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弦索鏗鏘思先賢 心血嘔瀝待后生

2024-04-13 02:57孫晨薈
人民音樂 2024年3期
關鍵詞:愛新覺羅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

2023 年9 月26 日,由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和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三弦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的“《弦索備考》研究暨愛新覺羅·毓峘傳譜學術研討會”在中國藝術研究院舉辦。此次會議恰逢《弦索備考》研究70 年、傳承40 年暨愛新覺羅·毓峘逝世20 年之際,頗具紀念意義。

一、《弦索備考》:以備考之、參悟探究

《弦索備考》這套樂譜為蒙有面紗的中國古代音樂世界提供了一份了不起的書面遺產。從1814年榮齋等人記譜,到1953 年楊蔭瀏、曹安和、簡其華、文彥譯譜研究,再至1983 年談龍建、郝貽凡、李萌、田再勵首次試奏以及1986 年愛新覺羅·毓峘傳譜于談龍建傳承與發展至今,這條由文人、音樂學者、音樂家多方合力,集記錄傳譜、文本研究與演奏實踐為一體匯集的主線當中,傾注了數代先賢與今人的心血, 其中還有榮齋后人陶君起的贈書之舉,以及談龍建與林玲、張強、薛克,第二批民樂演奏家的合作實踐等。

同時,于樂譜和音響的主線之外,更牽引出歷史上在國家禮樂制度下,作為小人物的瞽目藝人門先、清廷太監樂人、民間藝人等諸多鮮為人知的承啟中國音樂傳統的弱勢文化群體的隱現脈絡?!断宜鱾淇肌匪休d的不僅僅是傳統音樂自身龐大的諸多內涵,亦是中國宏大歷史敘事框架中與“樂”有關的個體文化顯現。

漢語字典中,《弦索備考》的“備”有具備、完備、預備、準備、籌備、備案等多層含義,“考”有推求、研究、考據、考正、考慎、考尋、考道、考求等多層含義,“備考”二字直指留作參考之意。將音樂記錄于紙面之上,是人類音樂演化進程中的重要手段和難題,歷經六百多年成型的五線譜在音樂文本化的道路上走在了前列, 這成為西方音樂發展模式的核心技術內涵。其他文化的音樂記錄大多未脫離口頭傳統,樂譜文本僅為輔助手段,需要依賴活態群體傳承,二者不能或缺。這遵循了音樂的自身規律,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藝術與創作的空間, 但弊端便是不利于傳承而且脆弱易逝。因而《弦索備考》取字“備考”,不僅是榮齋作為傳統文人的素養自謙, 更是他深諳中國音樂以及作為音響的音樂本質的理念所致。

只因古韻無記譜恐“指法失其傳”“雅意亦因之不著”, 作為傳統精英階層的榮齋等文人便細細做了這個抄本,全套工尺記譜的精密講究與專業程度已然是素來不能精確表達、作為框格骨干譜記錄特征的中國傳統記譜法在那個時代所能達到的一個最高水準。即便如此,用死的譜面表達活的音樂,依然有太多內容無法進行文本記錄, 諸如行腔作韻、句讀氣口、力度與速度、音樂布局、合奏搭配、音色層次、加花變化、風格解讀乃至細致的器樂指法語言等等。

榮齋之憂并非空穴來風,回顧中國音樂的發展歷史,音樂內在的記錄方法、承襲模式和其文化外在的門派之見、社會地位、政治制度、國家動蕩等諸多因素導致音樂的失傳并非個案乃是常態。因此,精妙細致的多套弦索之樂的文本表達用“備考”之意顯而易見,榮齋等人在做了力所能及的忠實記錄同時也列出了問題,更為后人在參考譜本之余留下了藝術空間。一語成讖,他失傳的擔憂已然成為現實,所幸有血脈留存(愛新覺羅·毓峘),并借“備考”的隱喻帶來了百年之后今人參悟的復活。

二、無聲古譜煥生機

中國的音樂學者對待老祖宗的重大遺產珍重萬分、唯恐懈怠。趙沨曾提及歷史留下的兩部音樂巨著,一是工尺譜記錄的四千四百多首集中國古代聲樂之大成的《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一是工尺譜記錄的十三首集中國器樂音樂之大成的《弦索備考》,1950 年代他和呂驥曾試圖著手開展相關的研究工作,但因社會動蕩而終止。

1952 年榮齋的手抄本現世,1953 年楊蔭瀏、曹安和等人開啟研究、譯譜和出版的系列相關工作,這是古譜以現代化方式轉化的第一步成果。接下來,便是40 年最艱難的從譜面到音響的呈現歷程:

