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教師數字素養提升的探索與思考

2024-04-13 04:16鄧亮鄧情情
教學與管理(中學版) 2024年3期
關鍵詞:高質量數字化數字

鄧亮 鄧情情

*該文為江西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鄉村振興戰略下鄉村教師專業成長的困境及支持體系研究”(23JY11)、江西省基礎教育研究項目“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教師專業發展現狀及提升策略研究”(SZUSDZH2023-1218)的研究成果

在教育數字化轉型背景下,以鄉村教師數字素養提升有助于推動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而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價值取向在于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促進數字化與鄉村教育深度融合,滿足鄉村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探索多樣課后服務。教師是實現教育數字化轉型和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目前鄉村教師數字素養提升面臨的現實困境為:鄉村地區教師數字素養政策支持不足,鄉村學校數字化教育能量和資源不足,教師和學生的數字素養能力整體偏弱。為有效提高教師的數字素養,助力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提出三條應對路徑:政府出臺相關政策,支持教師數字素養的培養;優化數字教育環境,保障教師數字化教學開展;樹立智慧教育理念,學習數字教育知識和技能。

鄉村教師;教育數字化;鄉村教育;高質量

鄧亮,鄧情情.鄉村教師數字素養提升的探索與思考[J].教學與管理,2024(07):26-30.

提升鄉村教師數字素養是教育數字化轉型的題中之義和必然要求,在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首次將“推進教育數字化”寫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部分,提出“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2022年,中央網信辦等十部門發布《數字鄉村發展計劃(2022-2023)》,明確提出要深化鄉村“互聯網+教育”,完善國家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日前,教育部研究制定了《教師數字素養》教育行業標準,用于教師數字素養的培訓與評價,提升教師利用數字技術優化、創新、變革教育教學[1]。所謂教育數字化,是在教育領域中應用各項數字技術、數字設施等,通過“互聯網+教育、物聯網+教育”的模式實現教育要素與數字技術的深度交互,推動教育創新和變革的過程。促進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是教育數字化轉型的重要任務,而教師作為教育數字化發展戰略行動的關鍵力量,其數字素養對教學水平的提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诖?,本研究從教育數字化轉型背景下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價值取向出發,探討當前鄉村教師數字素養提升面臨的現實困境,尋找有效提升鄉村教師數字素養的路徑,以期建設一支高水平的鄉村教師隊伍,推動鄉村教育與數字化融合,實現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目標,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一、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價值取向

鄉村教師數字素養提升是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在縮小城鄉教育差距、提升教師教學水平與探索多樣課后服務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在教育數字化轉型背景下,必須聚焦于鄉村教育數字化發展過程中實現鄉村教育的全面發展,加大數字技術與鄉村教育的融合程度,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推動教育向著優質均衡化與育人性方向發展。

1.國家價值取向:推動實現鄉村教育的高質量發展,縮小城鄉教育差距

教育數字化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在教育活動中應用數字技術,實現互“聯網+教育”模式。鄉村地區的基礎教育水平和質量與城市發達地區存在較大差距,教育資源配置嚴重不均衡,鄉村教師專業發展受限,鄉村學生受教育機會不均等。智能技術能為鄉村教育資源配置與優化提供智能處理系統,對鄉村教育資源信息進行精準化處理,從而加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程度,解決鄉村教育資源配置失衡的問題,促進高質量教育資源共享和鄉村教育公平[2]。一方面,教育數字化突破了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促進師資力量、教學模式、教育理念、學校文化等教育資源在不同地區之間實現更深層次的合理流動和充分共享。通過一體化的數字教學模式實現城鄉課堂教學一體化,鄉村地區的教師和學生享受到更優質的教育資源,可以改善鄉村在教育資源、師資隊伍、學習環境。例如2022年寧夏推動“1+1”雙學堂建設,通過實時同步、在線互動的數字平臺,實現了名師課堂和同步課堂在城市優秀學校與農村薄弱學校全覆蓋。另一方面,教育數字化推動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實現城鄉地區教育公平與效率相統一。具體而言,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要保障學校課程建設、教學活動與教學效果評價等方面實質性或內在的教育公平,在教育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創新鄉村教育。此外,教育數字化是城鄉教師隊伍建設一體化的有效途徑,能夠優化鄉村教師職前職后培訓,提高鄉村教師的綜合素質,有助于彌補鄉村師資建設中的薄弱環節和短板缺口。教師跨區域流動面臨著許多現實困境,如鄉村地區薪資福利待遇低、對鄉村生活習慣和環境不適應等,且城市發達地區對優秀教師的吸引力更大,導致鄉村地區教師隊伍一直難以獲得優秀教師。鄉村教育數字化建設實現了人才的“云流動”,城市發達地區的教師可以通過同步課堂、直播課、錄課等形式,為鄉村課堂和學生學習提供多樣選擇。教師是教育數字化的實施者,要利用好上述數字教育資源,就必須提升鄉村教師的數字素養,為鄉村教育建設一支優質高效的師資隊伍。

