其統治,工人勞動的目的只是維持自己的生存,勞動和人的類本質相異化,在這個過程中工人作為人的幸福被抑制。

影片里,董事長通過監視設備不停歇地監視著工人,不斷讓工人加速,查理在這個加速的流水線上一刻也不能放松,他必須高度緊張,不能被任何的事所干擾,否則就會影響整個流水線的進展。而查理身體瘦弱,根本就跟不上速度,這又導致了查理和工友之間發生沖突。到了換班時間,查理剛想歇會,又通過監視器被董事長發現,被叫回去繼續工作。在高度緊張的工作環境里,查理不管是身體還是內心都遭受著折磨,他無法熱愛這份工作,只能被動接受工作安排。董事長過著悠閑的日子,但這種悠閑是以剝削工人的剩余價值為基礎的,他本身并不創造價值。而董事長為了剝削工人更多的剩余價值,還給工人使用了廣告詞為“提高產量,減少支出”的自動喂食機。工人不再作為人而作為異化了的生產機器而存在,他在勞動的時候不再感覺到自己是人,只有在運用自己的動物機能吃喝睡的時候才感覺到自己的存在,工人的類本質被遮蔽,本該帶來幸福的勞動帶來的卻是痛苦,只要沒有強制,工人就會逃避勞動。工人除了生產的功能,作為主體的尊嚴、作為人的權利都被忽視。而資本家為了保持競爭優勢,還會想方設法擴大生產,占領市場,盡最大的可能剝削壓榨工人。

雖然影片有夸張的成分,但仍然展示了那樣一個社會,科技的進步帶來的不是許諾的幸福,而是異化、失業的危機,這一切的根源是生產資料私人所有。工人將自己作為廉價勞動力出賣給資本家,勞動成果只能被資本家占有,而工人得到的遠比他生產的少得多。這是由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決定的,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和決定動機是剩余價值,這就造成為了創造剩余價值進行不顧工人死活的增殖。工人拼命勞動,但由于生產資料資本家占有,不是歸勞動者所有,勞動者的勞動產品不屬于他而屬于資本家,勞動者和他的勞動產品走向了對立面,勞動者沒有辦法支配自己的勞動產品,反過來還要受自己的勞動產品的支配。在勞動中勞動者只能滿足自己生存的需求而無法享受勞動過程,勞動環境也給人帶來競爭的焦慮、壓迫感,在這樣的情況下,勞動主體性很難得到有效發揮,勞動者的情感不能滿足、意志被漠視、身體被摧殘,在勞動中只能消極抵抗。但是這不是必然的,在《橋》中一切發生了變化。

三、《橋》中勞動者主體性的發揮情況

《橋》是中國1949 年上映的一部故事片,講述了東北某鐵路工廠的工人們克服一系列困難完成搶修松花江鐵橋的任務,為解放戰爭的勝利做出貢獻的故事。影片以解放戰爭時期為背景,當時東北戰場上敵強我弱的形態剛剛發生轉變,在偽滿工廠的某些技術人員和工人身上發生了從一開始對無產階級的建設力量沒有足夠認識到堅決依靠工人群眾的轉變,從而克服種種困難,最后順利完成搶修任務,而這些都表明了勞動者主體性的充分發揮帶來的效果。

工廠里有不同身份、心態的工人。有敢想敢干,一心為公的鐵路廠電爐組長,是一名黨員。他抱病堅持工作,與工友們搶修化鋼爐,和大家一起想辦法,而這一切的動力都是為了新中國的建立,為了幫助老百姓擺脫受剝削、壓迫的命運,過上好日子。有和藹可親,善于做思想工作的廠長,他與工人同甘共苦、深入群眾、依靠黨員,調動大家的積極性,發揮大家的主觀能動性,啟發動員大家為修復大橋出謀獻策。還有在舊會飽受日本侵略者和國民黨反動派的壓迫的老工人,他愛黨愛廠,在工作中以身作則,發明了風鉆子的新用法,提前完成了為橋梁工程所需的五萬個鉚釘鉆孔的任務。同時也有一些思想不那么進步的工人,比如思想保守的總工程師。他一開始對工人階級的力量和聰明才智持懷疑態度,把科學技術和外國書本視為安身立命的根本,否定電爐組長用土法修爐的發明創造。但后來通過事實的教育以及大家的幫助,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在關鍵時刻,親手排除了鼓風機的故障,保障工程完工。還有懶散消極,愛發牢騷,缺乏主人翁責任感的落后工人。因為他在工作時偷懶,以化鐵磚代替耐火磚,造成化鋼爐“跑火”。事故發生后,他追悔莫及,在工友幫助下痛改前非,成為生產積極分子。

在這個工廠里,雖然生產技術相對比較落后,他們用的很多技術都是土方子,但他們仍然干得很起勁。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搶修大橋往往要冒著生命危險,為什么他們還愿意這樣去做呢?在《摩登時代》里,查理深受科技異化的困擾,甚至最后瘋掉被送進了精神病醫院,可以說勞動環境對勞動者是會有一定的影響的。但為什么《橋》里大家面對巨大的困難反而越干越有勁,最后還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呢?本文嘗試從勞動目的、生產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這兩個角度入手來分析勞動主體性的發揮。