第一階段,1983 年談龍建等人首次試奏譯譜,至1986 年舉辦音樂會。全程遵循曹安和指導,演奏嚴格按古譜之今譯一字一音不作更改。但因后期諸多問題的反饋,再經曹安和指點,談龍建拜師求教愛新覺羅·毓峘便成為死譜復活的關鍵節點, 若無此事件,這套珍貴的古譜聲音可能永無真正的真身顯現之日。

第二階段,1986—2009 年歷經了兩個重要事件:一為轉折性的,即愛新覺羅·毓峘用17 年時間傳三弦譜于談龍建,古老的《弦索備考》活態音樂得以延續。毓峘之于傳統音樂文化的血脈再現,成為無數已逝的中國古代音樂/ 樂譜的萬幸之事。毓峘與談龍建師徒二人耗盡心血的努力,讓所有的中國音樂專家為之振奮;二為延展性的,基于三弦血脈有底氣的依托,2005 年林玲《弦索備考》及箏曲研究”課題立項,推動了古箏的相關發展和合奏的進一步配合。至2009 年,《弦索備考》的合奏與獨奏經過四位演奏家多年的研究- 實踐打磨,產生了今日有據可依、有樂可聽,古韻盎然的參照范本。當然,這里面不乏有音樂家的二度創作成分, 一為古箏、琵琶、胡琴缺乏相關的傳承,二為合奏之間的微妙計量是當今所有的樂譜都無法詳細體現出來的,三為音樂承載了藝術家的二度創作。因此,“備考”之本意再次被體現出來。

第三階段,2009 年至今,談龍建、林玲、薛克、張強四位當代一流的學院派民樂演奏家與教師,在演奏與教學的過程中,帶領各自學生團隊參與實踐和研究,一直秉持《弦索備考》自面世以來研究與實踐兩條腿前行的思路。如此的范本實驗在當今的傳統音樂界可謂少見, 這也正是音樂研究所楊蔭瀏、曹安和等前輩所賦予的理論與實踐雙軌并行的遠見卓識之延續。實然,在老一代學者前輩學識和精神的鼓勵下,每一個傳統音樂事件的發生其實都有其飽含深情的寓意。

三、上下求索不言息

40 年來,《弦索備考》的實踐和研究是以談龍建為核心的四位演奏家在音樂高校中一直堅持的,其依據的六卷十冊《弦索備考》原本現藏于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與文獻館,該譜的研究也起始于音樂研究所。2021 年6 月3 日,在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主辦的《曹安和紀念文集》首發式上,已近古稀之年的談龍建老師與筆者相遇,提及《弦索備考》再回母本所在地———音樂研究所的可能性。 歷經新冠疫情的兩年時間,在多方協調努力下,終于以這次會議的形式再現于“音研所”。

2023 年9 月26 日,“《弦索備考》研究暨愛新覺羅·毓峘傳譜學術研討會” 以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喻靜、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副會長劉東升、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所長李宏鋒、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三弦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領春、愛新覺羅·毓峘夫人朱維華、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名譽所長田青等多位嘉賓的致辭拉開序幕。會議議程以談龍建、林玲、薛克、張強四位當代民樂演奏家攜學生團隊以學術研討和演奏展示的雙重方式,聯合多位專家學者的相關研究組成。發言當中,宏觀視角的研究議題主要集中在人文與歷史內涵、多聲思維兩個層面。

關于《弦索備考》的人文與歷史內涵,張伯瑜在《從〈弦索備考〉談中國傳統音樂的人文情懷》發言中指出,作為陽春白雪的弦索樂原是舊時上層人物的精神消遣, 在脫離原語境的當代文化變遷下,談龍建一直苦苦探索的正是弦索樂的傳承與舞臺化展現的可能性。談龍建在《愛新覺羅·毓峘傳譜的人文價值與學術價值》中總結了愛新覺羅·毓峘傳譜拾遺補缺,形成全璧,樂曲不斷豐富與衍變的軌跡并提供了珍貴的藝術風格參照,以及音樂屬性與社會屬性的體現等幾個方面,并提及了瞽目藝人在弦索音樂傳播中的特殊作用。牟燕梅的發言《試談瞽目藝人在〈弦索十三套〉中的角色和作用》,提及了瞽目藝人“門先”群體的承載和傳播對十三首套曲產生的重要影響。孫晨薈的發言《“弦索十三套”與音樂研究所》對“弦索十三套”與音樂研究所之間的淵源關系進行梳理,強調學術與實踐結合、重回音樂研究所視野的意義所在。趙倩在《淺論弦索樂的文化身份》中建議,以音樂為基礎,立足曲藝學和戲曲學的立場入手弦索樂樂種的概念探討。

