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白山區生態保護修復實施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2024-04-10 18:59劉慧娟耿文馨張琳琳王曉娜
吉林林業科技 2024年1期
關鍵詞:長白山區林草長白山

劉慧娟,程 瑩,耿文馨,張 瑤,張琳琳,王曉娜

(1.吉林省重點國有林技術服務中心,吉林 長春 130022; 2.吉林省林業信息中心,吉林 長春 130022; 3.撫松縣撫松鎮綜合服務中心,吉林 白山 134500; 4.吉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吉林 長春 130022; 5.吉林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吉林 長春 130033)

長白山擁有歐亞大陸東部最典型、最完好的垂直森林生態系統,在溫濕度調節、降解污染物、削減溫室效應、防止洪澇災害及水土保持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1]。長白山林區素有“長白林?!敝Q,森林、水利、礦產和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生態、經濟價值巨大,既是我國重要的木材生產基地,也是松花江、鴨綠江、圖們江三大水系發源地,為松遼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重要商品糧基地的穩產高產提供了天然屏障,在我國東北乃至東北亞地區的生態系統中占有重要位置。由于長期過度開發利用,長白山區森林、濕地、草原資源總量減少,生態功能下降等問題十分突出。進入21世紀以來,通過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和森林、草原、濕地保護修復工程,雖然森林資源得到恢復性增長、森林質量不斷提高,長白山區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得到遏制,但生態功能下降等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加強長白山區生態保護修復,不斷增強長白山區生態功能,仍然是林草行業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1 基本概況

本文記述的長白山區范圍涉及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白山市、通化市、吉林市、梅河口市,區域總面積10.3萬km2,約占吉林省總面積的54.1 %。

1.1 資源現狀

1.1.1 森林資源現狀

截至2020年末,長白山區林業用地面積803.8萬hm2,占全省林業用地面積的84.3 %;有林地面積736.3萬hm2,占全省有林地面積的87.3 %;森林蓄積量10億m3,占全省森林蓄積量的91.2 %,有林地平均每公頃蓄積量137.1 m3;森林覆蓋率72.4 %。由于特殊的地質構造和地理位置,形成了我國東部地區特有的植物區系,是我國重要的物種基因庫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區域,有野生植物4 000余種,野生動物4 900余種。

1.1.2 濕地資源現狀

長白山區濕地類型有蘚類沼澤、森林沼澤、河流濕地、湖泊濕地和庫塘濕地,擁有儲量豐富的泥炭資源,是松花江、圖們江、鴨綠江和牡丹江等多條河流的發源地。截至2020年末,長白山區濕地面積29.2萬hm2。其中自然濕地22.4萬hm2,占濕地總面積的76.7 %;人工濕地6.8萬hm2,占濕地總面積的23.3 %。

1.1.3 草原資源現狀

截至2020年末,長白山區草原面積5.7萬hm2。其中天然和人工草地0.2萬hm2,占草原總面積的3.5 %;其他草地5.5萬hm2,占草原總面積的96.5 %。

1.2 生態保護情況

1.2.1 森林資源保護取得階段性成效

隨著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工程及三北防護林工程等國家重大林業生態工程項目的相繼實施,全區森林采伐量大幅減少,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大力開展人工造林和退耕還林,保護恢復天然林、更新改造防護林、培育保護珍貴物種,增加森林面積,提高森林質量,加強公益林建設和森林資源儲備,推進林區生態系統的恢復。在森林面積和蓄積量雙增長的同時,森林質量進一步提高,森林綜合效益日益增強。

1.2.2 穩步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

加強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建設,持續推進全省禁獵、野生動物損害賠償和瀕危野生動植物搶救性保護等工作,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積極成效。目前長白山區僅林業系統已建立起30個自然保護區。其中,國家級保護區17個,省級保護區13個,總面積113.28萬hm2,有效保護了區內大部分瀕危和珍稀野生動植物,同時也保護了野生動植物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長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長白山保護區)已順利加入了“國際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在區域內野生動植物、濕地及森林資源保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2.3 水環境質量總體穩定

長白山保護區通過開展工業點源、城鎮生活源、農業源的治理以及水源地管理、區域水環境綜合整治等項目建設,松花江源頭區水質保持良好,達到Ⅱ類水質,天池水體達到Ⅰ類水質。

此外,近年來還結合實際開展了地方重點林業生態工程建設,如林地清收工程、環長白山保護區公路生態修復工程、裸露山體治理工程、森工局局址地綠化等工程。

2 存在的主要問題

受自然、地理、歷史和人為活動等因素的影響,長白山區生態保護修復歷史欠賬較多,森林資源保護工作具有一定復雜性[2-4]。局部生態環境質量與功能下降,生物多樣性面臨嚴重威脅,地質災害頻發,生態產品供給能力不足等問題日益顯現。

