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盤錦地區3個主栽品種灰飛虱田間種群動態

2024-04-15 12:18于深州邢亞楠郭莉劉郁車喜慶馬曉慧
北方水稻 2024年1期
關鍵詞:種群動態水稻

于深州 邢亞楠 郭莉 劉郁 車喜慶 馬曉慧

摘 要:為探明盤錦地區近年水稻主栽品種上灰飛虱種群動態特征,連續2 a對盤錦3個水稻品種上灰飛虱發生情況進行調查,結果表明,2022年各品種灰飛虱發生總量顯著高于2023年,各品種間灰飛虱總量沒有顯著差異;不同品種上灰飛虱田間種群動態趨勢大體一致,但2023年9月灰飛虱種群數量低于2022年同時期。

關鍵詞:水稻;灰飛虱;種群;動態

中圖分類號:S433.3?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6737(2024)01-0027-03

Population Dynamics of Laodelphax Striatellus on Three Main

Cultivars of Panjin Area

YU Shen-zhou , XING Ya-nan , GUO Li , LIU Yu , CHE Xi-qing , MA Xiao-hui*

(Liaoning Institute of Saline-Alkali Land Utilization, Panjin Liaoning 12401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of Laodelphax striatellus on the main rice varieties in Panjin, the occurrence of Laodelphax striatellus in three rice varieties in Panjin was investigated for two consecutive yea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occurrence of Laodelphax striatellus in 2022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2023,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occurrence of Laodelphax striatellus among the varieties. The population dynamic trend of Laodelphax striatellus was generally consistent among the varieties, but the population of Laodelphax striatellus in September 2023 was lower than that in 2022.

Key words: Rice;? Laodelphax striatellus;? Population; Dynamic

盤錦市地處遼寧省西南部、遼河三角洲中心地帶,水稻栽培歷史悠久,是我國北方粳稻重要產區之一。稻飛虱以能在本地越冬的灰飛虱為主,少有白背飛虱遷入,近年來調查未發現褐飛虱?;绎w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是世界性重要水稻害蟲之一,給水稻生產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绎w虱分布極廣,北至黑龍江漠河,在北方稻區都有發生?;绎w虱除了為害水稻外,還能為害小麥、游草、稗草等,同時可以傳播黑條矮縮病及條紋葉枯病。自從20世紀中后期,我國大面積推廣高產水稻品種,由于連續集約化栽培并一直依賴化學殺蟲劑防控灰飛虱等水稻害蟲,導致稻田生態系統抵御有害生物的能力下降[1]。目前,水稻生產上防控灰飛虱仍然以化學殺蟲劑為主,如噻蟲嗪、吡蚜酮、烯啶蟲胺等藥劑,但隨著害蟲逐漸產生抗藥性,生產上依然可能出現灰飛虱爆發性成災情況[2]。為探明不同水稻品種上灰飛虱田間發生情況,筆者于2022年和2023年調查了盤錦地區3個主栽水稻品種上灰飛虱的田間發生量及種群動態情況,為后續開展灰飛虱為害水稻后的揮發物提取及氣味結合蛋白研究等奠定基礎。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于2022年和2023年在遼寧省鹽堿地利用研究所試驗基地(122.18881 E、41.04275 N)完成,水稻品種為盤錦市近年來主栽品種鹽豐47、鹽粳939和鹽粳219。試驗小區面積均約1 000 m2(壩埂南北長約40 m,東西25 m)。水稻插秧時間均為每年的5月20日,10月中旬收獲。肥料施用摻混肥,在耙地時每667 m2施入30 kg(錦州市大地豐肥業有限公司,N、P、K比例為28:18:8),之后不再施入肥料。主要病蟲草害為稻瘟病、紋枯病、灰飛虱、二化螟、蚜蟲等,以及稗草、扁稈藨草和少量闊葉類雜草。紋枯病在水稻分蘗期施用井岡霉素防治;穗頸瘟在水稻孕穗末期和齊穗期施入吡唑醚菌酯防治;雜草則在封地時用丁草胺與吡嘧磺隆防治,后期若雜草發生重,視情況施入除草劑。水稻生育期間不施用殺蟲劑,若后期(9月)蚜蟲發生極重情況而引起稻穗污黑(蚜蟲蜜露引起的霉菌等),此時施用噻蟲嗪干預,否則不施藥。

1.2? 調查方法

灰飛虱調查采用“W”型五點取樣法,每個品種調查5點,每點查連續的3穴水稻,采用直徑30 cm白色塑料盆拍打水稻莖部,每盆拍打3下,統計震落在白盆中的灰飛虱個體。由于插秧后至水稻分蘗期間,植株矮小,不適宜盆拍法,且灰飛虱發生基數小,因此調查時間從7月開始直至9月底。在水稻抽穗后,由于水稻株高增加,拍打莖部時,穗部的灰飛虱無法落入盆中,或者落入量極少,因而每點增加連續的3個穗部的盆拍,即8月后每個調查點灰飛虱數量為1盆莖部(3穴)和1盆穗部(3穴)的總和。調查時因白背飛虱量很小,本研究調查的稻飛虱全部視為灰飛虱,長翅型和短翅型成蟲以及2齡以上若蟲均計入調查統計。

