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年“絕活”永春紙織畫

2024-04-11 01:00郭鈞淼陳躍虹
閱讀時代 2024年3期
關鍵詞:永春縣永春雙面

郭鈞淼 陳躍虹

永春紙織畫始創于隋末唐初,是用手工編織紙絲而成的朦朧藝術品,與杭州絲織畫、蘇州緙絲畫、四川竹簾畫齊名,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是真非真畫非畫經緯既見分縱橫

永春紙織畫古稱“罨畫”,是從中國國畫發展而來的獨特的編織工藝,有隔簾觀月、霧里看花的美感。

據記載,早在盛唐時期,永春就有九家以專營紙織畫為主的作坊。宋代時永春紙織畫已遠銷南洋各埠,成為富貴人家的廳堂或柜中珍品。清人楊復吉《夢蘭瑣筆》中曾有“閩中永春州織畫”的記述。

在宣紙上瀟灑作畫,再把畫細心裁切成寬度只有幾毫米的細條,頭尾不斷,作為經線,用同樣寬度的白宣紙作緯線,經緯交織,仿佛織布一般。成品的紙織畫,看上去像是覆著一層薄霧,朦朦朧朧。

2017年12月28日,永春紙織畫大師周文虎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推薦名單。2018年5月,他正式被認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永春紙織畫的代表性傳承人,也是永春縣唯一的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其制作的紙織畫作品多次榮獲國家、省級大獎,并被中央軍事博物館、福建省博物院收藏。

紙織畫的制作工序十分復雜,整個制作過程要經過構思、繪畫、剪裁、編織、補色、點神、裱褙等工序。其中,繪畫、剪裁、編織、裱褙最為重要。

據周文虎先生介紹,紙織畫制作首先要繪畫。紙織畫的繪畫是從中國畫當中發展出來的。它和中國畫比較,規律一樣,但是繪畫用筆下墨,顏色就不一樣,紙織畫有紙織畫的畫技:色彩要濃,層次要分明,輪廓要突出,等等。如果嚴格按照國畫的要求來,那編織出來就不好看。

第二道工序是裁。每條寬2毫米左右,每一條都要裁得平行、一樣大,裁功要苦練。

第三道工序是編織。與其他三大中國家織相比較,紙織畫編織的難度是最大的。因為紙是最沒有韌性的,最容易斷,更何況用來編織的紙條只有2毫米,所以編織時要控制力度。還要掌握氣候變化,氣候一變宣紙就跟著變。比如說,下雨、有霧的天氣,宣紙受潮后很容易斷,所以有時要用大燈泡加熱,或用火爐加熱。六七月份天氣熱,宣紙太脆也易斷,編織難度大。

最后是裱褙。紙織畫的裱褙要注意保護好,因為本來一張圖經過剪再編織,結構都會受到破壞,一不小心就會裂開,裱褙比較難。

紙織畫集繪畫與編織于一體,具有中國畫的氣韻、紙編術的細膩。永春紙織畫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多彩,從人物、故事,到山水、花鳥、飛禽走獸,應有盡有?,F在,北京故宮博物院里還珍藏著清朝乾隆年間的紙織瑰寶——清高宗御制詩十二扇屏風。

紙織畫匠人的堅守與創新

20世紀50年代,永春紙織畫還在“傳男不傳女”的困境中,沒有尋求到一條新的出路。當時的永春,僅有黃永源大師一家仍然在堅持做紙織畫。為了拯救技藝,他打破傳統的禁錮,成立工藝社收徒授藝。

作為永春縣唯一一位紙織畫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周文虎自1957年起師承永春紙織畫專家黃永源,60余年來潛心研究創作,并自1980年起開始培養學徒,1990年設立紙織畫專業學院,為的就是要讓這門奇特的民間藝術發揚下去。

今日的紙織畫工藝,在手藝人的鉆研中日益精進。從事紙織畫創作60多年的林志恩,就吸收西洋畫素描明暗和色光變化的技巧,將其融入紙織畫制作中,形成了具有立體效果的紙織畫風格。他還不斷探索與革新,使紙織畫新作不斷出現。

20世紀90年代,林志恩有幸被特邀參加“90上海中國民間藝術博覽會”及相應的學術研討會,在會上宣讀論文。他在這里認識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新藝友,其中來自蘇州的雙面刺繡現場表演,啟發了林志恩借鑒蘇州雙面刺繡技法來制作雙面紙織畫的念頭?;貋砗蠼涍^多次的研試,終于首次成功做出了“雙面雙貓紙織畫”。其難點在于兩面的紋樣必須吻合得嚴密無縫,否則經不起燈光的檢驗。雙面畫并非生宣紙的透色現象,必須用熟宣,先畫畢一面,然后翻過來,再復制到桌上,用大鏡反照,看鏡里的小樣底稿摹畫。

林志恩首創《雙面雙貓》紙織畫作品,是紙織畫藝術的新突破,后來該作品被福建省博物館收藏。

紙織畫的未來

早在1987年,永春縣就成立了永春紙織畫研究會。2000年,永春縣被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紙織畫)之鄉”。2005年,永春紙織畫被列入福建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5月,永春紙織畫又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隨著國家層面對非遺技藝傳承的重視,紙織畫的未來又變得明朗起來。各種非遺研學的開展,讓紙織畫這項永春非遺技藝又有了走進年輕一代視線的機會,讓更多的人了解到它的魅力所在,也能夠作為構建文化自信的重要因素推廣開來,讓更多人愿意來到永春,了解永春。

2018年以來,永春縣全面啟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進警營活動。目前已在14個鄉鎮設立100個傳習基地,聘請了紙織畫、白鶴拳等代表性傳承人為傳習師,每周定期到基地傳習。每年傳習宣講活動上萬場,目的在于深入基層,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動效果顯著,反響熱烈。

如今,紙織畫不僅走進永春的學校、單位,光臨永春的游客朋友們也能在永春旅游集散中心體驗到永春紙織畫的制作,了解到紙織畫的魅力,切實感受這項非遺的美感。

(源自《東方娛樂周刊》,紫陌紅塵薦稿,有刪節)

責編:馬京京

猜你喜歡
永春縣永春雙面
永春縣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與探索
從太空俯瞰地球
永春雪山巖
雙面人
永春“逐火把”激情上演
永春縣2016年9月15日大暴雨天氣過程分析
5種野菜的烹調方法
雙面復大
史上最強的雙面間諜
永春縣生態茶園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