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極老齡化背景下的可持續社區教育服務設計研究

2024-04-15 07:45王若旭朱吉虹南佳寧
設計 2024年7期
關鍵詞:可持續設計積極老齡化老年教育

王若旭 朱吉虹 南佳寧

摘要:在老齡化問題嚴峻的今天,以社區教育為實現積極老齡化的主要途徑,解決目前社區教育課程數量供不應求,課程內容不能充分滿足居民學習需求等問題,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和社會參與度。對比現有的社區教育服務模式,分析其特點和困境,按照可持續設計的理念提出服務模式,最后嘗試依照服務模式進行服務設計實踐。構建以居民學習需求為導向的“人人為師”可持續社區教育服務模式,實現學習者和講師的雙重轉化,并進行輔助網站設計。該服務模式和相對應的服務設計思路能為其他地區的社區教育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積極老齡化;社區教育;服務設計;可持續設計;老年教育

中圖分類號:TS66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0069(2024)07-0052-04

Abstract:In todays serious issue,community education is the primary method of achieving active aging in community education,and resolve the current number of community education courses. The content of the curriculum cannot fully meet the needs of residents learning needs. Participation. Compare the existing service models of community education with Sustainable design and service design. Also,analyze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dilemma,put forward strategies,and finally try designing practice with strategies. Rebuild a "everyone as a teacher" in order to sustain the community education service model,which has been ordered by residents learning needs,realize the dual transformation of learners and lecturers,and design auxiliary websites. This service model and the associated website design concepts can serve as models for the long-term growth of community education in other locales.

Keywords:Active aging;Community education;Service design;Sustainable design;Geriatric education

引言

人口老齡化問題日趨嚴峻,根據2021年公布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02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19%[1]。社會面臨著巨大的養老壓力,包括人口紅利減弱、醫療開支增加、老年大學報名難等,成為當前社會不可避免的挑戰與難題。對于老齡化,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積極老齡化”的概念與政策,要求滿足老年群體多方面需求,包括老年人繼續受教育的需求。本文在積極老齡化的視角下,從可持續設計的角度去分析現有社區教育服務模式的優劣,探究制約其發展的原因,并為其提供具體的可持續服務模式與服務設計方案。

一、積極老齡化下社區教育現狀

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在第二次老齡問題世界大會中提出了“積極老齡化”理念,討論了關于延長老年人的壽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生活滿意度和幸福感的議題,主張消除對老年人的歧視,倡導老年人必須同等享有有健康生活和貢獻社會的機會[2]。

社區教育是一種同社區生活緊密相結合的教育形態[3],雖然目前我國老年人對于社區學校的課程很感興趣且參與度較高,但能真正參與到課程中的仍然為少數,大部分學習活動、課程都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態。僅依靠教育工作者和社區的單方努力,很難解決這個問題。因此,社區教育要讓居民自覺地走向教育,從在社區的教育學習中找到自我提升和實現自我價值的途徑,使其真正參與其中,最終形成社區和居民的雙方互動。

二、積極老齡化下社區教育服務模式對比及困境、需求分析

針對以上現狀,為了更好地明確目前我國社區教育存在的問題,本文對浙江省杭州市各區12個社區、3個社區學校及32位老年居民進行走訪調研和深入訪談,結合相關文獻,總結出我國目前具有代表性的社區教育服務模式,主要分為課堂形式、學習型活動、社區學習社團和養教結合,以下從特點、優勢、劣勢三方面進行對比分析,討論我國社區教育存在的普遍性困境,見表1。

以上4種典型社區教育服務形式各有特點,具有文化性、職業性、專業性的優勢。但在積極老齡化視角下,社區教育從課程供需、教學內容和學習動力3個方面體現出不可持續性,帶來了問題與相應的教育需求。

(一)積極老齡化下社區教育服務困境

1.社區教育課程供不應求且參與群體不全面

老年人對于社區學校的課程很感興趣且參與度較高,但能真正參與到課程中的仍然為少數,大部分學習活動、社區教育課程都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態,同時參與群體不全面。城市中心發展較為快、資金較為充足的社區相比城中村拆遷安置小區的老年人參與社區教育的程度明顯要高。收入水平較低家庭且受教育程度不高的老年人參與社區教育的積極性較低,參與程度低,這類老年人的學習途徑主要以傳統的“傳幫帶”的形式進行知識交流,他們多將社區教育的場所視作老年活動中心,對社區教育的期望值和滿意度偏低。

