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事)業單位大事記編研管理模式創新與實踐

2024-04-15 03:13連海霞李培龍李稱贊席英北京航天發射技術研究所
航天工業管理 2024年1期
關鍵詞:大事記編研研究所

連海霞、李培龍、李稱贊、席英 /北京航天發射技術研究所

企(事)業大事記是對企(事)業單位發生的重要活動或重大事件的真實記載,是企(事)業單位最基本最可靠的史料,是編纂正史不可缺的基本元素。歷史事件是歷史編纂的主角和靈魂,它給歷史(正史)賦予了固有的歷史屬性和價值。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以史為鏡、以史明志,知史愛黨、知史愛國》文章中用“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歷史是一面鏡子”作的形象比喻,真實人物、真實事件的印證,使得歷史有了“教科書”“鏡子”之效用,方能激勵、教化和啟迪眾生、眾事。因此,做好歷史事件的記載、做好大事記編研是對歷史真相的尊重,是對過去未來的傳承與延續,可謂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一、企(事)業單位大事記編研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北京航天發射技術研究所是伴隨著祖國一起成長起來的,21 世紀初,研究所迎來了建所50 周年的重要日子,編纂研究所50 年發展史,是向老一輩開拓者、建設者的致敬,也是對研究所半個世紀以來奮斗歷程的獻禮。研究所50 年發展史的編纂工作是從大事件梳理起步,從年度大事記編研入手,層層深入、步步推進,動用全所資源、11 位專家,歷時28 個月,才完成編纂工作。編研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在于素材資料的缺失,雖然1960 年研究所按上級部門要求建立了研究所年度大事記,但通過50 年大事記和發展史所需素材的籌集情況來看,檔存的資料存在斷檔、利用價值低等問題。

隨著21 世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市場經濟運營的步伐越來越快、越來越規范,凸顯出原管理模式、流程、工作方法對研究所人力資源的占用、時間成本的耗費、大事記輸出質量與數量等方面的制約與阻礙。研究所年度大事記原管理存在的問題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吃大鍋飯”管理思維和計劃經濟的重心偏移,大事記編研舉步維艱

研究所從20 世紀80 年代開始開展大事記編研工作,在計劃經濟時代“吃大鍋飯”的思維影響下,各項業務工作開展習慣于“命令式、指令化”的“等靠要”,普遍存在“干多干少一樣”“企業大事記是管理部門的事”“讓我干我才干”“隨便報送一些”等認知上的偏差,缺乏主動性思考和對歷史的責任感;同時,科研單位對工作的重心一直側重于技術研發、市場開拓和產品研制交付,對于管理類的過去時史料編研工作則不加以重視。由此,消磨了史料類編研工作者的信心,助長了重心持續偏向的風氣,致使存在大事征集困難、數量不足、質量低等問題。

2.簡單化的單向指令性“串行”管理流程,既影響工作效率又影響質量

研究所年度大事記原管理流程是指令型的串行式流程(見圖1),編研工作大多在下一年度一季度由管理部門以指令通知的形式下達給研究所內各單位(部門),各單位(部門)按指定時間節點(一個月內)完成素材報送。在沒有日常記載和積累情況下,各單位(部門)在執行過程中,全年的客觀事件受限于個人的主觀記憶,不可避免地存在大事漏項及數據不準確等問題,導致大事記工作的內容存在不同程度缺失;同時,各單位(部門)在梳理各自大事件時,因各自認知標準不一、對大事件顆粒度把握上存在偏差,尤其是在短時間內完成全年大事編研,會集中損耗相應的人力和時間成本,這也是導致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存在差距的直接因素。

