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東京城歷史遺跡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研究

2024-04-14 03:48李建新
美與時代·城市版 2024年2期
關鍵詞:北宋

摘 要:北宋東京城歷史遺跡符合世界文化遺產突出普遍價值的第三、第四、第六條標準,其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對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世界文化遺產申報“三個有利于”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促進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與國內外相似文化遺產對比,可從遺產價值主題方面填補《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和《世界遺產名錄》空白。

關鍵詞:北宋;東京城;歷史遺跡;申遺

北宋東京城歷史遺跡由繁塔、祐國寺塔兩處地上北宋遺存,州橋及汴河遺址、順天門遺址兩處北宋時期遺址組成,集中反映出東京城中軸線位置、外城西墻城廓格局及主要城門形制、寺觀分布、汴河河道,均是東京城規劃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出高超的營造理念、技術和水平。

一、遺產構成要素及價值特征

(一)構成要素

繁塔、祐國寺塔分別建于974年和1049年,是北宋東京城內兩處重要寺院遺存。州橋及汴河遺址位于東京城中軸線和汴河的交匯處,河岸兩側發現雕刻精美的宋代石壁,見證了對居中軸線禮儀性的強調和高超的藝術水平。順天門遺址是東京城外城西墻的主要城門建筑遺跡,是東京城多重城垣結構的實物見證。此外,還有已探明的城垣、城門、水門、河道、宮殿、御街、園林、倉儲設施等各類北宋地下文物遺存。

(二)價值特征

第一,以多重城垣、宮城居中、南北中軸線為特征的城市格局。順天門遺址標識出東京城城垣結構中重要節點位置,州橋及汴河遺址揭示出了中軸線位置、走向。

第二,以開放街市、復合功能為特征的街區形態。繁塔、祐國寺塔體現出宗教設施分布,州橋及汴河遺址體現出商業街市分布,它們共同展現出多元復合的城市功能分區。同時,上述遺存與《東京夢華錄》的描述存在對應關系,反映了北宋豐富的城市生活。

第三,以汴河穿城為特征的城市運河體系。州橋及汴河遺址揭示出汴河河道的位置和走向,其與《清明上河圖》中汴河形象的對應關系展現出城市河道的基本形態,出土的北宋遺物也為北宋航運活動提供了實物見證。

北宋東京城歷史遺跡的價值特征為東京城在中國城市規劃轉型時期的開創性設計和宋代高度發達的城市文化提供了物質載體。

二、遺產突出普遍價值與適用標準

(一)突出普遍價值

北宋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文化空前繁榮的時期,在經濟、科技、文學、藝術、哲學、史學等諸多領域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北宋文化成為中國古代文化最為輝煌燦爛的代表之一。

北宋東京城是北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見證了北宋從建立、繁榮到衰落的全過程。作為宋代唯一以都城標準精心營建的城市,北宋東京城歷史遺跡中保留下來的城市建筑和遺址均體現出高超的建造技術和藝術水平,展現出高度發達的城市文化。其開放街市格局體現了中國古代商業文化的演化發展和城市職能多樣性的轉變,為中國宋代輝煌燦爛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提供了獨特的物質見證。

北宋東京城也是中國城市規劃轉型時期的代表,其規劃設計在沿承古代傳統的同時具有開創性意義。北宋東京城歷史遺跡的順天門遺址、州橋及汴河遺址,以及已經探明的三重城廓格局,沿承自曹魏鄴城以來的多重城垣和南北中軸線格局;而探明的宮城(皇城)位置接近全城幾何中心,使北宋東京城成為中國城市規劃史上第一座將皇宮置于城市中央的都城。上述規劃格局延續并強化了中國自古以來的“擇中”思想,并成為此后都城規劃的范本。同時,東京城打破了漢、唐以來封閉的里坊制度并隨之取消夜禁制度,形成以州橋為代表的沿街設店的開放街市,和兼具禮儀性、商業等多元功能的復合空間。汴河水系穿城而過,體現出復雜的城市運河體系。這些轉變使得東京城的城市肌理和街巷景觀與此前都城存在巨大差異,由此開始了中國古代都城營建的新階段,對后世中國乃至東亞地區的都城規劃產生了深遠影響。

北宋東京城歷史遺跡與在中國文學、藝術史上占據重要地位的傳世作品存在直接關聯,是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和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等著名的宋代文學、藝術作品描繪的對象。州橋作為東京城的標志性景觀,出現在王安石、范成大等著名文學家的同名詩詞作品中。北宋東京城歷史遺跡與大批以東京城為描繪對象的書畫、詩詞作品共同為典雅、精致的宋文化提供了物質的與非物質的獨特見證。

