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模式研究

2024-04-15 09:23梁美恩
種子科技 2024年6期
關鍵詞:田間管理布局大豆

梁美恩

(桂平市社坡鎮農業農村中心,廣西 貴港 537206)

傳統的單一作物種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壤的養分利用效率,增加了農業生產的風險。帶狀復合種植技術模式,尤其是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模式,被認為是一種可行的替代方案[1],有望提高農產品產量,減少農業生產的環境壓力。

1 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

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是一種創新的農業種植模式,將玉米和大豆兩種作物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以形成一種互補和協同的種植方式[2]。桂平市積極推進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與傳統間套種、耕種收機械化等技術的有機融合,充分挖掘總結已有的玉米間套種、大豆間套種模式,推進實現技術輕簡化和生產機械化,盡可能實現技術模式相對統一[3]。玉米和大豆的組合是該技術模式的核心特點。這兩種作物的生長周期、養分需求和根系結構等方面存在明顯的差異,使二者可以有效地相互協同生長。玉米莖稈較高,為大豆提供了穩定的支撐,防止大豆植株倒伏。大豆根部有大量根瘤菌,起到固氮作用,可以幫助增加土壤中N 元素含量,從而提高了玉米的生長效率[4]。這種互補性有助于優化土地的利用,提高農田的生產效益。此外,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還有助于減少病蟲害的傳播。由于玉米和大豆交錯種植,病蟲害在不同作物之間的傳播受到限制,減少了害蟲和病原體的擴散,這意味著農民可以減少使用化學農藥,降低生產成本,同時保護生態環境和野生生物。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還有助于提高土壤的質量。大豆根系有助于增強土壤的通氣性和水分保持能力,減少土壤侵蝕的風險,有助于維護土壤的可持續性和提高土地的長期產能。

玉米與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是一種高效的種植模式,旨在通過巧妙設計種植結構,充分發揮兩者間的協同效應,實現增產增收。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主要包括春種復合間種、夏種倒茬復合套種和夏季復合間種3 種模式。

1)春種復合間種模式是將春玉米與春大豆相結合,以玉米與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的方式,通過合理設置行距、株距和密度,充分利用土地資源。該模式推薦“2+3”模式,即2 行玉米帶搭配3 行大豆帶。該模式優化了田間布局,提高了種植密度,進一步提升了產量,適用于后輪距為120 cm 的拖拉機,實現了機械化播種。

2)夏種倒茬復合套種模式充分利用了春玉米成熟前的時機,在玉米間隙中搶播多行夏大豆,形成了大豆、玉米的套種模式[5]。同時,對于原春大豆區域,采取適當增加密度的方式,實現了秋玉米與夏大豆套種。該模式充分利用了土壤和氣候條件,提高了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

3)夏季復合間種模式以秋玉米和夏大豆為主要種植對象,同樣通過優化行距、株距和密度,充分發揮兩者的協同效應,提高了產量。采取“2+3”模式,有效平衡了玉米和大豆的種植結構,使土地利用率最大化。該模式適應不同季節的種植需求,實現了全年的高效種植。

綜合而言,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通過巧妙的設計和合理的種植布局,充分發揮了玉米和大豆之間的協同優勢,實現了增產不減收的目標[6]。同時,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代表了一種可持續的農業生產模式,具有多種優勢,包括土壤改良、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提高產量等。該技術具有可操作性強、適應性廣的特點,對于提高產量、增加農民收益具有積極意義。

2 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模式應用

2.1 合理選擇和搭配品種

合理選擇和搭配品種是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模式成功應用的關鍵要點之一。在該種植模式下,選擇相互配合生長的玉米和大豆品種,以最大化產量、優化資源利用、降低風險,是確保種植取得成功的基礎。