在《橋》里,大家的勞動目的一開始也不統一。有的人是感恩黨把自己從舊社會中解救出來而拼命工作,有的人是想讓全國人民擺脫剝削壓迫、站起來而拼命工作,還有的人是受到革命理想的鼓舞,懷著一腔熱情拼命工作,但也有的人雇傭思想很嚴重,覺得自己就是拿工資吃飯,不管活干得怎么樣,能拿到工資就行。但是廠長很會做思想工作,廠長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讓大家最后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最后大家都能認識到自己的工作對于新中國的成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于將老百姓從舊社會的剝削壓迫下解放出來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也就是說,勞動者的勞動目的從為了解決自己的生存問題不得不為資本家打工、被迫成為資本家的賺錢工具變為了為了更多人的幸福去努力奮斗、為了一個崇高的事業去拼搏,而且最后也會解決自己以及自己的家人的生存問題。在這種目的的指引下,勞動者的勞動積極性、創新創造能力、面對困難的心態都會有所變化,所以造橋廠的工人們才能想方設法咬緊牙關攻堅克難,最后取得了勝利。像這樣的情況不僅僅是出現在《橋》中,其實上個世紀新中國創造了很多奇跡,比如紅旗渠、塞罕壩、北大荒、兩彈一星等等,這些奇跡都是充分發揮大家的主觀能動性創造出來的。所以勞動主體性的發揮需要勞動者真正能通過勞動發揮自己的價值,而不是只是被當做工具,在這種情況下無法賦予勞動更多的意義,勞動者的意志也會被抑制。

在《橋》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不是充滿沖突、火藥味、對立的。在《摩登時代》里,查理和他的工友們經常因為一點小事發生肢體沖突,而查理的上級更是絲毫不在意查理的感受,讓查理去做自動喂食機的試驗品,又時時刻刻通過監視器盯著查理不讓查理休息。查理對董事長而言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而只是幫助他完成資本增值的工具,他不用在意工具的感受。但在《橋》里不是這樣,廠長只是管理者而不是生產資料的所有者,大家的勞動所得他不會占有,而他對大家的管理方式也不是監視,而是關心大家的實際困難、給大家做思想工作,通過解決大家的問題來引導大家主動發揮出自己的主體性。廠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不是斤斤計較、別人不能觸碰自己利益,而是互相關心愛護幫助。在這樣的人際關系下,每個人雖然都有自己的缺點,但身邊的人總愿意包容、幫助他改正,每個人感到自己是一個活人而不是一個工具。而只有人才具有主體性,工具是沒有主體性的。

四、兩部電影企業價值觀的不同

企業價值觀是指企業及其員工的價值取向,是指企業在追求經營成功過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標。從《摩登時代》以及《橋》這兩部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出,在不同的企業價值觀的指導下,勞動者主體性的發揮程度是不同的,勞動者的幸福程度也是不同的。在《摩登時代》中,企業價值觀是以利益最大化為導向,這個利益是為了資本家的個人利益,是建立在剝削壓榨工人的剩余價值基礎上的,而不會改善工人的生活條件、發揮工人獨特的個人價值。在這里人的感受、人的健康、人的生命都可以被無視,人最好是機器,除了吃飯干活什么也別干。在這樣的企業價值觀的引導下,首先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是十分緊張的,時刻提防別人侵犯到自己的利益,其次勞動者也無法在這個過程中很好地發揮出自己的價值,因為他是為了資本家的個人私利而勞動的,他創造的價值越多,被占有的就越多,他沒有動力去為了資本家的利益而充分發揮出自己的價值,這也會導致他的主體性會被抑制,因為他的勞動和他的幸福沒有什么關系。

在《橋》中則相反,工廠的企業價值觀是為了實現每個工人以及全中國人民的幸福的相對最大化,是為了給解放戰爭提供保障,是為了全中國的老百姓能過上好日子,是為了包括工廠工人在內的所有人的幸福,所以工人們愿意為之奮斗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因為自己除了能讓自己過上好日子,還能讓別人也獲得幸福,這樣就會有更強的動力去克服困難以至犧牲。而在這樣的企業價值觀的引導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是平等互愛的,大家都想讓自己以及對方獲得幸福,會更加的包容、會愿意幫助別人改毛病。

五、對當代中國企業如何激發勞動者主體性的啟示

企業價值觀的不同對勞動者主體性發揮的影響很大,在當代中國其實也有體現。以華為為例,華為的企業價值觀里很核心的一點是號召員工為祖國繁榮昌盛、民族復興以及員工的家庭幸福而奮斗。華為的目的里既有國家民族的宏大敘事,又有小到每個員工的個體幸福,在華為工作,既能實現自己以及家人的幸福,又能為國家為民族做出一點貢獻,在這樣的企業下,人的主體性可以得到更大的發揮。

對于企業而言,明確企業發展的目的十分重要。企業如果只是為了企業家個人的利益服務,這樣的企業很難讓員工激發出主體性,因為員工再怎么努力也只是為他人做嫁衣,他只是賺錢的工具。而企業的格局如果能大一些,能為了全體員工甚至更多人的幸福服務,那員工的主體性會更好地發揮,因為他在做對自己、對別人都有好處的事,這有助于員工實現自我價值、實現更多層次更大范圍的幸福,也能使企業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資本家工人勞動者
為了不吃預制菜,打工人有多努力
勞動者
勞動者的尊嚴不應被“扔”在地上
Bernard Shaw’s Wisdom 蕭伯納的智慧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but you probably won’t like them)
調配工人
在云端
基層關工人的夢
勞動者之歌
工程師變成“資本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