圖1 企業大事記(原)“串行式”管理流程

3.粗放式的管理、單一化的方法,讓大事記形式大于內涵

計劃經濟時期的企業管理偏向于粗放管理,一方面體現在制度、規范和流程建設還不完備。研究所年度大事記管理無相應制度以及選事原則要求等,入選大事大多側重在技術研究、科研生產等中心工作,其他諸如規劃計劃類、能力建設、創新管理類的大事相對薄弱,選事的顆粒度不均衡、覆蓋面不全;另一方面體現在機構與職責管理的粗放。工作的開展沒有完整的事件報送機制、工作機制和審查機制,只是指定的崗位在每年固定時段完成例行工作,包括發通知、一次性征集過去一年的大事、機械性采選與匯總、形成研究所年度大事記。事件報送的客觀與否、準確與否、全面與否均依靠報送人員的主觀意愿、責任心和編寫能力這些無法考量的軟實力進行保證,對大事件數量、質量而言存在較大的風險隱患;同時,全所范圍各職能部門在同一時段開展上一年大事的回顧與編寫工作,耗費人力和時間成本過高。在人員、時間及任務疊加狀態下,對該項工作是認真完成還是敷衍應付,在無法判定的情況下,由于各職能部門之間報送的大事件顆粒度不一致,導致匯總于全所大事記的顆粒度無法一致。因此,原管理的粗放模式導致大事記編研工作浮于完成這項工作的形式上,而未能落到其作為史料所應該要呈現的狀態和價值體現。

這種管理模式從20 世紀80 年代一直持續到21 世紀初,甚至有些企(事)業單位至今仍在沿用這種管理流程和方法。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研究所經濟體量大幅增長、職能精細化管理日益完善,原有大事記單向串行的管理流程和“一次性征集全年度大事”的管理方式已不適應研究所的管理要求。為此,研究所立足新的管理要求,從工作開展的管理思維、管理流程、管理方法上進行探索和實踐,創新建立了企業大事記新的管理模式。

這種管理模式從20 世紀80 年代一直持續到21 世紀初,甚至有些企(事)業單位至今仍在沿用這種管理流程和方法。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研究所經濟體量大幅增長、職能精細化管理日益完善,原有大事記單向串行的管理流程和“一次性征集全年度大事”的管理方式已不適應研究所的管理要求。為此,研究所立足新的管理要求,從工作開展的管理思維、管理流程、管理方法上進行探索和實踐,創新建立了企業大事記新的管理模式。

二、新時期大事記編研管理路徑探索實踐與模式創新

1.改變管理觀念

研究所年度大事記編研工作以建立市場經濟時期新管理體系、新管理秩序為契機,從思想與作風教育、制訂制度規范和職能主動牽引三個方向全面發力,逐步打破和轉變“吃大鍋飯、等靠要、各掃門前雪”等不作為、懶作為觀念。

一是加強社會主義政治思想教育,強化“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的主人翁意識、責任意識,激發各職能部門開展工作的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實時報送職能管理中發生的事件(活動)。

二是通過規章制度明確“大事誰產生、記錄誰負責”原則,明確干大事、管大事責任者的責任和義務。隨著本單位規章制度體系建設工作的推進,規章制度覆蓋了研究所全職能領域業務,進一步推動研究所管理職能細分下的各業務工作進入法制化軌道。研究所現行有效的200 多項規章制度,包括對業務工作的頂層制度,如《戰略規劃管理辦法》《大事記管理辦法》《年鑒管理辦法》等;對具體業務規范的制度,如《綜合信息管理》《科研生產信息管理辦法》等;以及對全域業務工作從進度到質量全面規范的監督考核制度,如《綜合績效考核管理辦法》《責任追究經濟處罰管理辦法》等。這些制度對日常業務工作進行標準化、規范化考量,推動業務工作在制度規范下及時、準確輸出工作成果,這些工作成果也成為研究所年度大事記素材的支撐資源。

三是強化大事記職能管理和責任擔當,加強對研究所負責大事記編研人員歷史使命感、工作敏感度和責任心方面的培養與素質提升,同時做好職能牽引、發揮職能管控與服務職責,確保做到年度大事不錯過、不錯寫。

2.改變管理流程

對大事記編研流程的探索改變是研究所大事記編研探索創新的核心。要改變原管理模式,就必須改變其管理方法和管理流程。首先體現在對大事件征集方式的轉變,即大事記素材由年度一次性征集變為日常積累。探索之初,研究所從中心任務和職能全局著眼,從事件產生源頭著手,探索以研究所職能細分下各成果輸出為抓手,按“大事發生于日常、展現于日常、積累于日?!钡墓芾硭悸?,將大事征集范圍全域化、征集渠道多元化、征集管理日?;?,由各責任部門分工負責、各司其職,將年度一次征集工作量“微分”處理于日常工作,將回憶一年大事的難度與易忘、遺忘的弊病消弭于日常積累。

