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數學課程思政模式構建與實踐路徑探析

2024-04-11 01:24熊妍茜馮朝軍
濰坊工程職業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數學課程育人思政

熊妍茜,馮朝軍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 a.通識教育與國際學院, b.財經管理學院, 重慶 401331)

引言

“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立德樹人是當下高校教育教學的重點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推動“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協同發展。2017年5月,“課程思政”被正式納入中央《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至此,將課程思政全面融入各級各類課程及課堂教學建設變得更加迫切。所謂課程思政,就是把價值觀的培育和塑造融入專業課程,突出課程的育人功能,潤物細無聲地踐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出專業能力與人文素質并存,具有美好道德情操的新時代青年人。高職院校肩負著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使命任務,其高質量發展和提質增效都離不開對學生思想的引領。高職數學作為職業院校必修的公共基礎課程,在傳授學生基礎數學知識的同時,也應將理想信念、價值觀培育、品德塑造等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為培養能擔民族復興大任的能工巧匠奠定基礎。

一、高職數學融入課程思政的必要性

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高職數學課程是理工科學生必修的公共基礎課,具有課時多、影響力大、覆蓋面廣的特點。數學課程教學內容豐富,為學生后續課程的學習提供了必要的數學知識和思想。高職數學具有為專業課程服務的功能,進行高職特色的數學課程思政實踐具有重要的意義。高職數學融入課程思政需要教師把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與價值的塑造落實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對學生而言,在數學課堂上不僅能學到數學知識,還能了解中國數學發展史、數學家的故事、數學美等來增強理想信念、塑造良好品德、提升人文素養。

譬如通過古代數學的輝煌成就來弘揚民族自信;通過數學家的奮斗史來激勵學生克服學習和生活的種種困難;通過數學中的和諧美、對稱美、簡潔美等來提升學生審美意識與人文素養等。通過聯系專業中的數學應用,引導學生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和技能,使數學成為未來專業學習與職業發展的重要工具。高職數學融入課程思政不僅能夠拓寬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而且還能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使他們能夠更積極主動地學習課程,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實現知識、能力、素質的全面提升。

二、高職數學融入課程思政的現狀與困境分析

(一)融入渠道狹窄,課程思政建設體系不明

課程思政建設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為培養高質量人才提供堅實基礎?!陡叩葘W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中指出,課程思政建設要結合課程的特色,著力去構建全面覆蓋、類型豐富、層次遞進、相互支撐的課程思政體系。但是,當前高職數學課程思政的融入大多體現在課程標準修訂,以及課程內容中思政育人元素的挖掘等淺層次方面。比如在課程標準修訂方面,對高職數學課程的價值塑造目標做了哲學思想、愛國主義精神、文化自信、職業素養、職業意識、自學能力等方面進行了集中體現[1]。而在思政元素的挖掘方面,大多集中于極限知識模塊、微積分模塊、定積分模塊、概率與統計模塊等內容上進行思政育人元素融入[2,3],以及在教學中融入數學家的人生故事和數學發展史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4]。綜上,高職數學課程思政建設還較多地停留在思政育人元素的挖掘,缺少對高職數學課程思政體系的整體規劃。

(二)教師意識受限,團隊合作建設力度不夠

自課程思政概念提出以來,通過課程思政教學相關培訓,引導教師對新時代職業教育理念的內化,倡導教師做學生成長成才的引路人,提升教師實施課程思政的教學能力,課程思政的觀念已經慢慢被廣大教師所接受。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部分教師對課程思政的必要性認識不足,簡單地認為課程思政僅是學校布置的任務;也有部分老師對思政育人元素的理解較為片面和狹隘,沒有站在課程育人的角度對課程思政體系進行整體考慮;或者是從自己所教授課程教材內容出發,單一地挖掘表層的思政育人元素,較生硬地融入課堂教學。想要切實提升課程思政的成效,不僅要提升教師自身的課程育人的主體意識,還要引導教師全方位地思考和實踐。比如提升跨學科思維,協同多門課程的任課教師,搭建課程思政教學團隊,合作開發課程思政內容,利用多學科教學資源共同打造具有高職特色的數學課程思政體系。

