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數學教師教學用書功能的發展歷程及優化建議

2024-04-13 04:39錢旭升張雨露
教學與管理(中學版) 2024年3期
關鍵詞:教參用書數學教師

錢旭升 張雨露

*該文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021年度教育學重點課題“教材建設國家事權的基本理論及權責機制研究”(AAA210015)的研究成果

教師教學用書在將宏觀的課程理念轉化為教師可理解的知識及內容設計等方面上提供了基礎保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我國初中數學教師教學用書的功能經歷了初探、發展、形成、完善四個階段。在此過程中,初中數學教師教學用書的功能支持逐漸提升,在支持教學內容、教學設計、教師學習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谛乱惠喺n程改革背景,通過歷史梳理及比較研究,提出今后初中數學教師教學用書功能的優化路徑:整合教學內容、優化教學設計、促進教師學習和適應在線環境。

教師教學用書;教學功能;教學內容;教學設計;教師學習

錢旭升,張雨露.初中數學教師教學用書功能的發展歷程及優化建議[J].教學與管理,2024(07):58-62.

廣義的數學教材不僅包括教科書,還包含輔助教科書的教師教學用書以及其他資源。在我國,教師教學用書的發展主要跟隨著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的內容變化而發展。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的主要理論依據,而教科書作為學生學習學科知識的核心材料,是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使用的關鍵性教學工具,而教師教學用書則是為配合教科書使用所設計的,是教師理解教科書內容的重要參考材料,主要體現教學論[1]。本文以數學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數學教材(教科書和教師教學用書)的發展變化為線索,梳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初中數學教師教學用書功能的發展歷程,分析時代訴求,提出優化建議。

一、初中數學教師教學用書功能的發展歷程

1.教師教學用書功能的初探階段

為逐步統一全國中小學教學用書,出版總署和教育部于1950年12月共同組建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社成立后根據《數學精簡綱要》,著手對解放區的舊課本進行修訂、改編和刪減,出版了一套通用的中學數學精簡課本,暫時結束了全國數學教材紊亂的局面。1954年10月,為提高教學質量,教育部主張先搬過來再中國化,以蘇聯數學教育改革為藍本,批準頒布施行《中學數學教學大綱(修訂草案)》,逐步修訂中學教學計劃和教科書,并嘗試為教師編制教學參考資料,這套教學參考資料主要是補充大綱要求講述而現行初中課本中沒有呈現的一些課程內容,較少涉及教學建議及教材分析等內容。1956年人教社根據重新修訂的教學大綱,并結合全國一線教師的意見編制了第三套全國通用初中數學課本,且配備相應的教學參考書。該教參既包含教學目的,又簡明扼要地概括教材編排的系統和教學進度,是人教社出版的第一套為輔助教師理解數學課本的教學參考書[2]。1959年,為糾正中小學數學教材中的教學內容問題,人教社依據《教育部關于修訂中小學數學教學大綱和編寫中小學數學通用教材的請示報告》出版了第四套全國中學數學暫用本。

總體來看,這一階段教學參考書經歷了從無到有的過程,開始探索教學參考書的基本功能取向,具體來看,教參的編寫思想緊靠教學大綱,比較注重政治教育和社會主義思想。初中數學教育在此時期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具備實用數學知識和基礎技能的人才,因此其功能集中體現在對教學內容的支持上,更加詳細地解釋了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等方面的內容,注重提供基本運算和方程的講解,而受制于當時的技術條件限制,沒有其他的教學資源,且多為文字說明,少有圖片和圖表。教參在評估體系上比較簡單,主要提供基礎性的例題、習題和參考解答等,用來評價學生的考試范圍和題型都比較單一。

2.教師教學用書功能的發展階段

1961年秋季,在總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編寫課本的經驗和1960年教改以來的經驗基礎上,人教社開始編寫了第五套全國通用的十年制中學數學課本及教參,該教參基本沿襲了1956版教參的編制體系。1963年,人教社根據教育部制訂的《全日制中小學數學教學大綱》編寫了全國通用的第六套全日制十二年制中小學數學教材,史稱“六三年教材”。該版教參匯集了廣大數學教育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和一線數學教師豐富的教學經驗,對中學數學教學改革中有關教學目的、教材分析、編寫原則、編排體系、教學方法等重要元素都進行了比較系統詳細的闡述。許多教師都認為這套教參是1949年以來所出版的教材中最好的一套,其程度已經提高到我國近幾十年來的最高水平,充分體現出我國逐漸走出一條具有本國特色的數學課程和教材改革的道路[3]。