《弦索備考》突出的多聲思維問題,再次引發了學者的思考。項陽認為《弦索備考》是禮俗一體的多聲思維與多聲形態在明清時期俗曲類型中的典型范例, 中國多聲思維有其體系化存在的學理機制,應夯實其相關實踐。薛藝兵認為《弦索備考》研究是中國當代音樂史上具有典型意義的學案,帶有中國傳統音樂語境的多聲不同于西方的概念,突破了當前對中國傳統音樂的思維認識。

對《弦索備考》的具象研究是議題的重點,主要有演奏藝術、定弦定調、音樂本體三個方面。

演奏藝術研究是《弦索備考》傳承40 年來,專業音樂高校師生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綜合性成果。林玲、薛克、張強分別作了古箏、二胡和琵琶領域的發言,另有談、林、薛、張四位老師的32 篇學生文論選輯作為文本發言的環節,主題為相關的演奏藝術經驗及研究解讀。高藝真作為談龍建的弟子是第二代傳承代表者, 她在《〈弦索備考〉的傳承研究40 年(1983—2023)》發言中,從演奏藝術研究與實踐、理論研究成果三個方面對研究四十年的成果作了簡要梳理。

定弦定調是演奏實踐中的重要問題,吳曉萍在《〈弦索備考〉樂器定弦法和及其宮調問題考察》中認為《弦索備考》體現了清代工尺譜以上字為調首的首調記譜特點, 與同時期南方琵琶流派的在曲目、定調、記譜等方面相通,反映南北方民間及文人音樂跨越時空的流傳狀況。劉禹的發言《西北地區牌子曲類曲種與〈弦索十三套〉的三弦定弦之異同》從盲藝人角度出發,認為十三首套曲的三弦定弦可能受北京地區曲種甚至西北地區牌子曲類曲種的影響。饒曦在《〈弦索備考〉箏曲定弦法研究》中提出兩代人在十三套樂曲的古箏定弦和譯譜問題上做出不同的選擇,有待進一步考量。

音樂本體的相關探討是《弦索備考》研究值得深挖的領域,更涉及中國傳統音樂文化深度思量的多重層面。李玫在《從〈弦索備考〉想到的一些事》中,從中國歷代古譜角度發問,解讀辨析《高和江東》琵琶譜以及朱載堉譜式、戴長庚譜式的歷史價值等問題。 陳燕婷在《傳統音樂的互生共榮———從《弦索十三套》與南音的關系談起》中認為,從南音《八面金錢經》與《松青夜游》兩曲聯系,說明中國傳統音樂互生共榮的現象,認為傳承發展是內向型的兩創過程,需與舞臺化的外向型兩創區分。都本玲在《十六板母體在藏傳佛教音樂中遺存》中談及藏傳佛教寺院中保存的八板及其變體,是八板家族的重要組成部分。王英睿在《〈弦索備考〉再研究的啟示》發言中強調,該曲目的譜面設置并非西方“總譜”與“分譜”之關系概念。

會議的另一重頭是演出?!断宜魇住啡疽魳窌L達三個多小時, 唯一一次的完整演出是在2009 年。此次因時間所限選取五首,主要成員是談、林、薛、張四位老師的演奏專業學生,演奏《將軍令》《松青夜游》《陽關三疊》《海青》四首曲目。與院校傳承不同的是,由筆者組建的音樂研究所“弦索十三套”傳承小組演奏《合歡令》作為音樂會的開場,成員主要為音樂理論研究者,這是筆者為了此次會議對研究人員的實踐操練。如此配搭也意味著在弦索音樂的傳承道路上,音樂研究所是始終貫穿并從未離開過。五首樂曲古韻悠長引發來賓的熱烈回應,多方交流之后,帶著意猶未盡和未能全本欣賞的小小遺憾此次會議最終落幕。

回溯《弦索備考》的當代傳承,活態的音樂在兩代演奏者不懈的接力中得以延續。作為目前可見的獨一份參考范本,正如談龍建在此次會議總結發言中再次呼吁的———只有依靠強制性教育才能繼續未來的傳承與發展之路,這也是她數十年來苦苦追尋和期盼之所在。

作為70 年研究的節點, 此次會議之目的不僅在于歷史回顧和成果總結,更是對后輩接力的深切期盼。對于已經和即將退居二線的第一代傳承者而言,幾十年來身負萬般之重擔、蓄水傳統之河流,亦盼藉此會議更能推動未來發展之路。因為,承上的工作先賢師輩已盡心竭力,啟下的接力后輩還需全力以赴!

孫晨薈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副研究員

(責任編輯 榮英濤)

猜你喜歡
愛新覺羅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
愛新覺羅·漫娘繪畫作品
中國藝術研究院成立70周年座談會
春拂紅墻
愛新覺羅氏為什么少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青年藝術家捐贈作品展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油畫院十周年作品選登
The Poetic Sense of the Second Coming
啟先生貴姓
音樂
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