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朝將領冉天育:男兒死國當生還

2024-04-11 17:22鐵笛
清風 2024年3期
關鍵詞:酉陽土司

鐵笛

明天啟三年(1623)五月的一天,晴空萬里,旌旗獵獵,少年將軍冉天育手撫劍柄,站在鐵圍城(今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龔灘鎮馬鞍城)上檢閱所部。遠方,黔山如屏,腳下,烏江轟鳴,冉天育“嗖”的一聲拔出長劍,厲聲長吼:“奉調平亂——殺敵報國——”城下官兵齊聲發出山呼海嘯般回應,鼓角齊鳴中各旗營兵正式啟程。

冉天育(1604-1644),字大生,酉陽第二十世土司冉躍龍庶子,生母白再香。他“幼習儒,精翰墨,有謀略,補司學選貢”。這是未及弱冠的酉陽土司庶子冉天育第三次率部出征,此次作戰任務是收復永寧土司奢崇明占據的遵義軍民府。

少年將軍從軍行

萬歷四十六年(1618)四月,努爾哈赤發布“八大恨”正式反明,明廷調集11萬大軍圍剿后金,酉陽土兵4000人、石砫(柱)白桿兵3000人、浙江戚家軍3000人奉調援遼。酉陽宣撫使(從四品)冉躍龍因病奏請由其庶子冉天允(胤)及冉文光等統帥出征,冉天育和母親白再香也在隨征之列。白再香生于萬歷戊子年(1588),她15歲出嫁,次年生子。由此推算,冉天育最有可能出生在1604年,援遼時年僅15歲。

前方戰事吃緊,酉陽土兵萬里馳援,晝夜疾行,背著戰報的驛卒不時迎面飛馳而過。天剛拂曉,冉天育縱馬走出山海關,一首詩從其口中朗聲吟出:“長城臨海復依山,萬馬蕭蕭曉度關。警報頻聞休細問,男兒死國當生還?!蔽创髀吩娂Y到位,明軍主力已在“薩爾滸之戰”中慘敗。后期趕到的酉陽土兵在奉集與后金鐵騎遭遇,初戰告捷,再戰獲勝,解除了奉集之圍,此后駐防虎皮、黃山達三年之久。天啟元年(1621)三月,在救援沈陽的“渾河血戰”中,白桿兵和戚家軍全軍覆沒,酉陽土兵陣亡1000余人,主將冉見龍戰死。之后,在遼陽保衛戰中,冉文煥、冉人龍、白再連、白再浩等700余官兵力戰身死,故《明熹宗實錄》如此載曰:“兵部尚書張鶴鳴言‘渾河血戰,殺奴數千,皆石砫、酉陽二司土兵之力?!?/p>

“日慘風更號,千軍血一刀。黃沙平地起,白骨比山高。國帥生為戳,男兒死亦豪。裹尸無馬革,薄奠只村醪?!保ā稄恼鬟|左經陣亡將士處舉杯酹之》)援遼以失敗告終。酉陽土兵奉旨班師,經過渾河時,大家擺祭品,燃香燭,酹酒河畔,召喚親人和同伴的亡魂回家。冉天育感傷萬分,寫下了這首祭奠陣亡官兵的詩,字里行間除了對陣亡將士的哀悼,還表現了少年將軍冉天育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和矢志報國的壯志豪情。援遼之役,冉躍龍因功擢升宣慰使(從三品),冉天育蔭封游擊將軍。

從遼東返回酉陽,將士們身上的傷瘡尚未痊愈,四川永寧土司奢崇明借出兵援遼之機,發動叛亂,占據重慶、瀘州、遵義等地,圍攻成都。天啟二年(1622),酉陽土兵再次奉調出征,與石砫、平茶土司兵及官軍一道收復重慶,這是少年將軍冉天育第二次從軍。天啟三年(1623),白再香率冉天允、冉天育等人自酉陽龔灘誓師出發,赴遵義平叛。一股英雄氣和愛國情在冉天育心中激蕩,他在鐵圍城城墻上題寫了《龔灘》一詩,以壯行色:“裂石轟雷水勢雄,浪花千丈觸晴空。輕舟未敢沿流去,人鬼魚龍一瞥中?!贝艘?,冉天育等人活捉永寧土司奢崇明妻子安氏及其妹奢彥輝,建功而回。