這一時期,初中數學教師教學用書的發展逐漸走上正軌,提供的功能愈來愈豐富?;跀祵W教育改革的需要,初中數學教師教學用書中對教學內容的支持得到了擴展和創新,不再單純地依靠數學課本解釋某些數學概念或定義,也囊括了實際生活中所需要的計算、幾何和代數等領域的知識和資源。由于教育手段和技術條件的改善,初中數學教師教學用書提供了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的教學指導和建議,詳細講解了如何組織教學活動、如何進行課堂控制等,由于教育體制逐漸向能力導向轉變,教師教學用書中編寫的習題數量和難度逐漸增加,針對不同接受水平的學生設置不同梯度的練習,不再是簡單地應用知識點練習,而是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師教學用書功能的形成階段

1978年2月,教育部頒布了《全日制十年制學校中學數學教學大綱(試行草案)》,并開始編寫全日制十年制中學數學課本及相應的教學參考書。1978版教參試用以來,各地提出不少意見,但一致認為這套教參基本是好的,其努力貫徹了教學大綱中的相關要求,明確把教學目的界定為“知識+能力+思想道德”結構,旨在為實現我國四個現代化、培養人才打好基礎,但是同教學大綱一樣,該版教參在教學要求和教學內容上存在著超出學校實際客觀條件的要求。為了照顧教材的穩定性,1983年版教材是在1978年版教材的基礎上修訂成的,教學內容沒有很大的變化,所配套的教學參考書在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要求以及教學設計等方面與1978年版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只新增了對每一章教材的明確目的要求,嚴格控制例題、習題的深廣度,以便于教師掌握,這也使得這兩套教材一直使用到20世紀末,甚至九年義務教育時期的中學數學教材體系也是在此教學改革的實驗的基礎上構建的[4]。1992年8月,國家教委正式頒布《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數學教學大綱(試行)》,其他地區根據此大綱編寫了適合地區發展的教學大綱及教材,大致分為“六·三”教材和“五·四”制教材,形成了“一綱多本”的局面。人教社數學組基于此計劃編寫了義務教育三年制、四年制初級中學教科書(實驗本)及相配套的教師教學用書,在這套教師教學用書中首次寫進了“在教學中,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并將原來的“教學參考書”改名為“教師教學用書”。

這一時期,初中數學教師教學用書已經建成完整且全面的結構版式和編寫體系,整體分為三個板塊:總論、分論及附錄部分。將教科書按原樣排印在教師教學用書內,并按章、逐節、逐頁進行分析,附有全部練習、習題答案以及一些參考資料,其功能定位基本確定,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編者注重教學背景的提供,不僅僅是單純的知識點敘述,而是通過生動的例子、實際情境等來支持和解釋。且考慮到使用主體的特殊性,其功能也漸漸由講授基礎知識為主轉向了促進教師理解教學原理及設計意圖。課程評估的體系也在逐步完善和擴展,學生的考核方式和題型變得更加多樣化,旨在為學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學習和教育幫助。

4.教師教學用書功能的完善階段

隨著基礎教育開啟新課程改革實驗,2001年7月教育部正式頒布了理念全新的《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實驗稿》)。與1949年以來歷次數學課程改革相比,新一輪改革在設計和實施方面都有全新的突破,內容上統籌劃分了四大領域,且在培養目標上落實六大數學核心素養,為教材編制提供了直接依據[5]。截至2006年,經教材審定委員會通過的初中(七~九年級)數學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有9套。針對《實驗稿》及教材在實施過程中出現的一些質疑和問題,教育部在2011年12月頒布了《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11標準”),其課程理念與《實驗稿》基本保持一致,內容體例進一步優化,明確提出并完善了“四基”“四能”的目標要求,培養目標擴大到十個數學核心素養,促使各大教材出版社對原有教材進行修訂或改編,以彌合實際教學與課程標準之間的落差[6]。2022年4月,教育部發布了《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22標準”),在保留《2011年標準版》關于“四基”“四能”的基礎上新增了核心素養的相關內容,對新時代育人目標進行重新定位[7]。

