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組合器材玩轉小學體育課堂
——以耐久跑游戲開發為例

2024-04-11 17:25許夢迪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西苑學校山東威海264200
文體用品與科技 2024年6期
關鍵詞:器材游戲體育

許夢迪(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西苑學校 山東 威海 264200)

基于小學生的年齡、個性特點,為更好地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水平,教師需積極利用體育器材,并融入多種形式的游戲,讓學生將游戲與體育相結合,體會體育活動的樂趣。組合器材具有一材多用、一材多練的特征,將此類器材應用于耐久跑游戲后,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游戲中運動,在運動中游戲,增強自我運動技能。一些教師在開發耐久跑游戲時靈活應用了組合器材,打造了趣味課堂。未來教師在耐久跑教學中還需開發新的游戲形式及內容,大力推廣組合器材。

1、耐久跑游戲開發的必要性

小學體育作為重點科目,其教學內容相對較多,耐久跑僅為其中的一個內容。在傳統的教學理念及模式影響下,耐久跑一直是很多學生害怕和恐懼的項目,主要是因為耐久跑教學中,教師習慣于開展重復跑、間歇跑、定時跑、定距跑等方式。雖這些教學方式能鍛煉學生耐力,但教學形式過于單調和枯燥,強調身體鍛煉效果,未過多關注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運動興趣等,無法適應新課改教學要求,長此以往甚至會使學生厭煩、恐懼耐久跑。從《小學體育新課程標準》發布及落地以來,教師在體育教學方面堅持“健康第一”。作為體育教學的重點,耐久跑教學中教師需創新教學方式,于常態化教學任務中融入情境化表達,利用比賽、游戲、組合器材等形成全新的教學模式。耐久跑游戲開發的必要性體現在以下方面:

1.1、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天性好動、喜歡游戲,教師需抓住學生的這一特征來安排教學活動,以通過游戲來對學生產生一定的感官、心理刺激,讓學生對耐久跑這一體育項目產生濃厚的興趣,使學生積極配合教師,構建高效課堂。開發耐久跑游戲時,教師不僅需注重游戲形式,還需要將其滲透到體育課堂中,把握融入時機,使學生感受到體育課堂耐久跑項目的豐富多彩,保持他們的專注力,主動配合教師完成游戲任務,在游戲中開展耐久跑訓練。

1.2、能提高學生的身心素質

任何學科的教學中,教師都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及學生年齡特征,不斷完善、改進教學方法,引入靈活的、創新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他們自主學習。小學體育課堂上的耐久跑游戲教學,實際上從小學體育教學主題著手,不斷拓展了教學思想,與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相一致。將游戲教學融入小學體育課堂,因游戲具有內容豐富性、形式多樣性特點,教師在教學時可與學生互動,讓小學生享受過程,不自覺地參與到耐久跑游戲,鍛煉其身心。

2、耐久跑游戲開發中組合器材的應用

2.1、廢舊物品設置越野障礙

耐久跑游戲開發中應用組合器材,實際上就是要將組合器材與游戲相結合,改變枯燥乏味的體育課堂,讓學生參與游戲來感受耐久跑項目,進而鍛煉學生的耐力素質。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根據耐久跑教學目標,合理開發體育組合器材,如生活中常見的各種廢舊物品及破舊材料,舊報紙、化纖袋等,均能在體育課堂上實現循環利用。為此,教師在教學之前應組織學生開發和設計相應的游戲,在游戲中利用組合材料,使組合器材凸顯其作用。

例如,課堂上可組織定向越野比賽,激發學生的競爭力。游戲方案為:(1)分組。將班級學生分組,將男女平均分為4 組(1 名組長、10 名組員),每組的人數相同、男女比例相同,“小胖墩”、“小豆芽”、體弱娃娃平均劃分到4 個小組中;4 個組長抽簽選組,遵循公平分組原則;(2)競賽。學生擔任設計師角色,在日常的打卡任務中(攀爬區、田徑區、亭廊區等場地開展)設置專屬任務,讓每個學生在小組長帶領下,積極與其他小組比賽。在此游戲中,學生們自覺、自愿參與了耐久跑訓練,且每個學生都能給該游戲提供建議,在小組比賽時可通過設置英語拼詞組句、古詩詞、漢語拼音組合等各種障礙,讓學生在耐久跑過程中沖破重重關卡。在此游戲過程中,可以利用各種廢舊紙盒、架子等充當障礙器材,并且教師也應該積極參與到其中,在有需要的情況下適當提點有障礙的學生,但需注意“點到為止”。各大小組第一支隊伍到達終點后返回起點,由下一支隊伍繼續,依次進行。比賽結束后,小組內還需根據比賽結果總結經驗與教訓,逐步讓學生掌握耐久跑技巧。