(二)適用標準

第一,“為一種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傳統提供一種獨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見證”。宋代是中國古代文化高度成熟和定型的時期。隨著經濟增長,市民文化在宋代得以蓬勃發展;東京城作為北宋王朝的首都,是宋代城市文化的最高代表。

第二,“可作為一種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觀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類歷史上一個(或幾個)重要階段”。北宋東京城在中國城市發展史上具有承前啟后的歷史地位,既傳承弘揚了“擇中”思想,又突破了傳統的封閉里坊制度,實行開放的街巷形態,以及與汴河、蔡河、五丈河、金水河融合在一起的特殊城市運河體系,展現出與前代不同的城市風貌景觀。

第三,“與具特殊普遍意義的事件或現行傳統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學藝術作品有直接或實質的聯系”。北宋東京城歷史遺跡真實再現了傳世文獻記載的歷史景象,特別是州橋及汴河遺址的發掘,與北宋著名文學家的詩詞相呼應,繪制出別樣的歷史場景。

三、與國內外相似遺產的比較

(一)與國際同類遺產比較

《世界遺產名錄》中與本遺產同處亞太地區的共有212處文化和混合遺產,其中在10至13世紀作為都城的有21處,而與本遺產同屬遺址或系列類型、體現10—13世紀城市規劃理念的僅1處,即朝鮮的開城歷史古跡和遺址。

北宋東京城與開城歷史古跡和遺址二者之間的差異主要體現在開城的規劃選址和建筑體現了統一的高麗文明下佛教、儒家、道教和風水概念的融合。而北宋東京城有三方面的特征,首先是隨宋代經濟發展而適應變化的城市布局方式,成為中國都城布局結構的首次突破性轉變,并對后世城市規劃產生深遠影響。其次是北宋東京城歷史遺跡中的城市建筑和遺址體現出高超的建造技術、藝術水平,展現出宋代輝煌燦爛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最后是北宋東京城歷史遺跡還與眾多在中國文學、藝術史上占據重要地位的傳世作品存在直接關聯。

現有《世界遺產名錄》中集中展現10—13世紀都城規劃理念的遺產項目數量較少,該主題遺產在《世界遺產名錄》中存有空白,目前未被充分代表。北宋東京城歷史遺跡所處歷史時期較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填補名錄中缺少10—13世紀代表性都城歷史遺跡的空白。

(二)與國內同類遺產比較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與申報遺產同屬宋代、同屬遺址類型,并展現王朝都城規劃格局的有7處。根據本遺產作為王朝都城及其在中國城市規劃史的特殊價值,選取遼上京遺址、金上京會寧府遺址、金中都水關遺址、臨安城遺址進行重點比較。

在城市格局上,4處遺址各有特點,與本遺產有明顯差別。其中,遼上京與金上京均為南北并置的城廓結構,未形成宮城居中、層層環套的格局;金中都和臨安城與本遺產同屬多重環套城垣結構,但臨安城城廓形態較為自由,不甚規整,金中都的城市格局與北宋東京城具有一定相似性,但其時期較晚,格局受到東京城的影響。在遺存保存狀況上,4處遺址現狀也存在明顯差異:遼上京地上城墻遺跡尚可見,對部分遺址進行原狀或標識展示;金上京地上城墻、城門遺跡完整可見,地下遺址均已回填保護;金中都建有博物館,對遺址進行原狀展示;臨安城對部分已發掘重要節點建有遺址展示館,其他遺址均回填保護。

中國43處文化與混合遺產中所屬歷史時期涉及宋代(10—13世紀)的遺產有11處;同時期能夠體現城市規劃格局特征,展現特定城市功能特點的遺產項目僅泉州1處。截至2023年,《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中有40處文化與混合遺產,其中歷史時期涉及宋代(10—13世紀)的遺產有13處,同時期體現都城規劃格局特征的有2處,即西藏阿里的土林—古格風景名勝區、云南大理的大理蒼山洱海風景名勝區。泉州是宋元時期海上貿易節點城市的杰出典范,城市性質與本遺產有明顯差異;土林—古格體現的是古格王國都城,遺產價值主要體現藏傳佛教宇宙觀及西藏傳統人居環境的營建;大理蒼山洱海風景名勝區則包含了南詔早期都城太和城遺址,遺產價值表現出洱海在自然環境、歷史文化和民族風俗等方面的獨特內涵。這些遺產的價值均與本遺產有明顯差異。