在此階段,初中數學教師教學用書的編制跟隨課程理念的更新不斷深化,重視功能發展的全面性,不僅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教學評價等教學環節,還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資源、教學案例和教學工具等。在教學設計支持上不僅僅包括基礎知識的講解,還根據學生學習行為分析,引導其通過情境創新、問題解決等方式來探索數學的內在規律和應用。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其功能越來越趨向于智能化,提供了多媒體教學資源、互動課件、教學視頻等多樣化的教育技術支持,更加直觀地展示數學知識和技能。教學評估支持功能除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和技能運用能力等因素之外,還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評價。

二、初中數學教師教學用書功能的發展趨勢

從上述發展歷程可以看出,數學教師教學用書緊跟著不同階段的數學課程標準及數學教科書,做出相應的修訂或改編,其功能發展主要集中在教學內容支持、教學設計支持、教師學習支持三個方面。為了便于總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初中數學教師教學用書功能的發展趨勢,本研究選擇了人教社在不同發展階段中所編制的,具有起始性或轉折意義的四套教師教學用書:56版、63版、84版、12版。

1.教學內容支持:從單一理論解釋到多元實踐資源

1949年以后,不同歷史階段的教學內容會有所刪減或調整,教師教學用書對教學內容的支持主要圍繞著教科書展開。56版教參以闡述教學內容的編排體系為主,每章節內容按照“課—課題”方式編排,編者沒有將很多筆墨放在對教材的分析上,而是側重于教學中應滲透的教學思想及應向學生傳遞的價值觀。63版教學指導書分別編寫了總說明、各章的說明、各單元的說明,更詳細地解釋課本內容的編排原理,在對基礎性概念進行解釋時標注了重難點教學內容,并且額外提供了供教師查閱參考而并不作為課堂講授的其他參考資料,大多是關于某個數學概念的起源或是某個數學家的思想。84版教參不僅分析全章教材內容,而且指明這些內容的地位、作用與相互聯系,給出全章課時分配的參考意見,按節分條闡述教材編寫意圖,提出教學建議以及例題、習題的處理意見。20世紀末教學參考書的功能被異化,為強調其輔助作用以及促使教師更加主動利用,人教社將其稱呼改為“教師教學用書”。隨著我國教育理念的更新,12版教師教學用書更加注重實用性,相比于之前長篇論段的文字性描述的教學建議,利用思維導圖和知識框架將本章節知識點進行串聯,不僅將教科書內容嵌入其中,而且補充了大量的數學史料和學術動態信息[8]。

我國初中數學教師教學用書提供的教學內容支持經過七十多年的完善與發展,從強調理解知識點到注重培養技能與思維能力,從基礎知識點的傳授逐漸轉向解決實際問題、提升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加入了大量與實際問題相關的例題和練習,并且將每一項內容的知識關系建立在翔實的數學知識體系上,從而構建一個完整的、體系化的教學內容結構。除基礎學科知識以外,教學用書還引入了拓展性知識。此類知識不一定是課程要求的內容,但通過與其他學科相關知識的聯系,可以幫助教師建立更廣闊的教學視野。此外,編寫者越來越注重語言表達的質量,避免語言晦澀,力求使表述內容易于理解。

2.教學設計支持:從重復陳述性建議到多模塊程序性表征

教師教學用書所提供的教學設計不應是簡單地給出實施過程,而要提供教學設計的理論依據,整合及調動各類資源來達成富有成效的教學目標。56版教參有闡述清楚的教學目標群,運用“列出、使用、繪制、解決”等行為動詞指明本單元、本節課的教學意圖,以講授法為主,教學建議比較單一。63版教學指導書從“為什么教”“教什么”再到“怎樣教”都有涉及,整體闡述了小學、初高中教學內容和編排,在厘清學生先前經驗和后繼知識的基礎上提出教學建議,并指出學生在學習中可能會產生的想法與問題。84版教參更加注重對教學方法的指導,但是由于理論研究不夠深入,教學建議仍以晦澀難懂的描述性文字為主,整體上以講授法為主,同時也出現了一些諸如“發現性學習”“探究式學習”“問題解決式學習”等新方法。12版教師教學用書的教學設計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理念,呈現了某些課時的完整教學設計流程及意圖,在每章開始和結束時從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及情感態度方面闡明教學目標及達成標志,為教師提供了本章評價建議及測試題。該版教師教學用書開始倡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鼓勵教師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技術,例如小組討論、合作學習、問題解決、案例分析、信息技術等。此外還提供了比較豐富的在線教學資源和更強大的備課支持,包括教學視頻、課件、電子資料等。