1)品種選擇需要考慮到當地的氣候和土壤條件。不同品種對氣溫、濕度和土壤類型的適應能力不同,因此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品種。例如,玉米選用緊湊型、半緊湊型、耐旱、適宜密植和機械化收獲的高產品種,春大豆選擇早熟、抗倒、耐陰性強且宜機收的高產品種,夏大豆選擇生育期適中、抗倒伏、抗病性強、耐陰且宜機收的高產品種。在溫暖的氣候下,選擇具有耐高溫的玉米和大豆品種可以降低生長期間的應激風險。

2)玉米和大豆的生長周期需要相互匹配,以確保二者在同一農田中有足夠的時間生長發育。一般來說,大豆的生長周期較短,通常在玉米種植前后,以避免兩種作物在生長期間相互競爭。協調兩種作物的種植時間對于最大化產量至關重要。品種搭配也需要考慮二者的生長習性和生態需求。在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中,玉米莖稈較高,可以為大豆提供穩定的支撐,防止大豆植株倒伏。因此,選擇既適應交錯種植又不會相互遮擋光線的品種,對于確保兩種作物生長非常重要。除了生長周期和生長高度外,對養分的需求也需要相互協調。大豆有豆莢,可以固定大氣中的N 元素,可以為玉米提供養分,這種互補性有助于優化土壤養分利用效率,減少對化學肥料使用量,降低生產成本。

在實際的應用中,農民需要根據當地的條件和需求,選擇最適合的玉米和大豆品種。試驗和觀察不同品種,以了解玉米、大豆生長表現和互補性。桂平市社坡鎮玉米和大豆品種的選種條件如表1 所示。

表1 玉米大豆選種條件

綜上所述,合理選擇和搭配品種是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模式成功應用的基礎。通過綜合考慮氣候、土壤、生長周期、生長高度和養分需求等因素,農民可以選擇最適合的品種,以確保農田生產效益最大化,實現農業生產可持續的目標。該種植技術模式的成功應用不僅有助于提高作物產量,還有助于減少生態環境的負擔,為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2.2 精確設計帶狀布局

精確設計帶狀布局在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模式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布局設計不僅涉及如何將玉米和大豆種植在同一塊農田中,還需要考慮到種植帶狀的寬度、行列間距、地形和土壤條件等因素。使用該種植技術,玉米和大豆交錯種植在同一塊農田上,形成了帶狀的布局。該設計的優點是最大程度地利用了這兩種作物之間的互補性,可以提高產量并優化資源利用。

1)確定帶狀寬度是布局設計的核心之一。帶狀寬度需要根據玉米和大豆植株的生長習性來合理設定。一般來說,玉米的莖稈較高,需要更寬的帶狀來確保足夠的生長空間,以防止大豆被遮擋。這樣的布局有助于為大豆提供支撐,防止大豆植株倒伏。精確設定帶狀寬度有助于維持這兩種作物之間的平衡,避免植株之間的競爭,從而提高了產量和資源利用效率。行列間距的設置同樣重要。行列間距需要考慮田間管理的需求,包括機械作業、農藥噴灑和灌溉等。適當的行列間距可以提高操作的便捷性,確保農田內的各項農業活動順利進行。此外,行列間距還影響了田間的通風和水分分布,對維持土壤健康和作物生長至關重要。另外,地形和土壤條件也需要納入布局設計考慮因素中。不同地形和土壤類型需要不同的布局策略。在坡地或有排水問題的地區,需要根據地形的坡度調整帶狀布局設計,防止土壤侵蝕和水分積聚。

2)帶狀布局設計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需要定期監測和調整。農民應密切關注田地的狀況,根據作物生長情況進行調整,以確保布局效果最佳。這包括重新設置帶狀寬度、調整行列間距或采取其他管理措施,以適應不同生長階段和不同氣象條件下的需求。