2.教學內容和形式同質化程度高,難以滿足老年人日漸多元的需求

目前,社區教育教學內容多以醫療保健講座、文藝興趣班、養老政策和基礎科普宣講等為主,涉及專業領域的相關內容較少,很難兼顧年齡、學歷不同的老年人的需求。存在課程選擇面窄、內容豐富度差的問題。社區教育發展的動力主要來自居民對學習本身的需求,如果僅靠政府和社區單方面的努力,而社區居民參與的積極性弱,就會造成實踐性低的問題[4]。同時在調研中發現,社區在設置課程時存在隨意性的問題,出現課程內容前期調研不足,使得課程的內容沒有充足的相關理論和實踐支撐。

3.課后評價和課后服務不完善,降低了老年人學習體驗

降低老年人學習動力的行為主要集中在學習后的服務階段。目前已有的課程評價標準在收集上往往流于形式,導致無法充分了解老年人對課程的真實意見,使得老年人無法感受到全過程的課程參與感。同時,大多社區教育課程沒有很好的課后答疑服務,老年人對于知識是否掌握也很難評判。老年人身體機能的老化使得課下復習反復使用新知識更為重要,但課后很難聯系上授課老師進行答疑,使得實際學習效果大打折,挫敗感和無力感會給老年人帶來不好的學習體驗。

(二)積極老齡化下社區教育服務需求分析

1.對課程設置與參與的服務需求:開課數量要更充足、課程文化等級要更細分、課程內容要更規范和貼近真實需求、課程宣傳要更充分,能夠喚起不同文化水平的老年人的學習興趣,并且能夠參與到其中;對于課程的參與體驗不光要加強上課中的學習階段,更要重視上課前的對于課程的期許和上課后的反饋評價及問題的復盤。

2.老年人群體特殊性的學習需求:老年階段的教育需求與其他階段不同,更加注重課程的實用性、文化性、服務性以及社交性。對于老年人來說,社區教育更多的是一個發揮余熱、陶冶情操和交流交友的途徑,是他們接觸和融入社會的重要渠道,因此,學習到的知識與技能在實際中的應用成果更加重要。

為更好地解決目前社區教育存在的實際問題,滿足老年人教育需求,本文依照可持續設計理念提出以下服務模式。

三、積極老齡化下的可持續社區教育服務模式

老年人群日漸龐大不僅是一個社會現象和問題,同時也是解決問題的資源和根本所在?!翱沙掷m設計”是一種構建及開發可持續解決方案(Sustainable Solutions)的策略設計活動。講求利用系統式的產品與服務整合和企劃,以“效用”和“服務”去取代物質產品為最終目的[5]。在可持續的社區教育中,應該將老年人視為積極的、社會化的、有感知力的主體,尊重老年人群的能力及意愿,讓他們積極地參與到教育學習的全過程中,相互接觸并進行學習交流,形成良性循環。

因此,可以發掘社區內擁有一技之長的老年人,推動其積極參加進社區教育環節中,發揮自身能力傳播知識和技能。以居民的學習需求為主要動力,鼓勵社區內成員提出自身的學習需求,并進行展示引發學習交流,形成教學內容可持續。學習者可根據已展示出的學習需求,判斷自身能力選擇是否適合進行教授轉換為講師,同時,講師也能選擇感興趣的課程去學習,二者之間相互轉化,形成講師資源可持續。在身份互化的過程中,學習者成為講師在傳授知識時可獲得成就感,同時,學習者和講師都可通過參與學習活動獲得積分獎勵,使用積分兌換相應的服務和實物獎勵,形成學習動力可持續。由此,以學習需求為核心,圍繞講師資源可持續、教學內容可持續和學習動力可持續,建立實現“人人為師”的可持續社區教育服務模式,如圖1。

社區教育服務的可持續實踐方案應當具有系統性和綜合性,能夠滿足不同背景、教育水平、學習階段的需求,這就需要在社區教育應用場景下充分依托現代互聯網技術,使服務模式具有更高的可行性和可持續性。在參與社區教育的各要素中以學習需求為媒介,借助互聯網技術建立社區教育可持續發展輔助網站,能夠打通各要素的聯系,為學習型居民的身份轉化提供途徑,有效推進社區教育的可持續發展。以“人人為師”可持續社區教育服務模式和互聯網技術為依托,本文進行以下設計實踐。