2.社會價值取向:促進數字化與鄉村教育深度融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鄉村教育的優質發展要求數字化與不同層次和類型的鄉村教育深度融合,包括課堂教學模式創新、教育理念與方法、課程體系建設、師生學習效果評價等方面。教育數字化不是簡單地將數字技術應用到課堂教學上,而是用數字賦能教育,深入挖掘數字教育在課堂教學、學校治理、教師培訓、學生自學等方面中的潛在價值力量。只有數字化與教育在多方面實現深度融合,才能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首先,數字技術賦能鄉村教師課堂教學。鄉村教師通過互“聯網+數字設備”開展可視化教學,將原本書本上靜態的文字轉化成生動的畫面,有利于加深學生的理解和掌握。鄉村教師還可以與其他學校的教師聯合開辦“云同步”課堂和師生實時互動交流,讓知識傳播不再局限于教室的空間和時間的維度,實現雙校、雙師、雙生異地協同教學模式。其次,數字技術賦能鄉村教師專業能力提升。針對當前鄉村教師專業發展困境,一體化數字資源平臺匯聚了全國各地各校的優質教育資源,可以在線上開展各類鄉村教師專業能力培訓活動,幫助教師提升自身專業能力和信息化教學能力。例如在2022年3月,教育部指導建設的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上線,作為教育數字化資源中心和服務平臺,為全國1844萬教師提供了全國最優質的教育數字資源,有效支持了校內教學提質[3]。另一方面,對教師數字素養與技能的考核與評價豐富了教師專業能力評價體系,根據不同地區不同學校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評價標準,有助于培養滿足鄉村教育數字化轉型需求的新型人才,能夠讓更多的鄉村教師獲得高水平的數字教育。

3.育人價值取向:滿足鄉村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探索多樣課后服務

教育數字化轉型背景下新的學習模式——數字化學習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模式,在線直播、遠程輔導、錄播回放等數字化教學模式因其多樣的特點激發了鄉村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課堂互動的積極性;鄉村地區中小學開展課后延時服務的質量和效果也得到明顯提升,教師能獲取到國內外最新最優質的教學資源,為學生打造個性且全面的課后服務。教師依托數字課堂等平臺,管理學生課后服務作業更加方便,也能對學生線上學習情況做到實時掌握,針對性布置課后作業。同時,聯合不同學校建設名師課堂,實現異地同步教學,線上交流教研心得,師生在數字環境下共同提升。數字化學習環境可以促進學習者學習方式從被動式轉變為主動式,幫助鄉村學生自主提高綜合素質,利用數字技術獲得相關學習信息,制定個人學習計劃,發展個人興趣愛好。

數字化教育滿足鄉村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方面,教育數字化豐富了學生的學習資源。數字化教育資源使得學生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需要、能力和興趣的學習資源,滿足自身個性化的學習需求。例如,平武縣在數字化建設過程中,應用數字技術,巧借智慧教育平臺,為助推鄉村地區中小學教育再突破,在舊堡村中心小學內所有班級教室配置班班通多媒體觸摸一體機,學生可以在上面下載英語短劇、古詩文朗誦等學習視頻、資料,開展智慧化學習,從而提高了自己的學習興趣[4]。另一方面,數字化推動了學生學習方式的多元化。隨著數字化課堂的建立,傳統班級授課的集體學習方式顯然無法滿足學生日益個性化的學習需求。數字課堂以其形象化、可視化的教學優勢,不僅讓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全過程。此外,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鄉土文化與教育的融合,依托數字資源平臺、多媒體教學的方式,有助于挖掘鄉土文化在學校教育中的育人價值,也有利于豐富鄉土文化的時代內涵。

二、鄉村教師數字素養提升的現實困境

教師為“教育第一資源”,持續提升我國鄉村學校教師的數字素養,建設一支適應教育數字化轉型要求的教師隊伍,是實現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根本保障。