總體來看,初中數學教師教學用書的教學設計功能發展愈來愈多樣化和個性化。從傳統雙基教學轉向思維能力的培養,不僅注重指導教師的教學活動,而且為適應學生個體學習差異,加入了更多思維導圖、概念圖的應用,吸收了國內外的教學理論和模式,利用信息技術的發展成果豐富了教學資源、教學手段的應用,并提供數字資源、在線學習平臺、教育應用軟件等教育技術工具,支持教師開展在線教學和個性化學習。同時,教師教學用書更側重于啟發教師主動思考和改進教學,加強組織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數學探究能力的培養。

3.教師學習支持:從單向指導到雙向互動

每一版教師教學用書在編寫說明中都會特別標注“供教師參考”,以輔助教師更好地教學。56版教參相對簡單,主要是為教師理解課本內容而設計,提供一些基礎概念的理解和基本教學過程的指導。63版教學指導書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設計,并涉及教育心理學和學生發展方面的知識,例如提供對處于這一階段接觸新知識的學生的特點展開分析,解釋學生可能存在的困難或可能產生的反應等具體情況,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認知和發展特點,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84版教參注重促進教師“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僅為教師提出具體的操作過程,還說明背后的原理,指導教師如何切入教學內容,例如課程內容設置與編排、知識點講解技巧,并闡明了學生學習時的心理、需求和應對方法等方面的信息。12版教師教學用書不再是單方面為教師提供描述性建議,更注重與教師之間的雙向溝通。編者將在編寫時所考慮的問題,例如學生特點,內容編排,教學建議等與教師進行探討,提供針對實際問題的解決方案,增加關于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等方面的知識,幫助教師更新課程理論,提升教育教學素質。

每一版教師教學用書都是由專業的團隊編寫,內容豐富、權威,既保證了教材的準確性和基本質量,又提供了更多實用的教學策略和方式。教師教學用書還通過提供問題和思考點,鼓勵教師進行反思和評估,而教師通過記錄和反思會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豐富教學技能。在編寫過程中,教師教學用書的編者越來越鼓勵教師放棄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探索新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并將教師培養和職業素養的提升納入重要考慮范圍,加入與教學倫理、法律法規、教育規劃方案等相關的內容。

三、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數學教師教學用書功能的優化路徑

1.整合教學內容,建立自適應教學體系

2022版新課程標準強調教學內容是落實教學目標、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載體,在教學中要把握教學內容的整體性。教師教學用書作為解析教科書內容的基本載體,對“教什么”的準確理解和闡釋是落實課程標準的重要途徑之一[9]。而“教什么”主要涵蓋三個問題:初中數學教學內容的事實性是什么;初中數學教學內容的本質是什么;初中數學教學內容的結構是什么。

第一層面的解讀往往比較簡單,教師教學用書要對基礎內容要素進行注釋,概念的說明可以包括定義、性質、例題和應用等,以幫助教師理解概念的內涵和外延,解讀知識的產生與來源,說明特定內容在數學上的重要性和意義。第二層面則需要教師教學用書明晰不同年齡階段和知識背景的學生思維特征,通過揭示教科書中的深層結構邏輯以及內容之間的組織和架構關系,進而輔助教師對教科書進行解析和整合。對于第三層面的理解,教師教學用書要根據課程標準和學生的學習需求,將數學知識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即從基礎概念到高級應用,將不同內容相互聯系,形成有序的知識體系,同時避免過度學術化的表達,以便教師可以輕松理解和吸收書中的內容,建立自適應教學體系。

2.優化教學設計,開發啟發式設計方法

我國初中數學教師教學用書中的素材不可謂不精,但教學設計卻比較單一呆板。教學設計大體有學科導向型和素養導向型之分。學科導向型設計看重學科系統知識的表達,以學科為依托,注重學科價值;素養導向型的設計則看重基于內容、旨在培養素養的知識建構及學習活動設計,注重通過內容的創造性重組、內容主題的跨學科整合來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10]。