四、可持續社區教育服務設計實踐——以葵花田社區教育為例

杭州市西湖區社區學院直屬于區社區學院,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留下街道,服務范圍涉及周邊14個社區和1個行政村。課程類型豐富多達20余種,深受周邊社區的老年人喜愛。本文以該社區學院為研究對象,對社區內60歲至75周歲的老年人進行具體的實地訪談和影子觀察調研,最終將目標用戶定為西湖區社區學院服務范圍社區內的學習型居民,根據調研過程中了解到其參與社區學院課程的全流程繪制成用戶旅程圖,如圖2,分析居民和學習服務之間所有的接觸點,總結出流程服務的痛點和機會點。

由學習者和講師兩類用戶的用戶旅程圖,可針對性提出老年人參與社區教育上課前、上課中和上課后3個階段對應的可持續優化點。在社區教育服務過程中,以線下學習活動為主,通過線上服務的輔助功能為其注入催化劑活躍整個服務流程。

(一)葵花田社區教育網站概述

葵花田社區教育網站聚焦于可持續的社區教育,以學習者和講師兩類目標用戶的學習需求為主要動力,為其提供需求發聲渠道,促進社區中學習熱情高的老年人發揮一技之長由學習者轉化為講師,實現身份的可持續轉化。為老年人提供切身參與社區教育的途徑和交流交友、發揮余熱的平臺,緩解現有社區課程供不應求的現狀。

網站采用簡單明快的適老化界面設計和流暢常規的交互形式,最大化地為老年人提供簡單上手的網站功能?!翱ㄌ铩钡脑O計靈感來源為葵花和瓜子,瓜子象征學習者,葵花象征講師,二者是相互生長和組成的關系,體現著產品“人人為師”的理念。

(二)葵花田社區教育網站功能規劃

葵花田社區教育網站根據主要用戶的不同分成4個主要功能分區:首頁、管理者子首頁、學習者子首頁、講師子首頁,下設各個功能,如圖3。其中促進社區可持續的重點功能點如下:

1.網站首頁主要用于推薦和展示整個社區教育的情況及特色,具有總體導覽功能,其中“大家在做”為用戶學習需求的集中展示,用于交流和激發學習靈感,“明星講師展示”和“葵花商城”主要用于從心理和物質獎勵上對用戶進行使用激勵。

2.管理者子首頁主要用戶針對社區管理者,用于瀏覽和管理社區教育的總體情況?!靶枨蟆惫δ芟驴商峁┌l布引導性的學習需求話題來收集居民聲音,同時可進行管理和篩選在首頁中展示。

3.學習者和講師子首頁可在總首頁進行一鍵轉換,滿足不同身份的功能需求,身份轉換無阻礙。學習者可以進行線上課程瀏覽和線下課程報名,瀏覽個人的學習足跡地圖。同時學習者功能頁設置需求發布的功能,用于提交學習需求。講師則可在功能界面進行課程安排,提前發布預習內容在課前及時收到學習者的反饋,進行課程內容的微調使得課程更加貼合學習期望。

(三)葵花田社區教育網站基于可持續社區教育服務模式的創新功能點

除上述主要功能外,為滿足老年階段教育需求,使前文提到的服務模式切實推動推進社區教育服務的可持續建設,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創新功能點:

1.保障講師資源可持續:挖掘身邊學習資源,構建講師注冊框架,設計輔助工具包

老年人相較于其他年齡段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去獲得新知識,展現自身優勢與價值,實現自我價值追求。同時由于年齡的沉淀,對于知識和技能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這是不可多得的財富。

葵花田社區教育為老年人提供能夠發揮自身潛力和能量的平臺,根據自身的能力與意愿在平臺注冊成為講師。講師類型分為“知識型講師”和“技術型講師”,為在某一領域有較深文化造詣和擁有一技之長的老年人提供對應的機會,如圖4。由于老年人并非職業教師擁有教學經驗,為保證課程的質量和效果,在課程內容的準備過程中,平臺為其提供“教學工具包”。工具包提供課程的基本框架,包括“課時、課程人數、課程目的、課程重點、課程難點、課時安排、階段安排”,為講師梳理課程的主要大綱和思路,輔助其開始課程。

老年人受到年齡影響,視覺感受性、視覺靈敏度以及色彩辨識力等逐漸下降,從而阻礙圖像、文字及顏色等信息的獲取[6]。因此,整體界面的視覺設計采用明亮的橙黃色系,頁面版式羅列簡單,圖標和文字進行放大處理,方便老年人使用。

2.保障教學內容可持續:以真實學習需求為導向,設立分類模板并進行可視化呈現

老年人是身心健康、有活力的群體,他們的學習需求不僅局限在興趣愛好與基本生活的層面,同時擁有更高層次的學習需求。因此,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上,要傾聽老年人的真實學習需求,促進老年人健康、尊嚴和自我實現,達成活躍老化的目標。