2.2、開動腦筋“發明”組合器具

耐久跑游戲中可選擇的組合器材相對較多,廢舊輪胎、滑滑梯等較為常見。為提高耐久跑教學水平,教師也需要適當改變組合器具的類型,讓器具更符合學生耐久跑訓練的要求。教學過程中率先分組,將輪胎放置到障礙地點,要求學生在游戲中以“8”字形繞過輪胎,同時跳躍觸球式地控球,給學生創造往返耐久跑條件。通過這一游戲不僅能訓練學生的動作熟練度、敏捷度,還能讓學生有一定的判斷力、應變能力,凸顯組合器材的作用,改變組合器材的形式及作用。另外,在設計耐力框架時,教師也需要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身體素質等,創新組合器材,讓學生在這些器材輔助下鍛煉其跳躍、平衡、協調能力。比如教師應自制多種體育器械,如利用廢舊鋼材等焊接單杠、雙杠,在晨間體育活動時,教師可依據學生的身體素質,給學生安排一定的訓練內容。在投放自制體育器械時,教師還需分析學生年齡、興趣及動作情況,使學生不僅能使用活動量小的器械進行鍛煉,也能使用活動量大的器械,鍛煉上肢和下肢。

2.3、結合學生身體素質選擇組合器具

耐久跑游戲中為合理利用組合器材,教師需合理選擇器材,綜合學生特點及教學目標。比如利用廢舊衣服上的布條布設彩色跨欄,或者用這些布料來做“門”設置耐久跑障礙。與此同時,教師也需要重新優化障礙跑方式,使組合器材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傊?,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選擇組合器材,都需要以學生的身體素質作為參考。某次耐久跑游戲教學中,教師選擇了4 根平衡木、小輪胎、沙包、拱門、體操墊、小桶等作為器材,游戲過程為:學生站在起點,聽教師指揮,當教師發出“開始”口令后,學生背馱沙包適當彎曲膝蓋鉆過山洞(拱門),跳到河邊(單腳、雙腳跳均可),頭頂沙包走過小橋(平衡木),匍匐爬過封鎖線(地墊),雙腳夾包跳到糧倉線,到達終點。在此游戲設計中教師可在班級內組織小組比賽,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進去。當然,教學過程中石塊也可作為器材,教師可從現場環境及游戲安全等角度選擇適當大小的石塊,將其用在游戲中??傊?,開發、利用組合器材時教師要善于利用周邊空地,讓學生意識到生活中的很多物體均可作為體育器材,為學生創造耐久跑訓練條件。

2.4、多元組合器材,玩轉耐久跑課堂

耐久跑游戲的開發中,組合器材是首要任務,教師應全面貫徹求真、務實及創新原則,形成全新的教學路徑,使學生有所行動,并能主動開發、設計器材。為達到組合器材“玩轉”體育課堂的目的,教師在教學中需注意以下方面:(1)自制“軟梯”,也就是設計網繩,將此作為耐久跑中的輔助器材,將此器材與其他專業、非專業器材相組合,讓學生能在組合器材、耐久跑游戲中參與各種競爭性、趣味性活動,從而鍛煉學生的反應速度、身體協調性;(2)形成體育器材的新玩法。教師的耐久跑游戲中,不能單純局限于某一種游戲形式、內容及器材組合需要不斷變化,讓學生有新奇之感。比較常見的有球、圈、繩、墊子、沙包等器材,教師需讓學生熟悉這些器材的基本用途,并著力開發新玩法,實現一材多用。具體來說,教師在課堂上應給學生一定的主動權,讓學生能以個人或小組的形式探索體育器材的新玩法,如學生提出了相對有趣的玩法,可在課堂上嘗試開展這一游戲,肯定學生的想法。比如一些學生提出了單人“開飛機”玩法,兩手各拿一個大布條,展開手臂向前跑,可鍛煉其臂力;雙人蹺蹺板游戲,鍛煉學生的團隊協調能力,使學生在參與各種體育運動時,與他人積極合作;三人“抬花轎”游戲,提高學生協調及平衡能力。以籃球場的撲克牌游戲為例,器材主要為呼啦圈、標志牌、舊撲克、小貼畫,通過這些器材與游戲,為學生安排“目標導向”訓練。游戲過程為:單邊線按一定順序放牌,學生成組按序號遞增跑動進圈;每組8 人,在籃球場單側均勻放置呼啦圈,圈中順次或交替放上撲克的1-8,每圈一張,呼啦圈與撲克牌一一對應;給學生編號,選出每一組的小組長,每人手背貼8 個與他人不同的貼畫,從籃球場另一端起點處集體順序跑開,到1 號呼啦圈在撲克牌上貼一個自己的小貼畫,集體折返后返回起點;繼續折返跑向2號呼啦圈,重復上述步驟,直到全部撲克上都留有本組全部隊員的號碼;繼續集體跑出,每次僅能按順序帶回一張撲克,當帶回全部撲克后結束游戲。這一游戲過程中需注意以下方面:全部學生都需要抵達呼啦圈位置后,組長才能發出命令,集體跑向下一目標;競賽以最后一名學生完成任務時作為計時時間;每張撲克到位后教師檢查牌上的8 個貼畫是否齊全,必須包含8 個,否則結果作廢;練習過程中教師可根據學生的體力情況,適當減少撲克數量,以控制學生的總跑動量,當學生熟悉了游戲規則,并具備了一定的耐力后繼續增加撲克牌數??傊?,體育教學中為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在耐久跑游戲中需要讓學生積極探索,創新游戲形式、器材組合方式;(3)學生自主參與組合器材,使他們在持續探索、感覺和摸索中,體會耐久跑游戲的本質,降低游戲難度、創新器材形式。結合大量的研究,開發和創新體育器材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提高其智力水平,增強學生體能。體育教學中教師需要給學生提供更大的自主空間,讓學生自由探索、大膽創新,嘗試新想法。例如,在具體的訓練中,為保障學生在耐久跑中的動作靈敏度、爆發力,教師需指導學生將手臂配合前后擺動,前腳掌著地,一步一步快速跑動。此過程中學生提出利用場地臺階,在臺階第一節左右腳交替跳動的訓練方式,在此訓練中鍛煉其動作靈敏度、垂直彈跳力。

