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習近平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再定位與再評價

2024-04-10 00:53田榮李健李苗
南方論刊 2024年2期
關鍵詞:中華中華民族總書記

田榮 李健 李苗

(1.湖北文理學院 湖北襄陽 441053;2.西安石油大學 陜西西安 238024)

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從文明高度、歷史厚度、世界廣度和哲學深度實現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再認識和再評價,凸顯出宏大的思維視野、鮮明的時代特征和重大的創新意蘊。這種基于新時代坐標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科學、嚴謹的再認識和再評價,為理論工作者重新梳理、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德育價值,開闊了視野、提供了契機。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指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1]。從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和中國式現代化的高度,來思考和審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傳承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再認識和再評價的重要出發點和基本落腳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2]。這一重要論述明晰重要定位、彰顯時代價值,為我們準確認識和辯證把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華民族的關系提供了基本遵循。在歷史長河中孕育的中華文化,凝結著中國人民特有的思想因子,是華夏兒女內在的文化基因。在這片古老而寬廣的東方大地孕育的偉大民族能夠始終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歸根到底在于這個民族的寶貴財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具有的強大精神動力。一個民族的進步,離不開文化的賡續;一個國家的強盛,有賴于精神的支撐。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唯有在文化上有支撐、精神上有動力,才能在歷史風浪中堅定自信、激流勇進。世界歷史源遠流長,出現過很多曾經擁有過深厚文化底蘊的國家和民族,但是能夠延續至今的卻是寥寥無幾,只有中華文明延續至今、從未中斷??v覽數千年的中華民族發展史,我們自始至終都珍惜與尊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與“魂”,吮吸著長期發展積累的文化養分,因而具有了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從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斷出發,在新時代推進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我們要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實更加緊密銜接結合起來,使其充分彰顯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不竭動力。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道德建設的源頭活水

習近平總書記倡導,要“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3]。道德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范,道德建設是新時代提升人們素質和全面發展的有效抓手。加強道德建設對于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華民族在長期實踐中培育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道德規范,重視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也自然成為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重要傳統。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思想精華,蘊藏著豐富的道德文化資源,至今仍然是廣大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基本道德規范,成為加強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不竭源泉。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4]。修身之道是中華民族內在的精神追求,同樣也是社會主義公民道德培育的應有之義。中華民族歷來重視思想品德建設,把個人的道德修養作為邏輯起點,一直提倡修身養性、重義崇德,始終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傳統。良好的道德修養是家齊、國治、天下太平的重要基石。加強道德建設,必須繼承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底蘊與價值意蘊,堅持以中華傳統美德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人們精神生活、道德實踐的鮮明標識。

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堅實根基

習近平總書記認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5]。文化關乎國本、國運,高度的文化自信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應有之義和顯著標志。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強調要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刻體認中堅定文化自信。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積淀是新時代堅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礎。悠久綿長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蘊無窮人生哲理和強大智慧,早已沉淀為一種民族文化氣質深深融入進中華兒女的血脈之中,塑造了廣大中華兒女特有的國民性格和獨特的精神世界。從詩經、楚辭、漢賦到唐詩、宋詞、元曲,從享譽世界的古絲綢之路、四大發明到舉世聞名的良渚古城、三星堆遺址、敦煌莫高窟等文化遺產,從天文歷法到人文精神,從自然科學到哲學思想,中華文明璀璨奪目、生生不息,始終以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挺立在歷史長河的潮頭。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中華民族才有了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堅定文化自信的底氣和勇氣,新時代推進文化自信自強也有了歷史根基。事實上,國際上出現“中華文化熱”“孔子熱”的現象,就已經生動表明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我們的文化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認可,得到極大重視和推崇。特別是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迫切需要激發出中國文化活力。我們應積極發掘中華傳統文化的優質資源和治理智慧,不斷為解決全人類面臨的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等共同問題提供中國智慧和力量,更主動地講好中國文化故事,讓中國聲音傳得更開,讓優秀文化走得更遠。