1.鄉村地區教師數字素養政策支持不足

政府支持和政策引導是提升鄉村教師數字素養的有力保障。在當前教育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教師的數字素養直接影響到教育高質量目標的實現程度。要推動鄉村教育的發展,教師是關鍵所在。然而,我國廣大鄉村學校在數字化轉型中仍然面臨著許多現實困境,具體表現如下。

第一,部分地區政府出臺的教育數字化政策的精準度不夠,脫離本地鄉村學校的辦學實際情況,導致不同鄉村學校數字化教育設施的配置水平差異大,華南、華北地區教育設施配置相比華東地區較弱,不能很好地滿足鄉村教師開展數字化教學的需求。例如,有的鄉村學校教室的網絡信號不好,多媒體設備老舊,教師開展數字教學困難。

第二,鄉村教育數字化轉型經費投入與實際需求錯配。近年來,國家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加快推進城鄉教育優質均衡,各地政府將教育資金投入到鄉村學校課堂數字化建設中,但這也加重了學校在數字技術和設備日常維護和更新方面費用的負擔,因而一些貧困地區學校為減少這方面支出選擇減少數字設備的使用率,因而激化了教育數字化的供需矛盾。

第三,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意見》中提出:“統籌配置城鄉師資,并向鄉村傾斜,建好建強鄉村教師隊伍?!苯處煹膶I技能發展被置于國家教育發展戰略高度,對鄉村教師的素質能力提出新要求。在一系列的政策引導下,鄉村學校教育數字化轉型取得一定成效,但教師隊伍的數字素養水平并沒有得到明顯提升。鄉村學校對于教育與數字化關系認識不深刻,忽視了數字化轉型對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作用,尤其對教師的數字素養關系到教學水平的提高不夠重視。

2.鄉村學校數字化教育能量和資源不足

鄉村學校數字化轉型作為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應然選擇與有效路徑,需要通過不斷加強鄉村教師數字能力培養與學?;A設施建設,為鄉村學校數字化建設提供人力資源與信息技術支撐。然而,我國鄉村學校的數字化建設與發展仍然面臨著多重困境與挑戰,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教師的數字素養較為薄弱,鄉村教育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在“人”,需要管理者、教師、學生、家長等教育主體具備良好的數字素養[5]。鄉村中小學校的領導和教師將大部分精力放在維持學校教學活動正常開展上,對數字教育、科學評價等教育理念認識少,參加教師專業能力培訓交流的實踐機會不多。仍有少部分教育人員認為教育數字化轉型只是在課堂教學上使用多媒體、校園網等簡單技術手段。

第二,鄉村學校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和數字教育資源存在不足。張妮等研究者對西部X省的大規模調研數據顯示,鄉村數字化教育存在設施智能化落后,數字教育資源匱乏,資源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6]。在當前教育數字化背景下,大部分鄉村學校配置了多媒體計算機和電子白板,但也存在一部分學校教室只配置了投影儀等簡單的設施,導致教師無法使用更新的數字技術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第三,缺乏能將鄉土文化與鄉村學校教育緊密聯系的數字教育資源。不同鄉村地區有著獨特的鄉土傳統文化,蘊含著源遠流長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和育人價值,鄉村學生自幼受鄉土文化熏陶成長發展,因而在鄉村教育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應將鄉土文化融入學校教育中。然而,大部分鄉村學校獲得的數字教育資源多是從城市地區學校引進,缺乏自主開發有校本特色的數字教育資源,教師未能將鄉土文化和學校特色融合到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

3.教師和學生的數字素養能力整體偏弱

教育數字化轉型在我國鄉村學校數字教育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數字技術與學校教育相結合要求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融入相應的數字技術手段,這就對上課教師和學生的數字素養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鄉村教師和學生的數字素養整體偏低,無法滿足教育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鄉村教育的要求。

第一,鄉村數字化教育缺乏高素養的教師。通過多年來教育數字化的普及,以及開展教師信息技能培訓活動,鄉村地區的管理者和教師具備了基本的數字技術意識和能力,但教師尚未樹立正確的數字化觀念,未深度參與數字化教學方式創新。許多鄉村教師缺乏利用數字技術優化、創新和變革教育教學活動的意識、能力和責任。有些鄉村教師喜歡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只注重PPT的展示,而忽視學生的反應,師生在課堂上缺乏良好的交流互動,違背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