(三)實踐載體泛化,高職數學課程缺乏特色

課程思政的實踐不僅要確定課程思政教學目標、挖掘思政育人元素以及組織課程思政系列活動,還需要選擇合適的課程思政實踐載體。通過豐富的載體把細小的思政育人元素組合在一起,通過教師的教學展示,給學生以德育沖擊。目前大部分教師會利用一些泛化的思政育人元素融入教學實踐,比如加入我國數學發展史來堅定學生的文化自信,宣講數學家的勵志故事激勵學生奮發圖強、挖掘數學文化中的美學與文學沁潤學生人文素養,強調數學思維方式的運用,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5]。而這些顯然還處于復制本科層次數學課程思政的層面,沒有體現出高職教育的特色,亟需持續挖掘適合于高職的數學課程思政,為探索具有高職特色的數學課程思政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四)評價方式固化,課程思政實施成效不彰

近年來,課程思政在各大高校如火如荼地進行,但課程思政的實施成效,必須依賴于評價反饋。已有文獻中有學者對課程思政的評價瓶頸作出了分析,認為目前的評價體系存在碎片化、短期化和行政化的特點,在過程性和系統性上仍有短板[6]。也有人認為目前的課程思政評價更多地傾向于評價對象和內容的“單方化”和評價指標和方案的“單維化”[7],還需構建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效果評價體系。對于高職數學而言,課程思政的評價還趨于傳統,較為單一,不利用學生長遠發展。有學者將“知識、能力、精神”作為課程思政評判的維度,將客觀評價和主觀考量融合在一起,構建過程和結果相結合的考核評價機制[8]。也有將學生課后學習研究、交流討論情況列入加分項,對勇于挑戰自我、積極參加建模競賽的學生額外加分等[9]。綜上,目前課程思政的評價還處于起步階段,還在不斷發展中,實施成效并不明顯。

三、高職數學課程思政模式分析

(一)構建“主力軍+主戰場+主渠道”三位一體的課程思政體系

《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要緊緊抓住教師隊伍“主力軍”、課程建設“主戰場”、課堂教學“主渠道”,讓所有高校、所有教師、所有課程都承擔好育人責任,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10]。從主力軍的角度來分析,教師對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起著主導作用,意味著必須將知識傳授與以身立教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才能筑牢課程思政建設的基礎。高職數學教師作為主力軍中的一員,除了要具備數學專業知識,還要具備良好的教學能力,能夠合理利用創新性教學手段將數學專業知識傳授給學生,同時聯合思政課教師將跨學科知識融合在一起,為課程思政體系的建立提供基礎。從“主戰場”的角度來看,課程作為高等學校教學建設的基礎,不同的課程都具備其特有的育人功能。宏觀來講,數學課程具有培養科學精神、引導批判質疑、提升理性思維的育人屬性,可以課程思政建設推動高職數學課程體系的不斷完善。微觀來看,通過高職數學“數專融通”案例的融入,能夠將文化自信、家國情懷、責任意識、審美意識、人文素養及勞動精神等帶入課堂、沁潤學生心靈。著力將高職數學宏觀的課程思政體系設計和微觀要素的具體融入相結合,創建多維化的課程思政教學資源,以此來推進課程思政高質量建設。在“主渠道”層面來看,師資建設與課程建設最終的落腳點都在課堂教學,不論是第一課堂的金課堂打造,還是第二課堂的數學建模競賽和校內外服務實踐,課堂教學的內容會帶給學生最直接的影響。因此,構建“主力軍+主戰場+主渠道”三位一體的高職數學課程思政體系,為高職課程思政建設落地、落細、落實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構建“數學+專業+思政”“三師”聯動的課程思政團隊