3、小學體育耐久跑游戲教學策略

3.1、轉變教學觀念

為在小學體育課堂上積極開展耐久跑游戲教學,在學校范圍內需開展一系列宣傳教育,真正讓教師、學生都意識到耐久跑游戲教學的重要性,尤其要讓學生區分游戲教學與傳統教學在形式、手段上的區別。在組織宣傳教育活動時,有關人員需向學生、教師講明耐久跑的重要性,不僅僅需安排理論講解內容,也需要安排一定的訓練任務,讓教師、學生意識到耐久跑的基本鍛煉方法。因此,小學體育耐久跑游戲教學為符合新課標要求,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對自我角色有更為清晰的認知,能夠作為教學活動的引路人,結合學生行為、素質、能力,合理設計游戲內容及形式,并將專業和非專業的體育器材用于游戲中,給學生提供相對和諧的教學環境。

3.2、更新教學內容

各學科教學任務中,教學方法及內容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耐久跑游戲、組合器材應用等均屬于體育教學中相對新型的教學方式。但為了讓學生有更為新奇的教學體驗,教師在更新教學內容時,需以耐久跑教學目標為前提,合理設計游戲形式,科學選用器材,形成更符合學生興趣的耐久跑游戲項目。由于小學生的心理、年齡等特征,教師在更新教學內容時需注意趣味性、參賽性、參與性與娛樂性,讓學生在參與耐久跑游戲時不僅有游戲之感,更能有運動之樂,從而喜歡上耐久跑運動。每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需要緊跟時代變化,了解每一時期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將相關要素融入到耐久跑游戲中,如學生對奧特曼感興趣,教師可提前為學生準備奧特曼小玩偶等,當學生在游戲中有突出表現時,可以獲得玩偶獎勵。當然,教師所組織的耐久跑游戲不應僅集中在籃球場上,也可聚焦于校園內的其他地方或者附近公園等,讓學生將耐久跑游戲與自我生活相聯系,感受到體育項目與生活的關系,樂于參與各種體育運動。

3.3、優化考核評價

從根本上來看,體育教學改革的任務就是要轉變學生的運動思想,讓學生愛上運動,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因此,從這一角度出發,教師在耐久跑游戲、玩轉組合器材的教學過程中,都應該注重考核評價,經常性評價每一階段的教學成效,一旦發現耐久跑游戲、玩轉組合器材的教學效果不佳,則應該在未來適當調整教學內容、側重點。一些小學教師在耐久跑教學中過于關注學生的耐久跑能力,忽略了學生的心理和身體素質。耐久跑游戲與組合器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下,教師的教學活動應有所側重,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考核學生個人耐力素質在耐久跑游戲教學前后的變化幅度,但因為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等有所差異,考核時也需關注這些方面。同時,考核中也需分析學生對耐久跑的認知程度、參與游戲的積極性等方面,開展綜合性考核與評估,以得到更為客觀的考核結果。

4、結語

小學體育教學中,為提高教學效果,教師需積極開展耐久跑游戲,并將組合器材應用于游戲過程,為學生帶來全新的學習體驗,真正讓學生享受耐久跑游戲過程。未來的體育教學中,教師需繼續致力于開發耐久跑新游戲。

猜你喜歡
器材游戲體育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優秀影音器材推薦榜簡評
提倡體育100分 也需未雨綢繆
最貴的器材多少錢 Damian Demolder
2016體育年
數獨游戲
瘋狂的游戲
我們的“體育夢”
爆笑游戲
視聽器材個股表現
視聽器材個股表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