1.3? 數據分析

試驗數據采用Excel 2010軟件進行圖表處理。

2? 結果與分析

2.1? 盤錦地區2022年和2023年不同水稻品種灰飛虱田間發生量

在不使用殺蟲劑的情況下,連續2 a調查盤錦地區3個水稻主栽品種灰飛虱發生量(圖1),結果顯示,年際間灰飛虱發生總量有顯著差異,2022年各水稻品種灰飛虱總量(53.67頭/穴、65.60頭/穴、53.33頭/穴)顯著高于2023年(35.47頭/穴、38.80頭/穴、34.00頭/穴);各品種間比較,鹽粳939灰飛虱發生總量略高于鹽豐47和鹽粳219(2022年),2023年各品種間灰飛虱總量相近。

2.2? 不同水稻品種灰飛虱田間種群動態

2022年盤錦地區3個主栽水稻品種灰飛虱田間種群動態趨勢詳見圖2,由圖可見,各品種灰飛虱田間種群動態趨勢大體一致、略有差異,鹽粳939和鹽粳219上灰飛虱發生全年出現兩個高峰,第一個高峰出現在7月中下旬,峰值分別為10.8頭/穴(7月20日)和8.0頭/穴(7月30日);第二個高峰均出現在9月10日,峰值分別為14.13頭/穴、9.60頭/穴。而7月中下旬鹽豐47上灰飛虱發生僅為小幅度波動,其高峰期為9月10日,峰值為13.47頭/穴。

2023年盤錦地區3個主栽水稻品種灰飛虱田間種群動態趨勢詳見圖3,由圖可見,各品種灰飛虱田間種群數量較2022年顯著偏低,而品種間灰飛虱種群動態趨勢基本一致。鹽豐47上灰飛虱種群數量從0.27頭/穴,逐漸增加到6.27頭/穴,稍有減少后,達到峰值7.53頭/穴(8月20日),之后逐漸減少;鹽粳939上灰飛虱從7月初開始增加,到7月底(30日)迅速達到峰值7.93頭/穴,隨后小幅度波動,9月初開始逐漸減少;鹽粳219上灰飛虱也從7月初0頭/穴,迅速達到峰值7.93頭/穴,隨后逐漸減少。2023年9月份3個水稻品種上灰飛虱種群數量低于2022年9月份。

3? 結論與討論

以害蟲天敵控制作用為基礎的生物防控是害蟲綜合治理策略中的重要措施,其目的是充分發揮生物間多級別結構與功能,從而將害蟲種群控制在生態經濟閾值水平之下[3,4]?;绎w虱的種群數量受自然天敵的控制作用影響,尤其在不使用殺蟲劑的條件下,稻田天敵種類也會有所增加。

連續2 a調查了盤錦地區水稻3個主栽品種上灰飛虱發生情況,可以推測,灰飛虱出現兩次高峰主要受天敵發生影響,天敵的高峰期稍滯后于靶標害蟲,當天敵控制作用達到頂峰后,害蟲種群數量稍有下降,天敵種群也隨之下降,這時害蟲會出現小幅度的增加,也就是再次達到峰值,但具體情況也受天敵種類,溫度、降雨等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傊?,調查不同水稻品種灰飛虱發生情況,摸清主栽品種灰飛虱種群動態變化,對進一步開展灰飛虱為害的水稻揮發物的提取及氣味結合蛋白研究等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程遐年,吳進才,馬飛.褐飛虱研究與防治[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1-37.

[2] 吳進才.藥劑誘導稻飛虱再猖獗及科學用藥[J].植物保護學報,2017,44(06):919-924.

[3] 戈峰.論害蟲生態調控策略與技術[J].應用昆蟲學報,2020,57(01):10-19.

[4] 趙紫華,馬建華,高峰,等.害蟲種群區域性生態調控的系統策略[J].中國生物防治學報,2021,37(05):855-862.

基金項目:遼寧省科技特派行動專項計劃(2023JH5/10400070);遼寧省應用基礎研究計劃(2022JH2/101300161);遼寧省科學技術計劃項目(2022-MS-063)。

收稿日期:2023-12-05

作者簡介:于深州(1987—),男,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水稻植物保護工作。

*通訊作者:馬曉慧(1984—),女,副研究員,主要從事水稻害蟲與天敵工作。

猜你喜歡
種群動態水稻
什么是海水稻
山西省發現刺五加種群分布
國內動態
國內動態
國內動態
水稻種植60天就能收獲啦
一季水稻
水稻花
動態
中華蜂種群急劇萎縮的生態人類學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