教師是教書育人的重要實施主體,課程思政的建設需要教師去落實和執行。不同學科的教師,都要圍繞“立德樹人”核心目標,尋找各門課程合作的有效基點,為國家和社會培養高質量技術技能人才?;诼殬I教育課程特色,構建“數學教師+專業教師+思政教師”的課程思政教學團隊,打破專業壁壘,整合各門課程育人資源,實現“三師”聯動、合作育人。在聯動的過程中,不僅要完成本學科教學的目標與任務,同時還要對各類課程資源進行創造性地整合,發揮多學科協同育人的作用,將“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統一起來,實現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的共同目標,真正將課程思政的作用落到實處。

圖1 高職數學課程思政模式示意圖

(三)構建“數專融合+課賽融通”雙線并進的課程思政路線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指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比,是另一種類型的教育。對于職業教育中的公共基礎課而言,也應該與普通教育的基礎課程有所區分。普通本科的數學教學注重知識的系統性,更加強調科研性,而對于高職數學課程,更加注重所學知識的實用性,更多地傾向于數學知識輔助專業課程的教學[11],從而實現“數專融合”。作為高職數學的重大賽事,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注重數學“源于實際,用于實際”,有效地將課程中學習的數學知識與生產生活需要,專業疑難問題解決聯系起來,實現“課賽融通”,做到“學習數學、應用數學、創新服務”全程貫通,以此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因此,構建“數專融合+課賽融通”的課程思政路線,以此探索高職數學教學與思政教育的深層次融合,從而將高職數學的課程育人功能提升至新的高度。

(四)建立“科學有效+增值賦能”的課程思政評價體系

教育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診斷與改進,課程思政的實施效果依賴于評價結果的反饋。對教師、課程和學生三方同時進行評價,有利于推進課程思政的建設、實施與改進。教師層面,可進行同行評價及自我評價,主要針對是否具有正確的教育理念及是否展現教師的師德師風;課程層面,可對課程標準、教材、教學設計及教學過程進行評價,主要考查是否體現課程思政要求、是否符合課程思政的理念、挖掘思政元素是否合理等方面;學生層面,除常規的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之外,同時聚焦學生的增值部分,譬如學生的科學精神、信息素養、實踐意識、團結協作、理想信念等方面的表現進行定時跟蹤及實時采集行為數據,以此為高職數學課程思政的效果評價提供參考。

四、高職數學課程思政實施路徑分析

(一)建設課程思政示范項目,促進職教“教師、課程、課堂”協同發展

2021年3月,教育部辦公廳發布的《關于開展課程思政示范項目建設工作的通知》,開展課程思政示范課程、教學名師、教學團隊和教學研究示范中心建設工作。課程思政示范項目的建設,發揮了課程的立德樹人作用,從教師隊伍、課程建設和課堂教學三個方面進行了示范引領,深入推進課程思政的高質量建設。通知強調職業教育課程要體現職業教育類型特征,高職數學作為高等職業教育的公共基礎課程,承擔了高職數學課程思政體系建設的重任,要適當豐富高職數學課堂中的課程思政內容進行融合式教學。依托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加強高職數學教師課程思政能力培養,持續建設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大力推進課程思政入教材、進課堂,深化課程思政評價體系建設,同時抓住數字化轉型機遇,將課程思政評價數據的采集與課程思政評價模型的構建放到重要地位,促進職教“教師、課程、課堂”同向發展。

