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媒體時代下攝影攝像類教學改革研究

2024-04-10 08:33趙騰飛周鵬宇
劇影月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導向攝影實訓

趙騰飛 周鵬宇

融媒體時代下,新聞傳播的形態與內容不斷演進,促使新聞工作者不斷地改變工作方法、提升專業能力與轉換工作思路,以期更好地滿足受眾、行業與社會的需求?;诖?,也為高校新聞傳播學科人才培養帶來新的挑戰。作為以培養攝影攝像能力為基礎,提高藝術審美能力與綜合創作能力為目標的攝影攝像類課程,面對融媒體時代行業技術不斷迭代,溫州商學院傳媒實驗教學中心依托傳媒實驗教學中心互動演播室的硬件與軟件,同時,結合“成果導向”教育理念、“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方法與多元化課程考核方案等內容展開一系列的教學改革活動。

一、溫州商學院傳媒實驗教學中心

2021年開始,為確保人才培養與攝影攝像類課程教學質量,深入了解行業發展經驗、存在的困難及改進措施等一系列問題,新聞傳播學科專業負責人與部分教師先后赴北京師范大學、溫州日報報業集團、甌海區融媒體中心、溫州肯恩大學等各類院校與主流媒體進行調研,與國內外新聞傳播領域專家、業界精英進行深入交流,進一步完善新聞傳播學科類專業人才培養與攝影攝像類課程教學。同時,選取多個樣本,開展高校調研、社會需求調研與畢業生調研。此次調研以智聯招聘、前程無憂招聘網站為主要調查渠道,以浙江省作為調研的區域范圍,重點分析杭州市、溫州市兩個城市對新聞傳播類專業的人才需求。調研內容主要包括專業人才的就業前景、適合的工作崗位以及企業對該專業的人才技能要求。

在畢業生調研中,為更好地了解傳媒與設計藝術學院新聞傳播類專業學生未來的就業情況,采用抽樣調查的方法,以問卷為主要調查形式,回收有效問卷123份。在調研中,大部分學生肯定了專業課的學習對其學業與成長的幫助,認為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對其幫助最大,其次是參加社會實踐與專業競賽,從中可以看出新聞傳播學科專業的學生對技能行課程保有較高的滿意度。根據本次問卷統計,從畢業生關于在校期間人才培養的意見與建議中可以發現,居于首位的問題是專業技能培養不足,其次是缺乏鮮明特色,再者是認為理論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不夠。由此可見,畢業生對于加強技能培養、強化技能型課程學習的意愿較為強烈。將高校調研結果、社會需求調研結果與畢業生調研結果匯總后可以得出,加強專業技能類課程的學習與培訓是目前最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結合課程教學基本情況可以發現,攝影攝像硬件設施不足是導致專業技能培養不足的重要原因。由此,2022年,溫州商學院結合業界最新的媒體科技,成立傳媒實驗教學中心。傳媒實驗教學中心的總面積約805平方米,是傳媒與設計藝術學院實現“項目教學、校企合作、藝術創作交流”的主要基地,主要包括互動演播室與融媒體實驗室?;友莶ナ沂菍W校與溫州廣電集團共同打造的校企實踐平臺,擁有國內高校為數不多的基于12GSDI信號系統的真4K攝錄編系統,同時也是溫州地區高校首個4K+ 5G+大數據的演播教學實驗室。媒體傳播實驗教學中心互動演播實驗室的建成,對形成一體化綜合攝影攝像課程教學實訓,高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有重要意義?;友莶ナ业慕ǔ稍诤艽蟪潭壬线M一步滿足了網絡與新媒體、廣告學、傳播學三個專業的攝影攝像教學需求,讓學生在實訓中得到拍攝實踐鍛煉,幫助任課教師與學生達成課程目標、對標畢業要求,提高人才培養的實踐水平。