以桂平市社坡鎮的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為例,采用了創新的“2+3”模式,即“2 行玉米+3 行大豆”。布局以2.4 m 為單位,巧妙地交錯種植玉米和大豆,玉米行距40 cm,大豆行距30 cm,行間距70 cm。利用40 cm 寬的溝(含邊坡),玉米距離溝邊20 cm,大豆最邊2 行距離溝邊10 cm。玉米株距16~18 cm,每穴播種1~2 粒,定植1 株,種植密度為46 320~52 110 株/hm2,與單作密度相當。大豆穴距約15 cm,每穴播種2~3 粒,種植密度超過16.65 萬株/hm2。這種精心設計的種植方案充分利用了土地,為農業生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不同地塊中,地形和土壤條件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在具體的農田中,需要根據地形的坡度和土壤質地來調整帶狀復合種植的布局,以確保土壤保持水分和排水的有效性。社坡鎮3 個地塊的布局情況如表2 所示。

表2 社坡鎮3 個地塊的布局情況

綜上,精確的帶狀布局設計是確保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模式成功應用的關鍵條件之一。通過充分考慮多個因素,包括帶狀寬度、行列間距、地形和土壤條件等,農民可以實現最佳的種植布局,提高產量、資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續性,從而取得豐收并保護生態環境。

2.3 田間管理

科學的田間管理是現代農業的核心,涵蓋了土壤管理、作物管理、水資源管理和病蟲害管理等多個領域,旨在實現農業生產高產、高效、可持續性??茖W的田間管理需要農民與農業專家合作,使用現代技術和數據分析來不斷改進管理方法,適應不同地區和氣象條件下的需求,不僅有助于提高農業生產水平,還有助于保護土地和水資源,保證生態平衡。

土壤管理是田間管理的第1 步,即農民通過土壤測試和分析,了解土壤養分狀況和pH 值,以確定合適的施肥計劃。保持和增加有機質是關鍵,通過留存植物殘渣、施用有機肥料以及采用合適的耕作方式,有機質含量得以維持或提高。這不僅有助于土壤保水和養分供應,還改善了土壤結構。

作物管理是田間管理中的關鍵環節。選擇適應當地氣候和土壤條件的品種至關重要,應考慮品種的抗性、生長周期和產量等因素,以最大程度地利用當地資源。密度控制也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合理設置種植密度,以確保作物都能獲得足夠的光照、養分和水分。此外,應及時播種,確保其充分發揮潛力。

在土壤管理的基礎上,還要做好灌溉和水資源管理工作。一般來說,農民會需要根據作物的需水量和土壤濕度,合理制訂灌溉計劃,以避免浪費水資源和土壤鹽堿化。應用節水灌溉技術,如滴灌或噴灌,可以顯著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避免水資源浪費。

病蟲害管理也是科學田間管理的一部分。及時監測和預防是防治病蟲害的關鍵。農民需要定期檢查田間病蟲害情況,采取科學的預防措施,如輪作、清理田間雜草和利用害蟲天敵等,以減少害蟲和病菌傳播??茖W的田間管理也包括謹慎使用化學農藥,以防止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生物防治方法,如釋放天敵或使用有益微生物,也可以減少對化學農藥的使用量,從而更可持續地防治病蟲害。

總之,科學的田間管理是現代農業生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土壤管理、作物管理、水資源管理和病蟲害管理為核心,通過科學的方法和實踐,實現農業生產高產、高效、可持續,為滿足不斷增長的食品需求、保護環境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

3 結束語

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模式代表了農業生產的未來方向,有望在提高產量的同時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壓力。然而,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政府、農業科研機構和農民共同努力,進行更多的研究和實踐,以不斷完善該種植模式。希望研究能夠為推動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為農村經濟的發展和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支持,同時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

猜你喜歡
田間管理布局大豆
注意防治大豆點蜂緣蝽
無花果田間管理
從大豆種植面積增長看我國糧食安全
夏季中藥材田間管理做好這五點
初夏馬鈴薯 田間管理抓哪些
油菜田間管理抓『四防』
巴西大豆播種順利
大豆的營養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BP的可再生能源布局
VR布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