2.1 天然林面積大幅減少

天然林保護工程實施以前,由于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需要,加上農民墾殖蠶食林地,使得區內天然林面積總量逐年下降且破碎化程度不斷加劇。建國初期,吉林省東部地區森林覆蓋率為82 %,幾乎全部是天然林,截至2020年末,天然起源面積為613.8萬hm2,減少了226.2萬hm2,降幅達26.9 %。

2.2 森林質量下降

整體上看,長白山區成熟林和過熟林少、針闊混交林少、單位面積蓄積量小。據2017年長白山保護區森林資源調查數據顯示,成熟林和過熟林面積所占比例71.8 %,針闊混交林面積所占比例35.8 %,有林地平均每公頃蓄積量為294 m3。截至2020年末,長白山保護區成熟林和過熟林面積所占比例17.2 %,針闊混交林面積所占比例不足10 %,有林地平均每公頃蓄積量僅為137.1 m3。

2.3 森林生態功能退化

森林的涵養、防護功能下降,徑流增加,林區水土流失加劇,江河含沙量增多。水域、大氣的污染日趨嚴重,一些重要的生態空間和綠色通道遭到破壞,生態系統整體性和連通性持續減弱,自然災害頻發,野生動植物棲息地環境的惡化,很多物種的生存已受到嚴重威脅,并已進入瀕危狀態。

2.4 濕地功能退化嚴重

在氣候變化和人為開墾活動的影響下,天然濕地面積急劇減少。近40年來,分布于山地河谷、河漫灘和低階地上約80 %面積的苔草沼澤地被墾殖為旱田和水田;河流濕地被層層建立小水電站及河道采砂破壞,原水道流量減少或干涸,河流濕地面積大幅萎縮。濕地生態退化嚴重,野生動植物棲息地環境惡化,很多水生和濕生生物物種進入瀕危狀態。

3 對策建議

3.1 總體思路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提升吉林省東部地區水源涵養及水土保持生態服務功能、構建生態安全屏障為目標,遵循自然生態系統演替規律,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積極保護、科學修復、綜合治理,擴大森林及濕地面積,優化森林及濕地生態系統的結構和質量,提高區域生態承載能力,增強生態綜合服務功能和效益,實現生態環境的根本改善和穩步提高。

3.2 基本原則

3.2.1 生態為本,保護優先

堅持以生態修復為核心,保護森林、濕地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完整性;加快森林、濕地修復及各類保護區的建設步伐,提高森林及濕地質量。

3.2.2 因地制宜,人工和自然修復相結合

對不同的森林和濕地,根據類型和實際退化狀況采取不同的保護及修復措施。以人工保護修復為主,自然修復為輔,人工與自然修復有機結合,相互促進。

3.2.3 宜林則林,宜草則草,遵循近自然理論

按自然規律辦事,實行喬灌草搭配、針闊葉混交等近自然的營建模式,合理建立植物群落,按照森林正向演替規律指導林草生態保護修復。

3.3 主要目標

通過實施森林資源保護修復工程、草原保護修復工程和濕地保護修復工程,不斷擴大區域森林及濕地面積,提高森林、草原及濕地生態質量。至2025年,長白山區森林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能力等主要生態服務功能指標有所提高,區域內生物多樣性保護得到加強,典型森林、濕地生態系統和國家級珍稀瀕危保護野生動植物保護率有力提升。至2035年,實現區域內森林、草原及濕地生態功能全面恢復和提高。

3.4 空間布局規劃與保護修復重點

依據全國林地利用方向和空間布局,結合全省林業區劃、自然地理條件及經濟社會結構等因素,按照區內相似性、區際差異性及保持行政區劃完整性的原則,將長白山劃分為5個功能區。

3.4.1 松花江中上游水源涵養風景林區

該區域涉及吉林地區各縣(市、區)行政區域、吉林森工集團下屬的紅石林業有限公司和白石山林業有限公司、吉林省上營森林經營局、吉林省蛟河林業實驗區管理局、吉林松花江三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總面積280.5萬hm2,森林覆蓋率54.2 %。

保護修復重點:通過林地清收、退耕還林等方式收回林地資源,實施三北六期人工造林,采取中幼齡林撫育、退化林分修復、封山育林等措施,擴大水源涵養林面積,提高森林涵養水源能力,改善松花江中上游生態環境。

3.4.2 長白山山地水源涵養珍貴用材林區

該區域涉及延邊地區各縣(市、區)行政區域(除長白山保護區)、白山地區各縣(市、區)行政區域(除長白山保護區)、吉林森工集團下屬的松江河林業有限公司、臨江林業有限公司、三岔子林業有限公司、灣溝林業有限公司、泉陽林業有限公司、露水河林業有限公司和長白山森工集團下屬的白河林業分公司、黃泥河林業有限公司、敦化林業有限公司、大石頭林業有限公司、八家子林業有限公司、和龍林業有限公司、安圖林業有限公司及吉林省長白森林經營局,總面積473.8萬hm2,森林覆蓋率80.2 %。