(二)加強“三師”課內外聯動,實現“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目標

為實現高職數學課程思政落地、落細、落實,首先,必須加強數學教師、專業教師、思政教師“三師”有效聯動,形成強有力的課程思政教學團隊。團隊成員積極參與課程建設,強化團隊內部各學科的協同發展,努力實現思政教育與學科教育、專業教育的有機統一,形成“三師”協同育人的機制。其次,“三師”課程思政教學團隊要加強校內外系統的課程思政培訓,邀請專家介紹最新的課程思政研究成果及創新做法,打破思維局限,開闊教學視野,整體提升“三師”對課程思政的認識和理解。此外,還需定期舉辦“三師”團隊內部交流會,共同推進高職數學課程思政建設。結合第二課堂更加深入發掘各類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加強多學科資源共享、促進課程之間的優勢互補,圍繞高職數學學科發展需要以及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不斷打造和優化形成多向覆蓋、類型豐富、層次遞進、相互支撐的高職數學課程思政資源,并逐步構建具有職教特色的高職數學課程思政體系,以此來實現“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目標,促進高職人才培養的高質量發展。

(三)依托數學建模和專業服務,助力“數學素養、職業素養”同步提升

高職數學課程內容蘊涵著豐富的思政育人元素,涉及職業素養和職業意識的培養,可以助力學生成為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教學建模竟賽是一條重要的途徑,數學建模競賽從學生培訓、備賽到比賽整個過程中,不僅能夠培養學生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能力,還能快速提升數學素養,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團隊精神等,將教材上學習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相結合,加深對課堂內外知識的理解,增強探索精神與鉆研精神,提升嚴謹分析問題、不斷創新的能力。同時,數學建模中的許多問題都源自各行各業的實際問題。比如,近年來國賽題目中覆蓋了機械制造中的連鑄切割、企業物料生產安排、營銷中的薄利多銷、智能水表的數據管理等。這些問題都將數學知識與學生所學專業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發揮著數學的實用功能。高職數學側重實用性,即要服務專業課程,比如在汽車智能技術專業的高等數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融入智能汽車的最新發展,營造慣性導航、智能測速、雷達測距等專業情境[5],解釋智能化發展進程中的科學合理,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數學的重要性,以此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數學素養、數學應用能力。因此,高職數學可依托數學建模競賽,聚焦課賽融通,立足服務專業,構建貼合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需求的課程體系,加強數學建模、技術技能訓練,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充分發揮了高職數學課程的育人功能,促進職業素養和職業意識的形成,為其成為社會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鋪平道路。

(四)利用數字化輔助增值畫像,增強高職學生學習“獲得感”

職業教育倡導 “人人出彩,技能強國”,增值評價則給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成長空間,增強高職學生的學習獲得感。高職數學作為理工科學生必修的公共基礎課,難學難懂是學生們對這門課程的普遍印象,大部分學生在數學上的獲得感不強。通過信息技術智能采集教與學的過程性數據,利用“過程+增值”的動態評價模型,對教學數據進行全面分析,實現過程、結果、增值相結合的綜合評價體系、助力學生全面成長成才。就高職數學課程來說,通過聚焦自學能力、建模能力、信息素養、團結協作、實踐意識等指標,將學習平臺中獲取的“過程性”學習行為數據進行分析,根據學生在各個方面的成長特征變化,教師重在關注學生在各個評價指標的“增值”,了解和把握學生個性特征,及時調整策略、適時關注與干預,對于學生的薄弱方面,進行個性化學習幫扶,從而推進課程思政評價增值化發展,助力課程思政個性化實施。

結語

從“融入渠道、教師意識、實踐載體、評價方式”四個方面分析了高職數學課程思政的實施困境。聚焦“課程思政體系建設、課程思政團隊形成、課程思政路線打造、課程思政評價實施”四個方面提出了高職數學課程思政模式。并在此基礎上,對高職數學課程思政的實施路徑進行了分析,為高職數學課程思政教學開辟有效路徑,促進高職數學課程在知識傳授的基礎上實現價值塑造和能力培養,為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提供必要參考,從而實現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猜你喜歡
數學課程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基于在線教育技術下的大學數學課程預習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讓鐘表發展史走進數學課程思政課堂
淺談高中數學課程資源的開發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組合數學課程教學淺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