第二,鄉村數字化教育缺乏系統的人才培養體系。近年來,為了提升中小學教師的數字素養,從國家、省到學校各層面都組織了很多的系列培訓,但培訓的課時較少,呈現“短平快”的模式,而且培訓課程以統一上課或集中面授技術知識的形式為主[7]。

第三,鄉村學生數字化學習能力有待提高?!段覈l村學校數字素養教育現狀與需求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當前鄉村青少年數字素養能力整體偏弱。因此,加強學生數字素養教育(尤其是鄉村地區)是教育數字化轉型的關鍵。當前,鄉村學生數字素養整體呈現數字交流素養較好,但數字安全和責任意識不足,數字應用帶有明顯的娛樂化傾向。信息技術教室是現代化教學的重要場所,在我國城鄉地區中小學校的覆蓋率基本達到100%,教師和學生可以在教室內進行數字教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進行數字化閱讀、數字化互動等,但部分學生利用數字設備瀏覽視頻、玩游戲等與學習無關的內容,這類不良低俗內容危害青少年學生的心智健康。為此,學校在教育數字化過程中須防止不良文化的滲透,教師也要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利用數字技術追蹤記錄學生的數字學習動態,及時掌握學生學習情況,阻止不良文化對學生思想、行為的滲透,使學生的數字化學習回歸正道。

三、鄉村教師數字素養提升的培育路徑

1.國家層面:政府出臺相關政策,支持教師數字素養的培養

教育政策是依據黨和國家在一定時期的基本任務、基本方針而制定的關于教育的行為準則,可以有效解決教育問題,實現教育目標,一般包括導向作用、協調作用和規范作用等。因此,在教育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提升鄉村教師數字素養必須充分發揮國家政策力量,解決鄉村教師隊伍數字素養提升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首先,各級政府及教育管理部門要認真落實相關政策,加強高質量教師隊伍建設,推動學校、社會力量深度參與教師教育,發揮教育政策在鄉村學校數字化建設、鄉村教師職前培養和職后培訓、教師管理制度改革等方面的導向作用。

其次,按照鄉村振興重大戰略和振興鄉村教育的有關要求,發揮教育政策在義務教育教師資源配置、教職工編制配置、鄉村教師教育經費等方面的協調作用,保障鄉村地區教育發展。在數字技術支持下,“云教育”得到了很大發展,可以將此作為豐富教師專業培養路徑,打造高水平教師教育課程的資源。也可以線上和線下雙途徑促進優質師資的流動,重點對教育薄弱的鄉村地區傾斜和幫扶,以提升中小學鄉村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科學素養。

最后,建立多元教師績效考核與評價體系。一是完善鄉村教師的職稱評定標準,以教師教學能力為主,根據不同學科和學段特點制定針對性的標準,并重視教師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對于鄉村教師應適當放低對論文、科研等方面要求,考慮教師專業發展實際,數字素養高的教師也有必要給予一定榮譽,激勵其主動學習提升自我。二是完善鄉村教師的績效考核標準,將教師的教育理念、數字教學能力等方面納入教師考核內容中,激勵教師主動提高數字素養,以推動教育數字化常態發展。教師數字素養評價應從多層次、全過程、全方位反映教師數字素養水平,并不斷完善教師數字素養評價體系??衫么髷祿崟r監測教師數字素養發展狀況,并定時開展教學、教研的數字培訓,形成邊培邊學的動態評價機制。

