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背景下高校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2024-04-12 23:23譚朝日
中國管理信息化 2024年3期
關鍵詞: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

譚朝日

[收稿日期]2023-07-15

[基金項目]遼寧省教育廳面上項目課題“碳約束下遼寧

省產業結構優化路徑研究”(LJKMR20222138);2023年度教育教指委研究課題“產教融合視域下高職院校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YJZWGGK-2023B-152);遼寧省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職業院?;铐撌浇滩慕ㄔO研究——以《信貸業務》課程為例”。

[摘 要]產教融合已經成為我國當下高等教育發展的主要趨勢,而校企合作是培養高校人才的重要途徑,基于此背景下,如何深化校企合作培養出高質量技術型人才是高校和企業當前共同面臨的課題。目前,高校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不匹配、高校實訓基地建設不完善、師資力量無法滿足人才培養需求等問題較為凸顯。因此,高校應從以產業需求為導向制定人才培養模式、建設校企資源共享平臺以及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立與產教融合相適應的教師隊伍等方面來采取措施。

[關鍵詞]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高校;人才培養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4.03.066

[中圖分類號]F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24)03-0213-04

0? ? ?引 言

2017年年末由國務院辦公廳首次發布有關產教融合的專門性文件——《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中提出了為實現深化產教融合的具體要求[1]。產教融合理念不僅僅停留在教育層面,現已升級加入到國家教育強國的戰略管理之中,不只針對職業教育而是延伸到整個教育領域。高校作為高質量技術型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其教育理念應與時代發展保持一致,為社會輸送以產業需求為導向的高素質人才,服務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在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辦學模式下,高校和企業之間要能夠實現良好的合作、有效的溝通以及資源的共享,推動產業和教育的共同發展[2]。長遠來看,通過強化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來實現產教融合對于高校和企業來說既是機遇亦是挑戰。

1? ? ?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對高校的實踐意義

1.1? ?培育高質量技能型人才

面對我國經濟與社會不斷發展、產業結構優化和轉型升級,各行各業對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需求與要求與日俱增。在新時代社會發展背景下,我國高等學校應通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來提高高等院校大學生的整體素質,應從傳統教學模式轉變成實踐與教學相結合的模式進行人才培養,培養契合當下時代發展與市場需求的應用型人才,確保技能型人才的匹配性與適應性。合格的高質量技術人才不僅要處理好所處崗位的管理與所需的科研等工作,還要能夠進入工作崗位進行實踐生產。不光要有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同時也必須具備處理現實問題的實踐能力,符合企業工作崗位的標準要求,能夠適應社會發展以及產業結構升級的需要。

1.2? ?促進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隨著經濟飛速發展產業結構不斷升級,我國教育事業也步入了新的發展階段。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主要基地,應為社會輸送適應產業升級發展的高素質高質量人才來進一步助力經濟社會發展,這是高校應承擔的責任與義務,也是其生存發展的意義所在。因此,高校要發揮其主體力量組織成立教育集團,其中應包含信息產業部、物流產業部、機械制造產業部等,加深學校與政府、社會、企業之間的合作,同時組建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理事會,建立高校專業跟隨產業升級變化的動態調整機制,構建與產業的緊密聯結,定向培養出符合經濟發展和產業優化需求的高質量應用型人才,為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服務。產業結構的優化與升級離不開技術的創新,同時更需要與產業需求匹配的高質量高素質人才。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要借助產教融合這一舉措來實現,我國高校有必要重視人才培養與產業優化升級配套的問題,從產業和企業的實際需求出發來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定向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

2? ? ?當代高校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機制中存在的問題

2.1? ?高校人才培育與企業所需不匹配

自國家出臺有關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政策以來,眾多高校積極響應號召并采取相應措施。目前來說,各大高校培養的人才并不完全符合產業的需求,其根源在于學校對產教融合的理解有偏差。即使近年來在實施校企合作相關政策的過程中“企業冷”的問題有所緩解,但大多數高校當前還是仍舊處在一個相對被動的位置上。許多高校沒有主動向外尋找好企業進行校企合作的意識,而是選擇在原地等待主動上門尋求合作的企業中挑選較為合適的來進行校企合作,選擇空間不大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發展。與此同時,許多高校當前的教學模式與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不對稱。自國家鼓勵、倡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以來,逐步演化形成了“聯合辦學、訂單培養”“工學結合、頂崗實習”“合作辦學、協同育人”幾種較為成形的培育人才模式,但依舊屬于較為淺層的產教模式,未達到預期效果[3]。高?,F行的教學模式實踐性不強,仍以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講授理論知識為主,在開展有關實訓課程時企業并未真正參與進來,沒有實現真正的產教合作,培養的人才與產業需求脫節。因此,學生就業難、企業招不到所需人才、無法匹配地方產業發展需求是目前面臨的尷尬局面。