二、攝影攝像類課程定位與意義

溫州商學院傳媒與設計藝術學院新聞傳播學科共三個專業:傳播學、廣告學、網絡與新媒體。攝影攝像類課程是新聞傳播類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共48學時,其中,“新聞攝影攝像”理論授課24課時,實踐環節24課時;“廣告攝影攝像”理論授課24課時,實踐環節24課時;“攝影與攝像基礎”理論授課12課時,實踐環節36課時。攝影攝像類課程主要培養學生的攝影與攝像能力,解決作品拍攝過程中技術與視覺審美問題。通過該課程的學習與訓練,學生在攝像理論知識、技術能力、審美能力等方面滿足新聞采編、視聽融媒體制作與推廣、新媒體影像制作等視聽融媒體傳播相關領域的工作需要。

三、攝影攝像類課程的改革與實踐

(一)強化“成果導向”的教學理念

當下,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實踐正逐漸從“以教師為中心”轉變到“以學生為中心”?!耙詫W生為中心”教學理念強調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以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為中心,實現從目前主流的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轉變。教學過程則強調以“學習結果產出”為導向,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自我探索和自我學習等多方面能力,在此基礎上,對學生提出挑戰性結果,并且讓學生自主完成該任務,充分展示其思考、處理、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真正做到“成果導向”,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由此,“成果導向”教育理念要求課堂教學改革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教學設計(教什么)、教學過程(怎么教)、教學評價(教得如何),根據對學生的期望而進行教學內容設計。

結合高校調研結果、社會需求調研結果與畢業生調研結果,加強專業技能類課程的學習與培訓是目前最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綜合課程教學基本情況,以“成果導向”確立課程成果指向,即攝影攝像專業技能培養,同時,學生需掌握多場景、情景化拍攝能力,在熟練操控相機與攝像機的基礎上,流暢地開展新聞攝影(攝像)、建筑攝影(攝像)、人像攝影、紀實攝影、建筑攝影、廣告攝影、紀錄片、新聞采訪、微電影作品創作。以新聞攝影為例,學生能根據新聞現場,迅速有效地確立拍攝主題,并依據曝光三要素、構圖技巧等內容創作出符合行業標準的新聞攝影作品,滿足報紙、電視臺等媒體部門的素材要求。由此,以“成果導向”開展教育教學實踐,切實保證學生掌握攝影攝像能力,滿足行業與個人發展需要,成為技能型、應用型人才。

(二)采用“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

溫州商學院傳媒實驗教學中心的建設與應用,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與教學硬件設施難以滿足現代攝影攝像課程教學實訓和學生能力培養的需要的狀況,較好地解決了攝影攝像課程教學改革中設備老舊、損壞、課程配套設施匱乏等問題,達到學生在情境中實訓成長的目的,實現理論與實踐,學校與企業的有機結合。在此基礎上,“攝影與攝像基礎”課程采用“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法。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方法強調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學生參與整個教學過程,通過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在學習中切身感受到所學理論知識的實用性,以此鍛煉學生的問題自主解決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以“攝影與攝像基礎”課程為例,課程實訓項目分為四個:攝影基礎技能訓練、攝影創作實踐(攝影集)、攝像基礎技能訓練、攝像創作實踐(紀錄短片),分別對應四個實訓模塊。