啟發式設計方法結合了學科導向和素養導向兩種設計,旨在開發教師的教學智慧和能力[11]。具體包括:(1)呈現每個知識(學科內容知識、一般教學知識和學科教學知識)的示范做法。教師教學用書應通過補充說明、概覽、解釋等形式具體呈現本章節的學科專業知識及相關概念,讓教師思考并明了隱藏在實踐背后的基本理念,進而越來越能夠預測學生可能產生的想法。(2)推動師生學習情境化。教師教學用書應提供具體的教學場景和應用案例,教師可以參考并將其融入到教學中,使得教學更加貼近學生實際、具有可操作性。(3)促進跨學科融合。教師教學用書的內容設計應呈現學科融合的知識,確定學科之間的聯系和交叉點以使跨學科有學理可循。(4)利用簡短的教學場景模擬預期實踐。一個相對完整的框架應包括內容解析、目標解析、教學問題診斷分析、教育支持條件分析、教學過程設計、目標檢測設計,以及反饋與評價等多方面內容。

3.促進教師學習,嵌入教育性元素

教師教學用書從1949年到如今能夠持續不斷發展的一個重要基礎是有穩定的受眾群體(即中小學教師),因此編制數學教師教學用書的重要考量維度是中小學數學教師的現實需求。然而在現如今教師教學用書的編寫中,教師并沒有成為它的主要服務對象,教科書依然是教師教學用書闡述的中心。

嵌入什么樣的教育性元素取決于課程改革的需要,取決于教師的教學和專業發展的需要。新課程改革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怎樣的挑戰,教師需要在哪些方面增強課程的執行力,教師教學用書就應提供什么樣的支持。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往往被視為知識的傳遞者和教學計劃的執行者,而新時代教育理念下的教師更應該成為教學的創造者和設計者,發揮自身的主體意識。因此,教師教學用書的編制需要符合教師教學的專業規律,提供最新的教育理論、學科知識和教學方法等內容,幫助教師不斷學習和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教育環境?;诮虒W實踐和教育研究的理論基礎,教師教學用書應提供案例分析、教學經驗分享及觀察反思等內容,幫助教師培養批判性思維、問題解決能力和創新意識,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4.適應在線環境,多渠道促進教師使用

今天這個時代,資料的獲取已不是難事,幾乎任何內容在搜索網站中都應有盡有,比數學教師教學用書所能提供的要多得多,如果初中數學教師教學用書依然是做一些整理編輯工作,那是遠遠不夠的。

數學教師教學用書應該有思想的豐富性,有開拓的廣度和挖掘的深度,不是代替教師去思考,更不能代替教師教學。優質的初中數學教師教學用書應該運用各種方式,如通過設計問題鏈(串)等,提供支持性框架,構建思考的平臺,給予教師廣闊的思維空間,促進教師與教材的對話,幫助教師與課程對話,形成教師與學生的多層次互動。教師教學用書可以利用教育技術工具增強教學效果和學習體驗,引導教師運用適當的技術工具來支持和增強教學過程,如在線資源、多媒體教具、虛擬實驗等。教師教學用書可以提供和支持多樣化的評價方式,以真實、綜合和形成性評價為導向,客觀反映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能力發展。教師可以設計基于教學用書的項目作業、學習檔案、學習展示等評價形式,幫助學生展現他們的學習成果和個性化的發展。教師教學用書可以與在線教學平臺結合,實現學習管理和個性化教學。教師可以通過在線學習管理系統跟蹤學生的學習進度,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指導和建議,以及有針對性的學習體驗情境場域。

參考文獻

[1] 蔡上鶴.談談初中數學教學參考書和課外習題集[J].中學數學教學,1991(03):35-37.

[2] 人民教育出版社數學編輯室.初級中學課本代數教學參考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1-12.

[3] 人民教育出版社數學編輯室.初中數學代數教學指導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3:1-24.

[4] 人民教育出版社數學編輯室.初級中學代數教學參考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10.

[5]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 (實驗稿)[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10.

[6]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28.

[7]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12.

[8] 人民教育出版社數學編輯室.初中數學教師教學用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8-22.

[9] 劉學智.新時代高質量教材體系建設的著力點[J].課程·教材·教法,2023,43(02):21- 23.

[10] 石鷗.教科書概論[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9:136-137.

[11] Quebec Fuentes S,Ma J.Promoting teacher learning:a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the educative features of mathematics curriculum mat-

erials[J].Journal of Mathematics Teacher Education,2018,21(04):351

-385.

【責任編輯? ? 王澤華】

猜你喜歡
教參用書數學教師
小學數學教師資格證面試研究
體育院校教參數據庫的建設
淺析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師素養
吃書與用書
吃書與用書
小學數學教師如何才能提高課堂的趣味性
用書裝飾心靈
語文教參使用與更新問題淺析
試試老師的真功夫
初中數學教師不可忽視的幾種教學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