2.2? ?高校實訓基地資源設備不充分,實訓教學實用性

不高

即使高校的實訓教學比例以及實訓經費較以前有所增加,但隨著近年來高校招生規模持續擴大,現有的實訓教學基地明顯不能滿足學生需求,許多高校存在對實訓基地與實訓場所的資金投入不充足的問題,限制了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機制的有效實行。尤其對于實操性強的專業,實訓教學基地建設配套設備不到位的話,實訓教學效果會大打折扣,無法培養出企業所需的應用型人才。高校在校企合作方面重視程度不夠高,未與足夠多的企業和機構建立有效的合作關系,且同時缺乏配套的校外實踐場所,學生沒有足夠的機會實地實習。目前來說,縱然一些高校有自己的實踐教學基地,但存在配套設施不足、師資力量不夠、課時量不足等問題使其并未發揮真正的效用。在產教融合的過程中,高校與企業之間存在缺乏溝通平臺、合作經驗不足以及知識技術不匹配等問題,彼此之間缺乏深厚的合作基礎。與此同時,許多高校對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認識不到位,在實訓教學操作過程中浮于表面、趨于形式化,學生學習到的實訓操作內容不能真正應用到企業實踐中。甚至有些高校對于實訓基地的建設進度僅停留在掛牌儀式上,并未真正對其進行資金投入建設,為了完成任務只做形式上工作應付交差。當下高校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存在配套設施不完善、實訓課時量不夠、實訓教學浮于表面以及缺乏定期維護等問題,因此培育的人才無法滿足企業的需求,學校與企業之間無法實現真正的產教融合。

2.3? ?師資力量無法滿足人才培養需求

對于高校來說,無論進行學生管理工作還是教育教學工作都需要高校擁有經驗豐富、實力足夠雄厚的師資隊伍。在產教融合背景下,高校更加有必要加強師資力量的建設,因其不僅是高校培養高素質技術型人才的保障,也是學校進行教育教學工作、落實產教深度融合機制的必備條件。但從現實來看,許多高?,F有的師資力量難以滿足人才培養需求。一方面,教師隊伍人數短缺。近年來我國高校不斷擴大招生規模,師生配置比例愈發不達標,教師教學任務壓力倍增。另一方面,教師缺乏實踐操作能力。許多高校教師從讀書畢業院校直接轉到教學工作崗位上進行教學,理論知識豐富但缺乏在企業一線工作的實踐經驗,實踐教學能力不足,難以完成相關的實訓教學任務。與此同時,部分高校教師對實踐教學重視程度不夠,始終專心致力于理論科研研究、不想花費過多精力在實訓教學任務上,對企業行業的需求與工作內容都不夠深入了解,無法將產業企業的實用知識與技術教給學生[4]。

3? ? ?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背景下高校人才培養發展路徑

3.1? ?制定以產業需求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

高校學生就業難、企業用工荒的問題日益嚴峻,高校無法實現人才培養的有效輸出,針對此種局面,高校應將產業企業需求放在第一位來制訂人才培養計劃,同時要以積極的態度對政府、企業進行對接與合作。首先,高校在保證原本的教學、教育工作能夠有條不紊進行的前提下,對外應積極向相關部門爭取資源扶持與政策傾斜為自身開展下一步工作贏得更多便利。其次,高校應改變自身的“高冷”狀態,主動走出校外與更多龍頭企業主動溝通并進行合作,利用其自身的人才優勢和科研優勢,拉近與企業的距離,將企業對人才的需求與學校的教育教學融合到一起,制定相適應的人才培養體系,解決學生就業難這一難題,實現高效的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具體來說,高??煽紤]將合作企業中的技術工作人員聘請為學校兼職教師為學生授課,在授課方法上將實踐案例與理論知識融合一體,使學生了解到企業生產一線是如何運行的,豐富學生的實踐經驗,實現企業用工與學生就業成功對接。與此同時,為了培養出更符合企業需求的人才,縮短學生上崗適應期,高??膳山處煹狡髽I進行進修,了解行業企業中最新技術與工藝、企業管理模式,實現實踐和理論的有機結合。目前我國經濟、產業大環境發展日新月異,市場對人才需求結構隨時在變,因此高校就應時刻瞄準產業需求的動態變化調整人才培養方案,根據需求變化不斷更新完善教學內容與教學模式,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培養出真正能夠為行業企業所用的高質量應用型人才。