實訓項目一的主要內容為攝影參數的調節與攝影構圖創作,以個人為單位拍攝5張曝光準確、構圖富有形式、造型美感的攝影作品。該實訓項目采取“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法,讓學生獨立進行攝影項目的計劃管理,并完成相應項目拍攝計劃書,最后由教師與學生評委對其進行理論及應用的雙重考核評價,強化學生主動搜索、分析并實踐創作、教師輔導的教學方式。實訓項目二為攝影創作實踐(攝影集),攝影集制作以小組(2~4人)為單位進行創作。實訓項目三為攝像基礎技能訓練,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商院之美”主題影像創作。實訓項目四是攝像創作實踐(紀錄短片),根據項目計劃書、拍攝大綱與分鏡頭腳本,完成運動鏡頭、持機方式、機位等內容的素材拍攝與制作。四個實訓項目對應基礎實踐、專業基礎實踐、專業實踐和創新實踐四個模塊,分別進行內容創作與設計,實現理論知識的有效轉化,助力學生更好地掌握攝影攝像技能,更為順利地完成校企轉換,滿足行業的攝影攝像技能與綜合素養的要求。攝影攝像類實訓項目,通過系統的教學大綱、實驗指導書、實訓報告、實驗項目計劃書等完善的“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體系,不斷推進項目內容與模式創新,助力培養學生的實踐拍攝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

(三)構建多元化的課程考核體系

攝影攝像類課程采取過程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多元化課程考核方式。多元化考核方式將教師與學生、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以及教學與考核緊密結合,不但豐富了課程的內容,增強了師生的互動性,還可以較為及時地檢驗教學效果,了解學生對課程相關知識的掌握和應用情況。多元化課程考核是指不僅采用標準化紙筆答題測試,還要通過多種手段和途徑對學生的身心素質、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個性特長等方面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評價,加大了過程性考核成績在總評成績中的比例,可以激發學生平時的學習動力與興趣,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

攝影攝像類課程實踐課時占總課時的1/2或2/3,實驗屬性尤為突出,由此,過程性考核占總評成績的60%,其中,課堂筆記(課上主要內容記錄;課外拓展閱讀筆記)占比10%,攝影基礎技能訓練占比10%,攝像基礎技能訓練占比10%,攝影創作實踐(攝影集)占比25%,考勤占比5%。終結性考核攝像創作實踐(紀錄短片)占比40%,與過程性考核共同構成多元化課程考核體系。過程性考核項目與終結性考核項目中,除考勤與課堂筆記外,分別對應四個實驗實訓項目,實現課堂內容、實訓環節與考核內容的統一。

多元化課程考核體系可以不斷對學生平時的學習效果、質量、身心素質、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等進行全面的評價,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幫助學生及時發現自己平時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并且在此過程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創新能力、協作能力等得到培養、鍛煉和提高,有利于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

依據本學年度攝影攝像類課程教學成果可以發現,在溫州商學院傳媒實驗教學中心互動演播室的硬件與軟件設施的基礎上,建立以“成果導向”為核心,“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方法與多元化課程考核相結合的課程體系,強化了學生情景化實訓的參與感與互動感,有效提升了學生攝影攝像技能的熟練度,能較為熟練地應對模擬實踐過程中的各項挑戰與要求。學生在具體項目、任務執行中,能夠有效利用項目策劃書,并依據規定任務完成課程考核要求。與此同時,學生小組的團隊意識和探究能力進一步強化,將為其今后的學習或工作打下扎實基礎。

(作者單位:溫州商學院傳媒與設計藝術學院。溫州商學院校級研究性實驗教學項目“基于溫州商學院傳媒實驗教學中心的攝影攝像類課程教學改革研究”,XM20230227142410787136)

參考文獻:

[1]楊坤杰,劉悅林,劉燕等:《“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在高校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實驗室科學》,2022年第2期。

[2]郝松,張愛鳳:《從“學習性投入”視角探析攝影專業教學改革》,《應用新聞研究》,2014年第9期。

[3]孫景旋,魚文博:《“攝影攝像基礎”課程改革探索與實踐——以新疆藝術學院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為例》,《課程教學》,2021年第6期。

猜你喜歡
導向攝影實訓
以生活實踐為導向的初中寫作教學初探
“偏向”不是好導向
基于CDIO理念的數控實訓教學改革與實踐
電工電子實訓教學改革與創新
需求導向下的供給創新
犬只導向炮
微課在數控實訓課中的應用探析
WZW—bewell攝影月賽
最美的攝影
虛實結合實訓平臺的開發與應用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