葵花田社區教育平臺根據社區教育的具有“自上而下”管理色彩的特征為社區居民提供兩種提出需求的方式:自由型學習需求、政策型學習需求。自由型學習需求中根據需求幅度理論[7]構建“基本課程、興趣課程、貢獻影響課程、超越課程”四層次框架,為用戶提交需求時提供指引。政策型學習需求中用戶根據社區提供的當前社會學習熱點提交學習需求,能夠幫助社區管理者了解到居民對于政策性的課程有哪些興趣點,更加有效地安排相關課程。

設計要滿足交互的易用性,也要滿足老年人的情感化需求[8]。在網站界面的設計上,網站首頁中設置“大家在說”板塊,如圖5。以慢速滾動彈幕的形式顯示當前熱門的學習話題,將需求進行數據可視化展示,激發大家的討論和學習熱情,為社區教育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動力。

3.保障學習動力可持續:做好學習全程服務,為學習者和講師搭建溝通橋梁,建立積分獎勵機制

老年人參與社區學習和活動時,完整的參與體驗能夠豐富自我認識,增加社交場景,提高自信心,產生有益身心的積極情緒體驗。充分利用各地“終身教育學分銀行”,老年人在社區中已獲得的課程學分、獲獎證書等,參照當地學分銀行的替換標準進行學分轉換和存儲,提高老年人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

在葵花田社區教育平臺中提供課程的評價以及討論途徑,學習者和講師同時都被收錄在平臺的“資源庫”中,老年人在課程結束后,疑問和反饋意見,可直接在課程信息中找到相關的講師,學習者也可在課程評論區暢所欲言進行溝通交流。良好的獎懲機制可以激發用戶的學習動力?;ㄌ锷鐓^教育平臺具有“陽光值”積分體系,用戶可以使用積分在葵花商城中兌換相應的禮品或服務,也可兌換社區提供的相應的榮譽證書。

整體的信息界面布局簡單清晰,以聊天形式“面對面”和講師進行溝通方便快捷地得到回復。與日常生活經常接觸的界面產品功能布局類似,減少老年人適應產品的時長[9],在葵花商城的界面中,多采用中等亮度,明暗對比度高的產品圖片,方便老年人瀏覽,如圖6。

結語

在人口老齡化趨勢越來越嚴重的今天,加強和改進社區教育對于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晚年幸福具有現實意義,同時有利于全面推進學習型社會的建設發展和提升全民素質。通過講師資源可持續、教學內容可持續和學習動力可持續的社區教育發展策略,推動“人人為師”可持續社區教育服務模式的實踐與發展,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社會參與的內外能力,建立起一個人人為師的學習型社會,推進和實現健康老齡化和積極老齡化。

參考文獻

[1]國家統計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五號)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rkpcgb/qgrkpcgb/202106/t20210628_1818824.html.

[2]世界衛生組織.國際老齡事業管窺叢書:積極老齡化政策框架[M].北京:華齡出版社,2003:9.

[3]黃云龍.我國社區教育的嬗變、發展態勢及其實踐策略[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6,(1):55-60.

[4]姚佳勝,宋肖肖.社區教育在我國何以迅速發展——基于社區教育政策的歷史制度主義分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2,(22):20-26.

[5]埃佐 曼奇尼.設計,在人人設計的時代:社會創新設計導論[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6:114-129.

[6]劉小路,丁虹月,韋鑫珠.基于老年人認知需求模型的資訊APP界面設計研究[J].設計,2018(01):26-27.

[7]魏惠娟,等.臺灣樂齡學習中心課程之分析:Mc-Clusky 需求幅度理論的應用[J].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刊,2010(2):115-150.

[8]許飛.基于用戶體驗的老年人手機APP界面設計研究[J].設計,2018(16):134-136.

[9]張宏波,姜斌,周明.基于行為決策的老年產品無障礙交互設計研究[J].設計,2015(13):106-107.

猜你喜歡
可持續設計積極老齡化老年教育
引導社會參與豐富老年教育形式研究
老年教育供給側改革與發展研究
積極老齡化視角下的酒店營銷創新研究
可持續視角下的旅游紀念品設計
“積極老齡化”中的社區居民自治與社區鄰里網絡的構建
可持續發展視閾下包裝設計的原則與策略
淺談對老年計算機教育的幾點思考
積極老齡化視野下的老年體育發展對策
葫蘆島市城市人口老年教育問題調查研究及發展規劃
積極老齡化面臨的問題及其實施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