保護修復重點:以提高森林系統天然生長能力為主要手段,促進林分向長白山地帶性頂級群落過渡,強化對大徑級樹木培育,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國家儲備林建設工程及中幼齡林撫育、退化林分修復等,精準提升森林質量,大力建設長白山珍貴樹種基因保存和種苗培育基地,切實保障三江流域生態安全。

3.4.3 南部水土保持一般用材林區

該區域涉及通化地區各縣(市、區)行政區域、梅河口市和吉林省輝南森林經營局,總面積153.2萬hm2,森林覆蓋率61.6 %。

保護修復重點:通過林地清收、退耕還林等方式收回林地資源,實施三北六期人工造林,采取封山育林、中幼齡撫育、退化林分修復等措施,擴大水土保持林面積提高森林質量,建設珍稀樹種培育基地和儲備林基地。

3.4.4 長白山保護區

長白山保護區總面積19.7萬hm2,森林覆蓋率87.0 %。

保護修復重點:依托《長白山保護開發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實施方案》,實現長白山保護區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生物多樣性的生境質量得以提升。

3.4.5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保護區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地處吉林省與黑龍江兩省交界的老爺嶺南部區域,總面積為149.26萬hm2,森林覆蓋率92.9 %,吉林省范圍內行政區劃涉及琿春、汪清,主體包括長白山森工集團下屬的汪清林業分公司、琿春林業有限公司、天橋嶺林業有限公司、大興溝林業有限公司。

保護修復重點:依托《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總體規劃(2017—2025年)》,科學把握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的內在規律,遵循東北虎豹生存繁衍習性,以種群保護、棲息地保育和遷移廊道修復為重點,促進東北虎豹野生種群的繁衍和擴散。

3.5 主要措施

3.5.1 深入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增加林草植被

大力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推進城鄉綠化和“四旁”綠化,發動全社會力量大規模植樹增綠。堅持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相結合,宜造則造、宜封則封、宜林則林、宜灌則灌、宜草則草。加強區內松花江、鴨綠江、圖們江流域防護林體系建設,為水源涵養、防止水土流失和糧食安全提供生態保障。結合重點流域綜合治理等工程建設,吸引社會資本,加快推進國家儲備林建設。

3.5.2 科學開展森林經營,提升森林質量

科學開展天然林經營,調整林分樹種結構,優化樹種組成,大力培育珍貴樹種和天然異齡林。大力推進人工商品林集約經營,提高森林經營強度,改造低效退化林分,提高森林質量和林地產出。適度開展灌木林經營,喬灌混交,提高防護綜合效能。

3.5.3 加強青山濕地草原保護,鞏固生態建設成果

全面探索實行“林(草)長制”,加快構建以黨政領導負責制為核心的森林資源保護發展責任體系。強化森林資源“一張圖”管理,全面提升森林資源管護水平。加強濕地保護體系建設,提高濕地有效保護率;落實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加強草原生態保護建設、草原防災減災和草原行政執法,全力改善草原生態環境。

3.5.4 促進綠色富民產業發展,調動保護修復積極性

發展特色產業,扶持新興產業,提升傳統產業,打造產業品牌,優化產業結構,壯大產業化集群,構建現代林草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促進林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林草產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設步伐。

3.5.5 深化改革創新,增加保護修復活力

建立重點國有林區新管理體制機制,探索建立國有林場森林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完善集體林地和國有草原“三權分置”制度,加快建立林權管理服務和交易平臺,抓好林草新品種選育和新技術研究,促進林草科技成果轉化。大力發展“互聯網+林草建設”,全面提升林草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3.5.6 堅持科技創新,提高保護修復成效

依托現有自然保護區、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單位技術優勢,合力推動長白山生態保護修復科學技術的研發與示范。擴大技術交流領域和范圍,學習借鑒國內外先進技術和經驗,加快技術創新示范基地建設,推進產學研相結合的生態保護修復技術創新隊伍、服務平臺建設。積極推廣先進適用技術,增強生態保護修復科技成果轉化能力。

3.6 建議

加強對長白山區生態保護修復的組織協調,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明確分工,通力合作,全省一盤棋。

完善生態補償機制,注重多層次資金來源的開發[5]。加大資金投入,逐步構建以政府為主,部門、企業、社會和個人多元化投入生態建設、共建共享的長效機制。

統籌協調相關部門,出臺相關優惠政策,調整生態建設空間,解決造林綠化用地問題。

猜你喜歡
長白山區林草長白山
刊首寄語 林草風采
刊首寄語 林草風采
林草風采
漫步四季,探索不一樣的長白山
長白山冊封始于金代
著力做好林草生態扶貧
長白山區桑黃生態栽培關鍵技術
長白山區孔雀草育苗及綠化栽培技術
長白山區百日草育苗及綠化栽培養護
試論吉林省長白山地區野生動物的保護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