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學校文化背景的班級擔當文化新建構

2024-04-14 09:03
關鍵詞:班本育人班級

劉 璇

(江蘇省淮陰中學,江蘇 淮安 223002)

社會的高質量發展呼喚并孕育著高品質的教育。近年來,江蘇省積極推進高品質示范高中建設,引領普通高中提升辦學品質,轉變育人方式,促進高中學生全面+特長發展。筆者認為建設高品質的學校必然離不開一個高品質的班集體建設。班集體是學校教育的“組織細胞”,是學生心智健康成長的最直接環境,是踐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主要陣地和重要載體。建設高品質的班集體,要以班級為本,建構班級全體成員普遍認同的專屬文化,也就是“班本文化”。

現實中,班本文化建設易呈模糊化、散裝化、表象化、空洞化等現象,或生硬搬運,或隨意自創,或流于形式等,難以真正融進學生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江蘇省教育廳出臺的《關于高品質示范高中建設的意見》中指出:“提煉本校獨有的校訓校風,并落實到學校教育、教學、生活、管理活動過程之中,持之以恒踐行和堅守學校特有的精神文化,成為學校的凝聚力和核心競爭力?!惫室詫W校文化為依托和背景建構班本文化是踐行和堅守學校獨特辦學思想的重要保證。筆者在多年的帶班育人過程中,積極開展以學校文化賦能班本文化的實踐研究。

一、溯源:提煉學校文化之內核

江蘇省淮陰中學創辦于1902 年,時為“江北大學堂”,是清末江蘇遵旨創建的四所高等學堂之一。一百二十多年的辦學歷程,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首屆畢業生李更生先生,被毛澤東主席譽為“毀家辦學”的愛國教育家,他曾以“豎起脊梁擔事”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教導學生“愛國之心重于自愛其身”,引導學生擔負起振興民族和國家的重任。時至今日,“豎起脊梁擔事”已成為淮陰中學代代相承的校風,其所包含的“主體擔當”教育思想在學校的方方面面都得到滲透和發揚,形成堅實的文化根基,是淮陰中學發展前行的力量和源泉。歷屆淮中學子在“擔當”精神的涵育下,勤勉為學積蓄擔當本領,謹慎為事磨煉擔當能力,謙遜為人歷練擔當品質,做擔當精神的傳人。

李更生先生是老一輩校友在亂世中自覺擔當教育大任的典型代表,是淮陰中學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教育資源。作為淮中學子,天然地傳承了優秀的紅色基因,從老一輩身上汲取了勇于擔當的豐富養分。這樣獨特而又深邃的思想文化是班級育人最重要的文化背景和抓手。

二、融合:賦能班本文化之實踐

(一)營造文化氛圍,建設物型環境與人文環境

在物型文化布置中,要充分利用教室的墻壁、黑板報、宣傳欄等,定期展示形式多樣的圖文資料,再現李更生先生當年勒石記國恥、堅決抵制日貨、受命于危難移贈私產發展教育等場景,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先生具有愛國底色的擔當精神的熏陶與感染。

引導學生積極主動設計與制定班名、班風、班旗和班歌,讓學生通過文字、圖形、色彩、音符等元素呈現出自己對擔當精神的個性化理解。目之所見,耳之所聞,皆感受著來自物型顯性文化和精神隱形精神文化的滋養。在文化浸潤中既提升了學生的個體品格,還增強了班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開設班本課程,培養群體共識與個性特長

在班級群體認同的班本文化指引下,筆者基于淮安地方文化特色和學生現有的研究基礎,編寫了班本課程教材《大運河的前世今生》。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流動的文化。兩千多年來,大運河與淮安人民相依相存,作為淮安的青年學子,應擔當起守護、傳承、發揚運河文化的重任。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尊重學生個性特長的基礎上,班級內部推選研發小組的負責人和核心成員,擬定課程框架,分解任務,利用課余時間查閱資料,實地走訪,采訪非遺傳承人,開展研學活動。比如,學生自由成組開展了“淮安漕運文化研究”“大運河文化在現代的創新性發展”“大運河邊的造船科技與飲食文化”等課題研究,并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認領研究任務,既發揮了團隊協作能力,又充分發揮了個體的主觀能動性。