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治國理政的歷史資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今天的國家治理體系,是在我國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長期發展、漸進改進、內生性演化的結果”[6]。毋庸置疑,一個國家治理體系的形成和發展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它是與這個國家獨特的文化和歷史密切相連的。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也必須扎根中國大地,在中華民族的歷史傳承和文化傳統中找尋答案。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凝聚著中華民族數千年來探索國家治理與社會發展的深邃思考,蘊涵著豐富的治國理政要義,為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治理實踐提供了重要思想啟迪和借鑒。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將我國傳統的治國理政智慧融入當代的國家與社會治理中,提出和形成了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激發了中華文明新的強大活力,加速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進程。一是借鑒“民為邦本”的民本政治理念,推動新時代政治文明建設。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切實增進民生福祉。中國共產黨的“人民觀”是對傳統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創新發展,閃耀著歷史唯物主義的光輝;二是汲取“禮法合治”“德主刑輔”等傳統社會治理理念,推動社會治理邁出新臺階。當前我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階段,要從容應對前所未有的矛盾風險挑戰,就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切實推進以德治為基礎的法治建設和以法治為保障的德治建設;三是汲取“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傳統生態治理智慧,推動新時代美麗中國建設。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尊重自然、敬重自然,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7]的科學理念,彰顯了我國追求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堅定決心,既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態治理智慧的高超提煉和精辟總結,也是指導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思想理論法寶。

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民族復興的澎湃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8]。這一重要論述,凸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涵的豐厚思想力量,闡明了中華文化與民族復興的密切關系。只有在優秀傳統文化的滋潤、激勵和保障、推動下,中華民族才能具有高昂的精氣神和強大的戰斗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才具有穩定性、持久性和堅韌性。歷史與實踐充分表明,文化的興盛能夠極大提升中華民族的文明水平、極大鞏固中華民族的世界地位。在新征程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我們提供了凝聚人心、匯聚民力的磅礴力量,激勵全國人民齊心協力、同心同德,共同投身復興偉業。黨的二十大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深化了對中國式現代化內涵和本質的認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9]。一方面,中國式現代化取得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軍事影響力等“硬實力”成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使得民族復興的步伐不可阻擋;另一方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也離不開挖掘和培育“軟實力”,必須深深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沃土,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發展、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極大增強,才能更好地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偠灾?,文化發展與現代化進程是相輔相成的,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傳統文化愈加呈現出豐富充沛的獨特價值,助力現代化發展的功能越來越強,而現代化的物質基礎也為傳統文化的賡續傳承提供有力保障。

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人類發展的智慧啟迪

習近平總書記主張,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是我們中國人思想和精神的內核,對解決人類問題也有重要價值”[10]。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西方社會普遍面臨人口壓力、資源短缺、環境惡化、恐怖主義等全球性危機,昭示著資本主義的當代困頓。同時,亞、非、拉等地區的諸多發展中國家,還面臨著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重重困惑,極為期盼“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道路”的紓解、啟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跨越時空、跨越地域、跨越民族的普遍性生存的發展智慧,能夠解答和指引人類現代化發展的走向,幫助和促進人類文明的共同進步。一是“天下大同”的價值指向有助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疤煜麓笸斌w現了中國構建和諧穩定國際關系的處世之道,承載著中華兒女對美好世界的憧憬,蘊含著最早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當今世界處理不同文明之間的關系提供最基本的規范啟示。在世界彼此聯系日趨緊密的背景下,這些理念有利于構建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共同化解人類面臨的風險挑戰,攜手維護人類生命安全與共同利益,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二是“以和為貴”的交往原則有助于各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耙院蜑橘F”是中華民族原創性的思想智慧和獨特的文化基因,承載著人民對美好未來的價值追求,為當代世界各國人民開辟互利共贏的發展道路,建立和平、合理的全球新秩序提供重要的思想啟迪;三是“天人合一”的生態智慧有助于全球性生態問題的解決。面對生態的破壞、環境的惡化、資源的短缺,當今世界的每個國家和民族都不能置身事外,“天人合一”蘊涵著中國人對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愿景,為破解日益嚴峻的全球性生態問題提供了質樸而深刻的啟示和借鑒。

綜上所述,以習近平總書記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繼承歷史、探索未來的新時代偉大征程中,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產生了重大的理論與實踐創新,從民族生息、道德建設、文化自信、治國理政、復興動力、人類發展這六個向度實現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再認識和再評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民族生息的精神命脈、道德建設的源頭活水、文化自信的堅實根基、治國理政的歷史資源、民族復興的澎湃動力、人類發展的智慧啟迪。習近平總書記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再認識和再評價,是我們深刻理解“兩個結合”重要理路觀點的基本遵循,是我們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方向。也正是基于習近平總書記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再認識和再評價,我們才得以運用德育哲學和思想政治教育范式,進一步系統性、學理性地對新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德育價值予以明晰和論證。

猜你喜歡
中華中華民族總書記
中華民族的獨立之路
聚焦中華民族之瑰寶“非遺”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保證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習總書記“下團組”
總書記的話兒記心上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