由發生事件(活動)的責任人對事件進行隨發生、隨編寫、隨報送至大事記管理部門,再由大事記管理部門進行再核實、再篩選并做好日常積累,從源頭上為事件的準確性和年度大事的全面性提供基礎保障。自2010 年以來,研究所探索以日常工作信息采集為抓手,強化大事信息的收集、協調和督辦管理。一方面,建立了每周動態工作固定報送、重大活動隨有隨報、特需要求定向約投機制;另一方面,進一步拓展大事的信息來源,將重點工作部署、內外會議安排與講話精神、重大活動、科研與改革任務關鍵節點、研究所辦公自動化(OA)新聞報道、公司官網、公司微信公眾號等渠道納入大事信息的采集渠道。在落實以上措施的過程中,大事記管理部門與各事件責任人及責任單位雙向互動,使大事責任部門報送的大事信息要素不乏、不晚、不空、不虛。

在大事記的管理探索中,讓年度大事記工作由責任部門以信息實時報送的方式“微分”化于日常,又由大事記管理部門在逐步積累中“積分”化于年度,“積分”集合形成了企業年度大事記一稿,再經大事記管理部門牽引開展“二下二上”校對核實程序。這種由職能部門同時校核各自年度大事的“并行”式工作流程和管理方式,有效解決了原有模式下大事記“不全、不詳、不準”和“全員報送造成的時間、人力成本損耗”管理難題?!岸露稀狈譃閮蓚€步驟,“一下”指將大事記初稿交由所職能部門對各自年度事件進行確認、校核;“一上”指將疑點和完善意見反饋到大事記管理部門;“二下”指管理部門將二稿提交各所職能部門審核、會簽;“二上”指大事記管理部門落實二稿各方意見形成審批稿,提交編委會審批。最后依據制度規范按時完成歸檔工作。

3.構建大事記管理新模式

通過對原大事記編研管理情況的分析與存在問題的剖析,研究所以新時期管理新體系精細化管理新秩序的建立與推進為契機,結合本單位管理實際,于2012 年至2017 年對管理方法、管理流程進行了探索、實踐、創新與完善,自2018 年進入了管理模式的建立、完善與應用階段。研究所應用的大事記管理新模式(見圖2)依托于本所計算機網絡技術與信息化管理平臺,以全域日常工作輸出的信息大數據為基礎,通過服務+管理雙向發力的職能牽引、培訓與指導、流程再造、制度規范,組成企(事)業大事記管理框架的“四梁八柱”,建立自下而上的責任體系對大事記實施把關、審核,保證了年度大事的全面覆蓋性、記錄準確性、數據可靠性,兼顧客觀性、科學性、經濟性及可推廣性。

圖2 新時期企業大事記管理模式

三、啟示與建議

基于新的大事記管理模式,研究所已完成12年的大事記編研。至此,研究所已擁有65 年大事記編研成果。該成果為研究所發展史編纂、機構沿革史編纂、技術發展史編纂等史料編研提供了脈絡和藍本,為研究所對外展示宣傳、合作交流、新員工入職教育、黨員教育、人才培養提供了有力載體。

65 年大事記編纂工作對后續大事記工作開展有兩點啟迪:一是做好重要事件的日常記錄和積累十分重要,大事記錄“寧濫毋缺”;二是企業發展過程中各領域基礎素材的規范歸檔是后續檔案再利用的前提,需要進一步完善資料歸檔范圍細目,為海量大數據資料歸檔提供有效“編制”和“身份”。

在網絡和信息化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建議企(事)業單位以網絡和信息化技術為抓手,開發大事記信息采報平臺,讓信息化大數據在網絡高速通道上自動集結,各業務領域可通過多種定制模式,根據自身管理需求分類型、分階段、分方向多維度隨需組合,開啟大事信息的隨需組合利用模式,充分發揮企業大事記的價值和效用,最大程度、最大效益積累和盤活大事記數據資產。

猜你喜歡
大事記編研研究所
《山東檔案》
睡眠研究所·Arch
大事記
談談房地產檔案的編研
睡眠研究所民宿
未來研究所
一月大事記
一月大事記(2019年2月1日~2月28日)
檔案編研在地鐵文化中的應用
房地產檔案編研工作的特點及其完善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