3.2? ?建設校企資源共享平臺以及產教融合實訓基地

學校與企業共同搭建校企間的資源共享平臺不僅是為了實現高校與企業之間的有效溝通,更重要的是為了使校企雙方有效對接資源。通過搭建的共享平臺,雙方可以實時分享理論知識、實踐案例、管理制度以及科研成果等,達到優勢互補、共同進步的目的。與此同時,為進一步推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共同培養高質量技術人才,地方高校應拓寬實踐教學通道,整合學校與企業資源,建設與產業企業相適應的產教融合實訓基地。高校能夠開展高質量實踐教學的基礎是學校擁有完善的實訓基地,同時能夠更好地與企業實踐生產相結合,培養出與企業工作崗位更加匹配的人才。搭建產教融合實訓基地不僅為了學校教學工作展開,也是為了企業生產服務,是聯結企業與學校的橋梁。企業可幫助學校學生解決生產技術遇到的問題,學校幫助企業解決學生教學問題,發揮各自的優勢,共同培育應用型人才,實現校企雙贏、深度產教融合。

3.3? ?建立與產教融合相適應的教師隊伍

高質量的教師團隊在學校實施教學、人才培養工作中發揮主要作用。在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背景下,高校想要實施高素質技術型人才的培養方案少不了教學實踐能力較強、理論知識豐富、綜合素質過硬的教師團隊。但顯而易見,當前許多高校都存在教師實踐能力不強、高素質教師隊伍人數不足的共性問題。因此,結合當下產業升級優化對高質量技術型人才提出的要求,整合校內外現有資源,建立一支與產教融合相適應的教師隊伍迫在眉睫,要保證其專業素質過硬、綜合實力較強、實踐經驗豐富。首先,著重提升校內專任教師的實踐能力。激勵教師通過定期參加企業實踐,采取多樣化的培訓方式來讓校內教師的實踐技術能力再上新臺階。同時,高校應考慮建設針對產教融合型教師的教學評價體系,將其作為崗位聘任的必備條件之一。學校也可組織實踐教學能力大賽并將取得優異成績的教師給予職稱評審加分獎勵以及現金獎勵,鼓勵專任教師花費更多精力投入到產教合作方面[5]。其次,高校也可建立一支“混合型”教學團隊,

負責學生不同方面的教學實施。具體來說,組建“校內專任教師+企業實踐教師”的教學隊伍,學校教師和企業教師按照課程內容來進行分工,共同制定課程標準以及人才培養方案,共同按照教學計劃完成教學任務。通過校企師資資源的整合,在合作過程中企業教師在校內專任教師的幫助下豐富了專業理論知識、提高了教學能力,校內教師在企業教師的幫助下進一步掌握了企業生產一線的實踐技能,提升了實踐技術能力。建設產教融合師資隊伍不僅會使教學效果有實質提升,還實現了產業與教學的有機融合。

主要參考文獻

[1]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EB/OL].[2017-12-19](2020-10-28).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12/19/content_5248564.htm.

[2]劉思宇.高校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機制探討[J].產業創新研究,2023(2):193-195.

[3]宋耀輝,楊錦秀.產教融合背景下職業教育優化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職業技術,2022,21(3):7-13.

[4]黃關山.“1+X”證書制度背景下高職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實踐[J].職教論壇,2021(9):134-138.

[5]沈潔,徐守坤,謝雯.我國高等教育產教融合政策的邏輯理路、實施困境與路徑突破[J].高教探索,2021(7):11-18.

猜你喜歡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
淺議物流管理專業的產教融合
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半p師型”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校企協同應用型軟件人才培養機制
產教融合提升課程有效性的思考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基于人才培養的中職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專班級管理共性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就業視域下卓越工程師校企合作培養模式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