假期里,學生走進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全面直觀地了解大運河的歷史演變、沿岸風俗、商貿文化,以及與之相關的水利工程、交通運輸等方面的知識;走進洪澤湖木船制作傳人劉兆湘爺爺的船模工作室,目睹并驚嘆于在這簡樸的環境中所陳列的許多極為形象而精致的船模,這些是老人半生的杰作,也是劉家五代人木船制作手藝的傳承,更是那煙波浩渺的運河上白帆點點跨越千年的美麗縮影。

學生在研究中與家鄉文化密切接觸、親切對話,極大增強了對家鄉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隨著研究的深入,學生對大運河從最初的符號化的感性認知,到如今心生崇高敬意,同時也對運河沿線的城市產生了濃厚興趣,互相約定了一場“畢業之旅”——沿著運河去旅行,這不僅會幻化成難忘的青春記憶和前行的動力,更在學生心中種下了擔當傳承和發揚運河文化的種子。

(三)善抓教育契機,于常態中彰顯育人智慧

1.挖掘身邊元素,激發自覺擔當的家國情懷

故事1:“遠方的祝?!秉c燃了家國情懷

筆者曾經開設過一節主題班會“沐浴母愛的陽光,做總理那樣的人”,挖掘班級特色育人資源,以高同學的爸爸為本節班會的主要素材。他的爸爸駐守中印邊界二十多年,在那個令人近似與世隔絕的冰封之地,守護著祖國的疆土。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可他還是一個兒子、一個丈夫、一個父親,當高同學的媽媽講述了這個偉大又辛酸的故事時,同學們淚眼婆娑,這份厚重的擔當,應該感染更多的人,這節班會也更有意義。

2021 年2 月央視軍事報道:中印邊境加勒萬河谷地區肢體沖突。邊防斗爭的嚴峻、戍守邊關的艱辛、捍衛國土的不易,非常直觀地呈現在世人面前。人們或許會為自己能安穩地在歲月靜好中生活和工作而幸福,可是,負重前行的戰士,他們的家人將要擔當什么?

筆者抓住這個契機,巧用家長資源。當學生看到高爸爸從前方發來的視頻時,呼吸是屏住的,神情是嚴肅的,目光是堅定的,內心是自豪澎湃的,感到更應該發憤圖強,不甘平庸,不負使命,敢于擔當。

英雄的親身經歷在新時代重新詮釋了周恩來的崇高風范,讓學生知道英雄就在身邊,英雄也是一個普通的人,只是他們選擇了大愛,主動承擔了家國的使命。

筆者記得班會課上,高同學說:“我們家最開心的事,就是中午媽媽能接到爸爸的電話……”所以,“擔當”不是廉價的口號,是不求回報的錚錚誓言,是不計代價的身體力行。

2.設計特色活動,展示內涵擔當的青春力量

故事2:“愛心義賣”芬芳了最美年華

一年一度的校園特色活動“愛心義賣”歷來都深受師生好評,既是全體學生的愛心傳遞,也是班級人氣的比拼,創意和意義非常重要。班委會決定售賣在校園影響廣泛,好評如潮的《你的淮中》手繪作品集。該手繪作品集是本班徐子晗同學創作,內容以校園青春故事為主線,展示了學子們積極進取的昂揚姿態。搶購場面異?;鸨?,班級同學自成團隊,臨時開設通道,所得善款全部捐贈校愛心基金會,展示了本班同學的愛心和善心。畢業將至,但同學們的善舉可以傳承。于是由班級徐子晗同學起草再版后記和特此聲明,在下一屆學子中傳承接力,讓獨具淮中學子特色的慈善形式得到可持續發展!學生用自己的行動涵養了擔當精神,主動成為擔當精神的傳播者和示范者,彰顯了青春力量,這份善舉一定可以芬芳學生最美的年華。