淡泊明志興文教

酉陽古為《禹貢》梁、荊二州接壤之域,春秋為巴楚兩國交界之地,秦屬黔中郡,漢為酉陽縣地,五代后,為當地氏族所據。自宋紹興元年(1131)始,冉氏土司(官)統治酉陽長達605年,襲二十四世28任。清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歸流”前,一直延續“漢不入峒,土不出境”的規定,酉陽近乎蠻荒之地,經濟文化十分落后。明代曹學佺《蜀中廣記》載曰:酉陽宣撫司“其地廣袤七百里……當思南之要沖,接荊湘之邊境,山溪阻深,易為憑藉,古號難治。人分三種:曰仡獠、曰冉家、曰南客。暖則捕獵山林,寒則散處巖穴。借貸以刻木為契,婚姻則累世為親”。明朝建立后,為撫定西南各土司,朱元璋下詔宣慰、宣撫、安撫等土官俱設儒學。洪武二十八年(1395),又詔令:“云南、四川邊夷土官皆設儒學,選其子孫弟侄俊秀者以教之?!边@使得土司及其族裔子弟和土民有了接受漢文化教育的機會。

永樂年間,酉陽宣撫使冉興邦大興武功,整治邊亂,向東打敗后溪彭氏土酋、向西北擊敗何氏土酋、向北打敗散毛司,與周邊各縣司劃定疆界。朝廷以其治邊有功,議敘加官晉爵。然而,冉興邦推掉了加官晉爵的恩遇,趁機向朝廷奏請在酉陽設立儒學并得到許可,設教授一員,頒學印一顆,仍同漢府州縣科舉并歲貢,開啟了土司族裔子弟及土民入學讀書、如例科舉之路。冉興邦知道欲世守其疆,世襲其爵,讓領地長治久安,使家族繁榮昌盛,靠武功,更需文治。永樂三年(1405),他便將三子冉瑄送到南京貢院讀書。在其執政期間,又延請包括避難官員陳忠在內的諸多漢文化學者留住酉陽,大興漢學。這一舉措,比同時期云南木府土司早100年,較相鄰的湖廣永順土司早130年,這使得地處窮鄉僻壤中的少數民族有了接觸漢文化的機會,造就了一批又一批飽學之士,酉陽的文化教育由此較周邊興盛。

自幼受到漢文化滋潤和熏陶的冉天育文武雙全,有膽有識。在目前所知的各種詩詞選本中,他是酉陽有史以來第一個倚聲填詞的人。今存詞8首,其《點絳唇·春懷》云:“頻眺蓉樓,望斷江山音信杳?;ㄥ芮?,只恐朱顏老。人在天涯,許多歸夢繞。春光好,祖鞭應早,莫使迷芳草!”此時冉天育的詞作,失卻了早年的豪情壯志,多為傷春悲秋之作,實則與他當時的境遇有關。作為土司庶子,本領再強,功勞再大,也沒有承襲土司爵位的資格,還會受到繼任土司的猜忌和打壓。此期,冉天育淡泊名利,寄情山水,承續先祖遺志,繁榮文化,振興教育,酉陽土苗文化與漢文化從此開始深度融合并綻放異彩。

約己愛民受擁戴

天啟五年(1625),冉躍龍去世,其正妻舒氏已先一年病卒。庶夫人白再香一身縞素,在議政廳緊急召見僉事、舍目、把總、族老等土官,經歷、教授等流官商定繼位人選。白夫人說:“爵土不可一日無主。早立喪主,以安人心?!?/p>

冉躍龍有7個兒子,嫡長子冉天麒(麟)年僅9歲,庶子冉天允(胤)早年曾代父率師援遼,平奢之役帶數十死士率先攻上重慶城樓,又參加收復貴州遵義、平定水西土司安邦彥的戰爭,因功歷任小河游擊、清浪參將、龍安總鎮,川東道軍政長官都十分賞識他。庶子冉天育為白再香所生,多次隨軍從征,戰功卓著,官至游擊將軍。會上,冉天麒、冉天允、冉天育皆有人提名,白再香心想:若讓冉天允襲位,既不符合制度,也虧待自己兒子;若讓冉天育襲職,不僅不合制度,還會招來冉天允和冉天麒兩股勢力的反對。于是,她力排眾議,主張冉天麒即位,形成白再香主內、冉天育主外的治理格局。

出任輔政舍目,冉天育清廉勤政,公正無私,注重發展生產,關注土民疾苦,雖逢亂世,酉陽土司轄境安穩、繁榮,大量漢人流入避難,此期為酉陽六百年土司史的鼎盛時代。崇禎四年(1631),白再香病逝,冉天麒親政。他親信冉天允,排擠冉天育。如此,冉天育只好告退不問軍政,深居私宅。冉天麒親政期間,獨斷專橫,輕信小人,視軍民為草芥犬馬,稍有差池,輕則疑忌懲罰,重則抄家殺頭。還出臺一些苛暴之政,方便他隨意奪占官民田產、人口、財物,使得酉司上下惶恐不安,人心離散。崇禎九年(1636),冉天允假傳圣旨,謀奪爵位,并派兵攻打司城,冉天麒出逃,冉天育急調兵平亂。故《明史·四川土司》載曰:“宣慰使冉天麟疏言:‘庶孽天胤假旨謀奪臣爵土,不遂,擅兵戕殺?!蹦菚r,明廷已自顧不暇,便不了了之。

