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祭掃的心理意義

2024-04-15 01:49程寅
心理與健康 2024年4期
關鍵詞:寒食節掃墓逝者

程寅

清明節,歷史構建的社會文化意義

在唐代之前,清明只是一個時令,是春季的第五個節氣。時值暮春,天地間已生機勃勃,適宜播種百谷、瓜豆、棉、桑、花、樹等。清代文人引古籍《歲時百問》云,“萬物生長此時,皆清凈明潔,故謂之清明?!?/p>

另有兩個節日在仲春:寒食節和上巳節。寒食節據說源于周朝的禁火制度,大約到漢代之后才在一些地區發展出“冬至后百五日”禁火冷食數日,以祭祖先、敬天神、消災禍的民俗。唐玄宗時期,寒食節被寫入官方制度,掃墓上墳寄托哀思的活動開始盛行。上巳節源于漢代,初為三月回暖、春水洗濯祛病除災的民俗,魏晉發展出曲水宴飲賦詩的娛樂活動。唐代發展為每年一度的盛事:官賜曲江宴樂歌舞升平,百姓踏青賞游龍舟競渡。因時間臨近,唐代已有數次寒食節、上巳節與清明連過的記載。

到晚唐,清明、上巳、寒食逐漸融合成為中華民族最重大節日之一:清明節。清明節耦合了寒食節和上巳節的習俗:祭祀、踏青、宴飲。也整合了寒食節和上巳節的社會文化意義:掃墓敬死,緬懷先人,盡孝道,寄哀思;踏青護生,擁抱自然,聚親友,續情誼。蘊藏著陰陽互生的哲思。

其后近千年來,縱使王朝幾經更替,生活在華夏大地上的人們,不論君王百姓,不論男女老幼,都在清明節這幾日傾家而出,掃墓祭祖,踏青賞春。 今朝,中國即將完成城市化,也有越來越多的華人生活在這個世界的不國家和地區,清明節歸鄉祭祖的習俗,也成為一種文化認同,一條游子與故土聯結的紐帶。

祭掃儀式,哀悼過程中的情感表達與聯結

人是社會性動物,需要一些情感聯結才能安然活下去。倘若失去至親至愛,那悲痛欲絕,任誰也不能幸免。

心理學把喪失之后,面對喪失、接受喪失、適應喪失的過程,叫作哀悼。正常的哀悼,包括一系列的感受、認知、生理和行為變化,比如:一些暫時的身體不適和軀體癥狀、逝者音容相貌時時縈繞腦海、感到與逝者或死亡狀況相關的內疚、一些敵意或憤怒的反應、無法像之前那樣生活、不知不覺表現出逝者的一些習慣特質等等。這樣的情況可能持續幾個月甚至一年(因不同地區文化習俗差異和個體差異而不同),但最終都能“恢復”并發展出一種適應性的新的生活方式。

在中國,喪葬祭奠的習俗流傳千年,最重要的日子大概有:頭七、七七、百天、周年、兩年、三年,各地不同的儀式活動都在這些日子將家族親眷聚齊致哀。大多數現代家庭,過完周年便將掃墓固定在每年的清明節。這樣一來,一大家族共同面對的哀思還回到核心小家庭的幾個成員;而曾經藏在心中濃得化不開的聯結與哀思,便自然而然地寄存在時間長河中,僅在文化習俗約定的一些時空開啟再續。對中國人來說,正常的哀悼過程在一年內大多能夠完成。

美國的哀傷領域專家威廉·沃登博士認為,適應喪失的過程中,人們通過哀悼完成四個任務:1. 接受逝者已逝的現實;2. 處理哀傷的痛苦;3. 適應一個沒有逝者的世界;4. 尋找一個紀念逝者的方式,帶著他繼續生活。完成哀悼,并不是在心里切斷與逝者的情感聯結,反而更像是在心中為他找到一個新的更合適的位置,從而既能保存這種聯結又能讓自己的人生繼續前行。 而這個過程并非一條平滑向前直線,更像一個鐘擺,在“沉浸于哀傷”與“適應性應對”之間反復擺蕩。

清明節作為中國傳統節日和國家法定假日,為我們提供了每年一度集體、公開表達哀傷的機會,和一種與逝者持續性、規律性建立聯結的方式。這種集體祭掃的習俗,讓個人的哀傷融入集體和更大的氛圍中,既得以表達、宣泄情感,又與同在祭掃的眾人聯結,消解孤獨感。每年一度的祭掃、踏青活動,其確定的規律性,讓悼念者有一種情感、行為皆可預期的控制感。清明時節春意萌動的自然,為祭掃后踏青的人們注入希望,促使人們感受和思考生命的意義。掃墓,這個清明節的核心儀式,給每個參與其中的人一個適度哀悼的心理與社會空間。這樣的習俗,傳承了中國人對生死與人性的洞察與智慧。

畢竟,逝者已逝,真正的挑戰總是活著的人如何好好生活。

用心陪伴,攜手重啟生活劇本

面對喪失,哀悼是愛的一種表現形式。一般情況下,哀悼會自然發生發展,短暫的混亂情緒狀態也是必經之路。當哀悼完成,曾經投注給逝者的情感與能量,大多也會轉移到現實生活中的人和事中,衍生出新的人生劇本,構建出新的生命存在意義。

有一些因素會讓哀悼過程更加困難,比如:與逝者關系非常親密,親歷死亡的情景,逝者很年輕,暴力性死亡,以及死亡發生的太過突然等。例如,美國一項對車禍中失去親人的群體進行的研究發現,32%的死者配偶和52%的死者父母在事發4到7年后仍在試圖尋找失去親人的意義。而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基于全國調研數據的中國失獨人群心理健康援助體系研究》中,參與調研的失獨父母中延長哀傷障礙的檢出率為35.5%。

獨自處理哀傷是很困難的。親朋好友是喪親者早期能依靠的最重要的支持資源。在喪失和恢復之間來回擺蕩的雙程模型同樣也適用于家庭對哀傷的應對。

● 與家人共同接受喪失的現實。尊重每個人消化的速度不同,如果有人接受得特別慢,請用溫柔的話語幫助他面對而不要指責爭吵。

● 找時間與家人一起分享哀傷的感受。表達是治愈的開始,也許沉默的家人也在等待誰先開口。

● 在家庭層面適應喪親。幸存的家人可以通過調整相處方式,幫助彼此適應。

● 在家庭內重新定位逝者。一起談談自己如何適應和紀念逝者,并尊重彼此的差異,盡量允許家人用自己的方式紀念逝者。如果你我身邊有親友痛失所愛,可以試試上述建議。當然,家庭的哀悼過程也一樣在“面對喪失”與“恢復生活”之間反復擺蕩。

清明祭掃,總是攜家帶口,不失為家庭成員重聚一堂,分享哀傷歷程,修復家庭關系的好契機。

猜你喜歡
寒食節掃墓逝者
我們去掃墓
逝者師友二題
爆炸一周后,貝魯特停下來緬懷逝者
寒食節去哪了?
讓逝者安息生者慰藉 無錫水警老許16年打撈百余尸體
寒食節,踏春去
4月3日寒食節
“代人掃墓”的是是非非
寒食節吃冷食
掃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