3.延展教育視界,浸潤擔當無疆的無言大愛

故事3:“一段視頻”戳中了柔軟的心

高三雖然是緊張奮進的,但過程中總會遇到高原期、疲憊期、迷茫期,如何能快速重整士氣,走出低迷的狀態?一個普通的課前5 分鐘,筆者播放了公益紀錄片——《四川大涼山某小學》。視頻中一個個質樸的孩子含著淚講述了自己的家庭環境和生存境遇,他們的父母生病了、坐牢了、吸毒了、遠走了,年幼的孩子甚至不記得父母的模樣,只能跟著年老多病的爺爺奶奶,維持著慘淡的生活。沒有新衣,沒有玩具,沒有書包,沒有文具,沒有讀物……有的是潮濕的被褥、破舊的衣服、不變的土豆、粗糙的農活和無盡的思念與憧憬。

當孩子們講述自己的夢想時,純真的眼睛里透出了悲哀中的信念,“我想認更多的字”“我想好好學習知識”“我想去看大?!薄拔蚁氘斃蠋?、當醫生”“我想賺很多錢”等,是貧窮讓幼小的心靈埋下了要走出大山、走出貧窮、走出陰霾的種子。這些來自生命本真的吶喊,在城里孩子的生命世界中,或許從未體驗過。大多學生生活在物質過剩、關愛過度的家庭里,對貧窮和落后的感知大多來自書本、媒體和活動。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當學生聆聽了大涼山娃娃們的心聲,他們的心沉寂了,淚水充盈著眼睛,此刻撥動心弦刺痛心靈的是這般最“土”的話語??吹酵瑢W們的神情,筆者明白此時師者不需要說一句話,任何教育性的語言此刻已顯得蒼白無力??此茻o意實則有意的教育行為,使得教育的效果沁人心脾,隨后學生許下了畢業后相約去支教的“青春之約”。

為自己擔當是本能,為別人、為社會擔當就是境界;在本校,擔當靠教育可以實現,走上社會繼續擔當是教育人的永恒追求。

三、展望:圍繞問題促課題研究

針對班本文化創建實踐中的諸多問題,筆者努力梳理和反思,深切地意識到建設班本文化,不僅是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事,還要發揮育人共同體的作用,凝聚任課教師、家長以及社會的力量。故嘗試圍繞班本文化建設,探索課程思政教學模式,鼓勵任課教師立足本學科實施學科德育,讓學生從不同學科中感悟擔當。比如語文老師開設《大江歌罷掉頭東》示范課,從選材到設計,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的育人功能,激發學生像周總理那樣“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學習青年周恩來在民族存亡之際追求真理,積極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

通過家校共育系列講座、沙龍、實踐活動,增進彼此交流,凝聚文化共識,探索共育路徑,提升共育質量。通過“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共同搭建家校社協同育人平臺,將“豎起脊梁擔事”的學校文化拓展和延伸到家長、社會層面,共同踐行“擔當”精神,彰顯其社會價值。教師利用假期組織學生走進醫院、福利院、養老院、實驗室、公安局等單位,開展以“擔當”為主題的生涯規劃社會實踐活動,學習各行各業平凡勞動者堅守崗位、腳踏實地的職業精神,活動收效顯著。

以“豎起脊梁擔事”為校風的積極向上的學校文化,對學生擔當品質的養成有著重要的浸潤價值。強烈的責任擔當意識是學生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當然應該成為班級育人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

活動是建構班本文化的重要載體。以“主體擔當”的學校文化為背景,開展具有本班特色的班級活動,是班級文化建設不可或缺的路徑之一。新時代下,要培養有責任擔當意識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筆者認為立德樹人背景下,班級文化重構的意義和路徑就在于此。

猜你喜歡
班本育人班級
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園班本課程的實施
淺談幼兒園班本課程的組織與實施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淺談幼兒園班本課程的設計與實施
班級“四小怪”
如何構建和諧班級
不稱心的新班級
熟悉的米,奇妙的稻——課程敘事:我們的班本課程“稻”
班級被扣分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