四、北宋東京城歷史遺跡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意義

(一)“三個有利于”方面的意義

第一,北宋東京城在中國都城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整體規劃格局在沿承古代傳統的同時具有開創性意義,是中國城市規劃轉型時期的代表,對我國諸多古代都城規劃產生了深遠影響。城市建設巧妙地將國家漕運系統與城市布局進行密切結合,展現了北宋時期城市水利設施利用技術。其歷史遺跡體現出較高的城市規劃設計水平、建筑科學和藝術價值,有利于突出中華文明歷史文化價值。

第二,北宋東京城是中華民族10—12世紀精神文明的珍貴物證,其物質遺存為了解宋代古典文學與藝術文化、北宋市民經濟的蓬勃發展提供了重要線索和途徑,是宋文化達到高度成熟和定型時期的精神產物,在我國傳統文化格局中占據重要地位。其對講好黃河文化、大運河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加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有利于體現中華民族精神追求。

第三,北宋東京城所處的開封市作為八朝古都,其都城中軸線歷經千年延續至今,此后的城市建設均圍繞其展開,形成獨特的“城摞城”現象。它串聯起從古至今的多處重要城市節點,見證了中華民族延續千年的社會發展,有利于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實的古代中國和現代中國。

(二)在《世界遺產公約》方面的意義

北宋東京城歷史遺跡是宋代文化繁榮鼎盛時期的歷史見證和重要濃縮。宋朝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各方面的文明成果通過使節往來、商貿活動等途徑,與亞洲、歐洲國家進行頻繁交流與傳播,使世界諸國對宋文化呈現出不同程度的吸納和包容,不僅提高了朝鮮、日本和越南等周邊國家在律令制度、思想意識、宗教文化、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生活習俗等方面的水平,還對世界文明發展走向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本遺產的申報對人類文明有整體不可替代的貢獻,可促進文明交流與共同發展,為當代和后世提供創造力和精神資源。

(三)在當代社會發展方面的意義

對于國家而言,北宋東京城遺址屬于國家的重大文化資源,在我國文明與文化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及不可忽略的社會價值。申遺并通過公共教育與宣傳手段,培植文化自信和增強國民認同感,是我國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環節之一。

對于河南而言,北宋東京城申遺符合中央和河南省關于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建設大運河文化帶的發展要求,是河南在國家和民族層面的文化使命和文化擔當。歷史遺跡的保護展示與環境改造可推動文化保護傳承,推進優秀傳統文化與相關產業的深度融合。

對于開封而言,是更好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擴大開封文化影響力,促進民生改善和可持續發展的現實需要。以申遺為契機,可促進對北宋東京城遺址的整體保護、有效利用,推動歷史文化保護與經濟建設、城鄉建設等相協調,實現遺產價值的全社會共享。以申遺為契機,可進一步提升開封文旅資源優勢,擴大開封國際影響力,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

綜上所述,北宋東京城在借鑒和吸收前代都城規劃布局經驗的基礎上,延續并強化了“擇中”規劃思想,形成開創性的開放街市和城市運河體系,對后世中國乃至東亞地區的都城規劃產生了深遠影響。北宋東京城歷史遺跡是北宋都城和宋代城市文化的最高代表,體現出高超的城市規劃設計、建造技術和藝術水平,是展現中國都城規劃重要轉型時期的都城遺跡,可在遺產價值主題方面填補《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和《世界遺產名錄》空白。

參考文獻:

[1]史晨暄.世界遺產四十年:文化遺產“突出普遍價值”評價標準的演變[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5.

[2]孫燕,解立.淺議2021年版《實施〈世界遺產公約〉操作指南》修訂[J].自然與文化遺產研究,2022(2):6-18.

[3]郭旃.世界文化遺產的標準及申報方法和程序[J].中國名城,2009(2):4-11.

[4]章玉蘭.系列遺產概念定位及其申報路徑分析[J].中國文化遺產,2017(3):47-57.

[5]孟凡人.北宋東京開封府城的形制布局[J].故宮學刊,2008(1):342-390.

[6]李合群.北宋東京城營造與布局研究[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8.

[7]劉春迎.北宋東京城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8]周寶珠.宋代東京研究[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

作者簡介:

李建新,碩士,開封古都學會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文博研究。

猜你喜歡
北宋
蘇軾《李白仙詩卷》風格探析
從服飾表現的視角再議《韓熙載夜宴圖》的成畫年代
隋唐至北宋時期河洛地區與周邊區域的文化交流
北宋院體花鳥畫的革新和演變
從任職蜀地官員看北宋巴蜀地區的士風
淺議北宋軍隊回圖貿易
威縣出土《新宗城縣三清殿記》刻石新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