2.學校層面:優化數字教育環境,保障教師數字化教學開展

新時代培養造就高素質中小學教師隊伍不僅需要政策引領,更需要各地區各學校根據自身發展現狀制定適宜的教師培育策略。

第一,改善鄉村學校辦學條件是推動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基本途徑。鄉村學校應加快完善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建設,構建數字教育資源庫和平臺,通過數字賦能鄉村教師數字素養提升。一方面,完善學校數字化硬件設施及配套的軟件和資源。鄉村學校應根據實際情況配齊學校數字化教育所需要的基礎設施并定期對相關設備、資源庫、平臺進行更新和維護,以保障教師和學生的日常使用,有利于其獲取更新、更全面的教育資源。不同鄉村學校在依托國家智慧教育服務平臺資源的基礎上,可以發揮鄉土資源優勢,開發有特色的校本課程,發揮不同場景下的數字資源作用,讓鄉土文化傳承落實到學校教育實踐中[6]。另一方面,健全學校數字化管理,制定數字化教育與管理制度,規范管理者、教師和學生開展數字教育活動的理念和行為,樹立智慧教學創新理念。第二,構建鄉村教師數字素養培養機制,學校定期對教師數字化應用情況進行測試,從數字化意識、數字技術知識與技能、數字化應用、數字社會責任、專業發展五個維度對教師的數字素養水平進行評價,重點尋找教師存在的不足并考慮教師的個性化需求。學??梢远ㄆ陂_設公開課,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鼓勵教師在教學與科研實踐中總結經驗,逐步提升。同時可以制定考核與獎懲制度,對教師信息化學習成果進行考核和評價,以提高教師專業發展的積極性。此外,充分發揮鄉村教育數字化轉型試點的示范作用。當下全國各地正廣泛開展鄉村教育數字化轉型試點,應積極支持優秀試點學??偨Y和分享經驗,在落后的鄉村學校推廣行之有效的模式。優秀學校應帶頭開展“互聯網+教育”中小學結對幫扶工作,通過“校對校、班對班、人對人”模式結對子,促進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實現兩校共同實現高質量發展。

3.個體層面:樹立智慧教育理念,學習數字教育知識和技能

政府出臺政策支持和學校優化教學環境為教師提升數字素養提供了外在保障,而更為重要的是教師須主動轉變教育理念,主動學習數字教育知識和技能,在實踐中提升教學能力。首先,教育理念是一種科學化的教育觀念,是教師的教育實踐態度和方向的直接驅動力。數字時代下教師應當樹立以人為本的智慧教育理念。實現義務教育公平不僅僅是為每個學習者提供平等學習的發展機會,更要求中小學教師在教育過程中關注到學生的個性發展。以往鄉村教師只在課堂上講,學生在下面聽的教學范式相比于現在新的教學方法落后很多,鄉村教師在教育數字化轉型背景下應樹立智慧教育理念,根據社會發展對個人提出的要求,全面建構數字教育能力,唯其如此才能在教育過程中培養出更多優秀人才,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其次,鄉村教師應主動學習數字教育知識,掌握信息化教學技能,全面提升教學水平。鄉村教師可以通過國家、學校搭建的教師專業發展數字平臺探索多途徑有效備課,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和形式。例如,外語教育有圍繞聽、說、讀、寫四部分進行教學的學科特性,而以往鄉村外語教育受限于師資力量和基礎設施較弱,外語教學質量難以得到明顯提高。如今在線云課堂學習平臺、跨區域教師教研等數字化教學體系逐步建立,許多英語教師依托數字化教學手段為外語教學注入了新活力,其教學質量的提高指日可待。

總而言之,教師隊伍作為教育強國的第一資源,是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落實與創新的關鍵力量。與此同時,教育數字化轉型也是推動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能,提升級村教師的數字素養無疑是提高其教學水平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于發布《教師數字素養》教育行業標準的通知[EB/OL].(2022-11-30)[2023-01-02]. http://www. moe. gov. cn/srcsite/A16/s3342/202302/t20230214_1044634.html.

[2] 彭澤平,鄒南芳.智能技術賦能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理念詮釋與治理邏輯[J].中國電化教育,2023(02):118-126+141.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智慧教育平臺用戶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EB/OL].(2023-02-09)[2023-01-10]. http://www. moe. gov. cn/jyb_xwfb/xw_zt/moe_357/2023/2023_zt01/mtbd/202302/

t20230213_1044227.html.

[4]平武縣人民政府.巧借智慧教育平臺 助推鄉村教育再突破 [EB/OL].(2023-02-16)[2023-05-12]. http://www.pingwu.gov.cn/xxgk/z-

dxxgk/jy/41054851.html.

[5] 楊現民.系統推進鄉村教育數字化轉型[J].唯實,2023(01):85-86.

[6] 張妮,羅瑩,熊若欣,等.教育信息化促進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研究——基于西部X省的大規模調研[J].中國遠程教育,2023,43(03):55-63.

[7] 馬蓮姑,黃壽孟,吳坤明.“互聯網+教育”背景下中小學教師數字素養提升策略研究[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23(Z1):88-90.

[8] 韓小凡.技術賦能鄉村教育振興的內涵、價值意蘊及實踐路徑[J].現代教育管理,2023(01):118-128.

【責任編輯? ?武磊磊】

猜你喜歡
高質量數字化數字
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高質量項目 高質量發展
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根本要求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三部曲”促數學復習課高質量互動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答數字
數字化制勝
數字看G2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