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樣才能真正走進經典

2024-04-11 01:00李夢馨朱子鈺
閱讀時代 2024年3期
關鍵詞:文學史文學文本

李夢馨 朱子鈺

在互聯網時代,閱讀面臨沖擊,經典面臨挑戰的情況下,應如何對待和閱讀經典?幾位專家、學者給出了自己關于經典文本閱讀方式和價值的思考。

培育一顆詩意的“文人之心”

意大利作家卡爾維諾在《為什么讀經典》一書中,對經典有過十四種定義,其中一種是“經典作品是一些產生某種特殊影響的書,它們要么自己以遺忘的方式給我們的想象力打下印記,要么喬裝成個人或集體的無意識隱藏在深層記憶中”。

實際上,由于時代的變換,每個人對經典的理解,甚至是審美趣味都會產生變化,畢竟“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羅崗就曾在公開場合舉過例子,認為一般“文學作品選”選作品的尺度是來源于文學史和文學價值的取向,前者是文學史上特別重要的作品,后者注重作品本身的藝術價值,二者之間不一定能夠直接畫上等號?!袄绾m的《嘗試集》,首次采用白話文寫新詩,是文學史上繞不過的作品,但其中的詩歌不能代表中國白話新詩的較高水準?!?/p>

暨南大學博士生導師張麗軍教授提供了另一個維度的思考方向,在他看來,大學文學教育就是經典教育?!按髮W課堂講述的文學作品,都是人類千百年來不斷淘洗過、不斷篩選之后所保留的公認的經典?!彼f,像魯迅的作品所呈現的語言、文本的魅力,蘊含的藝術趣味,思想的豐富性,每次捧讀都會讓人有新的體驗,像這樣在今天經得起重讀的作品,就可以稱之為經典。

對大學的專業學生來說,需要建立起對文學作品的閱讀、欣賞、闡釋和評價的能力。所以,張麗軍認為,這些都需要對古今中外的文學有一個起碼的、基本的知識體系,要從閱讀經典文學名著、了解作家及其藝術風格入手。

從這個角度出發,閱讀文學經典像是一個切口,除了培養個體典雅高貴的審美趣味、審美品格和審美感知力之外,張麗軍表示:“更為重要的是,培養一個人對文學的理解能力,一種對世界萬物、社會人生、日常生活的詩意的美的理解?!边@顆詩意的、溫柔的“文人之心”的培育,是大學中分數和成績衡量不出來的,正是文學教育成功的深層次體現。

經典閱讀,挑戰多多

“每個人都有一種固定的接受模式,而經典意味著對這種模式的挑戰,是一種帶有冒犯性的突破,所以很多人不容易接受經典。相比之下,讀網絡小說、玩游戲,可能更符合大多數人的興趣,也更易讓人感到快樂?!弊骷椅盒抡f。

經典不好讀,不易讀。經典閱讀也并非一件純粹享樂的事。通俗的意味著熟悉,由熟悉帶來的愉悅,而經典的則意味著陌生、不確定、未知,以及由此而來的冒犯和疏離。這是經典自身豎起的一層屏障?!懊鎸浀?,不能光憑興趣閱讀?!蔽盒抡f。

山東大學教授叢新強,在文學院開設了一門《莫言導讀》課程,除了日常課程之外,還有課下組織的讀書會。他發現即便是中文系的學生,在閱讀上也存在一些問題。除了閱讀量比較欠缺之外,大多數學生閱讀的深度也不夠,往往停留在文學史中一些既有的價值判斷上,被已有的框架約束,很難讀出自己的東西。

而在互聯網的沖擊下,經典閱讀受到更多的挑戰。圖片、視頻、聲音,搶占了感官的注意,各式各樣的內容越來越講究短時間內的頻繁刺激,在此情形下,單是閱讀這一行為就成了一道門檻?!翱床涣碎L篇大論的東西”,成了許多人后天形成的閱讀障礙。

注意力日漸稀缺的當下,人們更加樂意接受別人的直接“投喂”。此前就有學者注意到,為了吸引受眾眼球,一些濃縮式解讀相當流行,例如三分鐘看一部電影、五分鐘讀一部名著……遍觀互聯網渠道,所謂的名家賞析、解讀,遍地皆是,無需思考就能得到一個“標準答案”。

當獲取信息成了首要目的,對于經典閱讀來說,則是隱患重重?!艾F在各種信息碎片化地涌來,即便沒有讀過經典文本,也能說出一個大概來,但是這種碎片化的閱讀注定了對經典文本的理解也是碎片化的?!眳残聫娬f,這種碎片化閱讀導致的結果是,看上去,一個人的閱讀面似乎很廣,知識面似乎很廣,但其實是很多無效信息的堆積,僅僅停留在了解的層面,不能深入到意義層面,更感受不到文學帶給人靈魂上的觸動。

培養閱讀感受力是第一步

今天我們怎樣才有可能走進經典?

在叢新強看來,閱讀文學經典“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定要從原典本身出發,不要受太多文學史既成觀念、既有研究的影響。讀一遍之后,形成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可以參考相關的研究,尋找二者之間的距離,然后再進一步閱讀,這樣才能得出自己的判斷”。

“經典只讀一遍是不夠的?,F在很多學生所謂的閱讀,就是只讀一遍。但讀過,不等于讀懂。有效地閱讀,至少要經過三五遍?!眳残聫娬f。

對文學的認知,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張麗軍倡導一種從個體的獨特生命體驗出發的,以文本細讀為基礎的感性閱讀與理性思考相結合的對話方式,以此來激發學生對經典文學文本的闡述。他認為這樣的對話才是真實的、誠摯的、有生命溫度的?!芭囵B閱讀感受力是很重要的,可以說是進入文學文本的第一步?!睆堺愜娬f。

出于這種考慮,在課堂上,他用對話的方式開啟經典閱讀。因為對話是互相啟發的,只有在對話中才容易發現問題。對于文學,答案從來不會只有一個,面對同樣的文本,不同的思考才顯示出文學經典的魅力。

比方說,在帶讀、分析《駱駝祥子》一書時,就有同學不認同“祥子的悲劇命運是奮斗模式的失敗”這一為人普遍接受的說法,而是從物質的打擊這一更現實的角度出發,認為“物質是與自己未來的美好生活掛鉤的,是帶給祥子踏實感與成就感的東西……物質的打擊將祥子帶入了迷茫、虛無和對生活理想的不信任中……從物質上的滿心歡喜積累到不知所因地被洗劫一空所產生的生活幻滅感,才是祥子喪失人生理想的開始”……張麗軍認為,如果能聽到這些不同的聲音,那么閱讀經典的意義或許就部分達到了。

(源自《大眾日報》,有刪節)

責編:馬京京

猜你喜歡
文學史文學文本
我們需要文學
在808DA上文本顯示的改善
當代詩詞怎樣才能寫入文學史
作品選評是寫好文學史的前提——談20世紀詩詞寫入文學史問題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識別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話故事《坐井觀天》的教學隱喻
辯證理解現代文學史書寫的“真實性”
如何快速走進文本
我與文學三十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