崇禎十四年(1641)正月,張獻忠率農民起義軍轉戰于萬縣(今萬州區)、開縣、夔州等地,渝城告急,朝廷下旨調酉陽土兵出征。官兵們整裝待發,冉天麒卻不給糧餉,引起土兵嘩變。各路營兵喧囂著向酉陽司城攻殺過來,冉天麒見勢不妙,晚上帶著幾個貼身侍衛從司衙后門出走,在途中被土目冉良光弒殺。

由于冉天麒無子,同年三月初一,酉司官兵擁立冉天育襲任冉氏第二十一世25任土司。他在《繼位文告(誓書)》中說:“……凡麒弟所行一切虐政……盡與尅除……世與爾舍把等,同享太平之?!崩^位后,冉天育踐行誓言,以六弟冉天德握兵于上際里,彈壓湖廣散毛司;以七弟冉天澤握兵于俊倍里,穩住平茶、邑梅諸長官司。土司任上,他約己愛民,豁達無忌,民心悅服,境內安定。然而,此時的大明王朝已是國無寧日,瀕臨土崩瓦解,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于崇禎十七年(1644)三月攻陷北京,明毅宗朱由檢在煤山自盡,明朝滅亡。消息傳到酉陽,冉天育扼腕嘆息,不久憂郁而死。

詹詹之言家國情

現存酉陽土司詩歌中,冉天育是存詩最多、格調最高的一位,他抒寫山川景物、軍旅生活、朋友唱和,以五七言絕句和律詩為主。明末貴州思南知府謝國楩(字圣植)在冉天育詩集《詹詹言集》中序云:“酉宣慰玉岑爵君樹幟吟壇,奪標講席……暇日乃手一編示予曰:‘此予先君爵主詩集,子其為我序而梓之……詩全集凡若干首,近體為多。讀之知本名諸生,投筆從戎,遠經遼左,其后師還,泛東海,觀濤于廣陵,溯大江而上。蓋矛頭盾鼻之艱危,馬背船唇之況瘁,撫事懷人之感慨,傷今吊古之凄涼,不知凡幾,而一一發之于詩?!?/p>

他的山川景物詩氣韻空靈、情景交融,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或以古喻今,充溢著對大好河山的摯愛之情。他寫今重慶市黔江區阿蓬江鎮(兩河口)神龜峽的《門栓峽》一詩云:“黔酉分隅相對雄,山門關鎖兩提封。巉崖插壁渾無地,剩有洪流一線通?!北探驑蛟诠庞铣侵行?,雄偉壯觀,連接東、西兩街。冉天育在《碧津橋客窗醉后》寫道:“碧水通津近繞城,長橋倒影一弓撐。莫將駟馬高車志,輸與當年馬長卿?!彼倌陱恼?,壯志凌云,渴望建功立業,不惜馬革裹尸。冉天育現存的40首詩詞中,有不下10首與奉調援遼有關。其《出征感懷二首》云:“提封遠覽壯懷開,赳赳貔貅擁將臺。胸次雖無韓范略,肯教仇葛犯邊來?雄邊千里暮煙開,仗節重登上將臺。曾是先人題詠處,編頭兒女誦詩來?!?/p>

與同僚交往,與朋友相聚,即便是唱和應酬之作,冉天育的詩作亦飽含真情,不落俗套。他與薊州衛指揮使(正三品)陳梅泉在遼東戰場上并肩殺敵,結下深厚情誼,常有書信往來,其唱和之詩更是豪情萬丈。其《酬薊州陳梅泉指揮來韻襄共事遼左二首》云:“回憶從征遼海間,兩人共命各生還。論功試解君衣看,不是刀瘢即箭瘢。三載交情酒一杯,吟箋忽向畫堂開。天邊云樹重翹首,猶憶憑戈待旦來?!?/p>

謝國楩在序中評價冉天育的詩說:“故其詩有雄杰之氣,有淡遠之音,有飄忽之神,有蒼莽之致……顧其集,顏曰詹詹言。詹詹者,小言也。以是詩而猶言小,孰能為之大哉……楩欲易‘詹詹者為‘炎炎,以庶幾于名與集之相稱也爾?!闭\如謝國楩所云,冉天育的詩集謙稱“小言”,實則“宏大”,篇什中延續的是中華文脈,流淌的是家國情懷。

猜你喜歡
酉陽土司
綠色高質高效典型案例專題——酉陽篇
“土司文化圈”的內涵、特征與意義
Fort Besieged
《酉陽雜俎》中游仙故事的傳承與變異
從土司到土司學:中國土司文化研究的新進展
——李良品《中國土司學導論》讀書札記
馴服酉陽河
酉陽古歌
明代中后期酉陽土司與永順土司關系研究
烏江流域土司文化述略
沖破大山的阻隔酉陽大開放,讓山川之美流出大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